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25 18:03:52| 人氣4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電影「芝加哥」出發〈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於「芝加哥」(Chicago, 2003)的熱愛,不禁重燃我對好萊塢歌舞電影的熱愛油庫。

回溯三、四、五O年代歌舞片的黃金時代,儼然是當時的影壇主流。巨星如:舞王佛雷亞士坦(Fred Astaire)及其螢幕搭檔金姐羅吉絲(Ginger Rogers)、金凱利(Gene Kelly)、茱蒂嘉倫(Judy Garland)個個能歌善舞,留下許多重要的作品─「綠野仙蹤」(Wizard of Oz, 1939)、「禮帽」(Top Hat, 1935)、「百老匯舞團」(Barkleys of Broadway, 1949)、「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 1952)、「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等,此間經歷經濟大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電影有富麗堂皇的人工場景、歡愉熱絡的樂天氛圍、載歌載舞的紳士淑女,正好提供一個歌舞昇平、優雅怡然的娛樂烏扥邦。六O年代前後興起改編百老匯名劇的風潮,經典大作如:「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 1956)、「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1961)、「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1965)、「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等算是將歌舞電影邁向純熟階段;但也同時導入沒落時期。直到二十世紀結束前,歌舞電影只在幾個時期閃耀出零星光芒,並成為時代潮流下的產物或甚至進而引動主流,如六O年代另一波搖滾音樂風成就出披頭四、貓王的一些音樂電影;七O年代越戰後所開展出來的迪斯可,更在「週末的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1978)後流竄世界各地,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舉手擺臀的招牌動作已成為歷史標記,綿延至八O年代的「名揚四海」(Fame, 1980)、「閃舞」(Flashdance, 1983)等都是以舞蹈為重心的歌舞電影。期間偶有佳構如:「酒店」(Cabaret, 1972)、「楊朵」(Yentl, )、迪士尼卡通歌舞片;或是不叫好不叫座的大導作品如: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大家都說我愛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亞倫派克(Alan Parker)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 1996);甚至出現風格之奇特如法國歌舞電影「法國香頌DiDaDi」(On connaît la chanson)或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但舊日輕歌漫舞的美好時代早已不復見。

二十一世紀初的紅磨坊(Moulin Rouge, 2001),大膽創新、匠心獨具,由澳洲導演貝茲魯曼(Baz Luhrmann)開創出新世代的歌舞電影類型,似為截然不同的「芝加哥」作熱身。要將很舞台的「芝加哥」搬上大螢幕、注入電影感,並不容易;然而編導的才氣渾然天成,既傳承七O年代鮑伯佛西(Bob Fosse)編導的版本,並保留其個人獨特風格:爵士風味、勁舞熱歌、碰觸人性暗面、諷喻真實社會。片中角色自由進出現實與超現實的歌舞場景,手法順暢而毫無突兀,敘事生動而饒富創意,節奏感激發著聽者的感官悸動,運鏡剪接牽引著觀者的想像空間。

在高中教科書裡對芝加哥的印象是:居交通樞紐的中部大城;電影裡對芝加哥的刻板印象不外乎─黑道橫行,如:「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 1959)、「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 1987)、「非法正義」(Road To Perdition, 2002 ),以及新聞競爭,如「我愛麻煩」(I Love Trouble, 1994)。2003年的「芝加哥」除了上述外,又多個謀殺案件頻仍的印記,儘管本片背景年代久遠,但它對人性追求名利的不擇手段、對兩性角色扮演的不平之鳴、對怪誕媒體生態的不置可否、對荒謬司法制度的不言而喻,現在看來其詮釋的精準度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何況在編舞編曲、場景設計、服裝道具、攝影技術方面,都灌注大量的現代感,是一部繼往開來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位女主角,包括幾乎所有的角色,都意圖不軌、居心剖測,但她倆對於表演舞台的嚮往、對歌舞藝術的執著,卻令我感受深刻,特別是最後一段,兩人在空蕩蕩的諾大舞台上使出渾身解數,緊緊扣住觀眾的耳目,層次分明、完美準確的歌舞場面,著實令我血脈賁張、意猶未盡…

身為一個欲望無窮的電影觀眾,好萊塢是一個致力填補這個無底深淵的專業機器,重拾每一個消逝的歌舞片段的我的同時,永遠再期待著下一部歌舞電影的新生。

台長: Vincent
人氣(4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Mad About 「SATC」 (上)
此分類上一篇:從電影「芝加哥」出發 〈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