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2 22:51:00| 人氣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棋魂——永远的SA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棋魂》的遐想

存在是短暂的,消逝是永恒的——没看棋魂以前,心里就有了这种觉悟。
可能是因为看到的有关棋魂的评论很多,对于sai,也多了一份小心翼翼的呵护感。可叹我对于sai的逝去无能为力,也对自己恍然若失的心情无能为力,呵护的到底是sai还是自己的心情,无从深究。
然而再小心也免不了伤感,整个棋魂看下来,心里的忧郁和歉疚感再抵不住最初的觉悟,一丝丝慢慢的沁出来,几乎不能呼吸。
再不能忘记,那个下棋时候面色凝重、教导时候温婉可亲、闲暇时候纯真无邪的魂魄;
再不能忘记,那个最初完全不懂得认真、最后为了目标坚定前进的小男孩;
再不能忘记,那些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的人们。
他们将我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酣畅淋漓的对局、这里有决无杂念的竞争,如此自由而全情投入的世界——棋魂的世界。

《棋魂》的主题

这是一部主题性很强的动漫作品,使我看了几集以后就觉得与《slam dunk》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有很简单的目的,那就是深刻的渲染其主题所在的世界,让即使是对此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慢慢的迷恋进去。据说播出《棋魂》动画期间日本净增了一百万人学习围棋,我并不感到惊讶。想当年《slam dunk》热播时期,篮球场边突然出现的那么多围观同龄人,不都是一样的心态,受了一样的影响吗?
这其实是一种成功——日本动漫体制与发展的成功。
前几天在星雪有人发表文章说到日本漫画发扬其传统文化而中国无法做到的事实,我们都只能承认,这当中与社会体制和动漫发展环境的关系也被一位会员阐述的头头是道,芷画不需要再重复。其实很多年来国内的业内人士都反复念叨“值得深思和反省”,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进步。
在最初的《足球小子》、《slam dunk》以后,他们又有了《棋魂》,以后也还会有更多的主题类作品。如果国内真的没有创作此类作品的条件,那么引用夷之长也好吧?有多少人是看过《slam dunk》以后开始关注篮球的,又将有多少人会开始关注围棋?
我期待着答案。

《棋魂》的人物

★逝去是永恒——魅力四射的sai
写sai的文章看了太多,令芷画有一种无法下手的感觉。而对于sai,在我看来,怎样华丽的言语似乎都已经成了多余。
充满魅惑的出场方式,将一个魂魄与围棋的世界联系在了一起。没有人去质疑sai的存在形式,因为在棋魂的世界我们已经不需要多想:sai一出场就征服了所有的人,浅浅的笑容完全将魂魄两个字的阴暗抹煞掉,他的真实感呼之欲出。甚至在追看动画的时候,我也时常会短暂的忘记了sai将消失这个事实。也难怪小光不能相信、无法接受——sai是如此真实的存在着,在他的身边,也在我们身边。
sai的消失是他的宿命——对宿命究竟该如何对待,芷画联想到的是《犬夜叉》里面的桔梗:明明已经死亡了,却还有无尽的留恋——留恋围棋也好,留恋爱人也好,这宿命带给他们的痛苦慢慢的都被岁月冲刷干净,只留下珍惜的心情。而sai更是让人钦佩:他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应该说他比任何一个老师做得都好,将小光的围棋天分完全的挖掘出来——记得sai对小光无数次的微笑吗?那样宽容而无私的微笑,仿佛天使一般绽放出sai纯洁的本质,令人惊叹。
于是最终我们都领悟到,sai的消逝正是其永恒存在的证明。
这个为了围棋而生的人,这个为了围棋而存的魂,他不是舍我们而去,仅仅轻轻的一笑,他就永恒的存在于我们的心里了。

★追求不平凡的人们
《小光的围棋》,直译《棋魂》日文的原名是这样的,可是据说也有深刻的含义,go代表向前冲,而这些我都不能肯定,但光与亮,必须同时存在的两个人,确实是棋魂世界的光与亮。
对小光,第一次看完动画的时候很不喜欢,因为不能忍受这样的他,将sai对他的教导当作理所应该,将sai想下棋的心情压抑在自己想下棋的心情之下,将sai告诉他自己会消失看作一个恶作剧——我甚至有狠扁他的冲动:你为什么就不知道珍惜,当sai还在你身边的时候?消失以后再到处寻找又有什么作用呢?小小的想下棋的愿望也不能得到满足呀,sai最后都还在对你微笑,这些你都知道吗?
再看第二次的时候,隐约感受到了sai的心情,小光不能改变sai的消失,也不是我们应该讨厌的人。对宿命的接受使sai学会了感恩,而小光的天分也确实足以寄托sai的希望,我想sai对小光的微笑一定包含了很多东西,他一直鼓励、也寄托了希望的小光,将会带着对他永恒的追忆一路走下去,这对sai来说一定是一种幸福吧?
小亮的存在就像流川枫(汗……说他们是一类人更加合适吧?),对自己的目标从没有杂念,没有怀疑,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也不会退缩(这一点应该说小亮的神经比流川还接近正常人一些,小亮起码还知道害怕呢)。
但小亮对待竞争对手的态度却与流川有很大不同,有时候他看起来很自大——当然这主要因为他的不谙世事;有时候看起来很孩子气——记得当他了解初学围棋的小光真正实力以后,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进而对小光故意视而不见,其实都是很可爱的表现,也是很人性的刻画,而这些都是流川所不具备的。
这一类从开始就十分执著的人总是走在最前面,成为后来者的奋斗目标就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类值得尊敬的人,而在他们身后的,也是同样执著的追求不平凡的人们。
棋魂的世界有了光和亮,一片明朗。而在我眼中,和谷、伊角等等也都不是所谓配角,他们也和小光小亮一样耀眼而灿烂(尽管芷画还是觉得sai的魅力无人能敌,汗……,有点博爱),都在追求着sai一样的境界。也许宿命不会安排他们走相同的道路,但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对这特殊的一群,“神技”的境界即使再遥远又算什么?他们都坚定地向前,令人由衷得佩服。

《棋魂》的制作

因为还没有看《棋魂》的漫画,所以芷画说的这些都是基于动画而来(请多包涵……)。
首先是作画与情节的连贯性。经常看动画的人都能感觉,一部比较长的动画是很少有如《棋魂》这部如此连贯的。主要人物(小光、小亮)在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成长过程中,个头、脸型、样貌、衣着都有了很显著的变化:小光变得比小明高出半个头,最初的圆蛋脸变成了颇有少年风格的长脸,眼角和下巴都拉长不少,衣服全在向成熟的西装发展。一度在论坛看见有人抱怨说某某动画主角从未换过衣服的现象在这里绝迹,实在是动画制作上一个很大的提高(sai作为已死的魂魄自然是不能换衣服的,好可怜哟……)
其次是画面的精致感。很多动画都制作得很精致,但是没有将精致感贯通,《hunter×hunter》就是一个例子,后面的ova版制作的确实很精致,可是tv版的某些地方就比较马虎,作画不够仔细,人物、衣服线条刻画也经常被忽略,虽然后来由于收视率高这些缺点逐渐得到了改善,却始终留下了些遗憾。看过《棋魂》的你一定不会忘记,sai从一出场就带着的标志性小折扇,从始至终其无论是张开还是闭合,折子都被仔细的刻画出来,从而看出整个作画班底的要求很高,那种精致的感觉一气贯通,使人倍觉舒服。
动画的音乐制作同样出色,相信看过的人都不会否认。第一、二首片头曲为呼应刚刚展开的情节,一开始就进入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旋律,非常适合这类激动人心的少男漫画,也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情绪带进了那个充满朝气的世界里面,sai、小光、小亮纷纷走入我们的视线,旋律中也依稀感受到围棋内在的硝烟……
不同于第一首片头曲的是第二首后半部分的舒缓旋律,有些轻松的空灵音效,令人联想到小光、小亮和其他追求着梦想的孩子们。空灵之中又有适度的金属节奏,踏着鼓点令人产生一种去竞争、去冒险、去追求的冲动。
“我们一起有多少悲伤的回忆……”当这片尾曲旋律响起来的时候,芷画就知道已经进入了sai即将消失的序曲。个人认为这是一首很成功的片尾曲,尤其歌曲一开始就将小光和sai在一起的画面制作成底片的样子随音乐一起播放出来,那陈旧感带来的酸楚一下子无可抑制的喷薄而出——“……珍惜和你在一起的奇迹……”,深了的夜晚默默地听着这样怀念sai的歌曲,心底也随音乐荡漾起无限的哀思……

《棋魂》的翻译

芷画所看得《棋魂》全部是在星雪down的,整部的翻译大约有四个版本(如果不准确还请原谅),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对“神技”这一词的译法,里面出现了“神之一手”“神乎其神”“神之境界”的不同说法(呵呵,我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但即使版本如此多,也丝毫没有影响《棋魂》的精彩,因为每一个版本都做得相当好。
英、中文双翻译的,《棋魂》还是我看到的第一部,而且其中关于围棋的那么多notes也全部被翻译过来,有时候甚至将整个画面占掉一大半,翻译们敬业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几集,翻译者在译文后面加上了自己的想法(全部用括号区别开来),很多令人捧腹的效果由此产生。当时sai已经消失,芷画正看得如嚼鸡肋,而括号里面风趣的句子却令心情为之一变。举个例子,74集中杂志社里的编辑们展开了有关围棋未来的讨论,某编辑说:“未来,日本一定会重返荣耀(做梦!),对吗?天野先生!”天野接着说道:“对呀,不过未来的事谁也无法预料……梦想就讨论到此为止吧……(早该适可而止……啦)”看到这些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虽然译者不应该这样搞笑似的加上附注,可是其非恶意的言语舒缓了郁闷的心情却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而《棋魂》也在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以后结束了。
我是不遗憾的,因为每个喜爱动漫的人都深切的知道,动漫总是制造这样的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这样仿佛心灵净土的地方,这样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我们的心灵在这个世界里得到安慰,也得到了值得珍藏的sai,得到了逝去的种种……
我们更应该是庆幸的,因为有了更多的能够珍藏的心情,以及伴随着这些心情的人们,他们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永恒。

台長: sakwla
人氣(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