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7 01:29:17| 人氣6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宋代書法家米芾中岳帖賞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米芾簡介/
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史傳說他個性怪異,喜穿唐服,嗜潔成癖,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
在書法上,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蘇東坡盛讚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雖然畫跡不傳於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傑出代表。
中岳帖賞析/
米南宮作字很講究姿態,就是『勢』,我們看看這中岳帖第一張局部,『雲』字擺正『水』字軸心向右下斜,心字也相同,到『常』字相反的擺回向左下,他寫字時喜歡這樣搖擺著軸線,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一行行的字都如同神龍擺尾,顯得活潑而輕鬆。
在章法上『行』距離很大,超過一行寬,字的上下承接距離依字形與筆畫多寡而作著適當距離。
米字的節體很重視左撇,這樣的處理讓他的字有一種左低右高的體勢,這點與王羲之的結構特徵是明顯不同的,在王羲之的行書裡,右下角是非常重要,因為他必須以右下角來連接下一字左上起筆,以此形成脈絡,不過米芾雖是學二王,卻由此右上體勢闖出『成一家』的成果。
米字除了體勢與王羲之不同外,在用筆線型上較接近獻之,王羲之的行草有時『章草』氣味會在線型上出現,我們看米字會發現,他的線型要圓潤些,轉折也帶更多圓味,其實米芾這部分是受到顏真卿的影響,雖然米芾在他的『海岳名言』中批評了顏魯公,但其實他深受魯公行書影響,我們可以比對顏真卿『祭姪稿』的字,就可以發現米字中『顏味』蠻重的。
在這部分的章法,有沒發現在一行字裡頭,不僅有軸線傾斜,還有軸線垂直但重心卻左右偏移的,例如從『圖』到『真』字,如同階梯狀的向左方逐字偏移。
線型的粗細對比與大小是形成這件書跡節奏的主要因素,米字通常在整幅字中由最細到最粗變化度很豐富,第四行夷字第五行此字與第三行終成兩字,在粗細上差距達到6倍左右,米字這種豐富的線型、粗細、章法變化構成了他獨豎一格的成就。
米芾的字常被評有狂氣,尤其是他的大字作品,但這『中岳帖』不但不狂還透出些溫潤,是學習行書的良好法帖。


2005.5.23 墨魂解析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書法論壇"。網址/http://myforumtaiwanne.dz.forumable.net/tc/index.php

台長: 墨魂
人氣(6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玄毫雪跡 |
此分類下一篇:擇臨散氏盤金文
此分類上一篇:草書條幅立軸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