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27 14:12:05| 人氣1,8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憶台灣早期齒輪製造的發展及經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憶台灣早期齒輪製造的發展及經驗 口述
/ 大同齒輪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 許金城
採訪整理 / 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 許淑玲



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即有齒輪廠,當期有中央齒輪和台灣齒輪二同同時爭鳴。當時中央齒輪負責人劉阿禎,曾任台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前身,台灣省鐵業工業同業公會,及台灣省機器工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自民國34年11月至37年4月。

時至今日,雖然,這兩家創始老店已不復存在,卻種下台灣齒輪產業日後發展的基礎,如今開枝散葉、脈脈相傳。台灣齒輪因為以大甲人居多,是齒輪業的大甲幫,有倪昌齒輪、僑星、六星、和大、金鋼…等廠商。中央齒輪則有大同齒輪、久大…等廠商。台朔重工的齒輪廠成立較晚,技術主要來自和德國廠的技術合作。

民國68年以前,是台灣齒輪的草創時期。這段時期,憑著師徒傳承技藝,以簡陋的機具,製造齒輪供應設備與車輛的維修市場,以及農業機械組裝所需的齒輪;因此,進步緩慢,不見較具規模的企業形態,以家庭式加工居多。

許金城說,齒輪像人的心臟,無論是路上跑、海上走、天上飛,傳動全靠齒輪帶動。

許金城民國21年誕生,他說,小時候家裡主,還有碾米廠,但因故10歲才上小學,民國39年國中畢業,接著上高中,當時,全省只有高中、師範、高工及高農等學校。他回憶表示,民國38年,是台灣經濟最困難的一年,發行新台幣,當時舊台幣4萬元換新台幣1元,同時進行土地改革;因父親不懂理財,對時局變化未能全盤掌握,以致於家道中落。民國42年,許金城高中畢業後,隨即到台中倪昌齒輪,開始1年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學徒生涯。當時的工廠只有1台老舊的銑床,因為,老闆曾經在台灣齒輪工作過,也曾在台中車站做電風扇的華電待過,後來,供應齒輪給華電的電風扇使用,除了齒輪也生產齒條、刀具等,客人委託做什麼就做什麼。當時,憑著唯一的銑床磨齒,製造齒輪,許金城說,實際上,應該用滾床,所以,全憑力及真功夫,除了老闆傳授的術,剩下的就得靠閱讀日文說明書自習。那時,工作環境差,夏季高溫又潮濕,台中精機黃奇煌叫他「精勇仔」。

民國47年,八二三炮戰後隔年,許金城隻身到台北求職,原本想到台灣齒輪謀職,但因無職缺,轉向中央齒輪,他回憶,當時面試的經理是成大畢業的,廠內有2台拆船廠拆回來的舊銑床堆在牆角,其他都是老舊的人字齒輪加工機,當時學徒薪水每個月約300元,鄉下孩子,有工作做,就賣命表現,一人可當2人用,因此,很受經理賞識,但因為有養家活口的壓力,因此,待不到2年就離職自行創業,許金城認為,因為危機就是轉機的因緣而創業。

當時在中央齒輪,下班5點不到就下班,因為時間多,下班後就到圓環的舊貨街(都是小型家庭式,維修機器的工廠)閒逛,找機會。

後來經過評估,由姐夫出資成立鐵工廠,買了一台機器開始齒輪的加工,那時有中央齒輪的同事來幫忙,生意不錯,但因經營理念不合,幾年以後拆伙,各自成立公司。而在民國49(1960)年,開始獨立經營齒輪加工,而後正式創設大同齒輪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有40幾年的歷史。近年營業額快速成長,2005年台灣加中國大陸兩地的營業額,約新台幣5億元。

許金城回憶,當時加工機器老舊,專製煤礦機器用的人字齒輪,依齒形畫圖形,再加工磨齒形。沒有現成的刀具,靠拆船業或台北圓環及孔附近的壞鐵仔街(供應舊貨的五金行集散地)展開尋寶。

當時的齒輪製造純以土法煉鋼完成,沒有適當的工具研磨,沒有刀具,就用圓規畫出形狀及齒形,經滲碳、熱處理後,用手工研磨,是真正的功夫,從學徒開始做起,做三年四個月,同時,養成克苦耐勞的功力。

當時他的鄰居,金元鐵工廠製造吊車的許炳南董事長,除了給他工作,並介紹許多鐵工廠的工作給他。開始供應紡織廠、車床廠、紙廠、電纜、礦坑(煤碳)、水泥廠、漁業拖網、石材機器等產業用的齒輪,通常依客戶的要求,自行設計製造,那時最大的齒輪2~3米大。當時的山元(針織廠)、三元機械(車床廠)及大興鐵工廠(車床),都是他的客戶,也是工作上的貴人,給他很多幫助。尤其是山元鐵工廠的老闆,借10萬元給他買房子,後來才從貨款慢慢扣回,山元鐵工廠對他人情深似海,讓他永生難忘。

當時以馬達帶動皮帶加工。台灣的拆船業在當時是全球名聞遐邇,那時經常到高雄拆船場找加工用零件及拆下來的機器,或軍中淘汰的設備或零件。

許金城說,當時的機器很貴,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大都以水泥廠、鋼鐵廠、紙廠的維修為主。用土法煉鋼的方法製造人字齒輪,應用在礦坑運送工作人員及煤碳的台車運搬移動,以及送風設備上。而水泥廠、鋼鐵廠及傳統的造紙廠,所用的設備以進口為主,齒輪廠則提供維修。那時用的齒輪往往是幾米大的,速度很慢,每分鐘只有幾10轉,和現在每分鐘可高達幾萬轉,天差地別,進步不可同日而語。齒輪的製造及維修經驗,從零起步,在一步一腳印中,逐步累積,樹立大同齒輪獨特的齒輪製造技術及經驗傳承。

許金城回憶,當時王永慶還在運木材,運用齒輪拉繩索拖吊木材,漁網作業也是,拉動都得靠齒輪助一臂之力。後來也供應太平洋電纜、華新麗華、正隆紙業及永豐餘等公司齒輪。;

齒輪的應用,由簡單的人字齒輪,到車床用,針織廠用,逐漸朝向高速及精密的方面發展。因此,許金城便想要自行製造精密齒輪,因此花了幾百萬向進口商購買一台義大利製的齒輪研磨機,但那台機械只做了越戰時用的一組齒輪,售價20萬元,後來因速度慢,精密度又不高,而成為骨董。

大同齒輪是台灣最早投入精密齒輪製造的公司,供應台中的車床廠使用,後來又購買日本的精密研磨機,當時台灣可以產製產品,日本齒輪馬上降價20%,面臨日本的降價競爭的壓力。因此,開始生產時,由於品質未受廠商肯定,所以,是先讓廠商試用,可以才收款,再逐步改進,才有今天的成績。

許金城指出,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齒輪專業委員會召集人第一任召集人黃衍章對台灣的齒輪業的貢獻功不可沒。當時,同業除了互相交換意見,提升技術,還建立同業的產銷制度,大、中、小齒輪有市場區隔,由不同廠商生產,不致惡性競爭。精密齒輪中部有僑星,大穩,六星等3家。北部有大同,及金剛的關係企業2家。

許金城指出,民國68年是齒輪工業的重要轉捩點,有台灣塑膠公司機械事業部投資設置齒輪廠,以及正府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的精密齒輪計畫與精密工具機計畫,並陸續有其他相關措施,專業輔導齒輪產業升級。

約15年前,大同齒輪開始供應台灣瀧澤車床用齒輪,台灣瀧澤特定從日本派來擁有30~40年齒輪技術的技術師,技術指導,同時把齒輪的精髓技術傳授給大同齒輪一個師級的徒弟。該技術師,後來退休,大同齒輪禮聘他到大陸廠協助,對大同齒輪的技術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機械所對齒輪的技術輔導幫助很多,在民國83年由機械所技術移轉,集六家廠合資成立陸聯精密,草創初斯,蓽路藍褸,連續好幾年虧損,近幾年已轉虧為盈,成為會下金蛋的金母機。

許金城表示,臺灣的齒輪,由早期仰賴進口到自給自足,到出口中國大陸,現今更外銷到工業先進的歐、美、日等國家,製造能力已非昔日吳下阿蒙。未來的齒輪將繼續朝高速、高精密的路線發展。他認為,政府應該更有魄力,重視機械產業的發展及輔導,如此,台灣機械還很有前途,否則根留台灣,只是空談。

為了擴大市場,大同齒輪趕上西進的列車。在2000年於昆山設立精密齒輪廠,購置新型歐日齒輪加工與檢測設備,製造精密減速機齒輪,供應外資企業,因此能與大陸當地齒輪業者區隔,算是齒輪業投資大陸較成功者的典範。

2005年大同齒輪台灣廠營業額約2億元,較上年小幅成長7%,主要生產少量多樣的高精密齒輪;而大陸廠營業額約3億新台幣,預期2006年大陸廠的營收將超過新台幣4億元水準,較台灣廠有較大幅度的成長。許金城表示,接近市場後,才發現中國市場超乎想像的大。大陸主要生產量產型產品,主要供應當地的外商公司使用,同時外銷日本、美國及歐洲。泛用型齒輪具有靈活、產品多樣的特性,針對大陸的外商重視製造商的管理、設備及環境等條件,因此,大陸昆山廠延續台灣廠的經營模式,以高價生產設備及精密的檢驗儀器,生產高品質的精密齒輪;因此,能突破重,再造佳績。

許金城表示,齒輪業是高資本及技術密集的產業,同時回收緩慢,大同齒輪為了生產高精密的齒輪,提高並穩定品質,通常不惜重金,購買日本及歐洲製的加工設備及檢驗儀器。例如:MAGG/Gear研磨機,可研磨精密度高的齒輪產品,但速度慢,一般研磨機3分鐘可完成的加工,這台卻需要用1.5個小時;REISHAUER/RZ820,RZ362A,RZ362 CNC齒輪研磨機;KLINGELNBERG PNC65齒輪檢驗機(德國製);PFAUTER PE800齒輪偏擺檢驗機,全台只有大同齒輪及永大電機各擁有一台,這些外來的嬌客,各自擁有2~4千萬的身價。大陸廠和台灣廠一樣,使用高檔的進口設備,因此,儘管目前大陸廠賺得比台灣廠還多,但全都轉投資購買進口設備。

許金城有感而發表示,在大陸投資經營,「本行、本人、資本及本事」這4本不可少,尤其是本行。製造齒輪40幾年,他表示,只要是本行,專業,有一技之長的行業,不論走到哪,都會有飯吃的。

許金城表示,創業前20年,體力付出比較多,現在則是經營及競爭壓力比較大,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快樂,但無論時局如何變遷,他這輩子都樂當齒輪人。

大同齒輪簡要檔案

大同齒輪主要生產的齒輪,包括:國防工業用齒輪、機車齒輪、汽車齒輪、醫療器材齒輪、電捲揚機齒輪、產業機械齒輪、工作母機齒輪、航太工業齒輪等。
◆ 民國49年成立大同齒輪工廠。
◆ 民國64年開始製造工作母機用的高精度齒輪。
◆ 民國65年投入國防工業齒輪的研發與製造,供應「大口徑火炮各種齒輪之加工」,獲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獎狀表揚。
◆ 民國66年,國防部頒發「軍品實驗訂貨合格證」。
◆ 民國72年增資為大同齒輪股份有限公司。
◆ 民國77年參與IDF戰機用齒輪的研發與製造。
◆ 民國79年榮獲齒輪機械業管理示範工廠。
◆ 民國82年獲經濟部評選為航太工業輔導工廠,開始導入航太製程管理。
◆ 民國87年,通過ISO 9002認證通過。為士林電機、東元電機、台灣瀧澤機械、國防工業等衛星體系工廠。

from機械月刊588

台長: TaiwanBright
人氣(1,8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