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03 22:42:20| 人氣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實行綠色校園 不丹還需加把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實行綠色校園 不丹還需加把勁

2013-01-04 05:42:40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

不丹的綠色學校計畫,企圖將革命性的幸福模式植入所有年輕人的教育。據英國《衛報》報導,位於不丹首都定布(Thimphu)的晉美盧賽爾國小(Jigme Losel)是一座綠色學校,校園內到處栽種植物,攀爬在牆壁上與階梯,在校內菜園旁的牆上,以油漆寫著「讓自然成為你的老師」。
在校內任教已7年的教師都柯帕(Choki Dukpa)說:「這是非官方標語,我們想要在有孩子的地方就有自然,我的國家大部分是山,但這裡是城市,我想孩子會感覺不夠親近,這是把外面環境帶到校園內的方式。」
過去3年,都柯帕將教學重心放在環境教育與各項活動,「環境永續和自然是我們施行教育的核心。」她說。
不丹自2009年開始試行新興的教育計畫,「綠色校園綠色不丹」(Its Green Schools for Green Bhutan)是政府企圖將「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改革整合至公共政策的一部分。
座落在喜瑪拉雅山腳下的不丹國土不大,自1971年拒絕使用測量國內生產總值表達國家發展的進步,而是透過國民幸福指數為執政導向。國民幸福指數的4大類為公平的社會發展、文化保存、環境保護和促進良善治理。
2009年時,政府在名為「為國民幸福指數施教」(Educating for GNH)的研討會上,頒布了上述原則,特別將環境保護面向的執行整合至國訂教育課程,目標要達到更專注地學習、思考和可行的永續實踐。

灌輸學生環保、國族意識
不丹教育部長良博(Lyonpo Thakur Singh Powdyel)表示:「綠色學校並不只在於環境,而是一種哲學,所以我們試圖培養綠色思維,對於不同型態的學習保持彈性與開放態度。」
良博說:「這是一種價值導向的教育方式,衍生於教育就應該要超越學術成就的信念,應該要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身為人類的根本,在這基礎之下,就應該要保護自然環境。」
位於定布市區的國小都會有一座菜園,教師會指導學生農務耕種,每個班級會種植自己的植栽與花草。另一個方案是綠色清潔,學校與社區內所有材料都會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學生早晨使用的掃帚即是利用寶特瓶與樹枝製成。
學生每日都要進行禱告與冥想,並負責社區內的工作。不丹政府決定將文化保存化為行動,以提升近年正在衰落的國家認同。在晉美盧賽爾國小就讀的學生會聆賞傳統音樂,閱讀古老的故事,亦接受具有不丹價值(Bhutanese values)的教育方式。
然而,像是規定正式場合要穿著傳統服飾這類強加於學生的傳統文化形式,引來了一些批評。但教育部長良博相信,不丹人要有強烈的國家意識,應該要在每個世代落實。

優質教育 偏鄉童無福享受
雖然,資源充足的教室和菜園和許多不丹孩童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不丹政府的努力可見,在60年代只有5百名學童進入11所學校就讀,到了2011年,已有1萬7千名學子得以進入全國650所國小上課。
不丹的師資不足,包括綠色學校的執行人力不說,更別提及許多落在貧困偏遠山區的學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不丹辦事處的教育主任密施拉(Bishnu Bhakta Mishra)表示:「不丹的地理型態指出許多兒童與外界隔離,提供優質的教育品質仍是這個國家很大的問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不丹辦事處與政府合作,幫助推廣綠色學校計畫。Unicef正試圖推出一項全國性的教師培訓計劃,以高標準推動計畫,再將其轉化落實在校園與教室。
密施拉表示:「我們的挑戰是要訓練8千名教師,這些在資源方面,我們都捉襟見肘。到學校層面的執行仍然是一個大問題,沒有經過培訓,我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計畫的想法與立意固然美好良善,但也意味著教師的額外工作量,而且不丹政府也無力提供相關資源協助。「我相信將一批國民幸福指數思維的畢業生對國家的助益很大,但是在我們觀察它是否可行之前,還需要時間。」密施拉說。

新聞來源:台灣立報

台長: 陳小花
人氣(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