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17 18:35:37|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水患決非一島之內所能盡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水患決非一島之內所能盡治

去年2月,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陳玉峰教授撰文警示,指出年內有可能再度爆發「如同1977年春旱後的大水災」;7月間敏督利襲台後,確即爆發各地驚人的土石流與洪水禍患。當時,陳教授復陸續發表長文「敏督利三部曲」,歷數台灣「天災」背後的「肇災運動史」,直指禍根;今再捧讀,句句驚心。

該文直指:由氟氯碳化物、二氧化碳等全球工業污染而肇致的全球氣候大變遷,乃是在全球層次導引出台灣敏督利水災的最主要外因。而自1950年代,由於軍事反共基地化政策下,農林業外貿化政策、「『邊際土地資源開發』、……,至1969年以降,全國濫墾地分3年期申報、總清查、合法化,3條橫貫公路兩側土地資源開發計畫,……1977至1982年『山坡地開發6年計畫』,林林總總不及備載,締造以農林培養工商的全面開發期。」

一句話,軍事反共冷戰結構下的農林榨取政策與出口導向經濟,是敏督利水災在歷史層次的結構性內因。在這個冷戰政治經濟結構下,「台灣終極保命傘、防護罩──天然林」,包含次生林與原生林,與台灣的左翼隊伍一同被美蔣政權扼殺殆盡。換言之,根據陳玉峰教授的分析,倘若此內、外禍根不斬除,與敏督利類似的洪患,必將年年洊至。

職是,當局近日準備挹注8年8百億元特別預算,提高區域排水工程完成率以對治水患,當然是緣木求魚;水利署長亦已坦承:這一波梅雨鋒面帶來的日雨量超過5百公釐,即使完成8年8百億工程,也只能達到縮減淹水地區和降低淹水程度的效果。

但目下因全球工業污染所衍生的氣候異常持續擴大,百公釐的日雨量不再罕見;而保養台灣水土的天然原生林迭遭摧殘至斯,雖改善區域排水工程仍無以負荷8百公釐的日雨量。因此,除非全球對工業污染採取更加雷厲風行的方式;除非台灣當局停止過去美蔣政權的「犧牲農業」與「出口導向」政經路線,否則台灣的原生林將永難復育,洪災水患亦將永難停歇。然而,美帝連溫和折衷的京都議定書都不肯簽;台灣當局若欲改變政經路線,美、日帝國主義亦必橫加干涉。

是故,由陳玉峰教授早已斷言的洞見,以此次再度爆發的全島洪患統而觀之,在全台大水漫患的背後,是扭曲的全球政經歷史結構,且此禍源既深且遠,決非在一島內以8年8百億所能盡治。

台長: marco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