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5 21:14:00| 人氣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七、中品蓮花(凡聖共居處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七、中品蓮花(凡聖共居處所)

我們出了下品蓮花池,我如前持咒,身子乘坐飛機,騰空而起,只見無數輝煌的樓閣、塔尖,在我們面前掠過。這時,我突然覺得自己的身體,漸漸高大起來。因為,中品中生的蓮花池,蓮花大者,如中國一省,約七千八百里,我們從新加坡到吉隆,也不過一百八十餘里。因此,七千八百里差不多要到泰國的中部。蓮花這樣巨大,這裏往生者的體形身高,也相應的高大,與蓮花的增大成正比例。不用說,這裏的宮殿房舍,也相應的增高增大,方能客納這裏的眾生。

觀世音菩薩對我說:「中品中生,多數是凡聖共居,四眾都有,有出家僧尼,有在家男女居士,這裏的往生者,比下品蓮花的象生,更勝一籌。他們生前皆有出離三界之念,在娑婆世界時勤苦修煉,除自修外,還積極於佛教事業,如大興土木,興建寺廟,或大量印經書,廣宣佛法等,並行善佈施,嚴持戒律,慈、悲、喜、捨,臨命終時蒙西方三聖接引,往生中品中生蓮花池來,但是,他們的修持各有深淺,故亦分為上、中、下三等。」

不久,我來到了大殿,向諸菩薩參拜頂禮後,觀世音菩薩便馬上帶我到蓮花池參觀。呵! 中品蓮花池,比其他下品蓮花池,不知要莊嚴殊勝多少倍。四周皆七寶砌成,池中蓮花,花紋優美之極,而且放出各色光彩,互相輝映,真是艷麗奪目得難以形容。

尤為奇異的是,池中蓮花,花瓣奇特,分很多層,每層之內,皆有亭台、樓閣、寶塔等,放出十幾種色光,景緻美麗動人已極。住在蓮花上的人,身體呈金紅色透明,也會放光。他們的衣服裝束皆一樣,年紀約莫二十歲左右,不見一個孩子或老人。

這時,我一看自己,奇怪,不知甚麼時候也跟看變了,變得同他們一模一樣,只有觀世音菩薩還保持原來的樣相。

我向觀世音菩薩說:「為甚麼這裏所有東西都會發光,甚麼色,放甚麼光,而我的身體也會起了變化,同他們一樣。」

祂回答說:「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佛力所致,所以甚麼都會反映發光,阿彌陀佛放出無量光明,反映到這裏來,就變成這個樣子。你身體上的轉變,亦復如是,乃阿彌陀佛的佛力所引起的變化。蓮花池中每一個境界,裝束皆相同。險非自己有神通之力,另變各種樣相,不然整個都是統一的。」

然而,觀世音菩薩卻透露說,在中品蓮花池,也有一些色調黯淡不會發光的樓閣,不過,這並不是極樂國的實景,而是往生者妄想的夢幻無常境界。

正在說着,眼前就出現了一座不會發光的樓閣,四方有寬敞的花園,百花齊放,爭豔鬥麗,鳥兒在樹上跳躍,吱吱歌唱,這幅情景,與人間富貴人家的豪宅沒有兩樣。這一家人,大廳上洪奉有三寶,父母、妻子、兄弟、姐妹、親屬皆聚集一堂,修行唸怫,男女老幼二十餘人,皆是十分虔誡的佛教信徒。

這時,觀世音菩薩告訴我說:「這一家人,樂施好善,慈悲喜捨,有的巳往生到中品中生裏來,俱是依舊恩愛未斷,常念人間事,所以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情況都反映到這裏來。

觀世音菩薩說,九品蓮花,一品一品,由下而上,下品修好了,蓮花可移植於中品蓮花池中,這種情形,就像參禪一樣,初禪後進入二禪,二禪後進入三禪,三禪後進來四禪,其理一樣。

忽然,聽到虛空中响起鐘聲,這個樓閣,便消失得無影無踪,大家都變成二十來歲的青年,全是紅金色透明身,衣服裝束也完全一樣,人數越來越多,不可計數,形成了一個廣大的會場。

觀世音菩薩說,「今天是大勢至菩薩與常精進菩薩講法華經,你要去聽嗎?」

我回答道:「我最喜歡妙法蓮華經了,我們一起去聽聽吧!」

說着,我們走向會場講台。講台上四方皆是羅網,如虹如珠,放出千百種光,光芒四射,兩旁有七行大樹,聳入天際,樹中也有亭台樓閣,很多菩薩集中在上面聽經。講台由七寶金銀構成,不知有多少丈高,十分莊嚴。

觀世音菩薩帶我上台,我禮拜了二位菩薩後,祂們叫我坐在邊座上,大勢至菩薩在主席台主持。這時,不知哪裏來的香煙繚繞升起,十分清香,天上奏起悠揚動聽的天樂,無數美麗的飛鳥,跟着音樂和鳴飛舞。大家禮拜之後,大勢至菩薩站起來,宣佈講經會開始,接着,常精進菩薩上法師座,向大家禮拜後,接着說:「妙法蓮華經,是華藏世界諸佛的根源,是成佛的根本,凡想要成佛者,必學此經典。上一回說第一節,甚麼是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是無量寶,今天說第二節,妙法蓮華經的作用…」大慨說有一個鐘頭左右。

我聽了經文後,心中有一個疑問,就是這裏所講的妙法蓮華經,與人間既存的妙法蓮華經經文句子不同。於是,我將這個疑問,向觀世音菩薩請教。

祂解釋說:「人間的妙法蓮華經,經文較淺,這裏所講的經文則較深奧,雖然深淺有別,但意義是一樣的,可以這樣說,天人不懂菩薩的境界,羅漢不懂菩薩的境界,菩薩不懂佛的境界,你聽菩薩講經,只發出一種音,千百種語言皆按聽者自己的語這聲音收聽到,這就是語言陀羅尼三昧。」

常精進菩薩講經畢後,眼前出現了一幅不可思議的奇境! 只見天上散下很多天花寶物,如球狀,如三角形狀,各色各樣,不一而足,金光萬道般的洒了下來,台下的聽眾紛紛伸手去接,或用衣服來盛。這時,天樂齊鳴,仙曲悠揚,聲音不知是從哪處發出來的,十分莊嚴。突然,台下成千上萬身穿紅色衣裝的男青年,搖身一變,全都變成綠色衣裳女青年,桃色裙子上繫着金色腰帶,一起翩翩起舞,歡樂無比。不一會,他們又變成了球形蓮花,各現出不同的美麗色彩,各色光芒四射,一個人影都看不到了。突然,蓮花上又現出菩薩端端正正的坐姿。接着又變成無數金塔、銀塔,光輝四射,四周景色,變得難以形容的優美壯麗。

正看得出神間,忽然看到虛空中有幾首個身穿綠衣的女子,衣袂飄飄,從空中很快的一起落下,衝過大殿,穿牆透璧,如同穿過空氣中一樣,一點也不見阻礙。我甚為驚訝,問觀世音菩薩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現象。

祂說:「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的願力形成的,其性質不是物質的,故無論亭台、樓閣、宮殿、寶塔、山水、花草樹木,皆透明無物質,故毫無阻礙,可以自由穿梭而過。不信,你也去撞一下看!」

我依言,跑到大殿的圍牆旁,以及大柱、欄杆等處,每處試撞一下,一出一進,穿入穿出,果然無阻無礙! 但是,用手去觸摸時,只有實物存在,却是沒有阻礙而已。這種現象,倒有點像摸水一樣,摸下去的確有東西的感覺,但是,依然可以任意穿進去。

跟着,觀世音菩薩帶我去參觀兩處奇境,那就是八大景山與華藏世界展覽館。



「八大景山」

 

中品下生的往生者,一般上較少妄念,或者沒有妄念。他們的外貌,皆在十六至二十歲之間,衣服相同,無分男女。他們的行動也是集體的,每天供養十方佛。那裏的蓮花,層次也比較多,各種顏色,皆會發光,比起下品蓮花,那更要殊勝得多了。

在這裏,有一個「八大景山」,這八大景,是代表我們的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那末識、阿賴耶識、合稱八識心田。阿彌陀佛,設立此景,是要前來這裏往生的人,將自己的八識心田,全部修到「空」為止。

第一景山,叫做「光明景山」,是代表我們的「眼識」,在這山中,十方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例如,要看娑婆世界某某眾生,他的前世與過去世的情形是怎樣的。如果眾生的前世是豬,再前世是奴婢,更前世是富貴人家,更更前世是帝王將相… 皆一一可以看到,甚至其他佛土的情形,亦可一目瞭然。

第二景山,叫做「聲聞景山」,是片表我們的「耳識」,一到此山,耳朵可以聽到十方世界的一切聲音,甚麼聲音,只要一經於耳,就可以辨認出來,甚至佛在講任何經典,皆可聽到聽懂。

第三景山,叫做「味芳景山」,是代表我們的「鼻識」在這山中,可以聞到十方世界的任何氣味,氣味只要一經於鼻,就能夠辨認出其中「內容」,如聞到孕婦的氣味,便能分辨出胎兒是男是女.,如聞到金屬的氣味,就能分辨出是金、是銀、是銅、是鐵。

第四景山,叫做「音聲景山」,是代表我們的「舌識」,十方世界,任何從嘴中所發出來的聲音,上至佛界,下至地獄的聲音,皆全部能聽懂。

第五景山,叫做「金身景山」,是代表我們的「身識」,在此山中,可以憑觸覺,辨認出一切一切的事物,可以看到十方國娑婆世界的一切金身,三十二相,哪一樣身相都可以看到。

第六景山,叫做「意識景山」,是代表我們的「意識」,在這山中,可以看到無數諸佛,祂們的每一世修行,全部在意中呈現出來。自己的生生世世,一百世,一千世的情景,亦可映現在眼前。

第七景山,叫做「濟明景山」,是代表人的第七識 -- 「那末識」,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境界,是將上述六景,同時集中起來,也就是說,在此景中,你想看、想聽、想嗅、想味、想觸、想法,皆一併顯現出來。

第八景山,叫做「無邊景山」,是代表我們第八識 -- 「阿賴耶識」,這個境界,是遍虛空的,過去、現在、末來三世,十方世中一切的一切,皆可映現。



「華藏世界展覽館」

 

中品中生的蓮花往生者,他們生前在娑婆世界,對佛法的認識與修持,是相當的深厚。同時,他們在行善佈施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有相當大的成果。因此,成就大善根,故中品中生者,無論在修持與累積功德上,皆比中品下生高出一級。

中品中生這個境界,有很多的房子與塔,不用說,這裏的眾人的體形高大,也比中品下生等而上之,故房屋與塔,也和應的增高增大。在中品中生裏,每天都有從天上掉下的花,這裏的眾生,每天就是拿起從天上掉下來的花,來供養十方佛。這些花都是非常殊勝,非常美麗的,並非娑婆世界的花可及其萬一。同時,從天上所奏出來的音樂,是非常非常美妙的,非筆墨所能形容。據佛經上說,「世間帝王有萬種音樂,不如轉輪聖王諸音樂中一音之美,百千萬倍。如轉輪聖王寓種音樂,不如忉利天諸音樂中一音之美,百千萬信。如忉利天王萬種音樂,不如第六天王諸音樂中一音之美,百千萬倍。如第六天王萬種音樂,不如阿彌

陀佛剎中諸七寶樹一音之美,百千萬倍。」

中品中生的眾眾生,身上會放光,體金缸色,呈透明,沒有阻礙,所以能夠在剎那間,前往諸佛剎,供養十方佛,剎那間回到原地來。在生前沒有很大功德的人,是不可能成為這裏的眾生。

到了中品中生果位的眾生,他們的妄想就少了,甚至沒有了妄想。他們所要吃的東西,也少了,不像中品下生,他們要吃花蜜糕。因為他們在修持上越來越高,已到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

在中品中生裏,有一座叫做「華藏世界展覽館」,在這個展覽館裏,可以見到佛菩薩各式各種的修行方法,可謂包羅萬有。

「華藏世界展覽館」裏面,有一層一層,每一層,都有展現一佛成佛的整個過程,例如阿彌陀佛,他的前世是甚麼人(法藏比丘),他的師父是誰(世間自在王如來),他曾修何法,發何願,他更前一世是甚麼,甚至未成佛前的百世、千世前的整個情形,皆可一覽無遺。如果你想看那一種境界,你可以到另外一層,例如去看觀世音菩薩成道的過程,他每生每世的生活情形以及求道經過。你想看釋迦牟尼佛、藥師佛、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人,生生世世的修行過程,都可以在這個「華藏世界展覽館」裏看到,十方世界一切佛、一切菩薩的情形,亦復如是

台長:
人氣(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