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3-03 21:26:54|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楞嚴經 0116 ~ 0120集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16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這是十四種無畏裡面第三段,水溺難。前面說過火不能燒,這個地方講『水不能溺』,俗話常說水火無情。同樣的有理上所講的、有事上所講的,如果我們在理上貫通,事上必定有感應,感應的緣是相當的複雜,不是那麼很單純的。古人說聞性是屬於水,在我們中國醫學裡也是認為耳與腎臟有關係。『觀聽旋復』,水才能歸其根本,所以說「水不能溺」。佛法裡面表法的意思多,佛法以火表瞋恚,以水表貪愛,這是三毒煩惱裡面最重的。如果在修學過程的當中我們能夠反聞,「旋復」就是反聞,能夠將我們的見性旋復、聞性旋復,像觀世音菩薩所說的「反聞聞自性」,這種功德可以斷貪瞋煩惱。為什麼?不會再向境界上攀緣。這樣瞋火不能燒、愛水不能溺,我們能夠斷瞋火與愛水,就有能力超越三界,這是一定的道理。

.

第五段:刀兵難。這些事情在過去的確是有,但是它不是常有。因此,善根福德厚的人他相信,善根福德薄的人他不相信,那就是不常有,這裡面說的有很深的道理。一般的凡夫耳根接觸聲塵,當中就產生耳識,識有分別,有分別就是相對的,因為有相對,所以刀槍就起作用。菩薩捨識用根,根是聞性,聞性就是本覺,本覺內熏,這是成純真的聞性。『熏聞成聞』,熏聞是本覺內熏,「成聞」是成就純真的聞性。所以才有辦法叫『六根銷復』,「銷」是銷融,「復」是成了一個;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將自己的全身融於無形相的境界。這種境界打坐的人容易體會到一些,有些同修在打坐,坐得有相當功夫的時候,他會感覺得身體不存在了。可是一大半的人感覺胸部以下好像沒有了,人非常的輕鬆,這種境界很多人有;功夫更好一點的時候,全身都沒有了。諸位要曉得,你要是感覺到整個身體不存在,你的身體跟整個宇宙合而為一,到這個時候刀槍對你不發生作用,這是在修打坐的時候上乘的功夫。雖然說上乘功夫,他只靜坐裡頭有這個情形,就是入定的時候有這個境界現前,這是相當好的境界;出了定這個境界就沒有,這不行。功夫真正到家,行住坐臥全是這個境界,所以這個身變成一個什麼樣?若有若無,你說沒有,有這個身在;你說有,自己沒有感覺。自己感覺裡面,是跟虛空法界合而為一;換句話說,不但有形的打坐是在這個境界,不打坐也在這個境界當中,這是大定,這個定才有受用。

.

『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因為如果你這個身是有分別執著,以為是有一個形相,它就發揮作用。諸佛菩薩、有道的人不被傷害,就是他的身跟虛空一樣,所以不能夠起作用。這種能力不但佛門裡面說出這個道理,瑜伽書裡頭也有,修到分別執著都無,身體不受一切外面的這些傷害,外在的傷害,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存在。這些道理在佛法裡面從綱領上說,經上講得很多,像《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諸位想想,我們這個身是有為法、是夢幻泡影,刀也是有為法、也是如夢幻泡影,因此彼此沒有障礙,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事事無礙;不到這個境界那是有障礙的,有障礙就有損傷。這是在大經大論裡面,佛都發明這些微妙的實相,也就是事實的真相。菩薩六根銷復,同於無形,所以他沒有受兵刃之處,眾生與菩薩感應道交,短暫的時間也達到這個境界了。前面跟諸位講一心稱名,一心兩個字很重要,因為一心就忘我,不但我執沒有了,法執也沒有了;你要有我執、有法執,就沒有一心。我們念佛法門裡常講,事一心破我執,理一心破法執。極其短暫的時間一心稱名,我法二執這個時候離開了,這個時候刀兵不能夠損傷,也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事事無礙。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17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可是這個事情的確不容易打破,不容易打破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有執著,幾時你不執著,你就醒過來了。如果還用執著,即使十方如來給你講經說法,講無量劫,你的程度跟今天還是一樣,沒有進步。為什麼沒有進步?因為你的執著沒放下。執著裡面最大的、最根本的一個執著,我執,《圓覺經》經裡面講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執著一個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你這有兩個妄認,這兩個妄認就是『痴暗』,就是痴暗的根本,不知道這是假的不是真的。好像念書不用功,年年留級,念了一輩子還是一年級,那有什麼辦法?總沒有辦法向上再提升一級,這就是你不能破執著。雖然經文很熟,不能起觀照作用,念的經論死在經論之下,這是我們的過錯。《般若經》裡常常教給我們,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我們文字般若有了,天天在讀經、天天在聽經,這都是文字般若,可是底下一步功夫就失掉,沒有起觀照的作用,所以你沒有辦法證得實相。我們今天缺乏的就是缺個觀照,我們今天來給諸位細細的說說這段經文。

.

『銷塵旋明』,「旋」是回頭,我們無始劫以來所謂「妄為明覺」,就是本經裡面講的「知見立知」,這樣就起了無明,把本明失掉。「迷己為物」,這句話不好懂,自己是什麼?自己是法身,把法身迷了,以為是外面的物、外物。不曉得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不知道,認物為己,這叫顛倒。這個意思我這樣說,諸位恐怕一下還不能夠體會,我們再舉個比喻來說,我相信你們都做過夢,天天都作夢,我們就以夢來做個比喻。當你在作夢的時候,那個夢中一定有你自己,沒有你自己,那夢誰做的?所以不管你做什麼千奇百怪的夢,夢裡頭一定少不了你自己,還有些人、還有些物,也有天地、也有山河。當你醒來的時候你有沒有想一想,這夢從哪來的?這個夢境是從什麼地方顯現出來?有沒有去想過?夢裡面的自己、別人、山河大地以及虛空,都是你自己心裡變現之物。能變的是你的心,所變的是夢中境界,整個的夢境不是你自己是誰?你們想想看是誰?我要給諸位說,什麼叫法身?整個夢境就是法身。為什麼?都是你自己的身。正是佛家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想想夢境裡頭,哪一法不是你的真心?法法皆是。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18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靈是不可分的,為什麼不可分?因為靈是從迷、執著裡面產生,所以它不可分。見性的菩薩以上,像觀世音菩薩這是已經成佛再來之人,我們問,他有沒有靈?給諸位說他沒有靈,所以他才能得大自在。因為你有靈魂,所以你不自在,這個道理在此地。靈是有範圍的,這是佛法裡面講神識,它是有範圍的。我們舉個比喻說,這個比喻也是經論裡頭常講的,真如本性就好比清淨大海,我們的執著就像大海裡面所起的一個水泡,這個水泡我們就叫它做阿賴耶識,迷惑顛倒的人把這個水泡就當作大海的全體。這個意思就是比喻,迷的人把阿賴耶識認為是自己的全體,道理在此地。所以破迷開悟、明心見性,這個水泡破了,破了原來就是大海。所以海裡面的水泡與大海,的確是一不是二,迷人看作是兩樁事情,覺悟人看到是一樁事情,不一也不異。

.

可是你要記住,迷的時候你有一個靈,就是你有一個神識,我們俗話講有個靈魂,這個靈魂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造業受報都是它,這是迷了才有這麼個現象。悟了之後沒有,悟了之後要是還有這個執著,你的清淨法身又如何證得?法身,法是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包括我們的虛空,唯有覺悟的人才真正理解一切萬法就是自己的身。諸位一下會不過來這個意思,我們也舉了很多比喻跟大家說,好比我們作夢在夢中境界一樣,全體的夢境就是我們自己一心,一心變現出整個夢境,整個夢境裡面哪一法不是自己的心?這是你清醒過來了,你想想對,整個夢境都是自己心變現之物。夢境裡面有個自己的身,是自己變現的,還有別人也是自己變現的。你念佛夢到佛菩薩,佛菩薩還是你自心變現的,夢裡面山河大地、夢裡面的虛空,全是你自己變現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可是你在夢中不曉得你作夢,你沒有法子辨別,你在境界裡分自分他,在境界裡迷惑顛倒。你要是覺悟了,「我現在是在作夢,一想整個夢境都是我自己」,你在夢中就證得清淨法身,你不再以為你自己的身是你自己自身,你曉得我自心所變現的一切物都是自己身,那情形就不一樣了。這樣的境界不難見得到。

.

所以諸佛菩薩看這個境界是什麼境界?清淨寂滅相。我們看這個境界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因為我們的心是生滅染污相,心照外面的境界,境界也是生滅染污;佛心清淨,照外面的境界也是一味清淨。所以境是隨心轉的,是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境界轉心那就顛倒了,這叫凡夫;心轉境界這是正理,這叫佛菩薩,這是聖人的境界。這個地方說,「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他們在這個世間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示現在各行各業當中,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如果你要是證得慧眼、法眼,你一看我們這個世間許多佛菩薩在示現。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19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我們在《佛名經》裡面,看到世尊給我們說了一萬多尊的佛名,佛的名號。菩薩的名號實在講那是更多。在《華嚴經》裡面我們明白了,菩薩是代表因地修行的法門,佛是代表果地上的圓滿功德,一尊佛、一尊菩薩只代表一種法門。這一切佛菩薩裡面,的確有兩位很特別,像阿彌陀佛,你們在課誦本都念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你看其他的佛沒加這樣的字樣,加上這樣字樣,就是你念一尊阿彌陀佛,就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都念到,就是你念一尊佛號就等於念一切佛的佛號;菩薩裡面觀世音菩薩特別,只要念一聲觀世音菩薩,就等於念了六十二恆河沙數的菩薩,這實在是不可思議。這就是說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所代表的法門是總持法門,所謂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這一點我們應當要曉得。何況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有緣分,這緣分從哪裡來的?就是同樣都是耳根最利。觀音菩薩代表的是耳根圓通,娑婆世界的眾生也是耳根最利。觀音菩薩他所得的圓通本根,就是耳根一門,開發從聞性裡面得一心不亂。在禪家講就是明心見性,見性之後就有能力以一身應無量身,以一心應無量眾生心。

.

上週有個同修提出這個問題,我也跟諸位解釋過。菩薩以一身去應無量的身、以一心應無量的心,他到底是一個神識,還是眾多的神識?這是有同修提出這個問題來。實在說這個問題是我們凡夫的見量來測佛菩薩的境界,套經上一句話來說,「無有是處」,沒有辦法、做不到的。諸佛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夠達到的,這個境界也不是幾句話就能夠把它講清楚。實在說根利的一語可以道破,根鈍的人愈說愈迷惑,當然說聽都需要有善巧方便,這一點也非常重要。諸佛應化在世間,就是本經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業不是諸佛菩薩之業,諸佛菩薩已經不造業了,所以才能夠循眾生之業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有業感,佛菩薩就能夠現無量無邊身,各個那裡都得感應。

.

你要說應化,是不是應化來的時候是個出家人、是個祖師?不一定。你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佛菩薩應化的。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是在各行各業之中,沒有一個行業佛菩薩不應化在其中的,男女老少什麼樣的身分都有,真是應有盡有,這裡面才有真樂!這一定要通達如來藏性,也就是我們講的明心見性。觀世音菩薩今天講要證真圓通,你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要得真圓通,才能夠有真樂,真正的離苦得樂,這是佛法裡頭最究竟、最殊勝之法。證得如來藏性了,諸位常常到這裡來聽經,總需要記住,佛在《圓覺經》說的「圓覺」,《楞嚴經》講的「如來藏性」,《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法華經》講的「一乘法」,統統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一樁事,名稱不同,事情是一樣的。通達藏性之後,一也是法界、多也是法界,一不為少,多也不為多。只要你能夠像觀音菩薩一樣證得聞性圓明,不是由聲塵而起知見,這是聞性圓明。如果是由外面的音聲(就是聲塵,動靜二塵,這是講音塵)起的知見,那就是佛在本經裡面所講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這些境界要曉得,然後在自己修行覺觀當中,你才曉得什麼叫覺、什麼叫不覺。你要是能夠覺「不覺」,那不覺就是覺;你要悟「迷」,那迷就不是迷,迷就是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功夫,這一點特別要緊,自己才能入得了法門。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20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上一次給諸位說這是四不思議,這四種不思議比前面的境界更高、更殊勝,這是觀世音菩薩證得圓通以後的境界。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修行的方法,『初獲』之「初」,這個初字就是這章一開端,觀世音菩薩告訴我們他所修學的方法,是「初於聞中」、「反聞聞自性」,用這個辦法。所謂初於聞中,這是就六根裡的一根來說,一根明瞭之後是根根皆然、都一樣。他所修的是耳根圓通,耳根所取的境界就是聲塵,聲塵的境界當然是非常廣大,也是無量無邊。所以你聽到的一種是有聲、一種是無聲,就是一個是動的境界、一個是靜的境界。這個地方著重在「初」字,實在講初相不可得,為什麼?因為聞性它是不生不滅的,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初相你到哪裡去找去?這是說真實話,初相不可得。從方便當中我們可以說初相,以往我們是迷在境界裡,從今天起是反聞,這一反就是覺、覺悟了。不知道回頭,隨著境界遷流,愈迷愈深,這才叫做生死。

.

此地的「初」,在《起信論》裡面講就是「始覺」,四種始覺我們都講過,這是始覺。從前不覺,現在一下覺了,耳根接觸聲塵,這是初覺、始覺。眼見色覺不覺?鼻嗅香、舌嘗味、身對觸塵、意對法塵,一覺一切覺,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會用一根,六根全都會用,這就是「初於聞中」初的意思。「初獲」,獲是他得到,得到什麼?『妙妙聞心』。反聞自性的時候,反聞之聞就是始覺,自性之性也就是本覺,始本合一,不但本覺妙,始覺也妙,本覺是心,始覺也是心,所以叫「妙妙聞心」。所謂反聞就是不用心心所,就是反聞。交光法師在本經給我們提出一個修學的綱領,他叫我們捨識用根。諸位要曉得,捨識用根就是反聞聞自性。是從哪裡返回來?是從識裡面回來,不用識而用性,用六根的根性就叫做反聞聞自性。

.

根本智怎麼補法?給諸位說,根本智就是修定,定是根本智的體,照就是根本智的用,你不修定怎麼行?什麼叫定?定就是不動心。佛門裡常講「八風吹不動」,給諸位說,八風吹不動那是小定,不是大定,那是入門,還未登堂入室。而我們今天小小的風一吹,就大大的動起來,那有什麼用處?六根在境界上,眼睛看得清清楚楚,這是照;耳朵聽得清清楚楚,這也是覺照,可是不能有分別,更不能有執著。一有分別、一有執著,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了分明,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定慧具足。不分別、不執著是定,了了分明是慧,你要是能夠常常保持這個境界,就是定慧等學。你要是能保持得住,永遠不能叫它失掉,這是我們常講的,一個修行人的自受用;他受用的時候,別人來請教你問題、來問你,隨問隨答,這是從你定慧裡變現出心心所為他受用。我這個話講了很多遍。變現出的心心所可不是自受用,自受用那就壞了,是他受用;自受用永遠是清淨,這是自受用。他受用,就像《楞嚴》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以無量的善巧方便應機說法,那是他受用。自己永遠住在一真法界,這才叫做妙妙,耳是妙妙聞、眼是妙妙見、舌是妙妙嘗、鼻是妙妙嗅,無有一法不妙。《法華經》稱為《妙法蓮華經》,我們講經題的時候也跟諸位說過,無有一法不妙,這妙字很難講。

.

.

.

台長: 斷捨離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書籍 / 經典 |
此分類下一篇:楞嚴經 0111 ~ 0115集
此分類上一篇:楞嚴經 0121 ~ 0125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