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4 01:17:38| 人氣8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橋不見了(The Skywalk Is Gone)】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發行:汯呄霖電影公司
導演:蔡明亮
演員:李康生、陳湘淇、陸奕靜
片長:22分鐘

心得與分析:

一、前言
台北,是一個開發中的城市,變化莫測,包括台北火車站前的天橋拆除,對於蔡明亮而言,是「你那邊幾點?」的重要拍攝場景,竟然在他從法國歸國後,發現天橋不見了,在天橋上發生的那一切,那兒去了呢?他決定要拍一部跟天橋不見了有關的片子。可是既然怎麼看都不對勁,也就找不到一個點來開始,他站在已不見的橋下,左顧右盼,心惶惶然,直到見到那扇反射的玻璃門,才豁然開朗,「就是它!」其餘的內容自然源源流洩。他說:「那是天橋的召喚」,因此本文嘗試以主題的方式來解析此影片。

二、天橋不見了
1.天橋不見的悵然
橋,架起兩地的交流、溝通兩地的意見、拉攏兩地的關係,然而天橋也有種種特徵,而今,天橋不見了,是否意味著打斷人們間的互動、交流,延伸而言,從國家來看,就像是切斷與國際的聯繫,從古今而言,則是切斷追古溯源的依據等等所引發的憂思。
2.地下道的出現
對於都市美化而論,地下道的出現是必然的趨勢,在本片中地下道的出現,在在顯示台灣是個科技進步的國家,然而蔡導在本片中想傳達的是如何取得平衡,而不是泯滅過去的文化,一味發展新科技,沒有文化的城市,是一座空城。

三、玻璃鏡面反射
1.虛實相照
此片,大量透過建築物反光玻璃及玻璃窗格來構圖拍攝,透露寫實主義的手法,為什麼會有浮光掠影的虛渺氛圍?大概是因為「天橋不見了」導致導演的取景不知該從何下手,因此從看似虛無的玻璃鏡面來反射真實的空虛與失落,或者說,導演對於現今的社會,變化迅速所引發的一種複雜情緒,畢竟社會的繁榮是需要破壞與重建,但又如何在求新求變中取得平衡,不置於失去過往的種種,在兩者的交錯中,
產生複雜心理。對整部片子而言,蔡導何嘗不是以虛實的想法來構想呢!?從片子中湘淇往返新光三越與火車站之間,常常是以不合邏輯的鏡頭錯置,比方上個鏡頭湘淇以穿過馬路到火車站那頭,下個鏡頭湘淇仍在新光三越這頭出現等等許多畫面的跳接,我覺得在蔡導的整部片都是虛幻的、想像的,並且與鏡面反射做合理的搭配,因此推論之。
2.過去與現在
從今昔的對比關係與鏡像的折射結合,說明鏡像外的世界,看似真實其實空無,而鏡像內的世界看似客體,實質卻是主體的朗現,以本片的天橋為例,因為天橋不見了,導致原有的生活、習慣受到影響、改變,以為真實的世界,在鏡頭底下卻是最空虛的;反之,鏡像內的世界,雖然仍無天橋,但從鏡頭的推移仍繞著天橋原有的位置打轉可知蔡導心中的天橋仍在,只是以鏡像的方式呈現。由此可看出鏡像外的世界是現今,而鏡像內的世界是過去,在二者之間透露現代人面對生活科技的迅速改變而人心卻無法適應的惆悵與無奈。

四、身份證的定位與迷失
1.什麼才能證明我是台灣人?身份證?
影片中,交通警察與陸奕靜的對話中,明顯闡述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問題,台灣,本是一個政治敏感的地方,與大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由於制度與理念不同而分化,導致現今存有一國兩制之說,因此對於人民的身份認同產生爭議,到底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亦或台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等,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住著各式各樣不同族群的人民,因此至小的族群認同問題到大的國家認同問題都不斷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發酵。
片中由身份證挑起的認同問題,值得深思,難道證明我是中華民國國民的只是一張薄薄的身份證嗎?從法理而言,的確如此,但是從文化、社會等多個角度而論,身份證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對台灣有貢獻才是真正的台灣人,比方說,蔡明亮導演在身份上是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華裔,但是他比台灣人民更關心台灣這塊土地,他有沒有中華民國的身份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認同、肯定他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
2.身份證遺失
警察是正義、公平、法治的代表,此處卻由警察檢查身份證而導致遺失,讓我產生一種被出賣的感覺,且是被最信任的人民保姆所出賣,深切感受導演諷刺台灣警察、公理之處。然而身份證的遺失,對於人民而言有許多不同的反應,而本片中所飾演的是直接產生歸屬感的迷失的問題。
3.歸屬感迷失
對於一個國家歸屬感的迷失,有許多原因,可能是政局的變動、戰爭的殘暴、城鄉的差距、懷舊的思想等等,而本片極欲表達對於現代科技社會的迷失,由於城市的進步拆除了過去的建築與回憶,讓由外地重遊的人,感到迷惘彷彿到一個新城市般的虛幻,找不到可以支撐的回憶,因此此處所言的歸屬感,不僅限於對國家而言,更擴大至文化、環境、回憶等等。

五、水的重要性相對於天橋
1.雨季與停水
水,一直是蔡導捕捉的主題,而此片由停水來凸顯水的重要,但是由於停水的季節與台北的雨季重疊,讓人產生疑惑,究竟其用意何在?我認為這是一種黑色的幽默,讓人在水災中體會停水之苦,讓人明瞭水的重要,最後將水與天橋連結,讓人思考其間之關連。
2.天橋與水
水是民生必需品,在需求上而言必定高於天橋的價值,但是導演不用比較的方式來呈現,而是以並存的手法運作,有一種懷舊與生命相融合的意味,曾聽過一句話:「回憶是成長的養分」或許,就是這種味道吧!

六、清流再現:和尚
1.城市喧囂中的最後希望
和尚是一個六根清靜、一切皆空的高尚修行者,代表著紛擾城市中的一柱清流,代表著面對任何事情仍不改初衷的禪師,畫面中更表現映襯手法,匆忙的腳步聲與和緩的佛性,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意味,是否將和尚隱喻導演自身呢?雖然導演不言說,但是看似真有其類似處。

七、賣手錶的含意
1.賣時間
李康生本是一位在天橋上賣手錶的商人,由賣手錶而言,我認為李康生不只是賣手錶,他還在賣時間,當他每賣出一張手錶就賣出了一段時間,像是一個控制時間的天神,雖然天神有掌握權,但是「貨物既出概不退還」,所以天神仍無法擁有過去的時間,他沒有辦法讓時光倒流,無法將現在變成過去,透露出
重重無奈。對於李康生與陳湘淇之間的故事也是過去式,從「你那邊幾點?」可知兩人間的關係,其實只是買主與賣主間的兩面之緣,雖然是對方思念的對象,仍是過往,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李康生在地下道與陳湘淇相遇時不相認之故吧!在李康生的眼中已經過去了。對於兩人相遇的地點,想必也是經過導演巧思,過去在天橋上相遇,經過時空變化,再度相遇卻在地下道,不僅再次凸顯天橋不見的主軸更沈痛的表述人與科技社會的妥協。

八、拍A片
1.對大環境的妥協
對於天橋不見了,片中呈現三種反應,第一,和尚的從容面對,第二,陸奕靜與陳湘淇的積極突破,第三,李康生的消極換業,而此處所談即第三種,李康生是一個對環境妥協的人,也可以說是一般人的選擇,但是對於其選擇的行業,直接表現道德的沈淪,也是本片批判的部分。
2.氣笛警鈴聲的譴責
聲音,一直都是電影表現中的重要元素,此處在李康生應徵拍A片工作的同時,出現類似警鈴的氣笛聲響,似乎在警戒著李康生不該就此沈淪,應該朝積極的人生目標前進。
3.諷刺台灣崇美文化
「你最喜歡哪國A片?美國」雖然只是片中短短的一句話,或許不是導演刻意設計,但卻可以是讀者的再創造,我認為這短短的一句話以諷刺著台灣的崇美文化,說嚴重點,就是台灣是美國文化的後殖民,台灣不論教育、流行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常常以美國為依歸,一味的美式化,常常忽略自己固有的傳統,因此此處有諷刺且期許台灣人能走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一條路。

九、南屏晚鐘
1.懷舊
以南屏晚鐘這首七0年代的民歌作為結尾,傳達濃濃的懷舊氣息,使整部片主題凸顯一致,也是懷念當年在天橋上拍片的時光,懷念舊時代存在,隨著歌詞的含意「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找不到它的行蹤」譬喻著人在都市叢林中的迷失與迷惘,因此更加深懷舊的思念。

十、結論
從這部22分鐘的短片中,可以看出導演經營的用心與主要理念,雖然其中會有一些分支龐雜的理解,但主要還是從懷舊與認同雙方面著手,導演僅由一座天橋的拆除,即能有此深刻的體會,是令我感到敬佩之處以及其對台灣的關心更是讓人感動,老實說,在未觀看此影片時,壓根沒注意台北車站前天橋的拆落,好像一切都變的自然而然,這也是現代人的悲哀,常常被忙碌的生活打壓而忘了多留意身邊的人事物,藉由電影的流行文化呈現,相信會啟發更多台灣人對本土的關懷。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8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