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1 00:49:26|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寫作動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要說起寫作的動因,不下於三,但要數第一原因,應是來自我的爺爺。爺爺是那個時代所罕有的大學畢業生,主修政治經濟學,手執中學教鞭數十年,曾教中、英、數三大主科,桃李滿門,怹在數學、歷史學、書法範疇卓有成就,在家鄉的教育界,名氣亦很大。

爺爺的藏書很多,記得小時候,家鄉的房子面積不大,書櫃的位置往往不足,大量的書就放在圓桌、梳妝台、以至皮箱裏。怹似乎鍾情於小說,四大名著、三言兩拍、清朝四大譴責小說以至國外名著,多得像中學教科書的目錄一樣,當然,唐詩、宋詞有關的書籍,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都是少不了的“櫃上客”。很可惜,每次回鄉只匆匆數天,不足以讀長篇大著,只能翻閱那些小品,第一次完整看畢一部小說,就只有<鹿鼎記>(那時已是高一了)。

爺爺寫的文章很好,但退休後已很少執筆。我寫作的風格,應不是來自爺爺,也不源於怹的藏書,而是來自一本雜誌──<兒童週刊>,這本兒童刊物,經常評論動漫、多談電子遊戲,自小學四年級,一直訂購至六年級。當年學校以至老師都不鼓吹看課外書,那個年齡層的小孩又罕有喜讀報刊之人,所以,我應是比其他同學早接觸課外文章。自此,我的寫作評語上,總被老師冠以“文章通順、欠缺情感”八字真言,這責任,當然被我推到週刊的文字風格上吧。

有些老師專愛文字通順,有的獨厭情感空白,所以,拙作經每個年度不同老師所批改,分數起伏很大,這代表,我不夠“大眾化”。雖然寫作風格源自<兒童週刊>,但我第一篇自發性寫作,依然是小學三年級寫給爺爺的信,信的內容已全然忘卻,當然完成後的輕鬆心情,仍舊回味心頭。

爺爺現雖年逾八十,但做學問的心,依然不倦,退休後,怹義務擔任當地大型圖書館<關族圖書館>的理事,至今亦是僑刊<光裕月報>社的社長,怹的能力與魄力,絕非我所能及。爸爸因文革不能讀上大學,堂兄又不愛讀書,爺爺常面帶慈祥的說,怹因我而自豪,但我實在有愧。我入讀碩士,先不論能否順利取得學位,但怹當年學士的難度,豈是今天的碩士所能及?兩屆文學獎的優秀獎,對我來說,雖幾近極限,但何及爺爺成就之萬一?

爺爺獲悉我得到文學獎,非常高興,因此,我也非常高興。寫作的喜悅,源於作者與讀者的共鳴,所以為了我自己,為了喜愛我和我喜愛的人,我依舊會,不斷寫作。

台長: 范少
人氣(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