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4 15:21:43| 人氣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想要‧怎樣‧被看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你‧想要‧怎樣‧被看見?從時尚到科技 品牌觸動人心的祕密

轉錄自電子時報 (許昭瑾/採訪中心)
Louis Vuitton?哦,是的。它是個教許多女人血脈賁張的名字;當然,對多數男人來說,LV兩個字也不陌生。一個風靡全球的時尚品牌,或許並不是那麼少見,但如果,它剛巧又是個高齡150歲的品牌,那麼,在與時俱進與深植人心上,卻可能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

 用時尚與科技來做比對,或許有很多無法完全適用之處,但同樣都在一個以「更新速度」為指標的產業中,時尚品牌的操作模式,或許可以讓有心在科技業建立自我品牌的業者,在經營品牌的路上多一些殊途同歸的激盪。

 台灣的科技產業由代工模式起家,致力發展品牌的一向都只是少數公司。生產與運籌的管理調度彈性,是台灣產業最引以為傲的能力。

 在市場高度競爭與OEM訂單殺價成習的慣性之下,嚴格來說,台灣代工業者賺的錢,幾乎都在效率與周轉(turn-over)上。但經營品牌的業者,與消費者直接溝通,它們賣的是「認同」,在理性的營運績效與產品評比外,訴諸於感性的「偏好」。

 最近幾年,科技業對於建立品牌,開始有了愈來愈真切和具體的做法。早先有的業者主張「專業代工是商業品牌」,對此,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焜耀這麼說:「消費者不記得我們,代表我們很容易被換掉」。短短數言,一語道破在代工領域叱吒風雲的業者跨入經營品牌背後,最初的不安和憂慮。

 「品牌」代表一個企業被群眾認同的渴望。企業想要長期對市場產生影響力,品牌將是其貼近終端市場、與消費者溝通最直接的途徑。但當一個企業準備發聲、準備讓這個世界「看見」其存在時,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我‧想要‧怎樣‧被看見與定位?」這個品牌應該代表或傳遞什麼訊息/印象,遠比決定做不做品牌,還要複雜得多。

 早年McCarthy提出行銷學理論的4P架構─「產品策略」(Product strategy)、「價格策略」(Price strategy)、「配銷策略」(Place strategy)和「推廣策略」(Promotion strategy),一直是美國數10年來行銷學的主流,而品牌行銷也都是從供應商的角度出發。

 在強調服務導向的新趨勢之下,「Customer Inside」成為市場行銷新的主流價值。過去賣方觀點的4P,也被擴大延伸至買方觀點的4C─顧客價值(Customer value)、顧客成本(Cost to Customer)、便利性(Convenience)、與溝通(Communication)。

 在新的思考架構之下,當一家公司將其核心價值(core assets)賦予品牌之上,品牌的操作與管理,則體現其如何與顧客「溝通」這個企業(品牌)對市場的承諾。而每一個產品、每一次顧客的使用經驗,也都將不斷挑戰這個承諾。

 很多人認為品牌賣的是一種「感覺」,或者說,「品牌」銷售的是「價值觀」。建構一個品牌,事實上是企業與消費者溝通它對世界的想法,爭取大眾的認同。所有成功的品牌,都在某一個頻率上與當代價值契合,並具有獨特的鮮活個性,所以才能讓人「感動」。

 也正因此,在談到LV這個150年歷史的品牌時,LVMH時尚集團台灣區總經理石靈慧說,「LV必須活在現代。」

 時間、流行壽命是消費性產品最大的挑戰,特別是在「流行」這個最現實不過的產業,保持產品生命週期的背後,維繫產品的永不褪時,憑藉的是嚴謹的知識(knowledge)。

 LV一年全球營收約70億美元。即便是在一個所謂「流行」的行業裡,LV的總營收中,仍有80%以上來自既有產品,新產品線的營收貢獻比重總在20%以下。石靈慧說,LV的永不褪時,表現在新產品推出的比例控制在15%上。但這還是根據市場變化調整過的,更早之前,LV新款推出的比例僅5%。

 不同於一般品牌,LV採取全年不打折、沒有貴賓折扣(VIP discount)的銷售策略。而且,直接控制生產與零售管道,以貼近市場了解客戶需求並快速反應。在生產上,LV所有工廠的員工都是直接雇用(directly hire),且每位工匠都施以為期2年的訓練,以具備充分經驗維持手工環節的一致性。

 每一個LV的公事包,都要經過每分鐘開關5次、持續3週,共15萬次的開閤而保持不變形的輪廓(shape)。許多世界頂級的品牌,都在產品品管的步驟當中,採行超過一般所認定的使用標準,它們要求的不是「可以接受的品質」,而是以絕對的品質,贏得消費者對產品的尊重(respect)與信任。這些品牌都認為,「產品就是傳遞其企業精神的最佳媒介(media)」。

 從生產、銷售、投資、設店、陳列、店頭氣氛、商品採購、到不抽營收獎金的店員,在最高品質的品牌承諾下,LV以一套與之相應的、管理與掌控的機制與策略一以貫之,同時,這樣的堅持也為LV創造了高達75%的平均毛利率。

 在科技產業,不要說代工廠,即便是一線品牌業者,毛利率也難望LV項背,這或許是產業屬性的根本不同;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時尚產業願意為行銷投資及品牌承諾付出的代價,在成本管控錙銖必較的製造產業,也難以想像。

 然而,即便是在不同的產業,一個成功品牌的創造與實現,表現在所有「感性」、「認同」,以致消費行為的「偏好」或「忠誠度」上的,都只是結果。在成就這個結果的背後,往往是企業對產銷、品質到服務,所有營運環節嚴謹紀律(discipline)的實現和考驗,而這,才是把一個品牌真正推向成功的祕密。

台長: Kai
人氣(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