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28 01:54:12| 人氣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保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保險順便儲蓄」,是基本概念,尤其當你又是個薪水老不知花到哪兒,下定決心強迫自己能開始儲蓄時,儲蓄型保單是個不用傷太多腦筋的商品。

廣 告


◆儲蓄型保險 免傷腦筋

以往保險,多求「以防萬一」的保障,儲蓄型保險最簡單認知,是丟出去的錢有生之年是可以拿回來的,而不像傳統終身壽險,要等人掛了,才看得到理賠。

這類保險就是儲蓄型保險,基礎概念是,每個月提撥數千元,固定時間就可領回保額的10%利息;譬如,投保金額20萬,月繳2千,20年為期,每2年、也就是第3年就可領20000回來,待20年繳完,不用繼續撒錢,仍每2年拿回2萬,拿到終身。

根據市場經驗,每月繳2000到4000,是年輕人最常投資的金額,相當20年20萬與40萬的總保額;也有人希望把時間縮短,市場上從6年到20年都有,時間越短,保費就越高;還本時間,也是2到5年不等,端看保險公司與個人需求決定。

◆投資型保險 風險較高

賣保險也是賣商品,有良心的壽險顧問詢問客戶的財務狀況與目的需求之外,還會了解客戶的「風險承受度」有多高,如果,你自認有承擔更高風險的彈性意願,還有一種商品可嘗試,那就是投資型保險。

投資型保單的架構是「保障加投資」,也就是從保費中撥比例投資基金,這基金就從投保的保險公司擁有的基金商品去配套購買,這時保險公司擁有的基金支數和種類就很重要。

這類保險有風險存在,並非100%有賺無賠,因此,保險公司多使用「有機會」這種模糊卻充滿夢想的詞彙,形容額外獲利的空間遠景;買這類商品的基本認知是:有機會賺,也有可能賠,最壞也有蝕本機率,保險公司強調不保證獲利,投資風險也完全由保戶自行承擔,以平常心看待,才是正確心態。

有人買了投資型保險後,繳了段時間,才發現怎麼繳了這麼久,投入基金的投資金額卻不成正比,事實是,投資型保單第1年繳的保費,全都建構這張主約保單上,多半要到第2年,才有10%到30%錢投入基金市場,真正100%投資基金,差不多要等到第6年以後。

目前市場最低投資型保單,約1年24000元即可出單,同樣是每個月繳2000元。

和投資型保險相較,儲蓄型保險較有保障、風險也低、保證固定收益,更合適月光族,甚至可視為初步的保守退休規畫。

台長: 布里斯丁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