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06 10:22:00| 人氣1,34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共藝術與公民社會的建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地方文化專題研究
指導老師:潘襎教授
學生:陳秀文

從許多西方民主國家的例子來看,政治能否上軌道,跟國家的公民素質息息相關。惟台灣人民在經歷過日本的皇民化教育與國民黨的高壓統治,對公眾事務態度普遍冷漠,如今當政治開放到一定程度,如何提升公民的自我意識,增進其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程度就變成執政者的首要課題。從以下即將討論到的三件公共藝術案例,可以看出政府對一些政策的主導性正逐年降低,相對地對公民參與要求程度則有日益提高之勢,這是民主化過程令人欣見的現象;只是當政策趨向成熟之際,愈來愈多情況也反映出民眾對公共藝術的參與程度相當程度地受到他們對精緻藝術的觀念,對地方意識的覺醒之影響,換句話說,這其實也說明了為何近幾年台灣的公共藝術會跟社區總體營造與公民美學建構等議題牢不可分。

劍潭公園馬賽克壁畫:前輩畫家顏水龍的《水牛圖》

一九六九年間,顏水龍(1903-1997)應台北市長高玉樹之邀,擔任台北市顧問,留法時期對巴黎香榭大道印象深刻的顏水龍提出了敦化北路、仁愛路寬闊林蔭大道及全世界最大仁愛圓環的構想。該L形的林蔭大道兩端正好是松山機場與總統府,配合松山機場改建工程,不啻充實首都迎賓的門面。顏水龍亦同時在台北中山北路劍潭對面擋土牆上創作全長達一百公尺的《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通常被稱作《水牛圖》)馬賽克壁畫。1 據高玉樹市長解釋,老總統每日上班均會路經此地,因此解決了中山北路違章建築與交通壅塞之後,再來就是這片壁畫的設置。
顏水龍自日據時代即熱心工藝美術,積極推展藝術生活化運動,自六○年代起因其早年在成大建築系的學生高而潘建議而走上公共壁畫創作。高氏是台灣知名的建築師,早年曾任職與蔣中正、宋美齡交情匪淺的關頌聲主持的基泰建築師事務所,經手不少重要建築設計(台北市立美術館即為一例),在他的媒合之下,顏氏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建築壁畫,包括台中市體育學院體育場壁畫《運動》、台北YMCA永吉會館游泳池壁畫《連風和海都怕他了》,以及晚年最後一幅位於花蓮慈濟醫院大廳中的《佛陀問病圖》(1986)。
在《水牛圖》中,精通繪畫與陶藝的藝術家利用北投、鶯歌土產的水缸、碗盤剪成的磁磚鑲嵌出一幅台灣早期農村恬靜勤耕的景象。從一九六九年竣工日起,此壁畫已在風雨中屹立了三十餘年,許多碗片與陶片不是褪色就是剝落。當時間迫使材料問題浮顯出來,討論壁畫去留的話題也浮上檯面,一時之間主張移地重建與原地整修的均有人在。不久前年久失修的壁畫終於在馬英九執掌的市政府三百萬經費資助下原地搶修完成,修繕工事除了補上破落的碗片,解決壁面排水不暢等問題,尚在壁畫前方增加稻浪狀的灌木植栽、夜間螢光,以及飾有貝殼路面的人行道(象徵此地就是圓山貝塚文化的遺址所在)。

劍潭地下道出入口:王為河公共藝術

距《水牛圖》不遠處王為河的作品是經一九九六年的「台北市環境公共藝術公開甄件」活動脫穎而出的三件作品之一。該次徵件的設置基地共涵蓋台北航空站前廣場及綠地,敦化北路、中山北路人行道,中山北路撫順公園,安河路行人徒步空間,內湖新湖國小前陸橋,基隆河金泰段破堤親水計畫土坡、劍潭公園旁地下道等基地。根據前台北市政府公共藝術規畫師吳慧貞說法,整個活動最初的想法乃類似於西班牙巴塞隆納都市更新的做法,又叫做「小村美容法」,換言之是在大城市的架構底下找出幾個小點,例如公園或更小的局部做些美化,最後集點成面,以收整體美化之效。
此次的公開徵選共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共一四一組藝術家個人或團體的作品,分資格選、複選、決選三階段篩選:資格選中以各組繳交之十張作品幻燈片進行評選,有九十組通過;複選則由執行單位與主辦單位在全市重要公共空間中挑出包括廣場、街道、公園等基地,由創作者依其風格選擇基地進行圖說與模型創作,本階段入選者共有十件,各獲得八萬元獎金;決選階段又再選出最佳的三個設置方案,分別是:王為河為台北航站廣場而作的《昨日與明日》、王為河為劍潭地下道而作的《萬物浮游》以及黃佳惠工作室為基隆河金泰段而作的《風雲廊》。在決選作品展中,陳水扁市長且宣佈一九九七年為台北公共藝術元年,除強制公有建物提撥百分之一經費設置公共藝術、否則拒發執照外,還將有年度裝置藝術大賽等活動。2
既是經過激烈的角逐,還有民意基礎的背書,對照於近在咫呎的顏水龍壁畫,這件公共藝術卻顯得命運多舛。原是阿扁台北市長任內之事,卻因為發展局和工務局有些心結,加上阿扁後來連任失敗,整個計畫就因此延宕下來。後來又拖拖拉拉,一審再審,挨到二○○二年七月開工(這時藝術家原來的構思已轉變成後來影射劍井的水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模樣),原訂於二○○四年三月完工,因為改為夜間施工,又遇地下水問題,遲至二○○六年才完工啟用。整個過程固然反映出國內公共藝術從理論到落實貫徹無力,政黨敵對的意識型態也是教人萬般無奈的。

實擬虛境:南港軟體園區第二期興建工程公共藝術

南港軟體園區是繼一九七○年代設置加工出口區,一九八○年代設置科
學工業園區,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政府與民間再度攜手打造的零污染、高附加價值的希望工程。過去南港曾因工廠林立而有「黑鄉」之名,為了擺脫舊工業時代的形象,新興的軟體工業園區特別展開雙臂歡迎公共藝術的加入,並且結合「邀請比件」與「委託創作」的方式,由專業策展人逸之森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針對場域、空間特性進行創作。3
以策展模式的思維執行公共藝術設置的方式是本案跟上述兩案最明顯的差
異,其特點是總體規劃空間、活動以及公共藝術設置的方式容易激發出不同的思考以及帶來新的議題,引發更多延伸的可能性。4 例如策展團隊除了在藝術品設置過程中即不斷與藝術家、園區和社區居民溝通;在作品裝置開幕前三個月,更舉辦科技藝術種子營,開辦公共藝術課程、參訪藝術家工作室,同時培訓藝術導覽人員;5 俟作品完成後,後續的教育、展覽相關活動更接踵而來,如公共藝術國際論壇、定點導覽解說、志工招募與訓練、數位徵件與展示活動等。視其延伸活動之深度與廣度,都是歷年來國內公共藝術活動所僅見。
在藝術家方面,主事者邀集了國內外公共藝術領域中科技媒體藝術的佼佼者,在策展理念「實擬虛境」思考主軸下,希望以他們熟悉的媒材及公共藝術設置經驗,運用東方及西方豐富的哲理,將富蘊人文內涵的內容,以藝術家豐富的想像力呈現為實體作品,反虛歸實地呈現蘊藏在人們心中的綺麗夢想;換句話說,這是在「虛擬實境」這個科技文明與人群、人性背道而馳愈行愈遠之後所提出的一個實在反思。6 在具體做法上,英國藝術家湯尼•克雷格(Tony Cragg)設計的《思想的轉動》銅雕,是將有半抽象造型的人臉和腦殼外形結合起來,表現後工業時代的速度感,以之對應軟體工業園區科技、創意和大腦結合的場域精神。7 隔水相望的台灣藝術家莊普《有逗點、句點的作品》的白色大理石雕,則不忘以東方人的幽默為冰冷的科技環境注入人性化的節拍和步調。其他如林書民的《化境》、袁廣鳴的《時間的轉移》、陶亞倫的《光體》、徐瑞憲的《演奏一曲》,均大膽採用科技媒材來突顯塲域的特殊定位;而日本藝術家新宮晉(Susumu Shingu)的《彩虹的誕生》和法國保羅•布瑞(Pol Bury)的《列柱噴泉》則雙雙利用自然動力轉變成視覺動感元素,作品充滿了自然與機械互動的樂趣;此外還有利用極簡風格勾勒出對高科技發展無遠弗屆的想像的瑪塔•潘(Marta Pan)的《門》。自二○○四年完成至今,這件造價居全台公共藝術之冠的戶外主題公園普遍是各界公認的最佳公共藝術示範。

結語:從公共藝術到公民社會

以上三起公共藝術的徵選方式,從初期的政府指定、公開徵選,到後來的邀請比件、委託製作,反映出社會對公共藝術的認知已從純藝術創作過渡到一件公共論述的範疇,換句話說,當前社區對需要什麼樣的公共藝術已有相當程度的自決意識。再看作品的基地特性,顏水龍的壁畫再好,仍不免出現移地重建的聲音,這跟作品欠缺環境特性的思考不無關係,反觀南港軟體園區的公共藝術,一開始就是從對基地的思考出發,講求因地制宜,考慮到與其他作品彼此之間的協調性,不僅預先排除掉不必要的困擾,且拓展了過去不曾的種種可能。公共藝術顧名思義乃「公共」與「藝術」之結合,而公共之事即是政治,從以上三例的分析,台灣公共藝術的發展跟公民社會的建構之間隱隱存在著一種平行發展的關係,話說回來,這也是公共藝術難以化約為一般形式的藝術創作最根本的原因。

注釋
1 陳凱劭,〈顏水龍與成大建築〉http://kaishao.idv.tw/YEN/yen.htm
(accessed 2006/8/4)
2〈滑溜溜的理念定義和赤條條的資源搶奪?─公共藝術在台灣〉
http://home.kimo.com.tw/bio_theatre/a_5_13.htm(accessed
2006/8/4)
3 陳健瑜,〈當科技融入藝文思維 南港軟體園區v.s.公共藝術〉
http://www.tpml.edu.tw/blind/cgi/dlpic.php?filename=9306016.TXT
(accessed 2006/8/4)
4 邱惠儀,〈新操作思維的試驗〉
http://www.openspace.org.tw/review/editor63.html(accessed
2006/8/4)
5 陳健瑜,〈當科技融入藝文思維 南港軟體園區v.s.公共藝術〉
http://www.tpml.edu.tw/blind/cgi/dlpic.php?filename=9306016.TXT
(accessed 2006/8/4)
6 林書民,〈實擬虛境: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第二期工程公共藝術設置策展理
念〉,《藝術家》,340(2003年9月),頁205。
7 〈「思想的轉動」雕塑 入主南港〉
http://www.ecans.com.tw/news/newsc.asp?n=11584(accessed 2006/8/4)

參考書目
1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
流,2003。
2 Denny Roy著,何振盛、杜嘉芬譯,《台灣政治史》,台北市:商務,2004。
3 張炎憲編,《創造台灣新文化》,台北市:前衛,1993。
4 胡朝聖,〈更乾淨的空間〉,《藝術家》,340(2003年9月),頁190-1。
5 林書民,〈實擬虛境: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第二期工程公共藝術設置策展理
念〉,《藝術家》,340(2003年9月),頁205-7。
6 沈君儀,〈為何蘊藉:王為河作品選集〉,《藝術家》,333(2003年2月),
頁536-7。
7 黃承令,〈作品自明性:議題•基地•場域的公共藝術〉,《藝術家》,340
(2003年9月),頁192-7。
8 黃健敏,〈公共藝術的台北經驗〉,《美育》,127(2002年5月),頁4-19。
9 賴純純,〈我們共同的情感、記憶與夢想〉,《美育》,145(2005年5月),
頁12-8。
10 史雅純,〈探索科學知識與機械美學的沉思: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公共藝術
設置案〉,《美育》,145(2005年5月),頁19-23。
11 汪碧芬,〈台灣公共藝術之脈動〉,《美育》,145(2005年5月),頁24-9。
12 黃兆伸,〈探究顏水龍(1903~1997)繪畫及工藝作品的藝術特質〉
www.hgjh.hlc.edu.tw/~popart/word/art-1903-1997.doc(accessed
2006/8/4)
13 丁榮生,〈成大建築系60年:台灣當代建築縮影〉
http://www.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print.php?storyid=235
(accessed 2006/8/4)
14 陳凱劭,〈顏水龍與成大建築〉http://kaishao.idv.tw/YEN/yen.htm
(accessed 2006/8/4)
15 〈滑溜溜的理念定義和赤條條的資源搶奪?─公共藝術在台灣〉
http://home.kimo.com.tw/bio_theatre/a_5_13.htm(accessed
2006/8/4)
16 陳健瑜,〈當科技融入藝文思維 南港軟體園區v.s.公共藝術〉
http://www.tpml.edu.tw/blind/cgi/dlpic.php?filename=9306016.TXT
(accessed 2006/8/4)
17 劉瑞如,〈活力十足且多樣型式的公共藝術—北部公共藝術評論〉
http://publicart.cca.gov.tw/enjoy/en.php?id=27(accessed
2006/8/4)
18 邱惠儀,〈新操作思維的試驗〉
http://www.openspace.org.tw/review/editor63.html(accessed
2006/8/4)
19 凌美雪,〈親自體驗台北的「風」與「陽光」:新宮晉重新看待《彩虹的誕
生》〉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aug/8/life/art-3.htm
(accessed 2006/8/4)
20 〈「思想的轉動」雕塑入主南港〉
http://www.ecans.com.tw/news/newsc.asp?n=11584(accessed
2006/8/4)


圖一 劍潭公園內前輩畫家顏水龍的馬賽克壁畫《水牛圖》
圖二 劍潭地下道出入口的王為河公共藝術
圖三 南港軟體園區第二期興建工程公共藝術,圖右側是日本藝術家新宮晉的《彩虹的誕生》

台長: 碩博生
人氣(1,34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Chen, Kai-shao
「公共藝術」的定義不是很明確,有人認為日本時代的銅像(總督、天皇家族、重要官員)是台灣公共藝術之始,在我看來這種銅像是有其藝術性,但公共性極低。

若以「公共性」與「藝術性」來定義公共藝術,台灣「最早」的公共藝術,我認為是1960年楊英風在日月潭教師會館外的浮雕,及顏水龍在台中台灣體育學院的馬賽克壁畫。當然這兩個作品有公共藝術的精神,但當年並沒有「公共藝術」這個詞。

前者己毀於921地震,後者今年初有整修。兩者很難判定誰先誰後,因為兩者從構思到完成都拖很久,用完工年代來比不太公平,所以我就把兩者並列了。
2006-11-10 20:19:00
Chen, Kai-shao
關於高玉樹市長任內內對台北市政建設的「巴黎化」過程」(幕後黑手就是顏水龍),過去研究台北市都市發展史者似乎沒有特別注意到這一段。請看我寫的:

高玉樹(1913-2005)與顏水龍
http://slyen.org/forum/viewtopic.php?t=46
2006-11-10 20:24:22
阿楨
我剛從部落格搬至新聞台,請好友多多指教。
台灣「公共藝術」的定義,由我的書評看出是充滿政治性:

倪再沁的《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藝術家,1997)充滿了政治意味,不過要有心人才讀得出來,其奧秘就在替「公共藝術叢書」做序的雖是李政權當時的文建會主委林澄枝,但其實決定文化政策走向的是副主委陳其南,李陳主奴倆唱和著台獨意味的「生命共同體」和「社區整體營造」。

難怪倪書結語會將「社區整體營造」當做「公共藝術的終極目標」(p.79)。

也難怪台灣的公共藝術會和「社區整體營造」一起沈淪為政治工具或文化產業商業炒作。

你這是侮辱、惡意攻擊,不舉証,我要告你誹謗。

難道要我一一分析台灣各地的文史工作室、文化協會……和「xx祭」的文化活動嗎?

算了!我懶得理政治,不過你也不能因人而廢言,倪氏認為「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中一趴的「藝術品獎助金」,反轉了「公共藝術的內涵,已由單純的藝術面轉向環境面」,「這個條款絕對是立基於『贊助』藝術家的『藝術品』,當然也就是獎勵藝術家的「事業」。」(p.24)

倪氏還真能「大義滅親」不會「行行相護」!

他是教授,不用「賣藝為生」,才會說的如此清高。

是嗎?那上述「公共藝術的終極目標」又如何說?

純屬理念之爭,他五分公共藝術觀(p.29-31):

1、極右派認為放在公共場所的藝術品(多指雕塑)就是公共藝術。

2、中間偏右認為必須考慮空間的大小,並與周圍環境景觀相配合。

3、中間派則加民眾參與決定展場和展品。

4、中間偏左強調要藉公共藝術來引發軟體的建設,如民眾教育、文化活動、地方意識、社區再造……

5、極左派視景觀雕塑為景觀垃圾,主張「自然就是美」。

這麼說來倪是主張「中間偏左」了?但台灣現實的文化政策怎會走向「中間偏右」甚至「極右派」呢?到底是當局出賣了文化人、還是文化人被騙了?

互欺共謀吧!不然當初挺李挺扁的文化人怎會分裂呢?在2006年的反扁倒中,有人還挺扁、有人反扁、有人倒扁、更多的是沈默不吭聲。

算了!還是別扯政治。看看書中第四章<台灣公共藝術的困境>所舉的「台北大安森林公園觀音像拆遷」案,平時經過都忘了竹林外還有尊觀音像,看下書中告示牌(p.42),被塗鴉的實在有辱觀音,當初護教的大師不知是否忘了祂。

別提那位護教大師,她到現在還在「反反扁」!
2007-03-24 21:57:02
无淨求真ht
要看真實的倪再沁請至;
一則新聞媒體不報導的真實-台灣美術史上的百年奇聞
无淨求真http://tw.myblog.yahoo.com/dharma-blog
高雄市政府的文化政策是以北京為中心?!
http://tw.myblog.yahoo.com/dharma-blog/article?mid=2721&prev=-1&next=2571
2008-09-17 17:48: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