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26 18:19:24| 人氣1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跨領域新劇種 -- 評「小亞細亞跨領域工作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亞細亞藝術網絡」今年的一個新嘗試 -- 「小亞細亞跨領域工作坊」,集結了五位台北的藝術家,其中裝置藝術有三位、音樂設計一位、影像一位;三位香港藝術家,劇場創作者一位、音樂和動畫創作各一位;新加坡與漢城各有一位劇場創作者。九月二十日開始以「希望」為題,進行為期兩週的合作創作,於台北國際藝術村發表成果展演<<好鬼棧Very Very Fantastic>>。

什麼是「跨領域」創作?國內推出的跨領域創作仍停留在兩種以上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比如舞蹈加裝置,或視覺、影像加劇場表演。呈現的結果大致可分有兩類,縱的結合與橫的結合,前者多有一個主要的形式,另一個形式淪為裝飾;後者則以剪貼的手法,將不同的形式放在表演空間裡面,讓人看到表面的五光十色。前者看了叫人生氣,後者使人無力,因為前者停留在其中主導形式的語言裡面,後者則散發出虛幻的、感官的、頹廢的氛圍。最大的問題在於,兩者的手法,都沒有在形式之上達到「超越」(transform)。

依據筆者長期的觀察與思考,「超越」藝術形式的語言,正是跨領域創作的精髓所在,所要思考的是一種表演文類(genre)的可能:不是加減法,也不是拼貼,而是在戲劇、舞蹈、音樂、藝術(含影像、科技)等等形式之上的「出生」(deliver)。不同形式細胞的結合、分裂、成形,是創作人與策展人要思考的,而不是裝上義肢或面具就算了。

在<<好鬼棧>>的呈現裡,以觀眾的立場看來,主客的分野不能說沒有,但很大的差異在於沒有主客之分的態度;每位創作者都說了話,但沒有人能獨斷地拿著麥克風不放。這樣的合作模式裡,創作者在堅持的同時,又得放下堅持,才能包納另一個人的話語;就在每個人都堅持又不太堅持的態度下,細胞成長的空隙得以產生。多樣藝術呈現的多種元素,提供了一種均衡的豐富性。這個由十個作品(每個藝術家的作品都可以獨立成一個作品)所組合成的一個呈現,讓人看到至少一百個、最多有十的十次方個表演的可能性,聽起來挺符合這次活動的主題。

跨領域又跨國的合作是難上加難,但藝術家交流的經驗積累,終究會回饋到文化、及於社會,觀眾也許一時霧煞煞看無沙米,也不無視野的開展。可惜的是,十天一過,曲終人散,這個略具雛型的胚胎,是該分割,各自培養,還是找個子宮,看它明年長成什麼樣子?其實兩者做法並不衝突,藝術家之間可以以此為基礎,各自進一步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主辦單位也許可以找找代理孕母,因為形塑一個胚胎,孕育卻不長成,是挺可惜的。

成果展演時間:2004/10/1-2 19:30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

10/11 刊於 自由時報

台長: 杜娟
人氣(1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