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8 17:43:03| 人氣1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Namaste 印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寫在最前:在選照片的時候非常傷腦筋,究竟哪一張照片才能代表印度呢?最後選了這張Jaipur天文館的照片,因為印度真的是很聰明的民族,從古老到現代都是優異的讓人敬佩的民族)

印度,想像中的印度是豐富而神秘的;去過印度的朋友口中的印度是髒亂而令人失望的;去過印度的我給印度下的評語是:confusing and interesting。撇開印度政府(或說是英國殖民政府)細心規劃的新德里不管,印度的街道上同時存在著遊民、乞丐、牛、馬、羊、豬、驢、駱駝、猴子、以及LEXUS,人與動物的排泄物在高溫四十度下所瀰漫出的氣味加上各種香料的錯雜風味,這就是標準的印度。但是除此之外, 從隨意聽到的音樂,小小的工藝品,種姓制度、宗教錘鍊出各階層人民的性格,以及彷彿看穿這世間的眼神,這更代表了印度,一個具有悠遠歷史,錯綜情緒的國度。

『印度的面貌是什麼?你問一百個人會得到一百種說法。但就算把它們都加起來,也不能說那就是印度的全貌,這就是印度有意思的地方。』這次的旅程只走了北印度的三個城市Delhi,Jaipur,及Agra,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印度金三角,這三個城市只有四百年的歷史,也只佔了印度面積的百分之三,如果真正要看到更悠久的印度,就要到卡修拉荷的性廟及恆河才能看各究竟了。

Delhi
德里是目前印度的首都,北邊稱為舊德里,是歷代王朝的古都,南邊稱為新德里,為英國殖民時期所建造。德里是古老傳統與現代化相互結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宛如一面歷史镜子,展現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則是一座里程碑,讓人們看到了印度前進的步伐。現在的新德里是一片繁榮的景象,科學研究機構很多,也有許多大學建於此。還有國立博物館、全國美術館、德里堡博物馆、戰爭紀念博物館、手工藝博物館等,著名的尼赫鲁大學就位於市郊。新德里是一座現代化城市,市容整潔、清新,綠化,道路兩旁樹木成行、鲜花盛開。一座座辦公大樓和别墅座落於樹蔭之中,空闊的地面上綠草如茵,讓人與印度有點連結不太起來。

印度門(India Gate)位於拉加帕特街(Raj Path.)東邊的道路中央,樣式模仿凱旋門,高約四十二公尺,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的九萬名軍人所建的,牆壁上刻有一萬三千五百名陣亡將士名字。國會大廈及總統府則融合了蒙兀兒風與西方英國格調而成為德里的地標(連我那對印度超沒感覺的老公都欣賞這兩棟建築)。

最後一天回德里的路上走訪了胡馬庸陵寢Humayun''s Mausoleum。整個陵寢猶如庭園,呈不規則八角形,建材是由紅色砂岩配上白色大理石,相當沉穩典雅,成為日後回教陵墓建築的典範,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的泰姬瑪哈陵,就是以胡馬庸陵墓為藍本建造的,所以一般台灣團也稱此陵寢為小泰姬瑪哈陵。

中途還經過了一處新興建的印度廟,純白的建築以及乾淨的大理石地板與街景格格不入。誠摯的守廟人邀請我們脫鞋入內膜拜,世俗的我們還以為是印度人要錢的另一種方式,等到確定守廟人只是希望廣結善緣,自己內心是被羞恥感給籠罩著的。其實這是這塊土地帶給我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感動。種性制度造成了印度人的階級分明、貧富差距,但是同時篤信宗教的他們只要牽扯到宗教卻又是如此聖潔的令人崇敬。街道再怎麼髒亂,進入廟宇或是如甘地墓如此神聖的地方都是要脫鞋且帶著誠摯的心的,這種對道德的堅持是很難在別的文化中能感受到的。

特卜高塔qutb minar是德里的大地標,可以說是小小號的101,是特卜德汀於西元1193年所建,象徵了勝利(印度導遊小舒老愛說”大捷”)。共有五層,下面三層是紅色砂岩構造,上面是大理石築成(標準的印度式建築),塔身雕刻著古老的文字圖案。

甘地博物館(Gandhi Smriti Museum)位於印度門西南方,原本是印度聖雄甘地的住所。1948年1月30日下午5點17分,甘地在這裡的中庭遭受激進派印度青年暗殺。當時的暗殺現場立有石碑悼念,前方所舖設的一連串腳印,代表甘地最後的足跡。陵園成凹型,在正中,靜卧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這是甘地的衣冠塚。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罗摩!”這是甘地倒地前喊出的最後兩個字,罗摩是印度史詩裡的英雄,被認為是印度教中保護神的化身。甘地陵墓極其簡單,没有任何裝飾,素潔的環境讓即使是外國觀光客的我們彷彿也能感受到印度國父甘地的風範。

吉祥天女(納拉亞那)廟座落在曼迪爾街(Mandir Mg.)。此廟與其他印度教寺廟不同,外觀漆成鮮豔的紅黃兩色,內部裝飾得極為富麗堂皇,是印度富商伯拉(Birla)家族捐金建造的。極詭異的是,內部還供奉了釋迦摩尼佛,聽說不少台灣進香團是必到此廟參拜並且掛單。此一寺廟裡,供奉了納拉亞那和妻子吉祥天女神像。納拉亞那是印度教保護神毘濕奴的化身之一,象徵愛與知識,至於吉祥天女乃是印度教的女財神,主要保佑信徒獲得財富。從吉祥天女廟出來後遇上了來印度的第一場雨,炎熱的雨滴及潮濕的氣味預告著印度雨季的即將來臨。

Samod
在德里前往Jaipur的路上,有一個觀光客必到的地方,那就是Samod。沙孟皇宮(Samod Palace)是一座亮麗典雅的皇宮建築,以黃色為主調,繪飾有白色圖樣,是十九世紀建造的,經營者之一為貴族,是齋浦爾王公的同族親戚。皇宮裡面有一間私人大廳,牆壁和屋頂四周、都鑲嵌著許多精彩的壁畫和鏡片,就如同一般回教教堂一般。沙孟皇宮擁有三個中庭,其中之一是客人享用晚餐、觀賞音樂舞蹈的地方,下午我們到訪時,正有不少法國人坐在這抽煙。過了晚餐後,還有飯店安排的舞蹈表演,是一名小男孩所表演的,以快速旋轉方式轉動腳尖,展現出高難度的平衡感,但舞者只得到區區每名觀光客五盧比的獎賞。

沙孟皇宮內的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格局、色調和擺設,裡面附有現代衛浴設備。最特別的是有些房間浴室或廁所正好是拱形樓台,有的房間客廳正好是噴泉,有的還附有鴉片床,住宿此地,頗有帝王般的感受。也難怪在此看見不少帶著印度佣人的高貴家族(有法國人也有印度當地的貴族)來此度假。

下午坐著吉普車出外晃晃!當地的貧窮小孩不顧生命危險的攀著吉普車的欄杆,只為了跟我們要筆,貧瘠的土地、窮困的當地人與沙孟皇宮的金碧輝煌撞成一副不協調的畫。吉普車來到了紗夢皇宮當初擁有者的行館,當年貴族們還會騎著大象來此公園散步休閒。園內孔雀的出現吸引了團員們的驚嘆,坐在庭院中喝下午茶,是豪華至極且濃厚的英式印度風享受。行館也規劃了一大片帳棚區,區內每間房間的擺設也如同紗夢皇宮一般,真是享受至極。而外面人民的生活呢?天與地的差別!

Jaipur
位於印度德里西南大約266公里處,從德里拉車將近六小時才能到此。她位於印度沙漠邊緣,”Jai”為勝利,”pur”為城市,所以也叫勝利之都,它是「沙漠之邦」─拉迦斯坦省的省會。19世紀時,為了迎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艾伯特親王蒞臨親訪,將此城漆成粉紅色(因為粉紅色代表熱烈歡迎),外加白色邊框,因此Jaipur又有「粉紅城市」之稱。整座城被規劃成長方形區域,共有七個城門,中央為皇宮,市街建築融合了印度教、耆那教以及回教的風格。Jaipur也是自古以來的珠寶集散和加工地,全印度最便宜的珠寶就在這兒。

在許多令人讚嘆的印度古天文台裡,建築物本身常就是天文儀器。位在Jaipur和其他城市的這類建築物,是由大公傑辛格二世在十八世紀時出資建造的。Jaipur天文台(Jantar Mantar)裡一座高度超過27公尺的階梯,本身是地球上最大日晷的指時針,到現在為止,這些建物的影子和瞄準線還是能精確計時和進行天體觀測。十二星座建築至今亦仍準確的朝向各自星座的天體,令人讚嘆(小時候看的兒童百科全書也有提到這喔!)。

城市宮殿博物館是1726年RAJA SAWAI JAI SINGH II 所建,博物館內展覽了皇族的武器、樂器、服飾(Mubarak Mahal)、用品、繪畫,最可觀的是展示於中庭的兩個銀製水甕,容量約九百公升,由一萬四千個個銀幣所製成,是當初進貢給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登基禮。

住在Jaipur的當天晚上,飯店正有印度的兩大電信公司「Oasis」及「Airtel」舉行盛大的慶祝晚會,飯店百公尺外有許多乞丐及遊民正無助的望著這塊土地,飯店內卻是冠蓋雲集,迪斯可的音樂響徹雲霄,而且以盛大的空中煙火揭開典禮高潮的序幕,從飯店房間望去,是各令人感慨的世界。

在Jaipur的第二天,由會隨地大便的大象載著我們上安泊古堡,四人一隻的大象計程車讓我頭暈到不行,回來後我都開玩笑說:我的人生日記又多了一筆會暈大象的帳。安泊古堡是蒙兀兒帝國時期拉吉布族喀加瓦王國所在地,地勢險要,居高臨下,周圍綿延的高牆有如萬里長城,並有護城河蜿蜒守衛著古堡。坐大象上山的途中,團員們一路與小販殺價到山頂,結果最後反而是我撿了各便宜,因為坐吉普車下山時,我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以團員殺價後又一半的價格買了一對有摩洛哥風情的娃娃。安泊古堡應該是這趟旅程中到目前為止最美的一座宮殿了,琥珀色建築加上精心繪製的牆上壁畫,宮殿內以鏡面與寶石堆砌出印度貴族的奢華,真的是壯麗。

風宮在Jaipur街道上顯得極為壯觀,建於1799年,共有953扇窗戶。這些窗戶的設計是為了讓昔日的帝王嬪妃透過窗戶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不露臉。粉紅色的外表,雄偉的設計,成為Jaipur最顯著的地標。下午去逛了Jaipur市集,與埃及殺價的老規矩一樣都是三折開始殺,一件85美元的沙麗硬被我們殺到27美元,但滿街瀰漫的尿臊味,以及隨時都有不速之客拉住你手臂的感覺真的很不好受。在印度常常會看見尋找失蹤外國人的海報,其實想想,只要一落單,很容易就會被印度人給包圍,真的是各很危險的國家。

Agra
往Agra的路上心情是極為興奮的,因為這是大多數觀光客到印度的最主要目的─拜訪『Taj Mahal』。暨之前在路上看到的弄蛇人之後,在往Agra的路上,看到了「弄熊人」,可憐的黑熊,全身打結的黑色毛髮在高溫四十度下,囚錮的項圈由著弄熊人的棍子擺動著身體,一路上至少遇到了七、八隻以上,貧瘠的土地,連動物都不能倖免於難。

Agra紅堡,由紅色砂岩所建築而成,所以稱為紅堡,與德里紅堡齊名(其實在印度的古建築物中非常大量的使用紅色砂岩,這真的很令人不解,因為在如此炎熱的氣候,深處於紅砂岩中,真的會讓人熱到發瘋,雖然每座宮殿內都有號稱古代的冷氣系統,但成效如何,讓人懷疑)。門上有六角星形的標記,中間點了黑點表示猶太教,空點則為印度教(古印度其實是各種宗教並存的,如同於現在,印度教與回教都是同時被印度人民所接受的,所以宮殿中有供奉印度神祉的神龕也有猶太教的圖像表徵)。此城堡在三世皇建造時為紅色,但因四世皇愛白色,所以部份城牆就以石膏敷上,但因年代久遠,剝落情況甚為嚴重。五世皇時改以白色大理石補強,牆壁花紋皆以寶石鑲嵌。五世皇晚年被其六子篡位,軟禁紅堡長達九年,在紅堡遙望其妻陵寢(泰姬瑪哈陵)至死。不過這個故事跟當地導遊說的又有點出入,當地導遊說是因五世皇晚年已無心於政事,所以才被軟禁於此。紅堡與泰姬瑪哈陵只相距1.5公里,由紅堡的某些角度正好可遙望聖白的泰姬瑪哈陵,寧靜的站在此,正可以體驗五世皇思念愛妻的心意。

泰姬瑪哈陵隔著河與紅堡遙望,是蒙兀兒帝國第五世皇帝沙迦罕,為其愛妃塔芝瑪哈所建之陵墓。三百年前沙迦罕以兩萬名工匠,花了五百萬盧比,建造了這座舉世無雙的大理石藝術建築,做為愛妃的長眠之所。陵高兩百五十呎,四方各有圓柱形高塔一座(向外傾斜12度,但肉眼無法判別,其作用是若遇強震,只會向四方倒下,並不會影響到主體)。泰姬瑪哈陵倒影映在陵前的水池中甚為幽雅,與中國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美國大峽谷、印尼婆羅浮屠、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和城牆…,並列為世界七大奇跡。Taj為皇冠之意,Mahal為皇宮,因沙迦罕不認為這是其愛妻的陵墓,所以稱此為「皇冠宮殿」。沙迦罕偏愛白色大理石,Taj Mahal的大理石是千里迢迢從印度西北方靠近巴基斯坦的馬克拉納(Makrana)所運來;三面都建了紅砂岩高牆,左右側各有一清真寺;泰姬瑪哈陵在打地基時先挖了十八個水井,井裡以一層石頭,一層柚木的方式,讓地基層層疊起,具有防震的功能。

華航飛印度的組員對Taj Mahal流行著一句話「不看遺憾終生,看了終生遺憾」,其實這也是我的感覺,寧靜的坐在大草坪上望著Taj Mahal,只覺得這是座很美的建築,但是比起埃及金字塔或小吳哥城,顯然都有很大的差距。去的當天天氣是很好的,觀看各種雲色變化下的Taj Mahal饒富趣味。就在我坐在大草坪上神遊時,不斷的有當地的印度人來找我合照,其實Taj Mahal的門票費對當地人是很高的,所以能進得了Taj Mahal的印度人不是婆羅門級,至少也是剎帝利級。找我合照的人除了是因為對數位相機覺得神奇,也是因為與外國人合照對他們而言是很值得誇耀的事情。熱情的印度媽媽用手緊緊環抱著我,印度爸爸聽到我的相機是九百美金時的咋舌表情,以及印度妹妹興奮的拿著她家的住址要我一定要把照片寄給她的雀躍,印度,充滿了驚喜與嘆息。

我們這團共有十六個人,在印度的七天中有一人發高燒,三人拉肚子,鐵胃的我一路平安無事,熱愛印度菜,到最後一天的食慾仍然很好。不敢喝奶茶的我,每餐還是盡量維持喝一口餐廳的拉茶,畢竟這樣才有印度風味嘛!印度的拉茶其實奶味並不會很重,加了薑的的拉茶根本已經不像奶茶了。買了印度的奶茶回來送人,回台灣後才發現,這個奶茶是要自己加牛奶的,真是有趣!我們在Jaipur時的氣溫是四十三度,在Agra是四十度,但是其實印度的濕氣是還蠻人性的,不至於像我在吳哥窟時,一出門汗就開始流,也不像在埃及,總是滿臉風沙,印度的熱有點像是夏天的電風扇,永遠熱風襲人,但我覺得是比吳哥窟及埃及阿布辛貝的氣候好多了。印度常常停電,再豪華的飯店仍然脫離不了停電的命運,有備而來的我總是隨身帶著手電筒,有一次在珠寶店忽然停電,我即時打開手電筒的舉動還嚇壞了身旁的印度人。說不完的有趣體驗,在新德里等著回台灣的機場裡,就是覺得好捨不得離開,這種捨不得與過去因為不想回到工作崗位的捨不得大大不同,而是那種還沒看夠、還沒吃夠、還沒好好過印度生活的惋惜,回到台灣後的我連續一個月都腸胃不適,我想我是適合留在印度吧!呵~

每各人到印度的體驗都不同,只有你自己走一遭,才知道你心目中印度的風貌究竟為如何,帶著鐵胃勇敢的去冒險吧!

台長: 松鼠
人氣(1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