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0 00:23:26| 人氣2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黃石任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改編自1940年代的真實故事,敘述英國人George Hogg,一位出身良好家庭、畢業於牛津大學的高材生,以戰地記者的身分進入烽火連天的中國」

「夢想是屬於那些衣食無缺的人的奢侈的想法。」
「她比我更像中國人,她不相信明天,只是沒有辦法看著別人痛苦而坐視不 管, 如此而已。」陳漢生說的話大概是這樣的意思,把他摘錄下來

戰爭中,期待每一個明天都變得非常的奢侈,理想和夢更是與現實絕緣。生在和平年代的人,沒有辦法想像那是一個多恐懼與無助的年代。恐懼到一句「我們必須離開這裡」,而小孩就會選擇結束生命,以害怕面臨同樣恐怖情節的來臨。那種痛苦就像沙漏一樣,正著放、倒著放,總是在瓶中,逃也逃不走,一點一滴往下、充滿整個沙漏瓶。

那樣的年代,人性太過黑暗與麻木,人已經忘了自己身之為人,忘了自己以什麼身分存在,放任自己被仇恨淹沒。而一個來自和平國度的高材生,到底是怎樣的力量,使他放下一切,來到烽火連天的中國,為了一群孤兒,奉獻自己的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力量,讓他用盡一切力量保護孩子們,千里遷徙,爲孩子創立一個新的家園,讓他們平安長大。到底是怎樣的力量,讓他時時面帶微笑,溫暖孩子的心。

看到Hogg,不得不相信人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不得不相信人性本善。人性本是一個天平,自私、仇恨、忌妒、貪心,會慢慢的將天平的軸平移,遠離原本善的那一端。Hogg是一個天使,對那些孩子、對我們來說都是。這是一部平淡而深刻的紀錄片,撼動心裡最深處。將要成為醫生的我們都應該看看,也該好好思考自省。

去年在國泰病房看到一位SVC syndrome的女病人,還算年輕,正在等報告。在她眼裡,我看到人最深層的恐懼無助,那裡有一種飄忽的氣氛,外面的世界仍在運行,而病房裡的空氣卻是凝結的。我們的心,有辦法去容忍多大的苦難,無論是自己或別人的,或許就像海之納百川,那容量連自己也無法估量,情緒是一個無底洞,它能夠狹隘也可以寬容,端看我們用怎樣的角度,怎樣去面對。我們是該了解病人的心,面對自己的心,該了解要多努力才能解決別人的苦難。「無論是誰,都不應該痛苦」,這句話應該視為圭臬,即使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苦痛。

還滿喜歡黃石任務的,喜歡Hogg這樣一個人,他創造了那些孩子的生命,最後老四說「狼來了,我會跟他說走開」,真的令人動容。那些孩子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但那年的事情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就像海灘上的足跡,即使被海浪拂拭了,貝殼的華爾茲,也會留在心裡。

~~~好久沒寫長文了啦,因為我思考了Hogg的故事很久阿,總是要寫一下XDD~~~

台長: song
人氣(2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