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02 13:58:34| 人氣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論《老子》的生命哲學思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老子》的生命哲學思想
聲明:本頁資料或有取自網路資源者,如有不妥,請不吝來函告知. 
□作者□ 李東木
《道德經》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也是一本關于生命哲學的書。兩千多年來,人們從中探玄尋道,求得靈性的開悟和智慧的啟迪;人們從中探討養生之道和生命哲學之理。《道德經》作者老于是一個長壽者。“蓋老子百有六十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司馬遷所著《史記‧老子列傳》)。《道德經》的生命哲學思想內容主要包括:明道貴德,玄同得一,道法自然,致虛守靜,返樸歸真,貴身愛身,不入死地,知足常樂,去貪妄心,天人合一,做行道人。一、明道蠱德:明白大道之理,珍貴永恆之德。“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人類的本源。道生萬物的過程是:’由道所生的道氣(“一”)充滿宇宙,陰陽之氣(“二”)由道氣 生成,陰陽合和之氣(“三”)是由陰陽之氣所生,萬物都是陰陽合和之氣所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做為宇宙一部分的人類故須認識“道”並依“道”而行。老子認為“道”是一個絕對的概念,人類無法用語言給“道’’下一個完整的定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解釋了“道”的三寶,即三要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里先子講的修道得三寶。他認為修道之人應該有一顆仁慈的心田;有一個儉樸的行為;有一種不爭(名利)的態度。“道”的三寶是心態平衡,精神和諧,人格統一的保証;心態平衡,精神和諧,人格統一是長壽之源。“德”是“道”的體現,老子認為修道之人應該貴“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第三十八章) 上德人不去表現自己的功德,所以他有功德;下德的人有意表現自己的功德,所以他沒有功德。上德的人無為而不表現自己所為,下德的人有為而表現自己所為。,、在第五十一章中,老子闡述了自然的“玄德”(玄妙之德)。“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里“玄德”是指自然之德,生長萬物並不據為已有,施助萬物並不自恃有恩,領導萬物並不主宰萬物。二、玄同得一:物我玄妙的同化,求得平衡、和諧、統一。老子認為“修道養壽”在于得“一”。“昔得‘一’者;天得 ‘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這里的“一”可理解為平衡、和諧、統一。“一”也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在于得“一”。人是精、氣、神的統一體。“神聚(體內)則生,神散(體外)則死。”“氣人身來謂之 生,神去離形謂之死。”“若欲長生,神氣相注。”(神氣合一相貫注)因此,得“一”者神形合一,陰陽平衡,心得協調;得“一”者人格統一,精神和諧,心態平衡。大自然離不開平衡,和諧、統一;人類社會離不開平衡、和諧、統一;一個家庭離不開平衡、和諧、統一;一個人也離不開平衡、和諧、統一。如果大自然出現不平衡,不和諧,不統一,將有災難降臨;如果人類社會出現不平衡,不和諧,不統一,將引起社會動蕩;如果一個家庭出現不平衡,不和諧,不統一,將引起家庭波折;如果一個人自身出現(陰陽)不平衡,不和諧,不統一,將會影響生存。老于說:“其至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第三十九章)這一章,老子講了“一”的必然性和普通性。天、地、神、谷、萬物、侯王都離不開“一”──平衡、和諧、統一。三、道法自然:效法自然天下為公。老子把天、地、人都看做自然範疇,即“道”的範疇。因此,人也應遵循自然規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自然是無私的,大道無私的,天地是無私的。天無所不覆,地無所不載,日月無所不照,大道無所不能。人要效法地的沒有私載,地要效法天的沒有私覆,天要效法道的無所不能,道則效法其自然本身。‘‘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四十九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第七章)“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八十一章)大德者效法自然,大德者順應自然,大德者為民,大德者為公,大德者不爭,大德者長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八章)老子教導人們學習水的品格,做最善良的人。最善良的人像水一樣。水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利,它居處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接近道。居處善于平和安寧,心地善于和諧寧靜,對人善于仁慈真誠,說話善于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無為而治,辦事善于盡其所能,行動善于待機而動。由于(他們)利萬物而不爭(名利),所以(他們)沒有怨尤。老子希望人們以水為榜樣,“大道似水”,“不以兵強天下”。一切順應天道自然,形成一個太平和睦的人類社會,人人有一個和諧、統一的人格。“道法自然”是人類應遵守的最高美德,這是老子人生哲學的真請。四、致虛守靜;致力于虛懷若谷,堅守于清靜無為。善于養生的人心地坦蕩,恬然自樂。這種人神形合而為一不相離;體內元氣轉化和諧如同嬰兒;去除心中污垢而一塵不染;愛人民、治理國家而道法自然;陰陽變化無窮而處柔守靜;明察致遠四方而不用巧智。“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乎?滌除玄覽,能于庇乎?愛國治民,能無為民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第十章)致力于虛要達到極致,堅守于靜要達到篤實,求真靜去貪欲。求真去貪欲就是認識常道(自然永恆規律)。認識常道叫明智,不認識常道,大膽妄為,必然凶危。因為認識常道就會大度包容,就會辦事公正,就會考慮周全,就會符合天意,就會符合道(自然),就會長久;終身不危殆。“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蕓蕓,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第十六章)老子認為:認識一切事物和諧之理就叫認識事物的常道,認 事物的常道叫明智。貪求益壽延年叫不祥(禍秧)。使用心機叫強求(逞強)。物類過于壯盛就走向衰老,這叫不合平常道,凡是不合乎常道的事物就會提早滅亡。“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日詳,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第五十五章)明智的人應該認識常理,保持自身元氣的和諧,以利于健康。那些用盡心機,過分強求延年益壽與返老還童的人們,都違背自然的常理,必定事與願違。五、返樸歸真:返回人類樸實的本性,成為真正的人。知道自己是強雄,卻以柔雌自居,做天下溪谷。知道自己是‘潔白,卻以烏黑自居,做天下樣式。知道自已是光榮,卻以卑辱自居,做天下山谷。其目的是回複到嬰兒般的純潔無邪;回複到無極的自然;回複到純樸。“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德不成,複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複歸于樸。”(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即是守靜。守靜可以養性,守靜益于安神。“謂惱屬陰性,宜靜不宜動,靜則安,動則傷。靜益養性,靜以存神。”《黃庭經》這種虛懷若谷,少私寡欲,保持常德,返樸歸真的人自然有一個平衡的心態,有一種和諧的精神,有一個統一的人格。六、貴身愛身:珍貴自己的身軀,愛惜自己的身軀。善于養生的人要“貴身”和“愛身”,要自重自愛,不要自輕自賤,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寵辱若驚。老子認為,人有大的禍患,因為人有來自自身的貪欲,如果人沒有來自自身的貪欲,人還有什麼大的禍患呢?老子所看重的是人身體的本身,並非人的身外之物──名利。所以,老子主張以貴身和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第十三章)對于令人眼花繚亂的五色,令人振耳欲聾的五音,令人口味損傷的五味,令人心神狂蕩的跑馬打獵及令人品行傷壞的難得的東西等身外之物,不要過分的追求。這些都是過眼云煙,是養生的大敵。“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歐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禍,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無不為。”(第二十八章)這是老子對人生哲學的見解:追求學問,(知識)每日增加,追求(大)“道”,(奢望)每日減損。(奢望)減損再減損,以致於無為,無為則無所不能為。老子諄諄告誡人們,去除一切奢望私念,不以物累形,不以心為形役,要養成一個貴生輕物,超凡脫俗的心境。七、不入死地:不進入死亡的環境範圍。人總是在出生入死之間。自然生存的道路十中有三;自然死亡的道路十中有三;為了生存,陷入死境,也十中有三。許多自蹈于死地的人們,是由于他貪生過度,養之太過。善于養生的人,走山路不遇犀牛和老虎,在軍陣中不被殺傷。因為他不進入死的環境範圍。“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凶虎,入軍不被甲兵,犀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第五十章) 老子引述了古人養生的經驗,闡明了養生的道理,告誡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人的生死及萬物的生滅都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這一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對于為了生存陷入死境這十中的三來說,這就完全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八、知足常樂:知道滿足,心常快樂。災禍沒有比不知滿足再大的;凶咎沒有比貪得無厭再大的。麼是真正的財富?老子告誡人們:虛名與健康,哪個親近?身體健康與財貨,哪個寶貴?獲得虛名與失去健康哪個有害?過分吝嗇必然導致過份破費,過分收藏必然導致損失。知道滿足的人不會遭受屈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不會遭受危險,可以長久平安。故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失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四章)九、去貪妄心:去掉貪妄的心,愛惜精氣神。貪妄心是養生的大敵。心態不平衡,精神不和諧,人格不統一是由于有貪妄心。這種人整天處于煩惱憂苦之中。因為“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其心。” 人們應該認識到“反者”‘道’之動”,即“反向轉化律”和“物極必反律”,去掉極端的行為,奢侈的心態,過份的舉動。“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人們不要把事情做過頭,應該適可而止,留有余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端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貴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 護身心,愛惜精神,強體健身的准則是:去除貪欲的妄心;充實丹田的元氣;削弱奢侈的志向;強健自身的骨骼。“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三章)十、天人台一:天人一體,天道、人道合二為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提倡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不爭名爭利。老子認為天(自然)是大公無私的,它減損有余的而補給不足的。現實中的人類社會是不公平的,是自私的,它減損不足的而補給有余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 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 。老子的“天人合一”觀強調天(自然)與人的和諧致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該效法自然,與自然求得平衡、和諧、統一,而不是破壞自然或征服自然,與自然對立。老子在其書的最兩句告誡人們,天(自然)的法則是利萬物而不傷害它們,聖原則是為百姓效力而不與他們爭名利。這就是天道與人道合而為一,即“天人合一”。──人類行為最高典範是真、善、美。而以真為核心。“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搏,搏得不知。u 第八十一章)按照這三條原則,以信言,善行,真知為准貝;. 做到真、善、美在自身達到和諧、統一。 老子的理想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之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往來。”(第八十一章)只有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才有個人的安寧和養生。十一、做行道人:做實行大道之理的人。實行大道之理即是按自然規律辦事,道法自然。老子將得“一”之人描述為:精微奧妙,玄遠通達,深不可識。徐緩審重,警覺躊躇,恭敬莊重,松弛灑脫,淳厚樸實,曠深遠,包容寬厚,恬澹深沉,瀟灑無蹤。即‘‘古之善為道者一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為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今若畏四鄰;儼今其若客;渙今其若凌釋;敦今其若樸:曠今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腥今若無止。”(第十五章)得“道”之人就得“一”之人;得“一”之人就是能夠認識 自然規律之入。他們心態平衡,精神和諧,人格統一。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第五十六章)這是人我,物我玄妙的同化或玄妙的等同。真正智慧圓通的人不誇耀自己知識淵博,處處誇耀自己知識淵博的人並非智慧圓通。一個智慧的人應該塞住自己貪欲的通路,關閉自己貪欲的門徑,挫去自己的鋒芒,化解自己的紛爭,調和自己的慧光,?昆同自己于塵世。老子認為這種人是天下最可貴的人。老子還主張為人處世方正而不偏割,有棱角而不傷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判,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這種人將與外界生活在和諧之中,自身有一種和諧的精神。行道人,效法自然,大道為公;行道人,虛懷若谷,天容萬物,海納百川;行道人,清靜無為,清靜自正,無為自化;行道人,天人合一,無私奉獻,不爭名利;行道人,得道明德,實行大道,明白常德。道法自然事不煩,清靜無為心自安。天人合一真善美, 道貴德慈儉謙。

 

台長: 木村豆桃哉
人氣(1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