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19 14:47:40| 人氣1,6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但知有我家 不知有他家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吃素、不殺生是這麼重要?後來我在梁皇懺文裡發現,在懺文的第四品講到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它的功德是很大很大的。它做了一個比喻,我們無數劫來修福,布施、建寺、供養出家師父、救濟貧窮,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可是我們沒有發菩提心,就好像種田,希望有收穫,比如我今天種秋葵、高麗菜、其他的菜或水果,我要撒下秋葵諸菜的種子才能長出所要的作物。如果我們沒有發菩提心,等於我們沒有下秋葵的種子,沒有下高麗菜的種子。我們學佛那麼久了,很認真拜佛,很認真的拜懺,很認真的誦經,可是就缺少這個心,沒有下種子,能有收穫嗎?沒有。可見菩提心很重要。

  什麼叫菩提心?你要看到十方所有的眾生,如果受苦時,我應當要怎麼去救他。這是所謂的慈悲心,救苦難的眾生。今天我們發了心,要救苦難的眾生,如果我們還在傷害眾生,這樣子能說是在救眾生嗎?不能。所以說為什麼師父一直強調不殺生、吃素是這麼重要,因為所有眾生最重視的就是生命,不論是什麼樣的眾生都這樣。在懺文的後面還有一句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但知有我身,不知有他身。」只是知道有我這個色身,我們不知道他人也有這個色身。「但知我有苦,不知有他苦。」只知道我在受苦,不知道他也在受苦。在大陸曾經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獵人親口說的。他跟同伴圍捕山羊(班羚),三十幾公斤重,善於跳躍,獵人將班羚逼迫到懸崖,對面也是一個懸崖,之間有十幾公尺遠。獵人為了節省子彈,打算把六十幾隻班羚逼到懸崖,班羚跳下去,死了再去收屍。獵人和班羚之間僵持了三十多分鐘,後來有一隻老班羚叫了一聲,一隻老的一隻年輕的,成對一起排得好好的。獵人心想:自殺也要一對對的嗎?覺得很奇怪。老班羚又叫了一聲,身邊年輕的班羚縱身一躍,跳向對面的懸崖。當然沒能跳上去,攀在對面的山腰,老班羚立即跳過去,也攀在山腰上,把頸部彎下來,年輕的班羚就踏在老班羚的背上,把他當作踏板,第二次起跳,成功跳過去了,老班羚被反作用力一推,掉到懸崖死了。接下的每一對班羚都是這麼做,一老一少,一前一後的跳著,所有的老班羚都犧牲了,為了要維繫種族的生存,老班羚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延續自己的種族。獵人看到這一幕,真的很感慨。懺文後面又講:「但知有我家,有我眷屬,不知道他亦有家,亦有眷屬。」我們只知道人類有家有眷屬,我們不願意我們及家人被傷害,可是我們有想到班羚也有他們的家以及眷屬嗎?

又有一件發生在美國的真實例子,主人開了農場,養二、三十隻白鵝,其中有一對白鵝感情很好,經常在一起。其中一隻一年前突然往生,同伴的白鵝每天走遍農場,一直找尋他的伴侶。有一天走到男主人的大卡車後面,站在車子保險桿那邊,突然間看到同伴,保險桿好像鏡子,把自己的影子當成那個同伴,一直在那裡呱呱的叫著,對著鏡子裡的白鵝一直講話。男主人的女兒看到這情境,覺得非常有趣。白鵝站在那面鏡子前面四個小時,有時候整理自己的羽毛,有時候看著那個伴侶呱呱呱。有一天,這個主人把車子換掉,換成小車,後面的保險桿,有玻璃纖維包著,不再像一面鏡子,這隻白鵝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他再度失去伴侶,又是每天走遍農場各角落,一直找一直叫,過沒幾天,這隻白鵝死了。傷心,肝腸寸斷,往生了。

師父為什麼叫我們不要吃眾生?我們那是吃了人家的伴侶。白鵝失去他的伴侶是這麼的傷心,是這麼的肝腸寸斷,跟我們人是一模一樣的,我們竟然忍心去吃他們的伴侶嗎?

我們一般都說吃素不殺生是慈悲心,我們有沒有真的體會到那種所謂的不忍的心?為什麼師父一直強調這個?因為當我們第一步很根本的做到吃素、不殺生,就做到發菩提心最根本的要件。菩提心是,受苦眾生當云何救?菩提心是,如果有眾生受苦時,要當作是我自己在受苦一樣。師父是很慈悲的,她叫我們這麼做,其實是要幫助我們在發菩提心的方面,跨出第一步。這個是我在這一部分,最近拜梁皇懺,自己有的些許體會。阿彌陀佛!

台長: amita buda
人氣(1,67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寺院日記 |
此分類下一篇:上人對出家眾的教育一二事
此分類上一篇:好城廓好山林背後的真相--梁皇懺的體會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