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29 14:28:37|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反恐愛美國,反共愛台灣 林深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林深靖/民主行動連盟執行長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於11月2日見真章,在民意調查上,共和黨候選人布希的支持度比起民主黨的凱瑞始終略勝一籌,顯見,布希選戰的唯一法寶「反恐愛美國」還是奏效。

911事件之後,布希以「反恐」為名,發動了兩次戰爭,攻佔了兩個國家:阿富汗與伊拉克。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爭取連任的布希自然以反恐做為選戰主軸。即使在事實上,阿富汗戰爭不僅沒有消滅被指定的「基地」恐怖組織,反而讓奧薩瑪‧賓拉登的徒眾無止盡地蔓延,恐怖活動向全球擴散;伊拉克戰爭則已被證明是謊言的產物,布希發動攻擊的理由 ── 巴格達政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根本是惡意的捏造。然而,布希在民調上還是獲得過半的支持度,許多美國人寧願忘掉布希在國際外交上的無知、經濟政策上的無能,而接受他「反恐愛美國」的簡單邏輯。他的選戰班底成功地將他塑造為「打擊魔鬼」的英雄,既是美國利益的捍衛者,也是恐怖主義的終結者。

然而,「反恐愛美國」的信念能夠如此深入人心,絕非一時一刻的選舉宣傳所能夠竟其功,它其實是冷戰時期「反共」意識型態的變型延展,將舊日對抗勁敵蘇聯(雷根總統口中的「邪惡帝國」)的反共論述直接嫁接到恐怖主義或被布希總統指定為恐怖主義代理人的「流氓國家」身上。藉由美國獨特的媒體 / 文化工業,順理成章地完成了從「反共」到「反恐」的移花接木。冷戰時期「共產集團」與「自由世界」二分的概念,迅速被轉化為恐怖與反恐的二元對立,在此邏輯之下,「不與我們站在同一邊者,就是敵對者」,不反恐,就是不愛國;不愛國,就有通敵的嫌疑。

這套二元論述結合了右翼學者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於冷戰結束初期所泡製出來的「文明衝突論」,更方便美國人在伊斯蘭教徒的身上找到恐怖份子的面貌。從伊朗、敘利亞、伊朗、蘇丹、阿富汗到伊拉克,美國就此從這些伊斯蘭國家中發現一條「邪惡的軸心」。布希是如此引述文明衝突論的:所謂反恐戰爭,也就是「文明」對抗「野蠻」的戰爭。

長期處在美國翼護之下的台灣,自然不存在選邊站的問題,美國的好惡向來也就是台灣的好惡。而所謂台灣文化,說穿了,無非就是美國文化工業的餘緒。「反共愛台灣」之成為執政當局的選戰主軸,以及在教育、考試、文化政策上「去中國化」與「台灣聖化」的交互運作,所複製出來的,正是一套本土版的「文明衝突論」。「文明」台灣和「野蠻」中國的意象,在本島小小的文化工業中,不斷被生產,被消費。布希的「反恐愛美國」論述許能夠贏得選舉,但是他因此造成美國社會的嚴重撕裂,恐怕好幾個世代都無可彌補。這只要看看「反共愛台灣」文化工業在台灣因為生產過剩而廉價化、卑劣化、煽色腥化的情景,大概可以預見其恐怖的結局。

台長: 大老鷹姐姐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