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3-14 10:00:38| 人氣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突破21兆美元!全球央行正在買下全世界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花旗統計顯示,全球央行的資產總量已升至21美元,還在繼續增加。


前六大央行的資產規模占全球GDP總量的40%,是2008年危機之前的2倍多。


央行們正逐漸放鬆刺激措施,但不能過快,否則容易扼殺全球經濟復甦。


多年以來的全球性貨幣刺激政策讓大肆購買資產的央行們逐漸成長為了手持巨額資產的大鱷。


來自花旗集團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主要央行持有的資產總量去年又增加了3美元,升至21美元,並且還在繼續增加。


前六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合計已經占到了全世界 GDP總量的40%以上,比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前17%占比的2倍還多。


不過,一些大型央行正在開始逐步放鬆或者退出量化寬鬆政策。


這樣做的目的之一是讓市場逐漸消化,避免引發市場強烈反應。


花旗在此前曾經對央行貨幣政策轉向時的糟糕假設情景作了預測:


在一個自我強化、具有羊群效應的市場環境中,邊際投資者在購買風險資產和持有現金上的配置比例是不固定的,他們徘徊在兩者之間。

 

但是,當羊群突然改變方向時,結果就會是資產價格出現急劇的非線性變化。


這是央行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他們試圖以恰當的速度淡出刺激性貨幣政策,不引發市場的連鎖反應特別是在因為當運行得時間越長的時候,最終釋放的能量就可能越多。


諸如QE之類的超常規貨幣政策持續的時間越長,其邊際成本就會越高,直到最終變成一種損害市場的力量。

 

而央行們現在面臨着顯而易見的尷尬處境:他們不能一直保持寬鬆刺激措施,但也不能過快撤出。


貨幣政策收緊一般到最後都會有經濟衰退尾隨,上一次還出現了金融和經濟震盪。


而且素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稱的 BIS(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還顯示:如今全球債務高達 233美元,人均3美元。問題就不在於下一次泡沫是否來襲,而不是何時來襲了。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此前分析稱:這樣做(長期貨幣刺激)的危險在於,最終泡沫可能被吹大,而這會導致更慘重的長期後果。


華爾街見聞提及,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掌門人達利歐就在不久前預言:美國在下一次大選前發生經濟衰退的機率高達70%


但如果過早或過快收緊政策,也許會扼殺正在進行的全球經濟同步復甦。

 

台長: 昕哥
人氣(42)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