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26 16:02:03| 人氣64| 回應0 | 上一篇

談設備維修管理電腦化的實質效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企業進行流程改造的同時,管理階層往往只注意到產品的生產量,進出貨的存貨管理,財務會計的管理等。對於設備的維護管理,卻常是被忽略的一塊。雖然諸如TPM等活動的推動在台灣已廣為企業所採用,這些活動與制度可以有效的提升維護工作的效率,但是這些活動與制度的推廣,對於實際維護人員與現場操作人員來說,往往是增加了負擔,而非增加效率,造成實施上的困難。

再者,目前大多數的企業中,設備的維護管理大多停留在單線式的運作,無法與企業現有系統整合,形成了企業資源管理的漏洞。

對於維護管理電腦化,其主要涵蓋設備管理、工作管理、排程管理、資源管理、庫存管理、採購管理、資料分析等。主要概念在於是以工作的發出、審核、執行、結案為主線,合理的安排相關的人、財、物等資源,將傳統的被動檢修轉變為積極主動的預防性維修,並結合相關的資料分析系統,落實預知保養工作。

而透過設備維護管理軟體的實施,電腦化、自動化、系統化地管理設備維護業務,儲存、處理各類原始資訊,提高維修工作效率,減少人爲錯誤同時精確核算各類成本。達到以下目標:

财 有效的工單管理系統
爲了確保設備狀況與資料的全面性,工單管理系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一般的工作報告,還是臨時性的工作,或者計劃性的保養,其所有資訊都應該保證完整的記錄在系統的工單中,包括所需員工的專長/證照、使用資源(工具,承包商)、相關文件(ISO文件、上次檢查結果)、標準作業程式,計劃的工作時間、實際的工作時間、安全措施等。同時通過對維修員工工作量的分析,後續工作的進行,將維護工作有效的實施。並且符合相關法規標準。在此基礎上可以對設備維修歷史資料進行分析,保障設備的最佳使用狀況,而這也是設備維護管理的目標。長期累積的工單歷史記錄也爲企業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經驗資料,有了這樣日益全面的經驗系統作爲保障,維護工作品質也能夠大大提高。

财 精確的工單流程與統計
系統同時支援多種狀況下的維修彙報機制,從而使維修工作得到最快的彙報、審核和派工。由於對於每項維修工作系統都可以提供參考的工作流程,能夠使部門調度適當的人力和其他資源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單關閉後,所有在工單上發生的費用成本都被自動累計起來,通過對比,分析預算的費用與實際發生的費用之間的差別,找出産生差別的原因,從而動態調整既定的維修計劃和標準作業模式,降低成本。
制定標準作業計劃也是對成本和維護工作過程進行事前控制的有效方式。系統通過統一的工單系統和建立標準的維護工作結果代碼體系,使部門實現在工作全部過程中的進度與結果追蹤。
财 維護工作記錄的保存
如前所述,系統提供了一個完善的工單管理系統,管理工作過程,記錄維護工作中的相關資訊。大量資料的累積和去蕪存菁,形成了一個專家系統,支援日常的維護工作以及維修計劃和維修策略的制定,對於企業來講是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産
财 通過設備資料的定義有效管理企業的所有設備
在系統中可以將所關心的所有設備記錄保存在系統中,包括設備的基本資訊,如設備編碼、設備名稱、所在位置、規格、安全規範、維修承包商、裝置日期、儀表數值,相關文件連結(ISO文件、圖片、技術資料等),還包括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檢查與維修記錄、異常維修歷史、裝置位置變化等資訊。通過對設備基本情況的把握,使企業從根本上掌握了設備的運行狀況,並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得有效的資訊進行生産、檢測、維修的決策。
财 工作資料的快速輸入
利用個人數位助理(PDA),提供工作人員在從事維護工作時,可以藉由PDA直接輸入工作結果,再與電腦連線將資料上傳至資訊系統中,減少重複輸入,增加效率。
财 建立完整的故障管理系統
它將企業中不同設備類型的所有可能發生的故障情況歸納匯總在同一個體系中,包括故障現象,任何一種現象所有可能的發生原因,以及任何一種故障原因可能有的解決措施。使用者還可根據自身使用或分析資料的需求將這種體系結構擴展至更多層次。另外,統一的故障代碼體系使得使用者在彙報事故故障的時候使用統一標準的術語或代碼,不至於造成混淆,也利於提高故障歷史資料分析的品質。這樣就從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了資料的品質,使其對設備維護過程發揮更大的作用,從另一個層面幫助提高設備的可靠度。

财 提供正確的維護方法指導
電腦化維護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是建立在以可靠度爲中心的理論基礎上,使得維修工作系統化。通過先進的電腦和網路技術,在營運過程中,根據設備的重要性與風險,訂定優先順序,對設備維護工作提供對應的維護方案參考,從而降低因維護不當而造成的停機的可能性。
财 通過計畫性工作方案提高設備可靠度
如果將設備的維修分爲計劃性維修和失效性維修兩種,提高設備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提高計劃性對臨時性工時的比例。使用者通過對所有設備的需求分析,制定檢測時程和方案,規劃所需的人力,物料,及資源需求使得每項計劃性工作在預定的時程內完成,就如同健康檢查一樣,將設備納入完整的計畫檢測體系中,配合完整的維護方案,提高設備可靠度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對於電腦化維護管理系統的導入,在實施的同時,由於資訊系統的引進,配合管理制度的落實,使得現場維護作業方式的變革,使得不僅是管理階層,甚至到現場維護人員與操作人員,都可以清楚的察覺工作問題之所在,從而自發性的改進工作流程,提昇工作效率,而這也就是維修管理電腦化的實質效益。




節錄自 工研院環安中心 林仁傑

台長: 舜哥
人氣(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