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24 18:12:31| 人氣3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江雅綺評論:中港台的高房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港台的高房價(上):現況篇

台北、香港、上海、北京……兩岸三地房價齊飆,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感嘆:「現在台灣(指台北)房價很高,誰買得起?連我也買不起。」無獨有偶,中國總理溫家寶二○一○年二月與網民在線交流,談到房價問題時,也提到:「我知道所謂『蝸居』的滋味,小時候一家五口人只有九平方米的住房。」

有人說,台灣人的抱怨,是「違反國際潮流」,凡各國首都或一級都市,莫不是房價和平均所得差距極大,讓一般中產階級望屋興嘆,而台灣和其他先進國家比起來,相對良好。但如果讓我們用房價所得比(Price and Income Ratio,PIR)來計算 ,會發現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在金融海嘯前,竟和吹起次級房貸泡沫的美國一線城市,已相差無幾。

2007年第3季世界主要國家城市的房價所得比(表)

 國家(城市)
 房價所得比(倍)
 美國(洛杉磯)
 11.5
 美國(舊金山)
 10.8
 台灣(台北市)
 10.42008
 
1季資料)
 美國(檀香山)
 10.3
 澳洲(雪梨)
 8.6
 加拿大(溫哥華)
 8.4
 英國(倫敦)
 7.7
 紐西蘭(奧克蘭)
 6.9

再拿鄰近的香港和台灣比較。雖然據「香港中原地產城市領先指數」資料顯示,自二○○三年下半年至二○○七年第一季,香港整體的房價指數平均上漲了七一%,比同時期台北市的房價漲幅還多出二八%;而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由於游資充溢,香港也和台北面臨一樣的景況,房價稍有拉回之後,即回到海嘯前的高點,且再創新高。但光看香港的房價所得比數字,並不能反映一般中產階級的住屋狀況。原因在於香港有一套規劃得宜的公有住房政策,全區約有接近一半的房屋是公營房屋。目前,香港共有約六十五萬套公屋住房,超過兩百萬人租住其中,約佔香港總人口的三成 。公屋的租金水平,亦僅為同地區市場價的四分之一。除了租金低廉(每收一元租金,政府就要補貼三元),公屋品質優管理嚴,並不比私有房屋差。

再和中國相比,中國社科院藍皮書公佈的「全國85%家庭買不起房」 ,而一級城市像北京,房價所得比已逼近三十 ,由數字看來比台灣更加嚴重。但中國因財產私有制開放時間不長,且原有政府與國營企業之補貼住房比例仍高,以此計算之房價所得比,似乎無法完全反映中國普遍一般人民居住消費之特性。

回顧台灣房市的發展,分別在一九七○年代,出現兩波大漲(一九七三-七四年及一九七九-八○年) 。但當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大幅成長,可以抵銷部分房價漲幅,減緩衝擊。然而到了一九八七至九○年間,台灣房價卻因政府大量發行台幣、國際熱錢湧入而出現全面性飆漲。一時間股市狂漲至一萬兩千點,連帶各地房價竟在三年內連翻了二至四倍!這也引發了一九八九年萬人露宿忠孝東路街頭的「無殼蝸牛」抗爭運動。但沒過多久,當時被過度炒作的房地產市場,終於在一九九○年後出現崩盤現象,房價一路緩跌,部分地段甚至出現腰斬慘況。直到二○○四年「SARS」危機結束後,房市景氣才逐漸回溫,並以愈來愈猛的漲勢持續至今,拉出了台灣房市史上最長的上升曲線。在金融海嘯後的低利環境下,再創房價所得比十三倍的新高 。

和中國、香港不同的是,台灣政府既沒有一套公營的住房保障政策,對國土規劃和民間建商亦乏掌控能力。房價和所得脫鉤之後,沉疴至今,人民的痛苦指數快要爆表,政府聲稱要「解決民怨」,且讓我們在下篇繼續檢討台灣打擊高房價的政策 ,是否下一波的「無殼蝸牛」運動將一觸即發!

http://www.my-formosa.com/?FID=115&CID=2690&category=105

中港台的高房價(下):政策篇

高房價成為兩岸共同的民怨,雙方政府一再對人民信心喊話。中國總理溫家寶說:「我有決心,任期內能把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使房價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台灣行政院長吳敦義也說,政府一定會設法提供人民合理價格的居宅。

而在「台北居大不易」、「蝸居」的衝天怨氣下,兩岸三地的政府如何對應高漲不止的房價呢?讓我們先看看中國的做法:中共國務院相繼發布了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國四條」和「國十一條」 。在中央政府的部分,主要是增加土地供給,並和建商交換條件、換取建商進行公共建設;其次將土地財政從地方財政中剔出,納入國家財政體系,以便全面由國家調控。與此同時,中國住建部亦首次提及公共租賃住房等新政策,計畫今年興建一百八十萬套廉租房和一百三十萬套經濟適用房,增加平價房屋供給量,降低高房價帶來的民怨 。

在地方政府的部分,也隨著中央調控政策的腳步,紛紛加大房市降溫的力道。例如廣州市增加限價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應,打擊建商囤地;又如,北京國土局最近暫停了八家發展商的拿地資格;南京市將個人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由三十萬元降至二十萬元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像「國十一條」雖是以打壓房價為目標,但同時也有討論到整體土地、稅收與與資金的管制。比如防止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探索土地出讓的綜合評估標準與方法、取消改善性住房、清理和糾正地方出臺的越權減免稅收的規定、防止境外熱錢衝擊中國市場等。

相較之下,台灣政府推出的對抗高房價政策,包括開徵豪宅稅、區別投資客與自住的房屋稅率、暫緩國有土地標售案、三年後推出一坪十五萬的平價住宅、限定地區要求銀行提高投資客的利率等。雖然和對岸看似大同小異,但是政策顯然較為凌亂、片面。最重要的差別是,台灣只管制投資客而不管建商、僅供平價住宅買賣而不提供平價出租。在自有住宅率高達九成的台灣,恐難以正本清源。且台灣政府同時提供「租金補助」和「房貸利息補貼」等政策,增加市場的資金,和上述政策互相矛盾。

香港也是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金融海嘯以前,香港房價曾因陸資湧入,創造翻倍再翻倍的驚人記錄。金融海嘯爆發之後,房價雖有回檔,但由於香港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全球資金湧入。據報導,由二○○八年第四季至今,流入香港的流動資金超過港幣六千四百億元,香港本地的中小型住宅的價格雖仍低於九七年高峰期的百分之二十三,但已有個別豪宅樓價重上一九九七年的高峰。

有鑑於房市泡沫化的風險,今年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四大策略:
一、加快推出住宅土地,令未來數年的房屋供應增加,提升中小型住宅的供應量。
二、將2,000萬元以上的住宅買賣印花稅稅率由3.75%提高至4.25%,同時不再容許該等住宅的買家延交稅款。
三、確保物業市場銷售和物業成交價格具透明度,令市場得以有效運作。
四、致力防止抵押信貸過度擴張,以免助長物業市場資產泡沫的形成。

可以看出,在課豪宅買賣稅、避免信貸擴張的部分,香港和台灣是相似的。但香港政府反而希望提高市場的土地供給、以增加房屋供應。此外,香港亦重視市場的資訊透明。這點台灣政府長年視而不見。此外,香港的廉租「公屋」已經行之有年,租金僅須要承租人十分之一的月薪,將房屋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開,相當程度上疏解了小市民的居住困難。和中國的廉租政策如出一轍。

行政院長吳敦義提出「庶民經濟」的概念,當民眾把「房價過高」當成民怨榜首,政府自然責無旁貸,必須協助人民解決問題。但是比較之下,我們認為台灣政府的房價政策:一是缺少宏觀的視野,造成政策有時自相矛盾;二是沒有對症下藥,無法區分投資和自住的市場;三是忘了政府的目標應在建立一個透明而公正的市場,而不是改變市場。台灣的高房價問題,尚不比中國、香港嚴重;但台灣的房價政策,可以說是最急就章的組合。

http://www.my-formosa.com/?FID=115&CID=2933&category=105

台長: Column
人氣(3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房市。房事。 |
此分類下一篇:房價過高激民怨 無殼蝸牛運動再起
此分類上一篇:江雅綺評論: 房市資訊透明是基本要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