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31 10:15:19| 人氣3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此間山水映道情/范聖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技谷關大道院成長營別記

楔子

這次成長營原本是訂在這學期開學初,可是因為和其他大道場活動行程衝突到,而改為在年底舉辦。原本台中區已在十月剛辦過區的成長營了,但經講師群幾度考量,認為仍需有中技自己的成長營,來凝聚和鼓舞大家修辦的共識,決議仍舊續辦。

在地點的選擇上,以中部為優先考量,廖點傳師和幾位資深講師,皆有志一同的屬意「谷關大道院」,經過後學電話洽詢後,道院方面表示該院設備並未受兩次大地震的影響,而且食宿皆可供應,歡迎我們前去辦活動,於是地點和食宿便順利一併解決了。

鑑於道場公開化後,目前伙食團的人力顯得捉襟見肘,志工、文教、道務、會議…,幾乎難再有空餘的學生人力可撥出來辦成長營。加上又碰到學生期中考試和正廣壇施養郎壇主歸空,也無法邀集出人員和時間來開會,因此工作人員只能由團內畢業學長姐和講師來擔任。廖點傳師慈悲指示此次成長營由道務組來承辦,其他各組協辦,因此各佛堂的道務組,共開了四次會,訂定了大致的方向和活動主題。

此次成長營的主軸,後學把它定位在「如何讓大家重新拾起對辦道的肯定和信心」。因此在課程安排上,第一天先以凝聚向心力和澄清修辦的初發心為重點,第二天則不上課,讓大家充份去爬山玩水,放鬆心情去聊天散步,疏解一下平時身心累積的壓力,一靜一動的安排,希望可以讓大家身心都能有所收獲。
在安排課程和傳題者時,後學腦中一直沒有什麼好的人選,尤其是「修辦道的心路歷程」這堂課,一直到十一月初去谷關探戡時,許兄世坤隨口推薦了幾位正廣的前賢,後學本來一直把心思放在外聘的講師上,經這一提醒,頓然大悟,咱們自家有寶不識,偏向他人求寶,豈不是瞎費工夫嗎!謝兄金輝正是這堂課的最佳人選,經由幾次電話連繫確認,課程上總算安排妥當。

其實一直到成長營舉辦的該週,後學都尚無法掌握確切的報名人數,團內的學生和志工的報名似乎不甚熱絡,人數一直停在個位數,一度灰心的想向點傳師請求停辦,但看到幾位前賢和負責講師們,如此盡心動腦,終於還是把電話放了下來。反正成長是多方面的,除了讓來參與的人能成長,舉辦的人若能同步成長,給大家有機會練習一下如何籌劃活動帶活動,不就讓成長營的意涵更為充實嗎。

成長營的日子逐漸接近,後學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尤其是氣象預測說活動當天冷鋒來襲,山區可能會有陣雨,心中一直祈求千萬不要把「雨天備案」當成正課來上。(原本的雨天備案是影片欣賞)活動的前一天晚上,在伙食團清點完器材後,回家途中,頻頻舉頭看看天上,萬里無雲,心中直祈禱「明天一定是一個大晴天」!
粉墨登場

活動當天早上,幹部和後學先行啟程,七點半左右由台中市出發,到達谷關時約九點多,沒想到劉兄原岱早就到達了,器材和設備也已經都架設完成。劉兄雖然頂著福氣的腰圍,但是手腳可是依舊相當俐落,這兩天多虧有他幫忙打點各項影音器材,才能讓活動順暢舉行。

我們從九點等到快十點,還是只有我們幹部群到達,幾位學妹已經閒不住去切水果了,原本的相見歡和始業式時間已經過了,而後學還是一人單獨面對這一片藍天白雲和一隻道院養的黑狗。腦中不禁胡想瞎猜:莫非路上大塞車,還是大家都翹班黃牛了,沒人報到…,天啊!

盼啊盼的,總算有一輛車上來了,沒想到下車的竟是今天的傳題講師,謝兄金輝和林姊瑞華一家人,完了,講師都到了,還沒有班員來,這可怎麼開班啊!就在十點準點時刻上下,一輛二輛三輛,接連到達,轉眼已有二十來人報到,在執星官許兄世坤的招呼下,展開了二天一夜的成長營。後學腦中突然閃過這句話:二戰時的盟軍統帥艾森豪將軍曾說:「通常一個混亂的開場,總是宣告著一個偉大的結局」,這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始才是!

在廖點傳師簡短的開場始業之後,由大道院的羅師兄,帶領大家參拜神靈和解說道院的主祀神明「瑤池金母」。羅師兄提到他們的理念也是五教合一,藉由神明降乩指示,解決信眾的諸等疑問。可見萬教齊發,各家皆有其對五教合一獨特的見解,有的走救世醫病、靈療神啟,有的走煉氣靜心、宣講經訓,各接引不同因緣眾生。反倒是我們道親受當代明師親傳,由心起修,對各種諸多種類的仙佛神明,反而能夠不起分別的真心禮敬,雖無大佛殿大廟堂,更顯出道的殊勝!

參訪完畢後,緊接著進行第一天的第一堂正課「修辦道心路歷程」,謝兄金輝一路娓娓道來,當初如何由愛玩翹課、被迫休學的經過,到吳兄清榮渡他求道的經過,以及被強迫住進伙食團的經過,幽默風趣,滿場笑聲中卻也啟發了大家對道的肯定,尤其是談到他如何渡化家人 ,及退伍後想要留在台中參辦的心路歷程,尤其令人動容,而謝兄花了十年時間去渡他父親的那種孝心,更是讓後學備生敬重。謝兄金輝這幾年在彰化帶讀經,深耕基層道務,不但口才和氣度都有長足進步,尤其在傳題中,智慧流露、妙語如珠,慈悲心自然現前,令大家都能重拾剛入道時的初發心。當初後學原本是排兩小時的時間讓謝兄講,謝兄直推說太長,最長一小時,甚至在課前還一直跟後學說只要三十分鐘就夠了,結果講了七十分鐘還意猶未盡,若不是用餐時間已到,真想讓謝兄繼續講下去。
用完餐後,經短暫休息,下午的課由塗姊雅淩的「健康快樂修行人」開始,塗姊點子頗多,提了許多相當不錯的建議,而這堂課的安排,也讓後學大吃一驚,除了活動內容外,其展現的內涵非常具啟發性。活動分成乾坤兩組,由雅淩和王姊思涵一同主持,同時分地進行。「心願拼湊」,乾道動盡腦筋,還是只完成一半,反倒是坤道竟然順利完成,不知是關主放水,還是坤道應運。第二個遊戲是「三寶找你找得好辛苦」,活動內容讓所有人都有了親密的接觸,是一個接一個併排,用翻滾的方式去把三寶找回來。後學比較有印象的人有三位:邵兄詠舜、江兄志龍和劉兄原岱,噸位一位大過一位,後學聽見自己的肋骨在「吱吱」叫,很怕會被壓扁了,還好總算順利過關。據說廖點傳師也下場翻滾,真是叫人敬佩之餘也擔心不已。

第三個遊戲是找鞋子,乾道只認出穿皮鞋的三位前賢,其他人全排錯了,坤道居然只有三個人排錯,其他人都幸運挑對,真是有默契的一群。最後一個遊戲是「瞎子和瘸子」,活動採兩兩分組,一位當瞎子要揹瘸子,瘸子在背上要指點閃過各種障礙,後學和吳兄家達一組,算是很有默契,很快就過關,吳兄說我一直是斜著走的,這很有趣,因為後學一直認為我是往前走的,可見一個人的眼睛若沒張開,就會橫著走而不自知。最令人敬佩的組是劉兄原岱這一組,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他和江兄志龍同組,當大家都完成時,他們才剛進行到一半,江兄揹著近百公斤的原岱兄繞啊繞的,就是繞不回原點,最後在大家的鼓掌和歡呼聲中,以半癱瘓的姿態過關。

在塗姊雅淩充份展現動能和潛能的課後,再來上場的是陳姊怡伶的「心靈On Line」,藉由心神合一,感受一下仙佛的智慧和大能,以訓中訓找出本訓上的文字,第一組因為有王姊敏惠在,不但進行順利,而且還完成了第二篇,展現不可思議的文字般若。而怡伶深富內涵的解說和開場,讓整個活動進行的極有知性和感性,這活動訓練大家的直覺判斷,顯得精緻而有深度。
下午的最後一堂課,由後學帶的「2006修辦開講」,這是一堂雙向交流的互動課程,由張紹晉講師、王敏惠講師、陳怡伶講師當專家,解答及回覆學員的問題。在活動過程中,也顯出現在道親和以前不同之處,像新進的學弟妹幾乎都來自修道家庭,辦道最大的壓力來源是課業,最想加強的是開口渡人的信心;最初對初道的信心普遍是得力於仙佛顯化,最常做的修行攻課是默誦真經等項目,都有相當一致的答案。三位講師的解答和廖點傳師適時的補充,讓這堂課呈現出多角度和觀點的答案,對於大家彼此的因緣和發心也得到進一步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廖經理、小張兄、王姊美惠、王姊敏惠、許兄世坤..等前賢的求道和發心因緣,更是前所未聞,真是意外的收獲!

在用完晚餐後,開始了晚上的「天上人間」晚會,由柯講師妤姍主持,地點選在道院的大廣場,景色和氣氛絕佳,妤姍要大家矇上眼睛,由三位領路人帶大家去探險,所有的人一位接著一位,手牽著手,並且互相提醒會碰到的障礙和狀況,柯講師在活動總結時,講了幾句發人省思的話:「我們自己矇著眼,卻要提醒後面的人要怎麼走,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要到那裏去,終點在那裏」一語道出我們修道一定要清楚目標,不然只是以盲引盲,終究是無法成就和解脫生死的!之後的活動,由一個「弗雷德」的故事開始,要大家去回想一下生活中,那些人是熱心的、主動的、持續的在幫助別人,而自己也樂在其中,幾位學弟不約而同的說莊兄保芳,他常會用中午時間回正廣打掃,之後又回去上班,總是默默的在付出,大家才發現有幾位平常沒留心的前賢,其實都很熱心也很關懷大家。最後,晚會在仙女棒的助陣下,大家高喊「修辦成功」口號中結束,當天晚上的活動暫告一段落。
夜深人靜,山中有一份另樣的美,晚風輕送中,大家信步的往沒有光害的地方行去。行進間間雜著幾聲尖叫,滿天星斗似乎被這幾聲叫聲給催醒了,成千成百的張掛出璀璨的眼睛,最後在半山腰的停車場終於找到了最佳的觀星點。抬起頭看著百十億年前就出發的星光,心中有種異樣的清明和感動。長期在都市中居住的我們,在這一大片星光之下,全成了孺慕的幼童,只有讚歎,只有呼喊,忘卻了年齡,卸去了矜持,一切虛假和偽裝彷彿都沒了動機;而一切的單純和踏實,又重新生機充滿的貫注在我們這群仰望者心中。也許是上天的鍾眷,距離年度的雙子座流星雨尚有一段時間,我們在山上竟然就可以看到不少的流星出現。先是雅淩的一聲「有流星」,大家開始更專注的窺視,就在靜默的關鍵三分鐘後,一道橘色的流星如電光火石般瞥然而逝,伴隨著大家滿足的驚叫聲的,還有志龍的哭叫聲「啊!我沒看到」。

夜更深了,露氣伴著霧氣,溫度直往下探,到了該就寢的時刻了!其實才剛過十點半,但山中的靜,讓大家睡意濃的不像話,參與茶敍的前賢越來越少,可能是每位前賢都急著和這滿天星斗相擁而眠吧!


天寬地遠

第二天早上六點,把大家從床上挖起來後,第二天人數剩下約二十人,集合後先在大殿帶晨操,由江兄志龍和陳兄永國帶「五行健康操」,簡單易學,而且節奏感十足。第二天的執星官是吳兄家達,由「強壯」的他來帶領大家今天的上山下水再適合不過。

用餐完後,開放時間讓大家去拍照,留點到此一遊的回憶,約八點半左右,正式集合往谷關風景區出發。沿途盡是被土石流破壞的景觀,大自然的反撲印證著人類的無知和淺薄。

我們一行人,由谷關溫泉公園開始,沿著捎來步道進行這半天的活動,在捎來吊橋合影後,開始攻頂。其實山不算高,但上山時階梯相當多,當後學開始把喘氣怪罪於自己的年齡時,發現劉兄原岱八十六歲的阿公今天也和我們一起爬山,馬上閉口不敢再造次;平時沒鍛鍊,今天才知體能衰退的嚴重程度。原本帶頭的塗姊雅淩也喘呼呼的退到後面,家達和後學,原本是中間二位,不久就變成殿後人員,還好同一群組的還有許姊美利和小張兄一家人,他們用一種「令人欽佩」的步笩跟在我們後面。相較於我們的刻苦和艱辛,領先的學生部隊,則用一種近乎誇張的方式上山,邊走邊跑,還帶一堆零食往口中猛吞,可能偶爾想起我們這群半老的人,還從遙遠的山上傳聲加油和鼓勵。

總算到達山頂,學生們已經閒著在做瑜伽、伏地挺身,等到所有人都上山後,大家在山頂合照後依序下山。下山的坡比上山更陡,但因為有了上山的熱身,反而不如上山時累。山下有一顆谷關溫泉飯店的千年五葉松,好似迎客般的姿態,張臂歡迎我們的下山,大甲溪有許多溫泉,遊客如織,這幾年政府和當地的用心經營,看得出來品質相當不錯!
原本打算就這樣回溫泉公園做心聲迴響,可是來到溪邊卻沒沾到水,似乎有些可惜!反正昨天大家已經聊很多了,於是變更行程,讓大家去集水區玩一下下水。龍谷瀑布因為地震把步道震壞,無法前往,但是前方的攔水壩下,水流不甚湍急,正好可以玩水。我們一群人陸續下水,耳邊傳來志龍的鬼叫聲「好冰,零度以下」,後學想怎麼可能,等自己下水後,才知道真的很冷。可能是水太冰,再加上爬山太累,大家玩興已減,只在大石頭旁泡腳休息,在整體合照後,便開始整隊回程!
回程的路上,幾位工作幹部上車沒多久就睡著了,剩下後學和莊姊美燕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到達台中後已經快兩點了,終於結束了這兩天的成長營。
落幕

每次活動,當任務交付時,總是會有些許壓力和落寞,也有些自許和肯定。後學沾到天恩師德,來到中技這個家庭後,幾乎每年的成長營都由後學協辦,算算也有六七年了,,可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仍是我們這群人在辦,這是最要擔心的地方,人才並沒有相對的成長和出現,後學一方感到落寞,另方面也深刻感受到仙佛成全眾生的那種苦心,除非具足相當的智慧和悲心,不然怎麼有法子打動眾人的心呢!

單就活動的本身來講,這次成長營是相當成功的,無論是課程內容、行程掌控、預算..等等,都比估計的要好很多。這也要感謝幾位幹部:許兄世坤、吳兄家達、柯姊妤姍、塗姊雅淩、陳姊怡伶,劉兄原岱的器材支援,還有團內學妹製作的精美海報,才能讓活動順利落幕。
但就整體的道務運作上來看,這次團內的參與度不高,學長姊動員不夠,仍讓後學感到可惜。雖說每位前賢一定有其原因值得體諒,而平時大家在道場上的各種活動參與也確實夠多了,但是一個專門為大家量身設計的活動,主角缺席總是讓結果顯得不圓滿,或許是我們這群講師德性太薄,無法以身示道的來帶動使然吧!


道務的精進,和對生死的認知有絕對關係,生命中有些事我們是主角,有些是配角,當主角時要帶給別人光亮,當配角時要接受別人的光亮,才不會一路走來孤單而無助。後學接辦這次成長營,也想過道場活動這麼多,是否會影響大家的步調,但仔細想來,有些事是配合道場的,可以選擇性參加,有些是自己伙食團主辦的,無論如何一定要參加,不然以後學弟妹也用同樣的標準來看我們,怎麼能帶動呢!

活佛老師曾慈示「多為別人付出,福慧就在其中增添」,或許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我們總是給自己太多的理由和藉口,不去即時行善。想想人生一世,能搭上修辦的行列,參辦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時間往名利財食上去貪去爭呢?要怎修怎麼辦,或許沒有絕對的方法,但修辦是絕對必需的。不修不辦,將來失了因緣什麼也成就不了;能修能辦,定能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己利利人,這才是聖凡兼修的最好方式。逝者已矣,後學先跟各位前賢預約明年的成長營吧!也願大家都能更珍惜每一次參辦的機會!意長紙短道不盡,就讓此山此水,記錄我們一同走過的足跡吧!

台長: 梵詰
人氣(3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各種營隊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