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06 03:59:26| 人氣1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考古隊發現善化社內遺址與目加溜灣社吻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2008-11-06
  • 中國時報
  • 【周曉婷/南縣報導】

     文獻記載中的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因在台南縣善化鎮溪美里一帶陸續找到陶、瓷器等生活器物碎片,經考古人員分析比對,讓原本僅構築在口傳「原史」中的目加溜灣社,成為台灣少數幾處契合歷史文獻記錄的考古遺址之一。

     樹谷基金會考古中心十月間在善化溪美里進行社內遺址地表調查,考古中心主任朱正宜表示,在地表找到的陶、瓷器物,大約距今四、五百年,根據多種文獻記載,社內遺址當時是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聚居地,出土文物恰好與文獻記載相呼應。

     善化社內遺址範圍自光文橋至善化糖廠一帶,已進行地表調查範圍約四、五公頃,將在整理地表調查所採集文物後,進一步評估是否進行考古挖掘。

     有趣的是,當地雖為西拉雅族聚居地,但出土的安平壺、青花瓷碎片,卻是漢人社會常見生活器物,漢人器物大量出現在西拉雅族部落中,象徵漢人強勢文化在當時已入侵西拉雅族生活中,相較於平埔聚落發現大量漢人器物,附近的漢人聚落卻幾乎不曾發現西拉雅族慣用的陶器。

     截至目前為止,文獻有關目加溜灣社的記載可說是「原史的記載」,朱正宜解釋,即後代的人依口傳、神話所記錄,並非親身所見所聞,透過善化社內遺址找到的瓷器、陶器碎片,已可推測當時流傳至今,可信度頗高 。

     過去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兩千多具人骨,僅在大道爺公廟附近找到三具可能是「原史時代」人骨,其餘兩千多具都是「史前人骨」,且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原史」時代人骨因採漢人葬式,究竟是漢人或是被漢化的西拉雅人,仍懸而未決。

     朱正宜認為,透過出土文物驗證文獻記錄是否為真,再透過文物年代、質地的彼此驗證,確認遺址範圍與年代,是善化社內遺址文物出土的最大意義。

台長: 阿伸
人氣(1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