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23 19:17:56| 人氣4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黑白集--彭州龍興寺佛塔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塔破誰能補,把因緣道破,總持十地補當來。

 

彭州千年古剎龍興寺佛塔,這座建於西晉,有佛主真身舍利的巍峨寺院,承載了歷史無數滄桑。自康熙年間,寺院建于梁武帝時期的佛舍利真身寶塔裂為四份開始,直到民國21年完全倒塌,這座寺院基本上就沒有安穩過。

 

龍興寺從風雨飄搖的舊中國開始破敗,近百年了寺院多災多難的命運,這座寺院還堅強的挺立著。無常的世界,在萬物生滅的軌跡中,當怎樣去順應而不強求,怎樣去立足當下而積累未來?

 

經過有心人欲恢復龍興塔,其建設也如火如荼的開展。建塔的無比功德,在很多動亂的年代,寺院被毀、僧人被驅,唯有塔被無形的保存下來,這是因為塔無比巨大的威德。

 

無論在西藏還是在東南亞,很多古老的寺院早已經沒有了蹤跡,而只有塔孤零零的站立,如精神之魂,屹立在風雨中,塔是正法的象徵。

 

如今,這些僧人們用虔誠信念造出來的塔磚,破爛的散落在寺院的四處,令佛子揪心!當站在已經建成的81高的龍興塔下,內心都有一種離佛很近的感覺,日日觀塔上四方佛,夜夜聞塔中風鈴聲,那種安詳的感覺,空靈美妙。

 

康熙年間刻在龍興寺方丈室門口有幅對聯:

 

         樓空什麼觀,將色相悟空,更上一層觀自在;

         塔破誰能補,把因緣道破,總持十地補當來。

 

破敗的因果是因為過去的造作,而興盛也在於要今時的努力。從執著到放下,從放下到悲愍而容入,需要解脫的是那個我嗎?立這樣的假我,何需把石頭磨成鏡,到了水邊一輪明月,不就那麼的清晰了嗎?

 

                今年龍騰美好年   千秋古塔傳阿育

                五代叢林自預知   龍興塔立好時節

 

                                                              --黑與白--

 

<附錄>寺史一二:

 

龍興寺位於四川省彭州市城關北門囗,始建於東晉咸康三年(33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志公禪師擴建寺院,武則天天授二年(619年)更名大雲寺。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詔號龍興寺。唐武宗會昌五(845年)廢寺為閑地,次年三月武宗駕崩宣宗繼位,大中二年(848年)預知禪師重建龍興寺。龍興寺歷來高僧輩出,素有七佛勝地,之美稱,享譽西蜀。

 

東晉時印度佛圖澄禪師、梁朝志公國師、唐代悟達國師、道因禪師、五代預知禪師、宋代圓悟國師、明代智中一天國師等都會在寺內駐錫。唐、宋、元、明、清以來,龍天護佑,香火興旺,久盛不衰。時到1949年國內解放戰爭後期,川、康兩省高級將領劍文輝、鄧錫侯、潘文華三將軍在龍興寺藏經樓集會,宣佈和平起義並通電全國,避免了一場生靈塗炭的大血戰。

 

至本世紀40年代,龍興寺占地八十多畝,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四周紅牆環護,寺後假山巍峨,古木參天。該寺佈局規整合理,風格古樸,走廊連接,精美典雅。龍興寺常住僧眾一百多人,是川西平地上一座規範的十方叢林,也是開期傳戒的大寺。

 

寺內藏有清末緬甸國王贈送的玉佛,印度國王贈送的舍利子、《貝頁經》,日本國增送的大藏經(造些珍貴文物現存市文管所內)。龍興寺中最為寶貴者為舍利子寶塔,位於寺內正前方,是中國現在僅存的19座真身舍利佛塔之一,古塔有聯云:秋千古塔傳阿育,五代叢林自預知,以紀其事。

 

寶塔始寺建晉東晉義熙二年(406年),原為天竺僧人曇摩掘義(智洗禪師)所建木結構塔,到五代預知禪師改建為密簷式磚結構塔,青磚壘砌,塔體方形,密簷17級,高35米,68角皆懸馬蹄鈴,是中國最古老的寶塔之一。明未清初塔體從上至下四角分裂,並墜去東北一角,1923年南半部垮塌,僅存西北一角,成為彭州第一奇觀。迨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能海法師應彭州正乘和尚眾憎眾延請到龍興寺講經弘法,見龍興搭殘缺,於國於教不祥,倡議重修寶塔,頗得各階層人士支持,並在龍興寺文殊院設重建彭州龍興舍利塔籌備委員會,拜至21日晚10時後寶塔舍利放出佛光,22日、23日晚又連績放光。

 

能海法師親赴印度,到加爾各答菩提場訪取金剛佛塔樣並於1948年動工,在古塔東側建造樣塔。能海法師親率僧眾到50里外山區自燒、自運青磚建搭。1949年主體完成,因文革曾暫歇,後再復建。1985年夏,安裝銅質寶頂及裝修工程,塔基15米見方,主塔高25米,四隅塔高8米,塔表龕供佛菩薩像844尊,塔內裝藏經、典像、圖、器等法物,精緻玲瓏,壯嚴殊勝。

 

趙朴初題書塔名龍興舍利寶塔,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為寶塔分別用漢藏文字書寫南無吉祥釋迦牟尼沸,刊刻塔基座上。而殘危的龍寺塔倖存之一角於1981年因塔基開裂,已近倒塌。為保護佛教歷史文化,完成未盡夙願,清定、寬霖、隆連等法師倡議自籌資金,重建寶塔。在海內外佛門四眾及社會各界的協助下,集腋或裘,歷時四載寶塔告峻。

 

現寶塔高81米。四隅塔各高27米,塔座30米見方,全部鋼筋混凝土澆固。塔表龕供銅鑄、玉雕佛像1080尊之多,樣式仿印度加爾各答塔,威鎮巴蜀,雄冠神州。塔內壁及五層展室,陳列羅漢、菩薩和釋迦佛應化事蹟圖,採用了泥塑、木刻、石雕、刺繡、貼金、彩書、唐卡等藝術表現形式,把兩千多米的壁面裝飾得精美有序,壯嚴輝煌。

 

更為可貴的是展室裏還陳放了建塔挖基時掘出的數十尊中國早期石雕佛像,從像座題記上看,乃梁武帝大通五年(533年),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大周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及唐景龍元年(707年)所造,古樸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龍興寺現任住持正乘法師,85歲,原籍四川郫縣人,四川省及成都市佛教協會黨委,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市政協委員。現任監院崇量法師,70歲,原籍四川彭州人。

 

    

台長: 黑與白
人氣(42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黑白集 |
此分類下一篇:黑白集--凡事要量力而行
此分類上一篇:黑白集--禪典故七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