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7 00:14:28| 人氣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希比希簡易地理誌(第一部分北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次輪到北部了

為什麼會輪到北部呢?

因為其他地方東西太多,一時之間打不起來,就先偷懶一下

首先來張示意圖:

這張圖很明顯地標是出了今天要講的範圍,嗯,就是亞梅利塔山脈以北的地區

這裡一看就知道,年均溫極低,東岸又比西岸低,居民以哈肯蠻族為主

除河東沃地運用了地熱種植作物外,各地主要從事狩獵生產

長久以來,此地甚少開發,但艱困的環境卻給了這裡的人種超人般的體魄

  

亞梅利塔山脈:

一巨大皺褶山脈,橫貫整塊大陸

最高峰為孟特拉西河發原地—卡士坦布峰,5697M

由於冰河的切割作用,此地不似東希比希山的艱險

促成了南北商旅的往來

雖然如此,長久以來,南部的農耕民族在此建立了許多險塞

對於軍事通行來說仍是困難重重

在三十五世紀以前,山脈的大部分都在哈肯蠻族的掌握之中

戰亂也從未停止

三十七世紀以後,亞梅利亞山成為農耕與狩獵民族的界線

戰事雖有,但緩和許多了

 

拉朗克平原:

大陸西北方的寒凍平原,雖然受到暖流滋潤,但仍然不適農耕

風河貫穿其中,一年之中有十個月河口是結凍的,泛溢的河水混著冰在下游形成一片沼澤

因此下游地區的狩獵民族以沼澤狼犬為交通工具

中上游仍是以馬為主

此地區有一大城—蘭蒂爾特

位在風河中游東邊300公里處

為一貿易中心,東北方的貨物與西方的貨物在此交會

此區的哈肯蠻族較東邊的同胞和善,

學者推測是商人性格導致如此

不過在二十世紀左右,哈肯蠻族的勢力到達了剛玉湖一帶

希比希帝國都拿他沒轍

可見溫和的民族仍然可以強盛

 

梅瓦帕克草原:

雨量稍少的草原區

哈肯蠻族的牧馬區

夾在兩條河流中間,

商貿不如西方興盛,但此地的哈肯蠻族懂得掠奪自己想要的物資

自古以來,這裡一直是希比希帝國的死敵孟坦帝國的根據地

孟坦帝國的勢力跨越了亞梅利亞山,

雙方在泰拉要塞(今 坦奧堡)附近長期衝突

戰爭持續了千年之久

希比希將軍塔賽西拉於3019~3021年發動最後一次北伐,

重創孟坦帝國,但卻也無法長期佔領山北的土地

雖然免除了北方的威脅,但國力也被嚴重削弱

最後終於被泰坦帝國併滅

而孟坦帝國也分裂成許多小部族

部分土地被尤拉帝國侵吞

尤拉帝國也是一古老帝國

根據地在尤拉河中上游一帶

此處河流由西北流向東南,使這段河水不常淤塞

對尤拉帝國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不說遠,看下一個地區

 

瑟塔寒原:

此地可以以兩個字形容—"凍""爛"

凍土遍地,鳥不生蛋

不過此地以出狂戰士出名,

這裡的戰士可以十天不吃飯三天不喝水作戰

人口大量外流,但是部族規定未成年人一定要留在家鄉

這裡的部落也是北地各部族積極拉攏的勢力

畢竟這裡的人真是好用......

 

河東沃地:

緊鄰東海,北地的少數農耕區

以其氣候條件要種植作物其實是很困難的

巴塞里人看中了此地的肥沃土壤和地熱資源

在此地搭起了簡單的棚子作為溫室,利用地熱加熱水

再讓少量蒸氣瀰漫於溫室中,提高濕度與溫度

雖然這種方法不好調控溫度,但實驗後發現利潤很高

因此吸引了很多農民從南方前來這裡承租土地耕種

這裡是托米亞部落的土地

本來只想租地收錢,但發現利潤很高後便要出兵強佔

但托米亞人並不知道如何耕種

於是找了很多巴塞里佃農來耕種

但是時間久了,托米亞人抽成比例愈來愈大

終於爆發了佃農反抗事件

巴塞里與托米亞打了三次仗

於3144年,巴塞里滅亡托米亞

但不久之後,此地又被孟坦帝國分支—史基洛奪去

史基洛人懂得農耕,將此處的農業全掌握在手中

不再依靠南方的幫忙

巴塞里多次與史基洛交戰均沒勝負

雖然這種均勢也沒維持太久

嗯,這是題外話,不透露太多

(未完待補......)

台長: BazookaLin
人氣(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MARA&SIBSY |
此分類上一篇:希比希簡易地理誌(第一部分西南半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