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4 22:39:19| 人氣1,2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攻勢現實主義的復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攻勢現實主義的復燃

 

    力量多寡決定戰略抉擇。力量少時「韜光養晦」,採取守勢現實主義,甚至孤立主義,低調行事,力量強大時,若沒有明顯戰略敵手,傾向於意識型態輸出的自由主義;若存在明確戰略敵手,則傾向於攻勢現實主義。美國如此,中國似乎也沒有太大差異。

    近年中國國際關係學界爭論著「中國學派」的意涵,向中國過往歷史取經的論著甚多。由過往被視為鷹派學者的閻學通所主導的「國際政治研究」刊發了多篇中國過往為何、何時用武的論文,相對仍強調中國應維持低調的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所主辦的「世界經濟與政治」,在六月號的頭篇文章是時殷弘的「武裝的中國」,這篇文章的意蘊更令人抖擻顫慄。

    時殷弘認為,中國的過往多以孫子兵法為戰略文化的代表之作,但這一種傳統其實是與保守耽溺的農業社會的上層菁英的利益相符,但卻未必有利於國家的長遠利益。與此相對,戰國晚期秦國的大征討、漢武帝的驅趕匈奴、盛唐的降伏東突厥、明成祖的漠北遠征與海洋雄圖,都展現了另一種中國戰略文化。無庸諱言,後者被認為更值得頌揚,而前者的強大慣性,被視為是中國未來的一大挑戰。

    文中的一個重要類比是西漢初年對匈奴的和親、朝貢,以及休養生息一甲子之後對匈奴展開的決絕的大反擊。如果與當代現實稍作類比,則中國在十餘、廿餘年後的未來,當經、軍實力毫無疑問的凌駕美國之上,必將努力尋求適當時機,一股作氣將美國在亞非大陸的勢力驅趕出去,而此一「王師北定中原日」,應該是作者心中的至高安慰。

    按照不同估計,最近的兩、三年是中國製造業規模超過美國的年份,由於美中兩國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的製造業規模在廿年後甚至可能超過美國三、五倍。軍事衝突一旦發生,物質資源的掌控勝過金融業的數字遊戲;就此來說,美中軍事衝突的前景,對於美國而言實在並不美好。而從權力轉移理論來看,若是將權勢分析的重點放在製造業,則引發衝突的時間點也已將過去,不靠聯盟力量,美國已經不可能單獨應對中國的挑戰。

    在林毅夫之後,包括李稻葵、潘維等與政府往來密切的學者,都已公開指出廿餘年後中國經濟規模極有可能超過美國一倍以上;張維為等學者,撰言立說捍衛中國體制,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權;劉明福等軍方人士,強調中國要建立世界第一「大軍」,不讓他國專美於前。在此氛圍下,與美國劃太平洋分治的「玩笑話」,或者「重新思考」不在國外設立軍事基地的討論,絕非無的放矢。

    於是學界對歷史的回顧逐漸跳開了「百年國恥」,轉而上溯「盛世」。這種國民思維的整體變遷,在經濟大潮的推波助瀾下勢不可擋。各國領導人如果目光清晰,必定選擇引導「禍水」流向他處,如同俄羅斯與台灣馬英九政府之所為。眼下「國際關係民主化」、「非洲大開發」或可成為轉移中國過剩精力的去處;為中國好也為週邊好,東南亞國家應勸誡菲律賓少些跳樑小丑的胡為。


包淳亮:如何看待中国攻势现实主义复燃

http://www.zaobao.com/yl/yl110729_003.shtml

2011-07-29

包淳亮

 

  力量多寡决定战略抉择。力量少时“韬光养晦”,采取守势现实主义,甚至孤立主义,低调行事。力量强大时,若没有明显战略敌手,会倾向于意识形态输出的自由主义;若存在明确战略敌手,则倾向于攻势现实主义。美国如此,中国似乎也没有太大差异。

 

  近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争论着“中国学派”的意涵,向中国过往历史取经的论著甚多。由过往被视为鹰派学者的阎学通所主导的《国际政治研究》,刊发了多篇中国过往为何、何时用武的论文;相对仍强调中国应维持低调的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所主办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在六月号的头篇文章是时殷弘的“武装的中国”。这篇文章的意蕴更令人抖擞颤栗。

 

  时殷弘认为,中国过往多以孙子兵法为战略文化的代表之作,但这一种传统其实是与保守耽溺的农业社会的上层菁英的利益相符,但却未必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与此相对,战国晚期秦国的大征讨、汉武帝的驱赶匈奴、盛唐的降伏东突厥、明成祖的漠北远征与海洋雄图,都展现了另一种中国战略文化。无庸讳言,后者被认为更值得颂扬,而前者的强大惯性,则被视为是中国未来的一大挑战。

 

  文中的一个重要类比是西汉初年对匈奴的和亲、朝贡,以及休养生息一甲子之后对匈奴展开的决绝的大反击。如果与当代现实稍作类比,则中国在十几二十年后的未来,当经、军实力毫无疑问的凌驾美国之上,必将努力寻求适当时机,一鼓作气将美国在亚非大陆的势力驱赶出去,而此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应该是作者心中的至高安慰。

 

  按照不同估计,最近的两、三年是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的年份,由于美中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在20年后甚至可能超过美国三、五倍。军事冲突一旦发生,物质资源的掌控胜过金融业的数字游戏;就此来说,美中军事冲突的前景,对于美国而言实在并不美好。而从权力转移理论来看,若是将权势分析的重点放在制造业,则引发冲突的时间点也已将过去,不靠联盟力量,美国已经不可能单独应对中国的挑战。

 

  在林毅夫之后,包括李稻葵、潘维等与政府往来密切的学者,都已公开指出,20余年后中国经济规模极有可能超过美国一倍以上;张维为等学者,撰言立说捍卫中国体制,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刘明福等军方人士,强调中国要建立世界第一“大军”,不让他国专美于前。在此氛围下,与美国划太平洋分治的“玩笑话”,或者“重新思考”不在国外设立军事基地的讨论,绝非无的放矢。

 

于是学界对历史的回顾逐渐跳开了“百年国耻”,转而上溯“盛世”。这种国民思维的整体变迁,在经济大潮的推波助澜下势不可挡。各国领导人如果目光清晰,必定选择引导“祸水”流向他处,如同俄罗斯与台湾马英九政府之所为。眼下“国际关系民主化”、“非洲大开发”或可成为转移中国过剩精力的去处;为中国好也为周边好,东南亚国家应劝诫菲律宾少些跳梁小丑的胡为。

 

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學(台北)助理教授

台長: 包淳亮
人氣(1,2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國際大勢 |
此分類下一篇:印度的超級成長夢
此分類上一篇:縮小的西方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