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15 00:24:52| 人氣148| 回應1 | 上一篇

當代工藝創作方向之追求 ─從技法與媒材觀點探討『還原‧越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代工藝創作方向之追求 ───從技法與媒材觀點探討『還原‧越界』
◎劉得劭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教授

工藝是人類因應生活需求應用材料與技術從事器物製作的活動,有機能的要求、有美的觀點,由於不同時代不同環境,器物也隨著工藝人的智慧呈現多元的樣貌,20世紀初,工藝器物在工業大量生產,工藝用品大量問世之後,曾經工藝人透過心、手、腦製作具有工作痕跡的工藝品,逐漸為工業產品所取代,............而工藝人擁有精湛的工藝技術,與媒材豐厚的對話經驗雖然仍流傳在當時社會中,但其受到工業產品衝擊之後,工藝卻又在另一個舞臺上展現其特有的魅力。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美國為先例,將工藝導入學校藝術科系之相關課程,進而發展成工藝科系如陶瓷工藝系、玻璃工藝系、金屬工藝系等,這些科系一面承續著傳統工藝的技術與材料的應用與創新之外,另一方面現代藝術思維的介入,讓工藝器物製作不再成為工藝活動唯一的宿命。..........................因此,形成以工藝技術與材料作為藝術創作的發展面向,進而開創傳統工藝以機能與美學考量之器物製作以外的領域----工藝創作。在台灣八十年代之後,也開始從傳統器物造形的傳統工藝之發展,拓展為以工藝材料與技法追求藝術性表現的工藝創作領域。
傳承自台灣繪畫藝術的發源地...........................2006年韓國交流展『還原‧越界』展現他們這一兩年來在工藝創作上的作品,透過與韓國首爾教育大學藝術科系的交流活動中,他們應用各自熟悉的工藝媒材傳達他們所思所想,這幾位年輕世代的工藝創作者從他們自己所慣用的創作媒材技法,各自發展其創作語彙,使其作品呈現個人獨特風格與無限的創作張力。
此次還原與越界的創作就創作媒材與技法而言,儘管十一位創作者各自在主題上有獨特的命題與創作追求,....................整體而言,創作者對工藝媒材與技法的應用卻有其共通之處,即以簡單純化的媒材與具個性語彙的技法呈現其創作內涵。這或許是在此世代的工藝創作者共通之特色,也或許是研究所期間他們得以互相激勵與觀摩所致。
林昶戎本次交流展覽的策展人,擅長多種媒材的應用與表現,近年來在應用藝術與純創作的表現上均積極投入,此次展出作品................
.............

詳見 本論述與評論集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11061230106631

---------------------------------------------------------------------------------------
「還原.越界」工藝創作韓國國際交流展 策展團隊 敬上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134, Sec 2., Hoping E. Rd., Taipei 106, Taiwan.
================================================================
展演相關資訊如下:

「還原‧越界」台韓藝術創作交流展

2006.12.30~2007.1.5

地點:台北市 文化總會(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1號出口)

策展人:林昶戎

協同策展人:宋穎潔

台灣藝術家:宋穎潔、李姿瑩、林昶戎、林子瑜、洪惟心、陳盈潔、黃俊程、 楊千儀、劉怡安、羅紹綺、鍾鴻如

韓國藝術家:류재만、성낙경、이정완、임영진、장현정、강원숙、한규원、나상순、김미나

官方信箱:ntue_craft@tea.ntue.edu.tw

購買論述出版集: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11061230106631

主辦單位:韓國國立首爾教育大學、台灣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承辦單位:台灣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學系碩士班

台長: NTUE
人氣(14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