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7 04:44:00| 人氣1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野百合學運 VS 中正廟學生靜坐 part 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90年野百合學運相關資料:

三月學運

緣由

79年3月13日國民大會通過臨時條款修正案,將75年增額代表任期延長為9年,創下國會議員自行通過延長任期的惡例(註一)。

在民進黨國代無法與會(註二),無黨籍國代退席抗議下,國民大會於7月14日通過每年自行集會一次臨時條款修正案,並維持國大行駛創制、複決兩權的規定。

以上國民大會破壞憲政體制、違反民意、恣意擴權、謀取私利的做法已嚴重危害國家與人民的利益,除立法院給予嚴厲譴責外,更招致全國各界強烈批判。

註一:依憲法規定,國代任期與總統任期相符,增額國代任期與總統任期都是六年一任,但民國75年增額國代在任期三年時改選總統,顯與憲法精神未符,因此有國代要求將當時增額國代任期延長三年,以期使增額國代與總統任期時間一致。

註二:民進黨國代有的未宣誓,有的依法定方式及內容宣誓,經主席團決議不准行使職權。

經過:

各地各界對國代一連串爭權謀利的行為抗議日烈,「罷課、罷稅、抗稅」的呼聲四起。由於民進黨黨主席及國代赴總統府請願,遭抬離毆辱而有升高抗爭強度的趨勢。

此時,學生們也紛紛採取了抗爭行動,北部幾所大學學生,開始集結在中正紀念堂靜坐示威,中南部大學校園開始出現抗議海報。

跨校際的教授組合已經成立,準備從19日起發動「靜坐、罷課、罷免、抗稅」的抗爭活動。並決議將3月19日訂為「民主教育週」,採溫和、彈性的方式罷課,以課外活動的教學方式進行民主教育。希望全國師生能共同前往中正紀念堂參與抗議靜坐活動。各大學後續支援亦陸續加入,建中、北醫女等高中生亦加入靜坐行列,19日上午有學生發起絕食抗議,至20日靜坐學生以增至五千人,亦有57人投入絕食行列。

學生們井然有序的圍坐、唱歌及演說,喊出心中對民主改革的期望,並由來自六所大學的學生推派代表組成「七人決策委員會」,以「自由、隔離、和平、秩序」四大原則,堅持不容許各類政黨、政治人物介入,維持學生靜坐抗議的模式,力求學生運動的單純性。故雖有學者及政治人物陸續到場,都不被允許發表演說。

另一方面,學生靜坐抗議的計劃,已獲得84個社運團體及社會福利團體的支持,共同發表聯合宣言,聲言國會一天不改革,老代表一天不退職,就一天不停止靜坐抗議活動,學生、教授和社會團體基於一致的目標,匯集在一起,共同投身於要求國會徹底改革的民主運動。

改革要求:
靜坐抗議持續,學生與執政當局都面臨該如何解決問題。靜坐學生提出直接與李登輝總統進行對話的要求,並提出四項改革議題:

1. 解散國民大會,重建一元化的國民大會制度。
2. 廢除臨時條款,重建新的憲法秩序。
3. 召開國是會議,全民共謀體制危機的解決。
4. 提出改革時間表,呼應民意的潮流。

學生幹部表示,四項議題需要執政當局以積極而明確的態度回應。3月21日國民大會選舉李登輝為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並於晚間在總統府與53位學生代表正式會面,學生們當面提出四項要求及改革方案。李總統明確肯定學生們愛國愛家的熱情,讚揚學生們和平理性的訴求行為;並向學生代表承諾國是會議將在就職前後召開,也會在就職演說中提出政治改革時間表。再將近一小時的會談後,李登輝總統以錄影帶的方式向廣場同學表示,希望大家保重身體,趕快回學校回家。

撤離

學生代表在與李總統會面後回到廣場,廣場上的學生也看過雙方會面的錄影帶後,進行分校討論,校際會議以22:1決議於22日早上宣佈撤離廣場,結束了歷經150小時的和平抗爭行動。在離去前,學生們共同發表四大訴求,並誓言負起日後監督的責任,對追求民主改革、重建民主藍圖,矢志不移 。
學生們於22日下午四時許全數離開中正紀念堂,留下象徵此次運動的野百合塑像,兀立在空曠的紀念堂廣場。

象徵

此次的和平理性抗爭,廣場學生們凝聚了學運力量,決定選擇台灣野百合為其象徵,主要有以下意義:
1. 自主性:野百合是台灣固有種,象徵自主性。
2. 草根性:野百合從高山到海邊都看得到,反映了草根性。
3. 生命力強:他在惡劣的生長環境下,依舊堅韌地綻放。
4. 春天盛開:他在春天盛開,代表了學生在今年春天所進行的學運。
抗議學生的精神堡壘-野百合,於3月21日在中正紀念堂豎立(後遭不明人士毀損),象徵民主最高精神指標。

影響

執政黨中央常會於3月21日,通過李登輝主席召開國是會議的提案,組織籌備委員會。會中人士涵蓋民進黨、無黨籍以及社會公正人士;將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及改革時間表的建議全都列入國是會議中討論研究。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召集人蔣彥士表示:國是會議有三項主要議題:(1).憲政體制(2).政治革新(3).國家統一。

民國85年5月李登輝總統宣佈動員戡亂時期終止,並依第一屆國民大會之決議,宣佈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回歸憲政體制。

在各方修憲與制憲的爭議中,執政當局以國家安定為由,決定以修憲方式來改革政治的不合理現象。由第一屆國民大會增修憲法條文第一條至第十條,規定第一屆國民大會於民國80年12月30日前全體退休。

成大的記錄

1990年代:野百合學生運動

1990年第七屆總統改選,由於國民黨內部對李登輝採用之副總統人選及決策方式有所歧見,國民黨領導階層爆發嚴重之權力鬥爭,形成主流派與非主流派之爭。當時的台灣社會正處於「後蔣經國時期」的混亂階段,強人威權體制的鬆動提供了政爭的溫床,國家領導的權力重分配由『政權接班』的搶奪而浮上台面。當時國民黨內部分裂的「主流之爭」,代表著國民黨政體之本土化路線是否得以存續,以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遭受著蔣家遺臣、黨國大老的猛烈圍剿,李登輝所面臨的政治接班危機,不止反映在「第一位台灣人總統」的象徵接受挑戰,更在實際的政權鞏固層面,遭受既得利益的全面反抗。當時台灣社會依然籠罩在「動員戡亂臨時體制」之下,國家總統的產生,必須由資深代表所把持的「萬年國民大會」所選出,這種違反民主常態的威權體制,以今日「總統直選」被認為天經地義的角度視之,實在是荒誕無理,然而在當時卻是台灣政權民主化最艱困的轉捩點。

由於政治民主化的腳步,必然伴隨著本土化的先決條件,90年的主流政爭危機,也牽動台灣社會自二二八事件以來潛存的族群矛盾,台灣社會陷在不確定感的氛圍中。三月初,台灣學運與社運團體積極會商台灣局勢,並在3月10日聯合簽署一份〈還政於民、重建憲政〉的聲明,聲明內容指出政治危機的根源在於憲政體制,而非國民黨的內鬥,最大的問題是臨時條款與國民大會的存在。成大經緯社參與了聲明連署,並開始在校園間進行理念啟蒙工作。3月14日,台大學運團體率先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前靜坐抗議,並向社會提出行動訴求:要求國民黨提出廢除臨時條款、終止動員戡亂體制、解散國民大會的民主改革時間表,引起社會矚目。3月16日開始有學生在台北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擦槍走火」的消息一傳開,北部學、社運及媒體記者開始前往支援,由於地點在集會遊行所禁止的博愛特區中,靜坐者面臨了可能被警方驅離的狀況,然而在寒風中數十人的煎熬守夜卻平安度過,清晨廣場指揮中心成立,正式揭開三月野百合學運的序幕。

由於媒體的報導,3月17日的傍晚已有兩百多名學生進駐廣場靜坐,台大自由派學者並於同日發起「柔性罷課」,宣布自19日起一週將上課地點改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並定名為「民主教育週」,晚間廣場上得到清大與成大的自由派教授,將同步與台大教授行動,教授們的支持使得廣場學生得到莫大鼓舞,也讓全國學運社團開始擴大動員規模。由於各級議會與社會團體自16日起,就陸續發表「聲討國大」行動,國民黨政爭已拓展成全民各階層的動員,在媒體持續披露廣場靜坐消息下,17日在學生靜坐現場旁圍觀的群眾,已迅速突破兩千人,廣場儼然成形,並持續成長。成大學生社團以經緯社、台研社、台謠社、台文社、西格瑪社、環保社為主體,自16日起由各社團領導人彭建智、李國光、蕭光硯、蔡承維、劉怡維等,在大學路民主牆前,以輪番演講、大字報方式呼籲學生北上支援,17日成大學運幹部串連台南神學院學生謝懷安等人,並舉行擴大學運社團會議,議決組織學生立即北上。18日成大學生第一波百餘人,與台南神學院六十餘人,在成大教授吳慶年、林瑞明、楊澤泉等人陪同下,搭乘數台遊覽車馳往中正紀念堂現場,廣場靜坐學生士氣大為鼓舞,而此際廣場的靜坐運動已快速發展成全國性串連活動。當天,由學運團體所組成的校際會議上,發表了三月學運的四大訴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充分反應當時台灣民間社會對統治者的具體要求。18日下午,當時在野的民進黨發起的造勢大會,動員數萬群眾在廣場大門旁進行演說,主軸在於聲討國大,與一般社會力並無差別,也缺乏在危機局勢中提出解決之政治程序。相較之下,廣場之學生自治領域,表現出超齡的政治運作,以和平理性態度,擴大靜坐的參與,依共同討論來形成決策共識,發表《廣場通訊》與社會進行對話,並進行自我教育與組織的工作。靜坐廣場與圍觀聲援的民眾間以繩索區隔,在廣場決策委員會表示要以「自主、隔離、和平、秩序」的四大原則來進行廣場抗爭時,三月學運以用自主的邏輯,宣示了學運成為獨立自主的社會力之一。

19日,在學運團體、學生自治組織與教授的集體動員下,廣場人數爆增。上午十時,十名廣場靜坐學生發起絕食抗爭,絕食聲明中要求李登輝與李煥於21日前答覆廣場四大訴求,將道德張力推向高峰。當日傍晚,廣場學生已突破三千人,晚間十一點,校際會議通過「野百合」為三月學運之精神象徵,她的意義如下:

自主性:野百合是台灣固有種,象徵台灣自主性
草根性:野百合崇高山到海邊都看的到,反應了草根性
生命力強:她在惡劣的生長環境下,依舊堅韌地綻放
春天盛開:她在春天盛開,就在這個時刻
純潔:她白色的純潔正如學生一般
崇高:在魯凱族裡,她更是一生最崇高榮耀的象徵。

台灣野百合道盡了學生心目中的三月學運,包含了對台灣實體性的認同(自主性)、全民的運動(草根性)、對抗不義的勇氣(生命力強)、青春的活力(春天盛開)、學生的理想道德象徵(純潔)、以及參與者生命中的榮耀(崇高)。台灣百姓因三月野百合學運,感受到青春熱情的火焰,以及心靈中殘存的理想,逐漸讓大眾覺得有改變歷史的可能。

20日廣場靜坐的學生已超過五千人,決策委員會決定由原來七名擴增到十二名、成大經緯社社長彭建智於第二階段加入決策委員會。成大校長馬哲儒,也在課外活動組長的陪同下,親自到廣場安撫學生,看到廣場井然有序,交代林瑞明教授代為照顧學生,即行離去。面對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全國目光焦點均聚集在廣場,學生的壓力越來越重,而在社會力表態上,各級議會均派代表前往探視學生,但基於超黨派原則,沒有政治人物得以上台發言,行政院派出黃昆輝與馬英九到場,但不被學生接受,要求李煥院長親自前來。內政部長許水德到場,親口表示將不會採取驅離措施,並表示行政院長會親自來廣場。總統府則發出新聞稿表示,李登輝總統已決定召開國是會議,以處理憲政體制與政治改革的問題,並訂定改革時間表。這是統治者對三月學運之四大訴求首次的正面回應。代表軍方的參謀總長也公開肯定學生的抗議是愛國行動,並建議學生盡早結束靜坐行動。這是軍方首次對學運公開表態,雖然是肯定,但是也令人嗅出不尋常的氣味。稍後,警政署、教育部、各校校長開始呼籲學生儘速返校上課。

21日,李登輝決定於下午三時,在總統府接見學生代表。靜坐學生透過各校討論的機制,形成與李登輝會面的四點要求共識:

(1)請李登輝總統接受學生門追求民主憲政的決心,以及學生所提的四項嚴肅要求,並對全國民眾發表。
(2)在第八任總統就職組閣一個月內召開國是會議,國是會議必須由各階層、各黨派的代表公平組成,必須討論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臨時條款、國會全面改選、並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
(3)全體在廣場上的學生於李總統明確同意以上兩項要求,即結束靜坐活動,若李總統不能對上述要求做肯定答覆,我們將堅持原則,持續抗爭。
(4)為了確保上述主張得以落實,我們將即刻組成校際聯合組織,高度關切國是會議,必要時並隨時號召全國學生再度組織動員,在台灣未能測底民主化之前,我們絕不停止奮鬥。
22日早晨,指揮中心正式宣佈撤退聲明:〈追求民主、永不懈怠〉,校際會議最後決定繼續「全學聯」之組織工作,各地學生陸續撤出廣場,結束為期六天的三月野百合學運。

3月23日,象徵學運精神的「台灣野百合」,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遭人焚燬,焚燬人至今不明。雖然三月學運的學生,後來並未重回廣場,然而當時高舉理想大旗的四大訴求,也逐漸內化成台灣九零年代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訴求,在台灣社會普遍接受下,陸續在十年中完成國家民主化的初步改革,以及政權的和平轉移。然而,90年三月學運所指出的台灣憲政危機,至今仍膠著於台灣未定的前途。蒼蒼歲月,十年已過,台灣野百合的精神,就有待後起之青春火焰。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