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4 19:54:38| 人氣5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迷倒皇帝的神秘茶膏 竟是現今天價古董飲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迷倒皇帝的神秘茶膏 竟是現今天價古董飲品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2年2月21日 11:57

  • 製作茶膏的工藝自唐代便已形成。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7年,一塊82克的清宮普洱茶膏又被人以85萬元(人民幣,以下同)的高價收購。是什麼樣的神秘工藝造就了這樣每克高達萬元的“古董飲品”。

冒險進貢

西元1729年,一支神秘的馬隊冒雪進京,穿越茶馬古道,在行程3000多公里之後,它們要把一件珍貴的禮品進貢給大清皇帝雍正。這件禮品就是800多年前南唐皇室飲用的普洱茶葉製品——茶膏。這種神秘的飲品在明代的歷史中消失了將近300年後,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那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喜怒無常的雍正皇帝會怎樣對待這個禮物呢?

冒險的進貢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茶膏,這種絕妙的飲品迷住了雍正皇帝,以及後來的乾隆皇帝。清皇室召集了中國最好的茶藝師來到宮廷,發掘了186道制作茶膏的古老工藝,成為大清宮廷中最為神秘的工藝之一。

宮廷秘製的茶膏,很快風靡了整個皇室和士大夫階層。而在遙遠的布達拉宮,茶膏也成為活佛們青睞獨享的特權飲品。1792年,茶膏還以國禮的身份飄洋過海,至今仍然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茶膏的歷史

最早在唐時,茶膏就已經出現了。

陸羽從唐代的製茶工藝中,發現了茶葉經加工之後自然出現的部分“膏化現象”。唐代的製茶工藝與今天不同,以蒸青餅茶為主,即“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日本倒是保留了較多的唐茶工藝,如今到處流行的“抹茶蛋糕”,其實也就是搗過之後的茶末,即“末茶”。一天,當陸羽在熬製私家“茶膏”時,發現與中國傳統的中醫藥的藥膏極其相似。於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將這種物質冠以“膏”記錄在《茶經》裡,他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個茶膏的發現者。

到了宋朝,風雅的宋人更是將茶膏發揚光大。宋是中國古代市民生活氣息最濃厚的一朝,上至帝王士大夫,下至平民販夫,皆愛在宴席中飲用,因此酒、茶及飲食,在宋代均有極大發展。中國古代三百多個皇帝中唯一寫茶書的人——宋徽宗,提出一個鑒別茶膏的方法:茶餅的外表如人的面目,茶餅表面含的膏狀物質,如果較稀的話,會出現很多皺紋。如果表面含的膏狀物質較多、較厚,則膏會粘稠,其表面的紋理不明顯,質地堅實。宋時的茶人已經成功地將茶葉與茶汁分離,又將茶汁還原為另一種稠狀物質,即茶膏。


宋人將茶膏發揚光大

在明代,廢除了茶餅的上貢,因此茶膏的工藝,到此失傳。幸運的是,雲南僻處邊疆,借助“茶馬古道”的交易繼續著團茶與餅茶的生產,到了清代,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繁榮,茶膏的製作再次悄然出現。它最初是由雲南土司採取大鍋熬製方法,這種用大鍋熬膏的方法很快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西藏,並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所接受。

 

藏地的飲茶習俗與內地不同,他們更喜歡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對大鍋熬膏情有獨鐘。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間,其熬製出的茶膏專供活佛級以上的人飲用。然後我們就看到文章開頭的第一段,雍正七年,茶膏成為貢品,清朝皇室開始流行茶膏。


茶膏炮的茶湯有時光的味道

秘製技藝

為了解開茶膏的製作秘密,我們深入茶馬古道中的的六座普洱茶名山,遍訪散落在大山深處的老茶人。一個清晨,在山色如黛,雲蒸霧繞的易武山半山腰,遇到一個當地的採茶老人,他把民間熬製茶膏的土方向我們娓娓道來:300斤泉水,加100斤上等的生普洱茶。經過五道工序,可以熬制出15斤左右的茶膏。

當年,他們先將茶和泉水置於大鐵鍋里,中火熬煮,待全部茶汁煮出來後,撈出茶葉。用細紗布反覆過濾茶汁,濾去細渣。再猛火熬製,盡量讓水分蒸發。然後移到中號的銅鍋中,中火熬煮。待茶汁變稠後,再移到小號銅鍋中,小火熬煮,一邊熬一邊用打磨精致的竹片勻速攪拌,動作太快,茶膏會迅速變乾,動作如果太慢,茶膏又會變糊。熬好的茶膏,移出小銅鍋,要趁熱倒進模子,形成規格統一的塊狀,待整體凝固後,用竹器貯存起來。但這種土法製作的茶膏與皇宮“御製”茶膏卻是千差萬別。

清朝宮廷普洱茶膏製作則要精細和講究得多。從乾隆開始,茶膏由“貢茶院”專司熬製,並在生產工藝上做了很大改進,茶膏由貢品變成宮廷制品。據《茶記》中記載:“茶膏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在長達200多年間,茶膏作為皇室專用,史上有“八色貢品”之說,雍正、乾隆、嘉慶也都嗜飲茶膏。

上等的茶葉自不用說,連用的木炭都要求是三百年以上的花梨木,這樣恆溫熬製,保証了茶膏的品質。清朝宮廷茶膏有186道工序和72天的加工周期,使普洱茶膏中的茶多酚、茶黃素以及遊離氨基酸達到平衡,最終使得普洱茶膏的口感、色澤最佳,健康成分更容易吸收。做工極為精細、嚴格。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們為了選料更精細,或者防範茶中投毒,竟在御茶房之外建了“清水房”,對雲南上貢的普洱茶進行“檢驗—解塊—漂洗—檢驗”。在正式壓榨前對原料進行檢測和“預處理”。然後將其移到御茶房正式壓榨,所有的製作都是在常溫下進行,沒有任何高溫的過程,使產出的“普洱茶膏”品質更佳,一躍成為宮廷御品。

由於宮廷對普洱茶膏選料極精,要求極嚴,這也造成產量極少,且從未在外界流通。但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卻作為國禮第一次向到訪的英國使團馬嘎爾尼饋贈。1925年,清朝皇室解體,普洱茶膏的製作也隨之終止,茶膏從此銷聲匿跡。


茶膏不只一種顏色

天價收藏

在一次著名的拍賣會上,一塊魯迅收藏的茶膏,僅重3克,竟拍出了12000元的天價,每克達4000元。魯迅收藏的這批茶膏共有39塊,全是清室貢品,外包裝是雕滿龍紋的木盒子,裡面用繪有龍紋的金色綢緞作襯。每塊茶膏規格、形狀都相同,長寬均為4厘米,高約半厘米。在拍賣現場,這塊小小的茶膏備受追捧,觀眾為了一睹茶膏真容,嗅嗅它的香味,竟然將它擠裂了一角。

關於茶膏的珍貴,有人概括:茶膏是“生在山裡,死在夢裡,埋在缸裡,活在杯裡,飲在口裡,爽在心裡,記在腦裡,功在體裡”。18世紀的清朝學人趙學敏的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他先說“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說綠色的茶膏醒酒效果更好。可知茶膏不只一種顏色。2007年,一塊82克的清宮普洱茶膏又被人以85萬元的高價收購!現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清朝光緒年間留存下來的極少量的普洱茶貢品——茶膏,被現今的普洱茶界視為國寶。

台長: 綺羅
人氣(5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 個人分類: 飲食 |
此分類下一篇:夏吃嫩薑 助消暑、排濕、瘦身
此分類上一篇:飲用水加檸檬 輕鬆預防結石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