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08 01:20:32| 人氣2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中國人再度感到光榮的時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出處:聯合報,2003年9月7日。

「台灣正名大遊行」順利地在台北走透透。筆者不少至親好友,也參加了這場遊行;他們認為這是為台灣出出力、是為了表示愛台灣。不過從政治態勢來看,組織這場遊行,無疑更多是基於情感與政治上的算計。誠如一位國際關係專家所云:李前總統與陳總統「打的算盤是美中不反則勝,美中打壓也勝,中國出兵更是大勝」,至於內部和諧與兩岸的和緩等利益,則「不列入損益表內」。

這個算計當然考慮到中國或美國都不會對此一台灣的「內部事務」過多干涉,「中國出兵」這一極端的選項也不至於出現。中共雖不免冷嘲熱罵,但難以有所作為;美國或許不樂見此一遊行,但也談不上反對,且還會有不少疑中派對此報以喝采。遊行結果或許什麼也沒有改變,但是「衝」得很爽,「衝」出人氣,因此內部效果已經達到。

坦率地說,現在持中國護照在國際上確實頗受歧視,連大陸的中國人都幾乎發不出「當中國人很好」這句話來。因此雖然國民黨批評「正名大遊行」是「台獨運動」,但既然已有三成的台灣民眾認為被「中國」併吞可怕、被稱為「中國人」在國際上有弊無利,還有另外三成對此「是非題」模稜兩可,台獨運動在台灣已非蛇蠍,所謂統派在「正名」上陷入被動,也就勢所必然了。

然而態勢卻是流動的。雖然台灣仍然遠為民主與富裕,但到了公元2008年,誠如李登輝前總統所擔心的,大陸不無可能已發展到足以讓台灣的三、五成人願意站出來表示「當中國人很光榮」的程度!而這就是「正名運動」所深深憂慮者。只是化解此一憂慮的藥方,或許不是更多的「正名」,而是更多的自由、民主,與制度之爭。




圖:反對美國攻擊伊拉克的示威遊行。不過遊行的內涵,卻得小心辨別。必須注意到的是,在台灣舉辦正名大遊行者,擁抱的是不是反戰群眾,而是錢尼、倫斯斐、伍夫維茲!

台長: 包淳亮
人氣(2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