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09 00:56:20| 人氣21| 回應0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基隆備忘錄:為什麼基隆的城隍爺要在中秋前後出巡-我家門口的…

視黃醇 量粒活化亮白精華霜 黑后

從雞籠地名與閩東「福寧府」地名(獅球山、三沙灣、八尺門港、八斗村)的相似性,可以看出大清國實施班兵制(1683-1869)的兩百年。負責輪防雞籠的軍隊應該有許多來自福寧府。比起來自閩南的漳、泉移民,這些來自閩東的班兵更早來到雞籠。

先來回顧清法戰爭之前,大清國的軍隊住在哪裡?

依據劉璈《巡臺退思錄》,「基隆原有大營盤四座,一在二重橋,一在仙洞,二座在沙灣」。
「二重橋」軍營:曹志忠部隊,推測在今署立基隆醫院。
「仙洞」軍營:清法戰爭前已經倒塌。
「沙灣」軍營:「沙灣之兩營,一已作炮台,一經黔軍拆去石塊用作炮台圍牆」,指的就是岑毓英的貴州部隊1882年建立的「大沙灣砲台」,「砲台圍牆」就是今天「大沙灣石圍遺構」(已列入文化資產)。

除了軍隊營房,班兵戍臺常建廟祀神,祈福護佑,並為同鄉彼此聯絡的場所,所謂「共伙而祀神」。目前已知澎湖、安平、淡水、鹿港、艋舺都有班兵會館(伙館)。

問題在於,福寧府烽火營在當地建的「烽火館」位置在哪,澎湖、安平與淡水都有資料;而依據《淡水廳志》「雞籠與烽火門對渡」,雞籠怎可能沒有烽火館?

回顧1796年的失砲事件:嘉慶元年五月海盜紀培與白銀等人搶奪漳泉米船後,隨風駛至雞籠汛海口。該處汛兵見紀培船上人多(船五隻,夥黨一百六十名),就各自散去,紀培扛回大砲兩尊。這件事情造成一堆人被懲處,包括失砲的千總鄧龍光及淡水營都司陳峰毫、副將李紹曾等人皆被革職。此案查出「千總鄧龍光因大雞籠地方水土惡劣,擅離汛地,在廟居住。及聞盜匪登岸行劫,又因兵少躲避,以致遺失砲位」。

1796年海盜來的時候,鄧龍光人在「廟」裡休息。那個廟,或許就是班兵的會館。

比較一下澎湖、安平與淡水的「烽火館」:
澎湖:1765年〈重建烽火館碑記〉現存馬公市民族路民宅旁,裡面提到是拜「關聖夫子」。
安平:「烽火館」位於今平生路、安平路口東北方向。主神廣利尊王被移祀至伍德宮。
淡水:「烽火館」位置在「學海書院官地」旁邊;1933年,柯設偕(馬偕的外孫)《淡水教會史》也記錄到「烽火館」。

雞籠的「烽火館」在哪?會不會和哪一座廟有關?

丸子貓猜測雞籠的「烽火館」可能位置:
可能一、沙灣地區。1854年美國海軍看到了當時雞籠唯二的有頂蓋的市場,應該相當繁榮。
比較案例:鹿港金門館(浯江館)於1805年設立奉祀蘇王爺,所在的地區是水師汛與理番同知署等官兵居住區,形成的街廓型聚落與附近並未有淵源。艋舺金門館1857年建立,在艋舺兵盤埔(亦名營盤埔、協右,今龍山國中校址)旁邊。

可能二、雞籠街臨海石圍的入門旁。即今日的護國城隍廟。

丸子貓理論:負責輪防雞籠的軍隊有許多來自福寧府,城隍是福寧府重要的民間信仰,霞浦縣城就有三座城隍廟:府城隍、縣城隍和義烏城隍;義烏在浙江,義烏城隍是隨著戚繼光征討倭寇來到閩東。從福寧府被抽調到雞籠駐防三年的士兵,有可能把家鄉的護國威靈公帶進雞籠奉祀。每年中秋前後,伙館的士兵吃起家鄉的光餅,也安排城隍遊神,流傳迄今演變成基隆護國城隍廟在中秋前後出巡。

備註:
1.清代駐防在台灣的軍隊,實行班兵制,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至同治八年(1869年)止,時間長達兩百年之久,這種班兵制是每三年換一班,由福建沿海縣份調派善守善戰的水師兵員,到台灣去駐防。福寧鎮被抽調戌台的兵員人數最多,總計僅道光八年這一年的班兵中,福寧鎮被調兵官人數達888名之多。烽火門(地名)與雞籠港距離僅233公里,因此不少福寧鎮兵官是在雞籠駐防

2.相較霞海城隍、安溪城隍或是大陸各地的城隍,雞籠城隍在中秋節前後出巡算是特例。但是福寧府的大京遊神就是在中秋前後;出巡發光餅的不只雞籠城隍,但是中秋吃光餅算是經典傳統(相傳是戚繼光在閩東打倭寇時發明的,故事發生在中秋)。

3.「福寧府」(今寧德市)有三沙灣,和雞籠的三沙灣一樣是海防重地;寧德市下轄的蕉城區(寧德城隍)、霞浦縣(大京遊神)、福安市/福鼎市(光餅)等四個地方都有八斗村,和雞籠的八斗子一樣是每戶耕作面積狹小的村落。雞籠有獅球嶺,三沙鎮有獅球山。雞籠有八尺門、福鼎市也有八尺門。

(圖片取自網路)

台長: watsontyc3
人氣(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玩動漫(電玩、動畫、漫畫、同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