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13 14:04:55| 人氣25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道儒的三大思想精髓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儒家 

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修身過程包括兩個基本環節:、誠意正心。格物就是正確地認識事物,可以通過讀書、論學、應接事物、反省內心等活動而達到;致知是格物的繼續,通過對格物之所得進行綜合思考、整理加工而達到體會天道和人倫;誠意就是鍛煉慎獨,做到既不欺人也不自欺,獨處時也象被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仍然克誠克謹;正心就是排除情欲的幹擾,、專心致志、“虛壹而靜”。 

修身的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儒家的人格範疇非常豐富,如消毒公司仁義禮智信、、忠孝節悌、中庸、平和慎獨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仁義禮智和中庸。“仁”相當於現代心理治療中的“共情”,它是愛和理解的基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義”是指人的行為必須合乎法度、身份、倫理規範。“禮”是比“義”更具體的行為規則。“智”就是博學而智慧。 

孟子認為,人人生而具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它倉儲架們是仁、義、禮、智的四個“善端”,只要把這些善端加鍍膜以開發擴充,就可以完成仁德的內聖修養;如果進一步把這種仁德外化於社會,施仁政於民,就是儒家的外王事業。既然善端是先天具有的,於是孟子斷言:“”,認為人對萬物的禮品知識都是先天具備的,只要“盡心、養性、”,就可以把它們發掘出來。明代王守仁據此創立了心學,提出“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心即是理,心外無理”。這個理論與佛教“阿賴耶識是產生一切現象的種子”的觀點是相通的,與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學說也有相通之處。 

仁義禮智是儒家所宣導的基本人格,它們與具體的社會角色相結合,生成相應的角色人格,為形形色色的人制定了詳細的行為規範,同時也制定了台北消毒公司心理健康的標準。一個人的行為如果符合這些規範,就是心理健康;如果不符合這些規範,就是心理障礙。這個觀點與古代印度的業瑜伽非常相似。 

印度人對瑜伽的理解是非常廣義的。凡是能夠使人與宇宙本原形成神秘聯繫與結合的活動都屬於瑜伽。在初期瑜伽和古典瑜伽中,影響比較大的瑜伽形式有:(1)業瑜伽,一個人只要地認真履行一切婆羅門教社會所規定的法規,死後一定能夠得到解脫。(2)智瑜伽,是指通過學習關於世界本原的知識,並在這種知識的指導下,用各種方法,包括瑜伽禪定來證悟這個本原。(3)信瑜伽,一個人只要有對神虔敬信仰,就能夠蒙神庇佑而得到解脫。(4)王瑜伽,通過對心理活動的控制與修持,可以使人獲得解脫。 

印度哲學認為人的行為會引發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的東西,稱為“業力”(Karma),這種東西會按照人的行為的善惡性質,帶來相應的果報(“業報”)。婆羅門教認為在種姓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等級中,都有與自己的社會等級相應的社會職責與生活規範,稱為“達磨”(Dharma),也就是“法”。沒有任何個人的企圖,也不考慮行為的後果,完全按照“法”的規定去行事,這就是業瑜伽,也稱“行為瑜伽”。業瑜伽相當於儒家所說的“禮”。 

對於儒家來說,治療心理障礙的最佳方法是“”。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所說的“學問”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更主要的是做人的道理,不是應試教育而是素質教育,不是智育而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所用的手段稱為“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與現代的作業治療和工娛治療相似。 

然而,再詳盡的行為“手冊”也會有遺漏之處,如果遇到沒有明文規定的活動該怎麼辦呢?儒家還有一條總原則,那就是“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無“過和不及”,不偏不易。“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換句話說,中庸就是對事物進行處理,並取其平均數,與心理健康的統計學標準毫無二致。 

其實,佛教也講“”。大乘佛教中觀派從“一切皆空”的理論出發,否定一切,甚至把“空”也否定了,認為佛教所追求的最後的解脫也是空的,因此,對“有”和“空”、世間和涅盤、痛苦和解脫都不可執著,應該,走中間道路(稱為“中道”)。中國禪宗繼承了這一傳統,主張“即眾生而成佛”、“即煩惱而成菩提”、“即無明而成智慧”、“不舍生死而入涅盤”。通俗地說,就是在出世和入世之間走中間道路。 

二、道家 

道家認為,走中間路線和走極端都是不可取的,因為矛盾無所不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因此,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當遭遇不幸的時候,設法從中看出好的一面,“”;當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居安而思危”。為了做好一件事,必須“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因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還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之王”,就因為它善於處在小河流的下游。不難看出,道家是非常講究策略的,為了戰勝敵人,必須“欲擒而故縱”,“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這些觀點後來統統被《》所繼承。 

從中國文化的格局上講,道為源而儒為重。中國哲學中的許多重要概念和範疇都出自於道家。道家思想是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它所關心的是“”的“道”,而儒家只是把“道”運用於現實生活,制定了種種道德規範。相對于儒家強調道德的完善,著力於塑造倫理人格,道家則強調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的合一,其理想的人格是一種自然人格。:“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仁、義、孝、忠等道德規範是社會失範的產物,人們應該拋棄這些道德規範,而不是用這些道德規範來束縛自己。道家所宣導的自然人格與儒家理想的倫理人格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從心靈上剷除社會道德規範,認同于生命的自然狀態。從表面上看,似乎中國的士大夫們都是儒者,他們的人格類型都是倫理型的,唯有不知名的隱者才忠實地體現了道家的人格理想。其實,對道家的人格理想的認同也並非都要隱跡山林、超塵出世,只要從心靈上剷除了世俗的道德規範,即使端坐廟堂之上也能與宇宙生命相通。“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換句話說,中國士大夫的人格是外儒內道,他們向人展示的是儒家的入世,而自己嚮往的則是道家的超世和逍遙。他們得勢的時候是儒者,失意的時候是隱者。 

道家經典《老子》總共只有五千字,但所蘊含的思想非常豐富。楊德森從中整理出道家處世養生之法的四條原則: 

(一)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的事,不做害己、害人和危害社會的事;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量力而行,不與人爭,不與人攀比,不妒賢嫉能。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降低利己私心和過度的爭權、爭名、爭利的欲望,奮鬥目標應該切合實際,不安排過多的任務,對人對己不作過高的要求,有所不為然後有所為,適可而止,。 

(三)知和處下,以柔勝剛 

,水容萬物,,百花齊放;不同而和,相容並蓄;不言自明,不戰而勝。 

(四),順其自然 

掌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預測進程,預知結局,,。不,不強行蠻幹,不,不急於求成。在危機面前作好最壞的打算,尋求不壞的結局。 

楊德森把“四條原則”整理成“道家認知療法”。其實,“四條原則”只是一些有關行為的規定,屬於“”的範疇。至於為什麼要按這些原則行事,還需要做一番解釋,讓病人有所領悟。 

三、佛學 

佛教認為,矛盾是人編造出來的。人類發明瞭邏輯,然後就把不符合邏輯的東西稱為矛盾。只要放棄邏輯,矛盾也就不復存在了。沒有好壞,沒有真假,沒有善惡,沒有美醜。好就是壞,真就是假,善就是惡,美就是醜。“穢土即淨土,煩惱即菩提”,“世間即涅盤”,“眾生即佛”。“青青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就是說,世界本來是渾然一體的,人類用“分別”的眼光把事物區別開來,於是就有了上和下、大和小、好和壞。這種分別不是事物的固有屬性,而是主觀臆想的產物。 

不過,絕對否認事物的分別和差異是不可能的。客觀事物的確是有差別的。但是,好和壞確實不是事物的固有屬性,而是人的價值觀的體現。人類的價值觀主要有六種:真、善、美、聖、權力、實惠。客觀現實無所謂真假,人們從“真”或科學的價值觀出發,把符合邏輯的東西稱為真,把不符合邏輯的東西稱為假;客觀現實也無所謂善惡,人們從“善”或道德的價值觀出發,把對社會有利的東西稱為善,把對社會不利的東西稱為惡;客觀現實無所謂美醜,人們從“美”或藝術的價值出發,把某些東西稱為美,把另一些東西稱為醜;客觀現實也無所謂聖俗,人們從“聖”或宗教的價值觀出發,把某些東西稱為神聖,把某些東西稱為世俗。佛教作為一種宗教而否定聖和俗、佛和眾生、涅盤和世間的區別,說明它是一種超越性的宗教,其目的是消除價值,消除偏見,消除分別,還事物以本來面目。 

消除價值就是“去價值化”或價值中立。開放意識的種種措施,如提高敏感性、保持新鮮感、體驗痛苦、挑戰危險、放棄邏輯、超越語言、正視邪惡等,都是為了去除價值。換句話說,意識就是價值,開放意識就是去價值化。反過來說,去除了價值的分別以後,意識範圍就會擴大,可以包容無意識的所有內容。 

心理諮詢非常強調價值中立,稱之為“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不管來訪者的表現如何,諮詢人員都不予評價,也不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給予鼓勵或批評,而是“無條件”地予以接受,並且給予積極的關注。這就要求諮詢人員必須是去價值化的,價值中立的,開放的,心靈不設防的(即沒有心理防禦)。 

儒家把好和壞視為相互分離的兩種客觀存在,要求人們做到不好不壞;道家也視好和壞是客觀存在,但認為它們是混合在一起的,好中有壞,壞中有好,或有好必有壞,有壞必有好;佛教則認為,好和壞不是客觀存在,而是人為的規定,如果把某一種客觀事物規定為好,那麼其餘的就是壞。在佛教看來,好和壞是相對的。如果標準很嚴格,那麼,好的就少,壞的就多;如果標準很寬鬆,那麼,好的就多,壞的就少。因此,舍爾巴茨基把佛教哲學稱為相對主義。 

佛教的相對主義還體現在對世界本原的看法上。佛教所謂一切皆“空”,不是說什麼也沒有,而是說一切都是相對的。有因才有果,果依因而生。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因果鏈。這個因果鏈非常龐大,以致於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因果鏈上的任何一個點或環節都是沒有“自性”或獨立性的,它必須依賴於其它的環節,通過與其它環節的聯繫而獲得意義。這個觀點與現代語言學和非常相似。 

許多人以為,語詞都有所指,語詞的所指就是它的意義,而現代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任何一個語詞本身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當它與其它語詞發生聯繫時才有意義。也認為,人們用一種現象來解釋另一種現象,而用來解釋的現象本身也有待於解釋,於是就會發生解釋的“延宕”,也就是永遠得不到最終的解釋。但是,沒有最終的解釋並不妨礙人們去做出解釋,因為許多現像是可以互相解釋或“迴圈”解釋的。這就是說,解釋是一個自足的系統,首尾相接而形成一個環或一張網。推而廣之,人的心理活動也是如此,它是一個由觀念或構成的網路,這些觀念和通過相似關係和互補關係聯接起來,從而獲得一定的意義。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已經提出,世界也是這樣的一張網,任何一個事物都不是獨立的,它依附於其它事物,受制於其它事物,沒有實體,沒有主體,“”,“諸法無我”。

台長: plm09929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54)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hgf
<a href='http://www.arakwarned.pw/345.html '>adidas這麼低太囂張了</a>
<a href='http://www.arakwarned.pw/346.html '>chloe 2012 春夏</a>
2014-06-14 11:39: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rray ( 0 => 'active_moon_2013', ), ), ); ?>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