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06 03:01:28| 人氣4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50906.關於小說【盲目的烏鴉/影子的告發~土屋 隆夫】



【盲目的烏鴉,日文原名盲目の鴉,原著出版於1980年9月,台灣於2006年12月改版推出,優雅的文辭宇土屋大師本身高深的學識,兼具了推理小說的精采與文學作品的美感!】





【影子的告發,日文原名,原著出版於1963年1月,台灣於2006年12月改版推出,開啟了之後千草檢察官系列作品!!】




話說這位作家的作品,應該是在我工作之後才接觸的吧...
雖說他的作品並不算太多,至今為止也尚未看完目前全部的中譯小說,但如果說到最崇敬的日本推理作家,無疑地我第一位便會想到他:那就是將"除法文學"的美感展現在推理小說中的日本推理作家,土屋  隆夫!

土屋隆夫(つちや たかお,1917年1月25日-2011年11月14日),日本長野縣人,日本推理小說大師。在寫推理小說之前,曾醉心戲劇,其親自創作的新歌舞伎劇本曾被松竹歌舞伎研究會選中,不過該作品最終並未上演。因深受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所作評論《一人芭蕉問題》感動,於是立志進入推理作家行列。終於在1949年以短篇小說《罪深至死的構圖》入選《寶石》雜誌的百萬徵文而出道。1952年發表的短篇作品《藍帽子物語》更是受到江戶川亂步本人的賞識。其推理小說雖然注重謎題與邏輯,始終堅持本格至上的創作理念,卻又深具文字優美的文學性與人文關懷,作品語言平易流暢,雅俗共賞。並專注於解謎和文學性的融合,創作了諸如《芥川龍之介的推理》,《泥的文學碑》,《川端康成的遺書》等以著名作家及其名作為題材的作品。土屋直到90歲高齡仍筆耕不輟,創作了長篇推理小說《人偶死去的夜晚》。2011年11月14日,當今日本推理界最年長的作家去世,享年94歲。著名的系列作品為千草檢察官系列。
                                                                   BY Wikipedia+百度百科

通常在閱讀小說之前,如果有導讀或是序文等附著文章,我通常也會循序翻閱,特別是關於介紹作者生平的部分,會讓我看得更加開心:
無論主要故事內容寫得再精彩,我也無法透過故事去了解作者的經歷與想法;接觸不到這些,總覺得缺少了什麼一般,不算是真正認識了著作這本書的人,對方是用什麼樣的想法,希望寫下什麼樣的故事?就算只是一點點的介紹,感覺彷彿就像更加接近了作者一般,對於即將翻開的故事內容,總覺得也多了一份溫暖與感情。
我不敢說對於翻閱過的作品作者都有深刻的了解,但是通常對於比較喜愛的日本推理文學知名作家,通常都還是會有一些基本的簡介,會浮現在腦海中,而就像開頭所說的,土屋大師無疑就是我最崇敬的日本推理作家!
就像是橫山  秀夫大師以一筆入魂的警察小說為主,土屋大師的作品雖然不算多,但每本都堅持"具有真實性"的詭計!!其實光是這點就非常了不起了~~姑且不論現在不具血腥殺人內容的生活推理,一般的推理小說詭計之天馬行空,根本很難執行於現實生活中,然而這卻是土屋大師堅持的創作重心,除了情節設計多以當時流行的話題為主之外,書中的詭計是能夠真實被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的,不知道為什麼光是這點就讓我十分佩服!!我想,每個創作者都有想要表現在自己作品中的某種堅持,而對土屋大師來說,這個堅持,正是"具有真實且可付諸在生活中執行的詭計"!!
看過一定的推理小說之後就知道,這個堅持與想法在創作推理小說時有多麼不容易!!特別是像"暴風雪山莊"或是"童謠殺人"這種設定,雖然當成小說來看的確精彩萬分讓我為之傾心,但是以日常生活而言,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發生在身邊,甚至可以說"只存在於書中的世界裡的故事",當然並非因此而就覺得誰優誰劣,只是有過對比並了解土屋大師的創作重心之後,讓我對於土屋大師個人,比起其筆下的作品更加印象深刻,也因此相較於其他作家,更是多了這麼一分打從心裡油然而生的崇拜與敬意。
所以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位讓我尊敬大師之作!第一本介紹的就是"盲目的烏鴉",故事以文藝評論家真木英介登在K大學新聞藝術欄的隨筆開始,真木答應了來自出版社為田中英光這位頹廢派文人全集撰寫解說之邀,為了獲取更多寫作內容的相關題材,在週刊留言版的專欄刊登尋求與田中英光相關的資訊提供,之後接到一位名叫日高志乃的讀者來信,表示她公公與田中英光有所認識,希望能請真木前往長野一趟親自拜訪,然而其後才發現日高志乃這個身份應為假造,不久後由無意間被高中生撿到的西裝中發現一截斷指,還有一張"我就像是那隻盲目烏鴉"的語意不明紙片,而這位知名的文藝評論家就此行蹤不明...而三天後,一名男子在走出咖啡店時忽然倒地身亡,死亡前只留下一句"白色烏鴉"便毒發不治,這兩個案件是否有所關聯?在追查兩位死者的過去,意外牽引出一樁去年發生的女子自焚案,到底這三個案件有什麼關聯?而"盲目的烏鴉"及"白色烏鴉"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說真的我記得"盲目的烏鴉"算是我比較早期拜讀的土屋大師作品之一,文中優美的詞彙以及文學家的介紹,完全可以看出土屋大師豐富的文學造詣與涵養,完美結合了推理小說的詭謎解題還有文學小說的文雅動人,讓我感到來自閱讀作品時的愉悅滿足!!
回歸到推理面,不管是白色烏鴉或是盲目的烏鴉等謎題,還是兇手犯案的動機,以及不在場證明的詭計與破解等,都有了完整的解釋與解答(儘管作者是藉由千草檢察官說出關於事實的推測,而非來自己兇手本身的陳述),讓身為讀者的我沒有留下任何疑點,而謎題的設定即使在今日來看,也看得出來是作者別具巧思的精心設計,不管是就文學性而言,還是推理小說的趣味性而言,全都是讓讀者為之驚豔而值得推薦一讀的佳作!!

第二本則同樣也是來自千草檢察官系列的作品"影子的告發"!故事內容描述發生在東都百貨公司的電梯之中,一個男人在湧擠的人群中被人用塗毒的針頭刺入右臀毒發身亡,經調查死者為頗受好評的陽光學園高中校長兼理事之一的城崎達也,由於正值前往東京畢業旅行的國高中生參觀旺季,所以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是誰在電梯裡動手殺人,唯獨只有留在被害者身旁的一張名片做為初步的追查線索,而很幸運地是只有五個人有可能持有這張遺失的名片!在警方鍥而不捨的追查之下,嫌疑者之一的劇作家宇月悠一的名字漸漸浮現,而圍繞在死者城崎過往的死亡案件也被挖崛出來...然而就在城崎死亡的當時,宇月提出人在長野小諸遊覽旅行的照片做為不在場證明!面對宇月提出的不在場證明,追求事實真相的千草檢察官是否能夠漂亮破解呢?
老實說一開始看到故事情景描述前往東京百貨公司的畢業旅行學生們,以搭乘電梯為樂趣時,我便意識到這本書的成書時間應該與目前已經相當大的一段差距,仔細一看,竟然是1963年的成書作品!!然而若以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土屋大師會有這樣的描寫,畢竟要投入故事之中,就必須要先確定當時內容所描寫的年代,才能完全進入作者所想表達的情境之中!
然而即便如此,即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時空的相隔卻全然無損於詭計本身的精巧設計!除了土屋大師所堅持的具真實性與生活性的詭計之外,破案的經過與兇嫌的追尋,全都經過精心的布局設計,增添作品的趣味性與精緻度。
當然,在土屋大師的筆下,看不到像是綾辻  行人大師那種"殺人十角館"的機關房屋,也看不到島田  莊司大師的奇幻獵奇風格,看不到像是東野  圭吾大師筆下的加賀恭一郎那種敏銳細膩觀察力驚人的過人警探,也看不到赤川  次郎大師作品中三毛貓系列帶點恢諧輕鬆甚至可說是有點惡搞的幽默風情──
土屋大師的千草檢察官系列,給我的感覺比較像似西村  京太郎大師筆下的十津川刑警系列,只是前者是檢察官,而後者是警官而已!但是他們都堅持實地走訪仔細地搜證,將被害人與兇嫌的過往資料慢慢展現在讀者面前,並不特別聰明也沒有什麼名偵探的睿智與帥氣,只是將手上的資料經過不斷的思考然後忽然得到一點來自周遭的訊息,解開了手上的謎團;不論是千草檢察官還是十津川刑警,他們都像是就置身在日本社會中的平凡人一般,平日休假時就跟我們沒什麼兩樣,在破解不在場證明及追查犯罪真相時又比誰都還要認真執著,同時懷有濃厚的人情味,感覺與我們這些"平凡人"更加親近。
我說過也喜歡上述或先前我所介紹過的所有小說與系列,但看到像是千草檢察官這樣的偵探角色,心裡就是更多了一份熟悉與親切感,畢竟我們在一生中,要看到聰明過人的"名偵探",可能都只能在書中或漫畫裡才能見到這些迷人的風采,也正因此如此,心中便更加認定"那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生活中或社會上嘛!";然而千草檢察官卻可能隨時出現在我們四周,為了替被害者的死亡,努力不懈地追尋著真相...
附著一提的是在影子的告發小說開端也有以烏鴉來比喻前往東京進行畢業旅行的學生這樣的描述...不知是否太過剛好,這次借閱的作品裡全都出現了烏鴉的影子!!不知是不是也是土屋大師本身對於烏鴉是否有偏好?但我個人可是非常喜歡日本的烏鴉,甚至認為能夠在日本旅行時聽見烏鴉的叫聲,那一天就會發生好事,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喔!!


每次看到土屋大師的作品,總是教我不禁想起漫畫Hunter X Hunter裡面,為了替族人報仇的酷拉皮卡,對自己訂下了嚴格的制約與誓約,以獲得更加強大的力量!
而土屋大師也是,為自己設定下需具有真實性的詭計,堅持遵守"事件/推理=解決"、絕不留下未解之謎的餘數這樣的本格推理除法美學,追求關注於"現在"流行的話題...正因為如此嚴謹的堅持,才讓與其他推理作家相較,作品稀少的土屋文學,含藏著如此強大巨大的震撼力,在讀者心中迸射出燦亮的火花!
此外平日居住在長野山中,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更讓我在想像中對於土屋大師的身影,多了分文人雅士的風範,而直至高齡九十歲仍致力於創作,完成辭世前最後一部長篇推理小說《人偶死去的夜晚》(今年7月已在台灣中譯出版),如此高齡仍於文學創作路上勤奮不輟,甚至在最後一本小說中仍著眼於現今社會交通意外刑責過於寬容的深沉議題,讓我不自覺地在寫著這篇文的此刻眼眶泛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位作家對於社會與時代的關切,因而更加感動敬佩!
另外這次也借了"紅的組曲"以及"不安的初啼",但因為時間來不及,所以只好等待借閱期限來臨前再將它看完了...而之前提到的"人偶死去的夜晚",我也會繼續等待圖書館進書,期待能早日借入拜讀!!又,在接觸土屋大師的作品之前,非常推薦閱讀獨步文化所出版的,附於小說之前、"詹宏志先生推理文學行旅專訪  尋訪土屋隆夫"一文,在這篇簡介中,讀者一定能夠更佳深切地感受到,這位推理作家率真文雅的謙謙風範!!
雖然土屋大師在2011年年底因為心臟衰竭過世,但這位在推理小說界中堪稱"孤高寡作"的大師之名,將會隨著他精彩迷人的作品,永遠留在我以及眾多推理小說讀者的心中。


台長: youko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