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0 10:28:35|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甚麼是貧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北榮總主治醫師洪君儀醫師

  什麼是貧血?大家常認為臉色蒼白就是貧血;事實上,臉色蒼白是不能與貧血畫上等號的,臉色蒼白和家族及人種都有關係,也可發生在其他狀況如休克、血管收縮、水腫及許多慢性疾病呢!

因此,醫生要知道病人是否貧血時,會先檢查結膜;結膜顏色比皮膚顏色來得可靠。至於確定診斷則要抽血,檢查病人的血紅素及紅血球比容(血比容係指紅血球佔血液中的容積),若低於同年齡層的正常值則稱之為貧血。

門診醫師遇到貧血病童時,首先會詳細的詢問病史,包括飲食詳情、出生體重、出血傾向、黃疸、使用過什麼藥物、感染、有無近親結婚等,其次會做詳細的身體檢查,包括黏膜之蒼白程度,出血斑點、黃疸、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例如在急性溶血性貧血時,往往會有嚴重黃疸同時出現;在自動免疫溶血性貧血時,往往會有淋巴結腫大和肝脾腫大;再生不能貧血時,會有許多出血斑點同時存在。所以詳細的身體檢查,在診斷貧血時,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各位家長接受問診時一定要有耐心。

最後再檢查血液、小便、糞便及一些特殊的實驗室檢查。這些檢查,包括庫姆氏試驗、血清含鐵蛋白、鐵結合比值、血液中葉酸,或維生素B12定量、 6磷酸葡萄糖脢定量、血色素電泳試驗等,並需注意是否伴隨著白血球及血小板異常。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包括:

(1)紅血球及血紅素製造不足。如缺乏鐵、葉酸或維生素Bl2而引起的營養不良性貧血;因感染或慢性疾病而導致紅血球及血色素之製造有缺陷的貧血。

(2)失血性貧血;可因體內或體外流血過多而引起。

(3)紅血球破壞過速。包括溶血性貧血:圓球形、桿狀紅血球等遺傳性細胞壁異常、六磷酸葡萄糖脢缺乏性紅血球內酵素異常、海洋性貧血、鎌刀狀紅血球等血色素異常,Rh溶血等免疫性溶血,及微生物感染等非免疫性溶血。另外,脾臟腫大引起血球破壞加劇亦屬此類。

(4)造血機能不良或衰竭性貧血:如再生機能不良性貧血。

另外,由周邊血液抹片中,依據紅血球的大小型態,可將貧血分類為:

(1)低色素性小紅血球性:包括缺鐵性貧血、海洋性貧血、含鐵紅血球母細胞性貧血。

(2)巨紅血球性:如維生素Bl2、葉酸缺乏或抗癌藥物引起。

(3)正色素性:由急性失血、感染、腎臟衰竭、肝臟疾病、膠原病、散播性腫瘤等原因引起。

(4)紅血球呈特殊形態:先天性球狀紅血球或自體免疫性溶血所造成的球狀紅血球增加、卵形紅血球、鐮刀狀紅血球、靶狀紅血球、散播性血管內凝固或微血管病變性溶血或溶血性尿毒性症候群所造成的裂血球增加、嬰兒期緻密紅血球或燒傷所造成的圓頭銼細胞增加等。

鑑別診斷

病人的年齡對於貧血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兒時期,造成貧血最主要的原因為溶血性貧血及失血,而且溶血性貧血常是由於同族免疫所造成。嬰兒及兒童早期的貧血則多是缺鐵、感染、腎衰竭、膠原病或溶血等所引起。當貧血合併有白血球及血小板生成障礙時,則要懷疑有骨髓疾病,如白血病或再生不良性貧血。

結論

  貧血是一個複雜的疾病,要正確地診斷貧血並不容易。各位家長若發現寶寶面色蒼白,眼白發黃,心跳過速,茶色尿,有容易瘀血或關節腫脹等如本文所述之異常,一定要請教兒科醫師,依不同的診斷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引用網址: http://homepage.vghtpe.gov.tw/~ped/newpage117.htm

台長: 熊寶寶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