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11 20:05:00| 人氣2,99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TFT液晶顯示器介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TFT LCD液晶顯示器常見的廣視角架構

良好光學補償膜抵消TN型液晶的相位延遲

現在大尺寸的液晶顯示器大多是利用TN(Twisted Nematic)型液晶來製作的。依照其英文字面上的解釋,就是這種液晶分子是被扭轉而且同時形狀為線狀的液晶分子。而扭轉的意思是指當我們不施加電壓時,在上下兩片玻璃之間,液晶分子的排列會恰好扭轉90度。由於線狀液晶是一種具有雙折射率 n的物質,且其 n = ne-no>0。因此當光線通過液晶分子後,可分成ordinary ray與extraordinary ray兩道光,如果光線是斜向入射液晶分子,便會產生兩道折射光線。因此當光線經過上下兩片玻璃所夾住的液晶後,光線就會產生相位延遲(phase retardation)的現象。

既然是因為 n>0所造成的相位延遲,只要找 n<0的材料來作補償就可以了。因此一般的光學補償膜都是屬於 n<0的材料,這樣一來光學補償膜的相位延遲,就可以跟線狀液晶的相位延遲互相抵消(圖2),就可以增廣液晶面板的可視角度。

從圖2我們可以知道光學補償膜的動作方式。當光是從下方入射,然後從上方射出時,首先會經過底下的一片光學補償膜,由於其 n<0光線便會有了負的相位延遲,接下來光線繼續前進進入到TN型液晶,此時便會開始有正的相位延遲,大約到液晶的一半的地方,此時正負的相位延遲便會互相抵消。當光線繼續向上傳播時,又會因為TN型液晶的關係,產生了正的相位延遲,直到進入位於上方的光學補償膜,又會開始有負的相位延遲。在光線離開位在上面的光學補償膜時,正負相位延遲又可以互相抵消,因此只要光學補償膜設計的好,便可以完全抵消TN型液晶所造成的相位延遲,達到廣視角的效果。

廣視角電場強度大 需要高電壓source driver

利用貼光學補償膜的方式,並不需要改變LCD製程,所以不會影響生產良率,只是需要增加貼光學補償膜的額外成本,因此連帶對LCD source driver的需求,與一般的液晶面板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只需要10~12伏特的source driver即可。而MVA及IPS則是利用不同的畫素設計,來達到廣視角的效果。因此對電壓的要求跟一般的液晶面板上的source driver便不一樣,需要較高的電壓才行。一般而言MVA要求的電壓約為13.5伏特,而IPS的要求電壓則更高,至少需要15伏特才行。

其實在source driver上所謂的高電壓,並不是跟gate driver一樣需到達35~42伏特的程度。當source driver應用在line inversion的LCD面板上時,其規格上的最高電壓大多為5 volt上下。而液晶面板若是dot inversion的應用時,電壓就需提高到10~12 volt。直到廣視角的應用出現,source driver的最高電壓規格就變成13.5~15 volt了。為什麼廣視角的面板需要高電壓的source driver呢?主要是因為在廣視角液晶面板上,由於面板本身的畫素設計跟一般的面板不一樣,對於電場強度的需求更大,以避免由於電場強度不夠或是不平均 造成液晶分子轉動不如預期,影響液晶面板本身的灰階表現,所以才需要高電壓的source driver。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的動作原理

至於MVA的工作原理是怎樣呢?請見圖3到圖7。液晶顯示器是利用液晶本身的屈光特性來顯示出不同的灰階。可惜的是,液晶本身是一種長橢圓球狀的物體,其本身長軸與短軸的的屈光特性並不一致,以致當人眼的視線與液晶本身的夾角變化時,感受到的光強度便不一致,就會有不同灰階的感覺。

這就是液晶顯示器會有視角的原因(請見圖3)。而MVA的原理就是想利用不同角度的液晶,藉由互相的補強,來擴大視角的範圍(請見圖4)。從圖5我們可知道 藉由protrusion的幫忙,可以讓液晶本身產生一預傾角(pre-tilt angle),以便當電壓施加於液晶身上時,可以讓液晶倒向不同的方向(圖6)。如此當人眼從不同角度來看液晶顯示器時,可以有不同方向的液晶來互相補強,以便增加視角。圖7是Fujitsu所提出的MVA的方式,藉由4個不同傾倒方向的液晶,來增加視角,達到廣視角的效果。由於有4個不同方向的液晶,因此採用MVA的架構,在螢幕的水準方向與垂直方向都可以增加視角。

MVA的架構,從字面上VA(vertical alignment)就可以知道,其液晶排列的長軸是垂直於上下兩片玻璃,因此當顯示電極不加電壓時,畫面就是黑色的。而一但將電壓加到顯示電極上時,液晶分子的排列,就可以將行進光線的極化方向轉90度,好讓它能透過上層的偏光板,顯示出亮的畫面。因此與一般normally white的TN型液晶面板比較起來,它的對比度(contrast ratio)會比一般的TN型液晶螢幕要來得高,這是因為TN型面板的黑色畫面是藉由施加電壓,讓液晶分子都站成直立來完成的(請見圖8)。

但是這種方式的暗態並不完美。這是因為在靠近兩側玻璃的液晶,會受到玻璃的影響,會無法站直(靠近玻璃的液晶會受到玻璃基板rubbing以及strong anchoring的影響)。因此仍然會有一些光線可以順利到達使用者的眼睛中,這樣一來,黑色的畫面就不會很黑了,一般都稱這種情況為暗態漏光的現象,這會影響液晶螢幕在對比度的表現。

MVA除了可以改善暗態漏光的現象之外,由於不加電壓時,整個畫面都是黑色的,所以可以叫做normally black。這種方式,如果在液晶螢幕上的TFT有損壞的話,這個畫素所顯示出來的灰階會是黑色,也就是“暗點”。不像使用normally white的方式,當TFT有損壞的狀況,螢幕上顯示出來的就會是我們俗稱的“亮點”,“亮點”比起“暗點”來說,會嚴重影響到使用者的視覺觀感。

由於其分別在TFT及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上有protrusion,所以就整個畫素而言,其電場強度是不平均的,假如此時電場強度又不夠強的話,就會很容易在接近protrusion的地方,液晶的轉動變得不靈活,造成顯示出來的灰階不正確。所以使用在MVA的source driver的電壓會需要高到接近13.5 volt,就是這個原因。希望藉由更高的電壓,來加強電場的強度,以便能精確的控制液晶的轉動。

IPS特色:顯示電極位於同一玻璃基板

IPS在架構上最大的不同,就是顯示電極都是位於同一邊的玻璃基板上。在前面所述的一般TN型液晶顯示器與MVA的液晶顯示器,他們的顯示電極都是位於不同邊的玻璃之上。為什麼要把顯示電極放再同一邊?主要這樣一來,液晶的排列,便會如圖9中所畫的,液晶分子的長軸會跟玻璃基板是平行的。即使當顯示電極上加了電壓之後,仍然會如同圖10一樣,液晶分子的長軸仍然與玻璃基板是平行的。

這樣一來,不管我們的視線與液晶螢幕夾了怎樣的角度,也就是說視線跟液晶分子的長軸夾角有了變化,也不會有視角的問題產生。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主要是因為從背光板所發射的光源,經過液晶分子到達我們的眼睛過程中,由於液晶的長軸都是平行於玻璃基板的,因此光線的行進路線,大部份都是沿著液晶的短軸來前進,所以就比較不會因為雙折射率的關係,產生兩道折射光而有相位延遲的情況發生,於是視角就可以大大地增加了。比起使用光學補償膜與MVA的架構來說,以IPS所能增加的視角表現為最佳。

使用IPS架構有另外一個好處,跟MVA架構一樣,就是當畫面為黑色的時候,它是所謂“絕對”的黑。也就是說,它的對比度會比一般的液晶螢幕要來的高。其原因何在?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圖9。圖9的內容是使用IPS的架構下,當顯示電極不加電壓時的液晶分子排列狀況。我們可以發現,在這種情況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很整齊的,所以當背光板所發射出的光線,從底下經過偏光板變成極化光線時,由於液晶分子的排列很整齊,當極化光線通過液晶分子,光線的極化方向並不會改變,也就沒辦法通過位在上方的偏光板(上下兩片的偏光板,所形成的光柵是互相垂直的)。這時候所顯示出來的畫面就是黑色。

那為什麼叫做是“絕對”的黑色呢? 這是相對於一般normally white的TN型液晶面板來說的。因為這種面板的黑色畫面如前面所述,並不完美,會有暗態漏光的現象,影響到液晶螢幕在對比度的表現。IPS除了可以改善暗態漏光的現象之外,跟MVA一樣由於是normally black,所以在液晶螢幕上的TFT有損壞的話,這個畫素所顯示出來的灰階會“暗點”,而不是我們俗稱的“亮點”。

相較於MVA的架構,IPS的做法在可視角度上的表現會更好。但是由於它所施加的電場,並不是上下垂直的方式,而是屬於水準的做法,當電加到顯示電極上時,靠近顯示電極的液晶分子,會由平行於顯示電極轉向90度,而垂直於顯示電極(如圖10)。而遠離顯示電極的液晶,所受到電場的影響會越少,轉向的程度也越小,整個液晶的排列恰好可以將光線的極化方向轉向90度,讓光線透過。且當您變化電場的大小時,就可以控制光線極化方向的轉向程度,也就可以控制光線透過的容易與否,來營造出不同灰階的感覺。但就因為先天上電場的控制更不容易,遠離顯示電極的液晶分子所感受到的電場比較小,要讓所有的液晶轉動至所期望位置所花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也就是反應時間(response time)會比較長。這也是為什麼使用於IPS的source driver驅動電壓會比較高(一般需要到15伏特以上才可以),以期增加電場強度的原因。
除了MVA,IPS, SUPER-IPS
還有PVA
“G.Philips LCD採用Super-IPS(In Plane Switching)技術,將視角擴大到176度,三星電子則採用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術,已開發出視角達170度的產品。
LG.Philips LCD表示,IPS技術不同於在面板上貼上廣視角偏光板(Pol)的傳統方式(扭轉型),而係利用橫方向的電場,亦即電場方向與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在同一平面上,來趨動液晶分子。相較於扭轉型,減少了入射光在不同視角上所造成的相位差,進而增大視角。並表示,視角能擴大到176度,則係因採用較IPS技術更先進的Super-IPS技術。

此外,由於不需另外的廣視角偏光板,還可節省材料費,且幾無色歪曲現象。同時,在呈現動態影像時,若採用IPS技術,畫面快速轉換時亦可充分展現色感,而PVA技術則略遜一籌。並強調,在廣視角的呈現上,業界公認IPS優於PVA。
三星電子錶示,由於PVA可完全呈現Black狀態,故黑白對比較高,且由於製程單純,具備不良率低的特性。同時,由於輝度提高,有助於降低成本及耗電。另外,目前三星電子在天安廠亦採用IPS技術,不過採用此一技術的產品不到整體產品的1%,且由於認定IPS技術遠不如PVA技術,未來預定完全不採用IPS技術。

台長: Leon-13
人氣(2,99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哈哈!
無聊
2007-09-09 14:50: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