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里,俗稱日本公墓。是在民國三十八年左右,逐漸形成的社區。裡頭大概住
了一千多戶、三千多人。這裡並不像外界想像的─全部都是外省老兵。只有五分之
二左右,是從山東跟江蘇來的老兵。有五分之三左右,是本省人、原住民、及客家
人。而四百戶左右,是社會局所認定的低收入戶,包含了窮困的人家、老人榮民及
殘障戶。基本上是一個以姻親所組成的社會網絡,所以關係特別緊密。這個社區是
中山區最窮的一個里。三分之二的清潔隊員,來自康樂里。而這個社區卻在民國68
年中美斷交的時候,捐出了最多的錢。
紀錄片一開始是一個老人家在卜卦,而紀錄片的工作人員詢問這個老人家一些細
細碎碎的問題。老人家的鄉音很重,紀錄片的工作人員聽不懂。影片的一開始是很
逗趣的,但卻經由了這個聽不懂的過程,慢慢昭示康樂里居民悲傷的命運。「原本
我以為只有我聽不懂。後來,我才知道全台北市都聽不懂。否則,我一定問他,當
時卜卦的結果為何?」
約在民國86年陳水扁台北市長任內,預備興建14、15號公園。而14、15號公園,
就正是康樂里居民的居住所在。當選前承諾的「先建後拆」,在那當時成了牽強附
會的政治聲明。陳水扁市長面對質詢時,他說:「先建後拆就是─拿到建照以後就
是先建。所以我們認為也沒有違逆以前政府所做的定義。」陳水扁市長並描述康樂
里:「以台北的富庶,這裡可說是市民之恥。千個人睡在墳墓上,令人無法想像。
而一旁卻是國際級的晶華酒店。他每想起國際巨星麥可傑克遜住在晶華酒店,放眼
一看台北市竟有這種貧民區,常羞的無地自容。」我不知道住在墳墓上有什麼非議
之處?我只看到影片中的康樂里是許多社會底層掙扎的人,他們所生存的一個家。
五十年前,他們從大陸來到了台北市的這個地方─日本公墓。但他們在日本公墓
上,找到了台北的一個新的故鄉。這是我所看到的。如果政府覺得這樣的地方過於
貧窮、影響市容,為何他們所做的不是去幫助這個地方?
馬克思認為被宰制團體應該發展集體意識、形成集體力量。我也看到了康樂里的
居民形成的集體力量,甚至也有學者、中介團體的幫助。照理說,這個社會運動是
有成效的。但他們最後還是失敗了。不知道是不是這股集體力量相對於政客握有的
權利反而顯的渺小了?拆遷前四天,有一位老人家自殺。當他被發現時,牆上劃滿
了數字與一地的軍人徽章。這麼令人心疼的景象和死亡,對於市府所作有利人民幸
福快樂的決定來說,仍是輕於鴻毛吧?
財團出產地 窮人的谷底
每天有人擠進來啊 天天有人逃出去
老人窮人像螞蟻 阿扁通通不在意
市府推土機 就要輾過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