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16 05:28:34| 人氣1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美關係的象徵與實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那個晴朗夜空下,「紐約精神號」沿著曼哈頓島的璀璨燈光航行。清風徐來,哈德遜河水波略興;台灣的總統舉酒囑客,頌民主之詩,歌人權之章。

多日之後,哈德遜河微微的水波,在太平洋的西岸,卻激盪擴散為政治的風浪。反對黨的抨擊,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何為其然也?」反對黨曰:「阿扁欣榮之旅,在台美關係上,所得的只是象徵意義,而沒有實質進展。」

兩國關係真的可以區分為象徵與實質嗎?那麼在台美關係裡,何謂象徵?何謂實質?而我們又應該如何評價陳水扁總統此次的過境外交呢?

如果我們將經貿、安全合作等事務,當作所謂實質關係;而將官員互訪、外交儀節等,稱為關係的象徵,那麼台美的「實質」關係一向堅固而良好,兩國之間的問題,自從一九七九年斷交以來,從來都是「象徵」的問題。台灣關係法持續為美國政府所遵守,是唯一由美國國內法所規範的對外關係;美國持續對台灣提供防衛性武器及安全承諾;台灣是美國第八大貿易伙伴;兩國之間有一百四十二項有效合約;參眾兩院每年通過數個支持台灣的決議案,這是大多數美國的正式邦交國所不曾享有的堅強實質關係。在陳水扁與小布希執政期間,依據駐美代表程建人的判斷,台美關係更是「從來沒有這麼好」。小布希除了對台灣安全做出堅定的口頭承諾,也批准了包括驅逐艦及潛艦的軍售計畫,兩國軍事人員交流提升到國防部長的層次;美國國會更有一百餘位議員在兩院各組成「台灣連線」。

以此,若以軍售、安全承諾、國會決議、貿易,來代表台美關係的實質,而將官員互訪的外交儀節,視作一種象徵,則台美關係實質一向良好,而在象徵層次上隱而不彰,或是被刻意壓抑。過去台灣部長級官員不得進入華府特定政府建築物,李登輝前總統過境夏威夷而受到無禮待遇,以及陳水扁總統以往過境紐約、洛杉磯時不能接見美國官員,或不得接受採訪等,即是美國屈於中共壓力,或所謂「避免給台灣錯誤訊息」,在外交儀節上刻意降等,在形式上扭曲了雙方深厚的實質關係。陳水扁總統此次的過境紐約及阿拉斯加,獲得較為合理的禮遇,乃是將此過去被隱藏的實質關係,揭露出來、表達出來,這正是在過去台美關係所無法達成的最困難的部分,獲得重大的突破。

事實上,外交是很難劃分「實質」與「象徵」的。尤其是國家元首層次的外交活動,一切都是象徵,但一切又都是實質。兩國政府領導人之間的信任,是實質還是象徵?若說是實質,卻又沒有條文來證明;但若說是一種象徵,卻又沒有什麼比兩國高層之間的互信程度,更能對外交關係產生實質影響。陳水扁總統此行的重大突破,正是與布希政府建立了堅固的信任基礎,甚至將這種信任公開表現出來。

正是因為阿扁政府爭取到美國的信任,而布希政府甚至不吝於公開而直接地表示這種信任,使得國親兩黨如坐針氈。過去,華府視國民黨為台灣內部安定的力量,而擔憂民進黨會因為台獨主張而破壞台海穩定。如今,美國對台政策掌舵者,由柯林頓時代的中國交往派轉為共和黨現實主義者以及新保守主義者,而民進黨也經由艱辛的轉型過程,以及陳水扁執政後對美方的長期交心與合作,而逐漸脫去激進的色彩;台美雙方的互動關係已經有結構上的轉變。此次陳水扁總統在公投說、新憲說引起海峽兩岸震動之後,尚能夠獲得美國政府如此放心地接待,突破許多過去象徵上的禁忌,可以見得兩國領導者的信賴關係已經穩定發展。這的確是國親兩黨所始料未及而不願意見到的。

所以者何?一旦美國將民進黨政府視為可以信賴的合作對象之時,國親陣營就完全失去其在國際外交領域裡的傳統優勢,在明年大選裡,又一個戰略高地易手了。對於國親兩黨而言,陳水扁過境外交在「象徵」層次的突破,實際上就是他們在「實質」選舉政治上的重大損失。





圖:哈德遜河上曼哈頓夜景

台長: Agenda
人氣(1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