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5 23:38:15| 人氣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導讀〕邦彥- e-topi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三週〈高科技網絡城市生活〉

吳啟迪等譯(2001),W. J. Mitchell著。《伊托邦——數字時代的城市生活(Urban life, jim - But not as we know it)》。上海:科技教育。

導讀

本書作者為W. J. Mitchell身為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規畫學院院長,長期致力於資訊社會的推動。與此議題相關的著作有 1995年City of bits-space, place. And the infobahn(陳瑞清譯,1998,天下文化出版)、1996年Digital Design Media、1998年High technology and low-income communications(合著)、1999年E-topia: Urban life, jim-But not as we know it,2003年新出版 Me++: The cyborg self and the networked city。相關資料請參考:http://web.media.mit.edu/~wjm/

在第一章The March of the Meganets裡,以經濟、文化、社會學的觀點,檢視網際網路為當下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改變,勾勒寓言式的網絡空間裡的未來(cyberfuture),並將網路所帶來的變革與過去的變化(工業革命)同一視之,樂觀地相信會帶來更要的未來。不過,同時,作者也提及面對新興技術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為digiphiles(數位擁護者)、一為digiphobes(數位恐懼者),由此態度中,產生對網際網路不同的理解與期待,前者為烏托邦式(utopia)的期待,後者則產生反烏托邦(dystopia)的情緒。全書並未進一步提及兩者間爭議點為何,存而不論,基本上,作者是站在樂觀擁護者的位置上發言。

第二章則指出:在e-topia裡的建築不單單只是光影下物質,更在空間裡作為數位資訊的載體,而這空間由特定的人群所組成,有自己的風俗、文化,並活在其中,此時,技術主導建築,個人只接觸螢幕,與虛擬實境的介面互動,與真實環境區隔,即產生pixel, pixel, everywhere……所描述的現象。接著(第三、四章),軟體成為天才聚集之處,電腦成為居住空間,人使用加上感應器的隨身攜帶小東西,人與電子設備結合成為個人網絡(body nets),建築開始呼應加上各式感應器,如同人一樣具有神經系統。最終,改變了人類生活形態。在此,作者再次以擁護者現身:長期而言,這些變化必將提昇人的生活品質,即便是頑固的技術懷疑論者,也少有人會希望回到過去的。

e-topia對於人的社交生活的影響,在接續的第五、六章提到。其中,作者認為工業革命使得家與工作場所分離,此時得以重新結合,通訊科技有助於人與家保持連繫,也使得遊子旅人不再在失連的感覺。再次,將人對家的共同渴望作為作為將e-topia包裝為utopia的一層糖衣。再擴及較大的社群(區)的互動裡,網路空間可作為新的公共空間,強化特定文化範疇的界限與群體。在第七、八──兩章,先介紹e-topia裡的工作,後以工作所提供的服務重點,回到建築上,e-topia裡的店面,將以電子化作為服務的平台,但服務的背後還是傳統的建築作為基礎。第九章,以更宏觀的眼光,看待支撐e-topia各項服務背後的經濟基礎,由不同類型的經濟基礎裡,形塑不同形態的城市樣貌。

文末,作者提出五項原則(去物質化、減少位移、客制化生產、智慧操作、軟體取代的轉變),作為未來城市的發展依據,而這原則不只用於城市的發展,也可論及其他的產業。

小結

針對不同議題,「來檢視烏托邦概念作為一種社會與文化批判的潛能與限制。」頁25:農村的遠距通訊基礎全面設施,即可打破城鄉間的差異,並引用馬克思的看法,工業城市的發展將使得一部分農民脫離愚昧的狀態。然而,農村的遠距通訊基礎全面設施──若可以實現,即為烏托邦的落實,如此的陳述是否可行?或為天方夜譚?還是e-topia的先天限制,因網際網路本身即是高科技、最高門檻的產物,或算是烏托邦的話,那也是「要經人類很努力的烏托邦」。

台長: 後山的一群師生
人氣(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