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11 09:52:06| 人氣7|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霍小玉 @ 紫藤下的歲月

讀後感想:
我覺得霍小玉的一生其實非常坎坷,這裡有一個地方是我們不太確定的,就是這篇小說中霍小玉是否真的是霍王愛妾所生的小女兒,但是我個人覺得這應該是真的,其實霍小玉在父親往生後被趕出家門就開始了她不幸的命運。
我同情霍小玉,但是我也挺同情李益的,畢竟在古代父母之命是絕對不能違背的,而且中國人非常重視孝親。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就連父母有過失的時候都必須如此,更何況以李益自己單方面的利益考量來說,李益母親為他訂下的婚事是很正確的,所以李益在這兩項因素的壓迫下,決定拋棄霍小玉去娶他的表妹盧氏。其實李益可以向李太夫人編一些合理的理由,拖延婚事到三十歲再娶,至少給予霍小玉八年的約定;如果李益他夠厚臉皮的話,他還可以有另外一個辦法:他可以先去找霍小玉,聲淚俱下地告訴她李母逼婚的事情,雖然我無法保證霍小玉聽了會有什麼反應,但是說不定霍小玉能夠體諒李益他的難處。這時候李益再告訴她一個折衷的方式,那就是讓霍小玉當他的妾,雖然不是正室夫人,但是其實之前霍小玉自己也說過了:「況堂有嚴親,室無冢婦」,如果她願意屈就當他的妾,或許接下來他們倆的生活甚至會比一起度過八年的甜蜜後再分手的結果還要更好。當然這時候李益就一定要向霍小玉表明他的愛意,告訴霍小玉他是真心愛著她的,自己娶表妹只是因為高堂嚴母的命令,是不得已的,這樣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一開始在課堂上讀這篇唐傳奇的時候,我非常不能夠理解當中人物的行為,尤其是李益、媒婆鮑十一娘、霍小玉、她的母親淨持,不同人之間的互動。李益只是聽到鮑十一娘說有一個美女,就高興到說:「一生作奴,死亦不憚。」,以我這個現代人的觀點來看,我覺得:真的有必要那麼高興嗎?可能是因為當時文人都會去青樓,平常也習慣帶著美麗的妓女,這是當時的風俗,但李益卻「博求名妓,久而未諧」,因此他非常期待能夠得到一個佳偶。淨持見過李益後,馬上就說:「……今若便令承奉箕箒。」,好像都沒有經過仔細的深思細量,婚事豈是兒戲,對自己的女兒來說這是一輩子的大事,但她卻隨隨便便就答應女兒和李益交往。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霍小玉從以前就相當愛慕李益的才華,文中淨持說:「汝嘗愛念『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即此十郎詩也。爾終日吟想,何如一見?」,可見霍小玉當時和李益見面是得嘗宿願。我覺得還有一個地方很奇怪就是霍小玉和李益才初見面不到一天,就算霍小玉仰慕李益的文采已久,李益也為霍小玉的美貌驚為天人,但是認識才幾個時辰就可以作為夫妻然後甚至發生性關係,我覺得發展得太快速了一點。和之前的「步飛煙」相比,步飛煙和趙象則是經過長時間的書信往來,讓我比較能夠接受。
在這篇唐傳奇裡其實也隱藏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生遂連起拜約:『小娘子愛才,鄙夫重色。兩好相映,才貌相兼。』」霍小玉固然有色,但是她就沒有才嗎?李益之前也聽說過霍小玉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但他卻只說自己「重色」。這對我們這些現代人來說是非常怪的,就算你心裡真的這麼想你也不應該把話直接講出來,但是霍小玉和她媽媽卻都沒有生氣,反而是「相顧而笑」。這也難怪霍小玉後來擔憂總有一天自己老了,這個只「重色」的男人就不會再愛她了。
在看完這篇唐傳奇後,我深深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哀怨、無耐、嘆息、愁苦,還有整個社會制度下所造成的悲哀。
人物性格分析:
(1)霍小玉:鮑十一娘稱其曰:「姿質穠豔,一生未見,高情逸態,事事過人,音樂詩書,無不通解。」她不但有過人的美貌,更因為出身自霍王府,所以才貌雙全。作者形容她「言敘溫和,辭氣婉媚」,也就是語調溫柔,舉止婉媚。她以前就聽說過李益的文采,也暗暗仰慕著他,和李益初見心中肯定是非常高興的,但她並沒有愛情衝昏了頭,她很清醒地想到「妾本娼家,自知非匹。今以色愛,托其仁賢。但慮一但色衰,恩移情替」。李益為了安慰他而立下誓約,雖然她停止了哭泣,但是她也明白那些其實也沒有像現代一樣的法律約束,要和李益分別的時候也說了出來。她在愛情的理想外還可以保持理智,同時也顧慮到了現實中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我真的很敬佩霍小玉,因為她能夠完全為李益著想,她都料到了李益回到家鄉後會發生什麼事,她只求李益能夠和她度過八年,到時候他要再結婚也不遲。如果故事真的如她所願發展下去,和李益分手後她就要出家為尼,這八年將會是她生命中的黃金歲月。一個女人,可以只提出這樣的要求,相信不論是誰都會感動落淚。李益允諾了她的請求,沒想到後來他會食言。霍小玉因為見不到他而生了重病。在等待的期間她還到處「花錢」去問人,到最後還把生活費用都花光了,從「閒庭遂宇,簾幕甚華」可以知道她們家原本還蠻富裕的。我覺得她太傻,太癡情了!在知道真相後,她「日夜涕泣,都忘寢食」,最後由愛生恨,在臨死說要化成厲鬼,凸顯出她敢於報復負心漢的恨意。雖然她在知道李益對她尚有餘情的時候非常感慨,但是她顯然還是不願意原諒他。
(2)李益:隴西進士,「生門族清華,少有才思,麗詞嘉句,時謂無雙」,因此讓霍小玉傾心不已。他「每自矜風調,思得佳偶」,後來就遇見了霍小玉。他有三個大缺點,第一是多疑敏感,我們從「生本性淡雅,心猶疑懼,忽見鳥語,愕然不敢進」可以看得出來,在成婚後更是嚴重,甚至出現暴力傾向,他看到媚藥時「憤怒叫吼,聲如豺虎,引琴撞擊其妻,詰令實告」。第二是優柔寡斷,想推掉婚事的時候要逡巡,連聽到鸚鵡講話也要逡巡。第三是膽小懦弱,怕太夫人,更怕見到霍小玉。他不讓霍小玉得到他的消息,「疾不知聞,欲斷其望」,在當時他可能也是為了霍小玉好,但是他忘了霍小玉對他的深情。他應該也會從那些親友那裡得知霍小玉在到處尋覓他的消息,也知道霍小玉為了他如此落魄,可是他心中愧疚,不敢去面對霍小玉。「疾不知聞,欲斷其望」是一個很消極也很無用的方法。我認為他是真心愛霍小玉的,但是因為家裡長輩還有內心想得到功名利祿的渴望,他選擇了背叛愛情。
(3)崔允明:李益的表弟,知道李益和霍小玉過往的甜蜜生活,性格忠厚老實,只要有李益的音訊就會告訴霍小玉。
(4)韋夏卿:李益的好朋友,仗義執言,責備李益的負心。
(5)老玉工、延光公主:和我一樣都很感慨霍小玉的真心竟換來如此落魄的生活,而且還積鬱成疾。老玉工悽然下泣曰:「見此盛衰,不勝感傷。」他後來用實際行動去請求延光公主幫忙,同樣身為女人,「公主亦為之悲嘆良久」,給了霍小玉十二萬。
(6)黃衫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丰神雋美,衣服輕華,唯有一剪頭胡雛從後」,是個富貴人家的胡族少年。他最後成功地把李益帶到霍小玉的住處,更好人做到底,還幫忙準備了一桌酒菜。
劇情改寫:
雨,不停地落,嘩啦嘩啦的水聲正持續著。屋內有一盞微弱的燈光,還有被雨聲掩蓋過的吵雜。
「妳這賤人!說!妳瞞著我在背地裡幹了什麼事!」
「我說過了!我什麼也不知道!」
「啪!」
一直到了深夜,這些聲音才漸漸地停了下來。
李益坐在他的書房裡,胸膛起伏喘氣,臉色因為憤怒而漲紅。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才慢慢地平復情緒。正當他打算熄燈在書房裡就寢時,一轉頭,竟看見了多年來一直縈繞在他心頭上的身影。她坐在窗邊,就如同以前一樣,藉著月光閱讀手中的素謙,而月光映照出她絕美的容顏。
「玉兒!」他情不自禁地喚出聲,頓時悲從中來。「玉兒,我好思念妳,這幾年來從來都沒有變過,我對妳的愛始終如一。」他伸出手,想要撫摸她白皙的臉龐,但是到了一空中,忽然記起她已經死去,現在的她不是鬼魂就是自己的幻覺。
  她聽到他的叫喚,轉過了頭,對他柔柔地一笑。李益看了,反而感到心驚,突然想到他結婚後發生的事,突然想到她生前最後說的話,脫口問出:「妳還是不願意原諒我的?這是對我的報復嗎?」她笑得很明媚,又轉頭回去看那謙,不經心地回答:「你說呢?」,彷彿只是他們以前一起賦詩時的情景。李益的腦中被這麼一句話弄得無比混亂,千頭萬緒無法釐清,他怔怔地回答:「我不知道。」她卻突然斂去笑靨,嚴肅地看著他,又一次問他:「你說呢?」
  他不敢看向她的眼,他痛苦地閉上雙眼,仔細地思考她的話。緩緩地,他明白了。他對不起她,更對不起自己。背叛愛情,他得到了什麼?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可是,他永遠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他錯了,大大地錯了,她不會原諒他,他也不會原諒自己。
  當他再睜眼,什麼也看不到了,只有窗邊留下一張素謙。他拾起來看,看到的是曾經的海誓山盟。他的身子晃了晃,顫抖地走到櫃子前打算拿出匕首。
  雨,又開始落了,滴滴答答的雨聲正持續著。但是這次的雨聲卻蓋不過,金屬落地的碰撞聲。

以下文章來自: http://blog.xuite.net/x0123963/wretch/191560220-%E9%9C%8D%E5%B0%8F%E7%8E%89

台長: rosaxloh4
人氣(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彩虹同志(同志心情、資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