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15 15:36:00| 人氣5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所以,為什麼台灣人都要學英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我之前在明日報新聞台首頁看到的文章
蠻有趣的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tinn/file_combine.php?File=4233064_2003-10-26_03-59-18

其實
社會科學的問題是很複雜的
不完全適用於常識邏輯的推論
很多你以為對的
其實並不完全對
你以為錯的
也不完全錯

其實
我大概可以回答一下他的問題
我提出的看法是這樣的

在提出我的看法前
我先問一件事
你認為你在大學中所受的那些知識教育
比如說政治系好了
台大政治教的內容
是不是比東吳政治教的多?

我想當然不會
不過就是政治學的範疇嘛

還是台大的教授教的好?

我猜也不會
想想連戰都是台大政治的系主任兼教授
大概也知道沒差別
誰講都是那個調調
如果大學的教育帶給每個學生的效用都差不多
對於學生的能力提昇都相等(內容與授課相同之下的假設)
那為什麼有的公司
非要(or偏好)國立大學的畢業生不可?

你說
廢話
因為能考上國立大學的都是高材生
高材生的工作能力強(大家一般的假定,當然不是絕對)

Yes, you got it!!
這代表什麼?
當你拿出你國立大學文憑時
你已經在一瞬間
you have sent a signal to the others(發射出一個訊號)
告訴別人
你錄取我
你找到「高工作能力」者的機率比較大
因為大家去應徵工作時
一定胡吹一氣
說自己工作能力有多棒
反正除了你自己之外
死無對證
運用學歷作為挑選高能力工作者的中介變數
似乎是唯一的途徑

這也是因為訊息不對稱引起的

好了
回到原題
他文中所說:

【我反對台灣人,沒有別的語言選擇,只能學英文,並且以英文能力做為評斷一個人能力的標的。】

【英文對我的重要性,和一個在台灣開珍珠奶茶店的老板並不一樣,問題是,在現行體制下,在台灣開家珍珠奶茶店的人,與在英國念書的台灣人,與台灣的清潔隊員,與日系百貨公司的電梯小姐,都必花國小加國中加高中加大學時間念英文。這,我以為是浪費。】

【如果挖恐龍的例子太極端,那以數學教育做例子好了。現狀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容許高中學生選組,社會組的學生學的數學就不如自然組的難。我們國家的競爭力因此減弱了嗎?並沒有。因為自然組的學生對數理有興趣,所以選擇追求更高深的數理學問。為什麼英文沒有選擇權?換句話說,如果有個台灣人從三歲就開始哈日,在他受的教育中,英文比他打定主意想要專精的日文重要,因為英文成績對他是否能上理想大學日文系有極大影響。】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當今天有很多的外國語文系
如日文系
西班牙文系
要招生
一定有很多學生想擠進去
若是我們直接用面試的方式的話
interview時
面試學生一定說的天花亂墜
說自己多有興趣
語言方面多有天份

你又不能說
沒學過的人不准申請吧
(說不定那個人雖沒學過阿拉伯文,但上輩子是阿拉伯人,
所以這輩子天份特高又特有興趣,你一口回絕,不也可惜)
那怎麼辦?
你總要找個辦法偵查一下
那就可以用英文作為替代的工具(instrument):
因為
一個人
如果學英文(非母語)可以學得好的話
學阿拉伯文(另一個非母語)
應該也會有天份吧

你說
說不定
那個人只對阿拉伯文有天份
但是學英文學得很差
這當然有可能
但是
語文天份和體育天份應該類似
通常
有天份的人
樣樣都能沾一點

你透過英文的成績的幫助
在某個程度上
你可以提高你選取到正確人才(有外國語文天份的人才)的機率
這在學理上
叫做screening theorem
也是在避免過高成本下的便宜行事的辦法

他文中所說:【國家可以做的,是提供足夠的資源,讓想念西班牙文的人念西班牙文,日文的念日文,而不是便宜行事大家一起念英文。
國家可以做的,是制定出公平的方式檢測學生語言能力,所以念阿拉伯文一年與念英文一年的學生,大約是花了相同時間精力並且學到大約等量的語言能力。
政府不能以“國際化”為幌子,剝奪台灣學生選擇的權利,再者,有更多學生學不同語言就比所有學生學英文“不國際化”嗎?若我們培養出百分之二十的粵語人材,百分之二十的德文人才,百分之二十的日文人才,與百分之四十的英文人才,這樣就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爛英文人才不國際化嗎?】

【我以為,外文教育是必需,但也應該是可以選擇。學生本來就該有可以犯錯的權利,包含選擇錯誤的權利(比方說本來以為挖恐龍不重要,或本來以為英文不重要),而且一個小小的人兒也可以有他的意見而且應該被尊重。
選擇喜歡念的科目(外文教育,所以選擇念西班牙文或法文或日文或義大利文或英文),與選擇想要什麼時候開始念(國小三年級或高中二年級或大學四年級),應該要是個人的選擇。】

這是理論上可行
實際上
成本過高
卻是不可採的辦法


就好像公司要僱用一個人
想知道他的能力
你當然可以說
我找私家偵探
把他的底子摸的一清二楚
但是
成本之高
是不可行的
那就用學歷來做一個判斷個中介工具一樣

況且
在歐洲
因為人才流通的成本低
而米國是民族大鎔爐
人才易覓
在「提供足夠的資源,讓想念西班牙文的人念西班牙文,日文的念日文」這一點上
當然行事容易

but in Taiwan
想想
一個義大利人到法國或米國教義大利話
對他的生活衝擊
必然比要他來台灣教義大利話來的低很多
要吸引他過來台灣教義大利語
成本之高
絕對不只是你想的那樣


【他文又說:
我承認英文是被使用最廣的語言。但是同樣的邏輯可以用在中文:中文是世界上使用第二廣的語言,怎麼沒有人吵著要教育部增加中文課程,讓學生多了解中國,台灣,印尼,新加坡,香港的中文有何不同?為什麼這樣就不會使台灣更國際化?】


去翻翻以前的聯招
有很多外文系
對中文分數有高低標的要求
為什麼?
因為有的系認為
中文的分數
也反映了你語言學習的天份
當然也要考慮進來

基本上
我覺得
教學升學英文的原因
絕對不是他講的那樣簡單
對於社會問題分析的過度簡化
常常是台灣人的毛病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5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