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4 21:39:00| 人氣155| 回應0 | 上一篇

《圓頂的故事》:為人類建築史跨出新頁的圓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布魯內列斯基藉著百花聖母大教堂的圓形穹頂,將建築從機械學問推向了博雅藝術!

這本由貓頭鷹出版社所出版的《圓頂的故事》,內容敘述十五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城中,出身金匠的布魯內林斯基如何征服百花聖母大教堂的天際線,史無前例的利用圓頂作為教堂的屋頂。

在十四世紀的歐洲,人民生活在各國間不停的兵馬征伐、黑死病的潛伏肆虐的陰影下,宗教成了上至諸侯、下至庶民最好的心靈寄託,連帶的,教會成了『上帝在世間的見證』,建築也日益精進醒目。從散佈在歐洲各地的大教堂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如何利用興建教會的時機,展現精美的工藝以榮耀上帝。當然,佛羅倫斯的人民也是如此思考,但是從出身流著美感血液的佛羅倫斯建築師對於當時流行的哥德式建築多所詬病,認為其中的特徵之一- -扶璧〈一種建於建築外緣的設計,藉以消除從高處拱頂重要位置傳來的推力,並且讓建物裝飾窗戶的牆壁得以興建至一個壯觀的高度,讓光線得已滿溢於建物內。〉是種醜陋又笨拙的權宜之計。且扶璧亦為佛羅倫斯建築的傳統對手- - 米蘭、德國、巴黎常用的建築元素。所以在早在十三世紀的時候,當著名設計師聶里著手設計百花聖母大教堂時,針對教堂屋頂的設計就捨棄了使用扶璧構成的哥德式尖頂,轉而以圓形—一個造物主所創造最美麗的幾何圖形作為設計。這座巨大的圓頂〈看似沒有任何支撐,卻能高聳入雲〉所編支出的美景,讓下半世紀所有參與這項計畫的人,既士氣高昂又不免灰心喪氣。

根據聶里設計的百花聖母大教堂圓頂,這種跨度的圓頂,平均直徑為43.7公尺,比羅馬的萬神殿的圓頂還大!除了堪稱有史以來最寬的圓頂外〈圓頂也比華盛頓白宮的圓頂大….〉,也會因為教堂43公尺的牆面高度及9公尺高的鼓型座〈用來讓圓頂坐落用〉,讓這個美麗的圓頂成為如要實現,必須從52公尺的高空中開展!當時最高的教堂,是位於法國波維的聖皮爾大教堂,底座38公尺,拱頂最高處也不過48公尺,與即將興建的百花聖母大教堂圓頂的起始高度相較,足足矮了43.5公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聖皮爾大教堂的拱頂也在完工10年後的1284年崩塌,這一點也一直讓佛羅倫斯的圓頂懷疑論者無法釋懷。更困難的,這個『圓頂』不是真的圓形,具有特殊的形狀。有別於早先多數的穹頂,百花聖母大教堂穹頂的輪廓將呈現尖頂狀,而非如同巨蛋般的半球形,換言之,這座圓頂會是個八角迴廊式拱頂,由四片交互穿插的筒狀拱頂構成,成為所謂的『五分之一尖頂』,由於建造這個圓頂創造了許多的難題:包括如何將3,7000噸的大理石安穩的疊在高空中?建造時支撐拱頂的材料為何?如何找到運送材料的巨型搬運器具?……為了解決這些難題,佛羅倫斯的羊毛工會〈也是當是最顯赫、最賺錢、最大的宗教支持者〉決定舉辦競圖比賽,來自各方的角逐者中,菲力普‧布魯內列斯基因為提供了一個大膽異常、亦非正統的解決方案,但卻似乎是唯一稍具希望的設計而獲選。

布魯內列斯基對於這個圓頂難題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完全捨去拱鷹架不用。這是讓人相當震驚的答案!當時的建築方式認為,如果要支撐隨著建設進度日益高增的圓頂石材,必須要有個精心製作的構架支撐,並在底座鋪上土壤墊高才有方法建築。但是布魯內列斯基認為只要建築時能夠把來自圓頂的重力,利用石頭、鐵、木頭等製成的鏈條一圈圈地緊錮住圓頂的四璧,原本會向外的力量變成單純下向的力量,只要鏈條錮得緊,加上選擇如石灰、泥磚的質地輕的材料,構成圓頂應該不是夢想。

隨著故事的進行,布魯內列斯基面對同業洛倫佐的競爭,以及羊毛工會的壓力。布魯內列斯基雖然是個天才,但是在個性上不夠光明磊落,見不得別人好〈也不容許別人背叛〉,常常自己的成就要別人讚揚,但吝於指導語分享,所以也常常成為他人攻擊的標的。關於布魯內列斯基在建築圓頂所遭遇到的困境與非難,在《圓頂的故事》中也有詳盡的敘述。

孔子認為人生在世要『立功、立言、立德』,顯然布魯內列斯基在『立功』這方面是做到了:他所建的圓頂曾被文藝復興鬼才米開朗基羅宣稱『永遠無法超越的人類奇蹟』,他為了在高空中能橫移材料所製造的『城堡』搬運車,也被當時只是個學徒的達文西,驚訝地、神聖地畫入他的筆記本中而流芳後世。於1446年逝世的他,葬禮在他所興建的百花聖母大教堂圓頂下舉行。成千上萬的送葬者列隊走過,佛羅倫斯市議會也判定就像法老王埋葬在窮其一生建造的金字塔裡一樣,布魯內列斯基應該擁有安葬在大教堂內的殊榮。墓碑非常的儉樸,一塊簡單的大理石墓碑,上面的碑文是這麼寫的:

Corpus Magni Igenii Viri Philippi Bunesseschei Fiorentini
(偉大的佛羅倫斯天才菲力普‧布魯內列斯基遺體長眠於此)


在他之前,從未有一位歐洲建築師或工程師,在生前或死後贏得這樣的名望,因為歐洲當時的歷史撰述者,對於手工勞動者心存偏見之故,他們將建築歸屬於低層次的人類成就,以為這份職業部不適合受過教育的人從事。但布魯內列斯基在百花聖母大教堂的成就,將建築師戴上一條不同的路,使其在社會上與智能上獲得全新的尊重。布魯內列斯基所創造的,不只是一個圓頂,也是一個令人充滿希望、沉思、集眾人之力跨越限制完成的上帝恩賜。



台長: 閱讀狂戈魯德
人氣(1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