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0-10 23:30:28| 人氣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31省份“十三五”城鎮化進度盤點:浙江、重慶、湖北等地提前達標

 

2020年,“十三五”規劃和第一轮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迎來收官之年。

 

公安部最近公佈的數據顯示,1億人落戶任務提早完成,1億多農業轉移人口自願有序實現了市民化,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2013年的35.93%进步到2019年的44.38%。

 

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8484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爲60.60%,提升1.02個百分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初次打破60%大關。

 

依照2014年國務院公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0年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目標以及1億人落戶任務已提早完成,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也根本實現。

 

城鎮化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全國性的目標之外,各省區市也分別製定了“十三五”城鎮化率的相關規劃和目標。截至當前,各地的任務完成情況如何?

 

浙江、重慶、湖北提早完成任務

 

各地根本都製定了“十三五”的城鎮化規劃,並列出了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指標。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和對照,從2019年末的情況來看,浙江、重慶、湖北和西藏已提早完成任務。

 

2019年,上海、北京、天津常住人口城鎮化程度最高,均在80%以上;廣東、江蘇、浙江、遼寧等地區的城鎮化率在70%左右;貴州、雲南、甘肅和西藏的城鎮人口比重低於50%。

 

山東、湖北、黑龍江、寧夏、山西、陕西、海南、吉林、河北、江西和湖南的城鎮化率程度和全國相近,都在60%左右,這些地區製定的“十三五”末城鎮化目標也在60%左右,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山東、黑龍江、吉林、河北和江西距離目標仍有一定的差距。

 

總體而言,中國的城鎮化率呈現“東高西低”的趨勢,但是,中西部地區顯現出了一定的後發優勢,城鎮化率在近兩年普遍提升較快,其中,2019年,河南、四川、重慶、陕西、貴州、雲南等地,提升比例均在1%以上,快於全國同期的提升比例。

 

城鎮化率的提升,一方面來源於省區市内部農村人口的就近城鎮化,另一方面,綜合吸收力更強的城市吸收外來人口,他們既可能是農村人口進入了城鎮,也可能是城鎮人口在不同地區之間遷徙,這使得人口流入地城鎮化加速的同時,人口流出地的城鎮化速度可能放緩。

 

中西部地區一些城鎮化率程度相對較低的中央,因爲戶籍政策的逐步寬鬆等要素,自身依然有較大的人口就近城鎮化潜力。

 

此外,城鎮化與各城市“搶人”的結果也有較大關聯。像北京、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城鎮化率自身已經較高,並且提出“減量發展”,控製城市蔓延,這將很大水平導致城鎮化率的減緩,加上出於高房價、生活本钱等要素的考慮,一局部人降低去超大城市發展的意願,選择省會城市等,這將帶來當地城鎮化率的提升。

 

2019年,杭州和寧波的常住人口增量分別爲55.4萬和34萬,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考慮到這兩地吸收了大量年輕人口就業、落戶,新增的主要爲城鎮人口,這兩大重要城市的突出表現一定水平帶動了浙江省2019年的城鎮化率對比上一年提升了1.1%,提早實現了“十三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的目標。

 

内地31省區市城鎮化情況一览

 

(數據來源:各省區市統計局、公開信息)

 

戶籍变革仍存門槛

 

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拉動有效投資的倍增器和擴大消费需求的加速器。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近日表示,有研讨表示,假如把農民工轉換成城鎮戶口,即便工資沒有进步,都能提升27%的消费。

 

在“雙循環”背景下,城鎮化無疑有著重要意義。但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進入打破60%的新階段時,如何進一步发掘城鎮化的潜力?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9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比上一年提升了1.33、1.25、1.17、1.06、1.02個百分點,整體呈現逐年放緩態勢。

 

與之相伴隨的,是外出農民工的增速近幾年呈現出回落趨勢。2011年和2012年,外出農民工增速爲3.4%和3%,而2015年和2016年,外出農民工增速分別降到了0.4%和0.3%,2017年增速上升至1.5%,2018年和2019年分別爲0.5%和0.9%,整體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增長程度。

 

一方面,盡管很多城市取消了落戶限製,但局部大城市依然設置了一定的落戶門槛,特别是學歷或技艺門槛,這使得很多農民工難以在這樣的城市落戶;另一方面,因爲農村尚有宅基地和承包地等,很多農民工主動保存農村戶籍,這也增加了他們“回流”至鄉村的可能性。

 

目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仍有一定的差距。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上述2個城鎮化率的目標是减少到15個百分點。

 

在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的程度之下,下一步的城鎮化潜力主要來自於哪些方面?如何讓更多的農業日本藤素香港人口真正地實現市民化?這需求更多的配套变革措施。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讨院執行院長陸铭主張,要讓長期在城市中寓居和就業的這局部人群,比方能提供20日本藤素日本買年社保交纳證明的人群落戶。一個人在哪里就業,在哪里寓居,就在哪里征税,也就應該在城市中享用对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证。

 

在今年的一次關於“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窘境與出路”公開演講中,經濟學家曹遠徵提出了幾條建議,其中一條就是擴大内需,而擴大内需需求变革,台灣日本藤素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農民工的市民化,戶籍製度变革和農村土地製度变革是關键,特别是農民的宅基地和集體土地入市應該成爲打破口。

台長: whzzqzz2
人氣(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