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27 12:36:10| 人氣2,797|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Ugly Betty 之 Ugly America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知道這篇文章來的過晚,畢竟金球獎老早就頒完了,甚至,連奧斯卡都結束了。

不過在我於週末光臨OhLaLa Paris時看到相關報導而連上Youtube看飾演Betty的America Ferrera擊敗所有非初次被提名的前輩獲獎的影片時,說真的,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而感動並不只是因為我是這齣電視劇的忠實觀眾,並不只是因為我喜歡Betty這個角色,而更在America Ferrera那番漂亮的致詞上,讓我相信從他一個女主角甚至到整個製作群,都是真心地秉持著心中所持的value而努力製作並演出這部戲劇影集。

從Betty (America Ferrera)的獲獎致詞到獲獎後的記者訪問再到獲得SAG獎後上The Ellen DeGeneres Show,你不難發現他多次強調Beauty is skin deep、內在遠重於外表的價值觀。--而他更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契合而一無反顧地投入此劇並努力裝醜醜化自己全力演出。

*註: @插播:讀者可至下列連結觀看相關片段。
Acceptance Spee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wbJK6sI1hY

Golden Globe America Ferrera Ugly Bett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NzaMxI771Q

America Ferrera on The Ellen DeGeneres Sh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xoqEHFHgo


而在Betty那番“內在遠超過我們看得到的外表“(或外表所見可能並非我們所想像以為的)的評論外,其實涵蓋的並不只有真正外在的美醜上,同樣的思惟可以容易地從編劇賦予甚至是強調的同志、性向、變性、以及種族各項議題上面: Betty工作的時尚雜誌Mode裡面,面貌姣好的model與工作人員甚至是上司(跳下海演出的執行製作Salma Hayek)可能才是賤貨Bi-a-tch、你以為是善良的人可能最後是那背後捅你一刀的人。

而同時,編劇又賦予各個角色貼近現實生活的人性--即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人是可以直接給予一個label稱為“好人“或“壞人“ -- 因為其實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all do things for some reasons -- for ourselves.
所以本來想要復仇的角色可以在得到懷抱與關心後尋求諒解,而如Betty也可以為了自己喜歡的對象而做出原本自己無法設想會做出的事情。
我想編劇賦予的人性化是我最欣賞該影集的另一個理由。


回到致詞上與Ugly Betty不斷地加重並深入性向與變性等議題,不難發現整個製作群到演員是努力地在運用機會跟能力在對社會大眾做機會教育。

這大概另外是某個理由讓我覺得對去年有機會在幾億觀眾面前致詞說話的李安頗有微詞的原因。-- 畢竟,這是你的社會責任,該運用機會跟你的能力與power去影響與教育社會大眾。
Again,由這次的奧斯卡可以看到不少藝人演員努力地在奪得一點點的機會下拼老命地講述環保綠化與地球溫室效應,導演李安既然上了台,該講述在美國或世界其他各地發生的homophobic violence與hate crime,包括原本斷背山的故事緣起被毆打致死的懷俄明大學學生Matthew Shepard的故事。而不是粗淺地帶過,甚至到下了台從宣傳到專訪不是不斷地重複“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更某個程度地淡化議題說“我不覺得我在拍一部同志影片“或只是很膚淺地贅述“我們都從這兩個人的愛情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如果是有多回答一句’因為我覺得我們都從這兩人的愛情中學到很多東西’,“愛情其實不分性別種族與性向也超越那靈肉以上“,’所以我覺得我並不是“只“在拍一部同志片’。可就完全不同了。可惜當初完全沒有這樣做沒有這樣說,當然也就更沒有再強調“想要讓這個世界/或多數的異性戀組成的這個世界看到那超越他們認知的愛“等那樣的話了。)

America Ferrera不同,在可以用白內障的雙眼都看得出她激動到哭泣講不大出話來的情況下,還能盡量地put herself together講出最重要有意義的話,並再三強調自己覺得演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為很多外表不甚美麗而被這個世界給低估看扁甚至瞧不起的人平反,更把這樣的思惟價值觀恭為讓這部影集真正受歡迎的關鍵。更別說是當她領獎激動完畢了,在爾後的記者專訪在上綜藝節目脫口秀時都能繼續deliver並強化這樣的觀念。

這種使命性並在受歡迎後覺得還未完成而更進一步地繼續努力,是我更為這位女演員以及製作群鼓掌的原因,同時尤其,在Betty告訴記者Betty在劇中將繼續醜下去的時候。Guess what,這不是一部醜小鴨變天鵝或麻雀變鳳凰的故事,不是那些青春YA片或浪漫喜劇一起頭女主角不起眼又滿臉痘痘,突然懂得化妝打扮或女大十八變後就突然變成Prom Queen然後本來“漂佩“的男主角正眼瞧都不瞧一眼卻突然回頭追求的故事。



而也正因為Ugly Betty的多元與其深入的觸角,在去年秋天首播造成轟動後,Time Magazine(時代週刊)也特別刊出一篇名為“Ugly, The American“的專題報導,報導Ugly Betty的爆紅,當然也報導爆紅背後的原因,並探討美國一直有的種族問題以及從911之後對外國豎起看不見的城牆來做國防等包括企圖效法歐洲限制工作簽證的政策,到去年非法移民走上街頭申訴綠卡移民問題以及美國人回應要“外國人滾出美國“的問題。(文章可見 http://www.time.com/time/printout/0,8816,1561152,00.html)


意外地,年初在網友Noel家在他精湛完美地介紹來自美國紐約但到英倫才爆紅的樂團“剪刀姊妹花“的文章讓我跟他其他的網友擦槍走火。當時的討論講述社會的開放程度,而Noel(可能加上Vincent),會覺得“被教會統治掌控的美國“,是個永遠把同志妖魔化永遠禁止同性婚姻同志權益,以及“連一個如剪刀姊妹花如此棒的樂團都無法伸展其志氣“的地方。

不過我卻從其他的構面來看而覺得從這部份看可能的確是這樣,從工作或別的地方層面看來卻可能又不是如此。

我想到了我最喜愛也覺得最有趣的旅遊作家 -- 在娶了英國老婆後化歸為半個英國人也在英國住了十幾二十年的作家Bill Bryson,在他十多年前的旅遊筆記Neither Here Nor There -- Travels in Europe(台灣翻譯為“歐洲在發酵“)裡提到瑞士(這邊直接取用翻譯版本):

“瑞士人的優點非常多:他們愛乾淨,遵守秩序,奉公守法,而且勤奮無比--甚至勤奮到在1970年代的一次公民表決中,投票反對縮短每週工作時數的提案。

當然,這也正就是他們的問題所在。這些瑞士人不僅沈悶乏味,而且還保守得要命。我有一個朋友曾於1968年居住在日內瓦,當時風起雲湧得學潮正轟轟烈烈地橫掃歐洲全境,而他有一次告訴我,日內瓦得學生原本準備發起一場示威暴動,但最後卻因為未獲得警方許可而自動取消。我朋友指天發誓這絕對是個真實故事。同樣真實得事情另外還包括,瑞士得婦女一直到1971年才取得公民投票權,幾乎比其他所有國家晚了半個世紀,而在它其中得一個州,亞本賽內隆德,婦女甚至在1990年之前還被禁止參與州選舉投票。瑞士人有一種自以為是且冷酷無情的嚴重利己傾向。他們高高興興地引進幾十萬名外籍勞工--也就是說,每五個瑞士居民中就有一名外國人--但卻拒絕給予這些工人公民權的保障。當景氣轉壞的時候,他們索性就把工人趕回老家--在1973年石油禁運危機期間,瑞士總共遣返了三十萬名外籍勞工--逼使他們遠離家園,情非得已地讓孩子中途輟學,放棄他們在此好不容易所建立起的舒適生活,直到景氣好轉才有機會重新返回此地。因此,瑞士人就可以在經濟繁榮期有效利用廉價勞工,但卻不用負擔在蕭條期供給他們失業救濟金與醫療補助的麻煩社會責任。而他們就是憑仗這些手段來遏止通貨膨脹,與確保他們自鳴得意的富裕生活水準。我可以理解這些做法,但坦白說我並不佩服。“

而在他這本從最北挪威一路往南旅遊再往東直達土耳其跟亞洲板塊相望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旅遊筆記中,不乏如此地對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旅遊地點正面的稱讚與諷刺性的反述(從對民族性到社會狀況與社會問題都有)。

歐洲一直到現在都有其嚴重的種族歧視等相關議題,多數亞裔其實只能尋求比較低等的勞工工作階級或付出體力多於腦力的工作領域的職業(諸如餐飲、服務業),就像在美國感覺到哪速食店員都是黑人一樣。而在我待在歐洲不算長的時間裡更是有極深感觸,感覺除了好山好水好風光這類如一個旅行者外觀看到的華麗外,大部分的歐洲國家生活起來將極度的不便也同時很難真的化歸為他們的一份子。

也所以一直以來歐陸的中東人移民問題、土耳其人問題、爬遍整個歐洲的吉普賽人以及散落到整個世界都有的猶太人(尤其在大戰後的問題)等,甚至到去年才在法國造成大暴動的北非移民,都從來也沒有獲得解決,更也沒有拉近距離的跡象。

沒有拉近距離,當然背後隱含的含意就在白人的高傲思想、不了解也不願去親近了解,以及背後涵蓋在骨髓裡的歧視。

還記得當朋友問我“荷蘭人對同志應該是很開放的吧?你覺得在那邊的亞洲同志市場如何呢?“時,我給的回答是:“前半的敘述是對的,但就連荷蘭人對亞洲同志的友善,其實某個程度感覺像是一種有階級性高等對低等,就如他們視印尼為殖民地的那種’友善’!!“

階級性的另一個引申意是,今天白人交/找亞洲男友,其實尋求的是那種統御感,或,亞洲人的服侍能力。也就是說,今天他們在找一個煮飯洗衣婆,找一個可以在家維持家裡所有點滴的“sweet lover“。--反正你通常找工作也不易,不如就待在家洗手作羹湯吧!

“所以如果你覺得那樣叫做開放、叫做接受亞洲人能力強肚量大沒有歧視,我想你就大錯特錯了。--他們的接受度’正是’based on他們對亞洲人的既定印象、刻板印象,甚至是discrimination!“我對朋友說。

也所以看到印尼人在荷蘭爬爬走看到荷蘭人吃印尼泰國菜、看到不少在殖民時期因此被引渡到法國的越南亞洲人,就像別以為人家吃吃中國菜就叫做親中國人一樣,認為他們是開放的、是接受你的。


嫁給丹麥人並生了兩個“中丹混血“女兒寫下“丹麥的美麗人生“一書的林雅君在書中寫道:有時自己覺得就像是困在陸上的美人魚般,很難找到自己在當地的定位。即使在丹麥再適應、再習慣,看丹麥報紙講丹麥話,自己永遠是丹麥人眼中的外國人,並不會因為多吃丹麥菜或多一本護照而改變身分。在社會上自己是移民的外國人,在家裡是講中文的外國媽媽...(其實該文章講的是更深入的,因為作者連回到台灣都找不到歸屬感,因為成了與“嫁進丹麥的外國人“相對的“嫁出去的丹麥人“ -- 所以作者覺得自己是得到了雙腿想念親人卻又回不去海洋的美人魚)
(@註: 從“相夫教子“寫到文化衝擊與社會狀況討論、職場工作與外移人口權益等等的該書是我近年看過異國聯姻寫的最深入也最誠懇紮實的一本書,其他市面上大多寫自己嫁給老外的書都實在是很ooxx低智商...,只可惜這本書要不是我努力特別去找相關議題的書籍,也不會被我知道。很常覺得台灣的暢銷排行榜上都不知道在賣些什麼哪!)


就如Bill Bryson在寫下“歐洲在發酵“該本書時說在他二十年前初次赴歐洲旅行時,歐洲的面目(多指社會狀況與民族性)就未曾有過任何改變。而在我到處爬爬走的經驗對照下,顯然Bill Bryson在十多年前到前幾年陸續寫從歐洲到英國到美國在到澳洲的旅遊筆記,一直到現在都還是沒有大差別。文化狀況與民族性,畢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隨便輕易更改的。
而我總覺得,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開放,如果權益只能擴及自己人享或以自己人為專利時,我對這樣的開放性便感到疑惑。

所以從國際學生消費照樣付昂貴的稅賦卻沒有享應享的權益(比如沒有工作權,不管是唸書時不得打工或唸完書得馬上拍拍屁股滾蛋等p.s大賺你一筆教育費用後把賺來的錢用在該國該地市場上然後當你想工作說是跟本地人搶工作?!);外籍勞工被壓榨賺取比本國人少的薪資然後還沒有醫療保險也不願給予國籍保障;同志給予保障或對同志(相對)開放,或甚至婚姻/Civil Union卻可能不見得賦予有外國籍另一半的國人,要不就外國籍另一半可以取得居留權甚至國籍身分卻沒有對等的工作權或其他權益保障(不管是實質的立法或隱形但現實上的社會文化給予限制,譬如說你沒有市場經驗要discount你的工作年資從底層小秘書幹起),那麼,這些開放就是BS。

這樣的開放,就像是說“我對同志很ok阿!只要不要’妨礙我’就好了!“(請問什麼叫做’妨礙’,是愛上你還是在你面前牽手、親吻、做愛?)或“我對同志完全沒有問題!但我覺得不該給他們結婚權益且他們也不該結婚!“等有條件式有但書性的話一樣。
也難怪“開放的歐洲“一遇上對自己有權益性的conflick與“妨礙“時,就如同在去年FIFA上,在一個獎盃的利益下,可以演出“殖民帝國“對“被殖民國“或“發展國家“對“第三世界國“的各種言語污辱戲碼與整個國情激昂了。

而那種一個簡單的歐洲歌唱大賽投票都可以輕易看出歐洲人互相的門戶之見(前蘇聯國努力互投、斯堪地國努力互投,以免大賽由其他“非親自己民族“的國家給抱走),也更顯出歐洲截至目前為止都無法改變的一些潛在基因。

畢竟,一國的開放不該是片面的。--而也當然,其實某個程度說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完美的國家或地區。


不過,從“Ugly, The American“一文中,很顯然地Time Magazine在呼籲並企圖喚醒美國人,小心在架起那心中的城牆時抵擋掉更多重要的東西,也讓我們的雙眼蒙蔽了在你肉眼見到表徵以下的部份。--而這,除了適用於種族或單純的面貌外表外,當然也適用於Ugly Betty裡從來不避諱甚至越來越加重的性別與性向議題。

而這也就更不能不讚揚Ugly Betty在八點檔晚間閤家親子共賞的時段,敢於播出這些有教育意義的戲劇安排了。


製播Ugly Betty的美國顯然受到該劇在以他緩慢的速度反省改變了,跟網友Vincent覺得每天看到基督教企圖在讓整個世界往後走不同地,我覺得那些新聞並不會讓我感到生氣,甚至我覺得這個世界的保守派也無法拉住整個世界在往前走的洪流。只是,這個速度可能是極為緩慢的。

二十年前可能聽不到什麼同志教會,身為同志的神父牧師還會遭到同名電影那樣的命運。現在任命同志牧師為地區主教的新聞不定期不間斷地都在報導,世界,是向前在走的。


Ugly Betty的旋風正在捲襲全世界,除了截自目前為止排名約在20名並維持有一千四百萬收視“家庭戶“的美國(註:美國Primetime排名是以整週來排,所以會跟CSI等影集以及American Idol來作比較,並非台灣那種所謂“同時段三台冠軍“的排名法)以及同步播出的加拿大外,已經超過35個國家正排著播放的schedule: 上週於澳洲Channel Seven的首播擊敗了同時段的其他節目,吸引了兩百萬的收視人口。而除了在一月份於英國開始播出吸引五百萬收視戶外,其他陸續將在這個春天開始上演的歐洲各國也可望開出紅盤。

而開出紅盤的意義即在有更多地區的人民,可以藉由影響力真正無遠弗屆的電視收看到這片有使命感有內容的喜劇。
而我們知道,也希望,在這樣收視收看的過程中,可以讓這些“美麗是膚淺的“、“看到的東西並不能盡信,要用你的心去聆聽“的價值觀,以及直接命中也深入探討的性別與性向議題,慢慢地讓收視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改變。


更令人高興的是東南亞(包括台灣)將由衛視Star TV在今年夏天開始轉播。(香港地區將在下個月開始轉播,且讓人訝異地,該片將翻譯成“俏Betty“!!)

所以基於保持讀者屆時收看影集的新鮮感,我想這或許會是我最後一次報導Ugly Betty了(以前的報導就已經太過detail了~)。就讓大家慢慢期待屆時在你的地區轉播的Ugly Betty,也同時期望這個世界能藉由Betty的“深入民間機會教育“,改變世界愚民的想法,改變這個世界,讓它變得更美好一點。


你可能錯過:
(p.s 內有劇情,若想保持對該劇細節的未知請小心觀賞閱讀~)

穿Prada的惡魔 v.s Ugly Betty: Gays in TV/Movie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arsvenus/3/1274767443/20061026223914/

Ugly Betty Part II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arsvenus/3/1276538652/20061208110954/

Ugly Betty Part III 男同志演員Outed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arsvenus/3/1277189595/20061224230619/

從“娘娘腔“到“變裝“再到“變性“ (上、中、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arsvenus/3/1279854287/20070218004329/

台長: @
人氣(2,797)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外星人報天下事 |
此分類下一篇:同志與基督教
此分類上一篇:Cooking with marijuana

andre-yang
我看的是拉丁版的(那个国家,我忘了,哥伦比亚??)
还不错啦.蛮立志的.----(andre-yang :瞧瞧,我也就那点志气:)
2007-02-27 23:48:54
飛天
好久不見了~@
你的文章還是依樣鏗將有力啊

是啊,@說的對。

在美國時的隔閡感沒料到在英國更明顯。歐陸那邊並不是很開放的。而今天看到@提到有關瑞士人的部分,才發現更殘忍的那面。

認真講起來,美國比起歐洲的&quot開放&quot至少因為檯面上法律的保障,要好太多了。
2007-02-28 15:54:53
@
結果最近還是有點忙,加上電腦感覺快壞掉了,所以只好努力地寫寫就張貼出去,事後有時間再做修改.. (所以今天晚上文章才算真的寫完了..)

飛天,真的是好久不見你了呢!之前還挺擔心你,突然消失了好一陣子,年底突然寫個沒兩篇就又不見了.. welcome back!!

至於哪邊社會開放這個問題其實倒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不過我也不知道這篇文章東扯西扯重點在哪裡:p),提到瑞士的部份也不過是我在沒時間之下隨手亂翻書翻中哪一國就引用該國的例子

而一個國家的開放與否其實真的是很難真的放在天平上作比較的,美國是否真的因為檯面上的法律保障就比較好也並不一定見得
不過我的感覺是因為美國等新世界因為比較屬於沒有歷史的移民國,雖然仍有白種人優勢存在,但至少在這些方面因為大家都是移民自然少了一點包袱,移民多也就“多見不怪“一點;歐洲從以往強權下來視別人為番邦,其實就跟中國古代漢人是中原為王者而其他為土著是很像的,或就像台灣人現在瞧不起越南新娘或至今還是看扁東南亞,自許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是一樣的

而另外同時也有不少人覺得就如同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一樣,開不開放其實很多時候是都會區而非國家論
在上海曼谷的同志可能不會過的比美國中西部的同志苦命,通過同性婚姻的加拿大荷蘭等國也不是說到鄉下就不會受到歧視(想想那Alberta整個省分想要推翻同性婚姻法案呢!)

進步與開放我其實是比較同意都會效應比國家來的重要也明顯的。

而不管是哪一種歧視(從美醜、種族到性向)其實是怎樣也講不完,只能說希望世界慢慢改變的期望的同時我們也能從自身開始想開始做起,也努力地去改變身邊的人,大概就是這樣吧..
2007-03-01 11:33:51
Noel
我一直覺得美國有可取之處,但對性向的自由是說一套做一套,音樂的風格也較為無趣(雖然也有非常多的經典音樂家:但看看比例,美國人口是英國的五六倍,澳洲的二十幾倍,這樣子說起來美國的音樂比較其來稍無趣並不能說是我個人單純主觀的意見)

你這幾篇講歧視,從種族到GLBT團體裡自己的心態跟排擠其實寫得非常好。而我們的意見更是完全一致,從周遭的人慢慢影響出去~不好意思最近真的又忙又累,我連自己的網站都很少上去,就別說來你家坐坐了!一轉眼創作力強盛的你又寫了不少好文!
2007-03-02 23:13:12
@
因為一月份實在太忙,許多本來該寫的東西一直累積,最後就變成在差不多時刻通通一起出籠了
其實很多文章都是想到時就有寫短短的草稿然後再擴充與修改成文章的

現在還欠另一篇長文呢!
昨天多倫多突然下起大雪且從傍晚預報到今天都會下冰雨,所以從昨天下午就放假回家了

多出來的休假讓我可以好好休息,週末再加把勁把文章寫完!
2007-03-03 03:05:57
Nestea
@:
你提到從[國際學生消費照樣付昂貴的稅賦卻沒有享應享的權益(比如沒有工作權,不管是唸書時不得打工或唸完書得馬上拍拍屁股滾蛋等p.s大賺你一筆教育費用後把賺來的錢用在該國該地市場上然後當你想工作說是跟本地人搶工作?!);外籍勞工被壓榨賺取比本國人少的薪資然後還沒有醫療保險也不願給予國籍保障]
我覺得美國現在也偏向這個情況,大多雇主不願意用國際學生(EE、CS除外),拿H1B工作的薪水都比較低,當了多年H1B雇主不願意幫你辦綠卡。這中間過程付出很多費用給政府。我覺得美國跟其他國家沒有什麼不一樣,引進勞工是為了填補人力空缺而不是來搶飯碗。有時候給人覺得你要表面上給人家覺得很開放到不如一開始就表示「我其實就是很封閉」來的好。
2007-03-05 04:57:08
@
Dear Nestea,
的確沒錯,在911之後美國的確在這方面是往歐洲路線靠攏,整個就是在走封閉往後退
也所以,在Time Magazine的那篇文章才會這樣地讓我覺得肯定

而我想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在歌頌美國,也其實並不是真的在說歐洲美國比較哪邊開放多一點,因為畢竟很多東西是很難比較

也同時我同意並不是表面上開放或法律給予的保障就等於開放沒有歧視,就像歐洲如德國等國在大戰後對猶太人不得不給予的法律保障,用在這不太要臉的民族上的結果就是福利被亂用還有恃無恐,導致雇主不敢不雇用甚至不敢解雇他們卻也沒有人真的愛他們這個民族
另外一批在境內的俄國人也造成不少問題

但是不是不如一開始就表示“我其實本來就是很封閉“來的好,我卻不一定同意就是...
而題外話,德國猶太人那點更可看出“自愛“的重要性,這是另外不管從種族還是到性向歧視問題我深深地相信的

另一方面,也當然地可以看出從政治上走保守路線對同志權益打壓以及以國防之名對中東發動戰爭以及在商業上採保守用人政策大量減低工作簽證名額的布希政權有多可惡

而同時的,就也想想一個商業界因為政府政策問題而在短短的幾年內讓整個態度趨於保守的這點來看,可以看出一個政權一個選舉的重要性
這也另外就是為什麼如Vincent的文章多次提到尤其同志圈內對於會去投給布希政府只為了節那麼一點鳥稅的人感到不可置信的原因

美國在布希保守黨操控幾年下,再加上大法官的任派,真的是影響可以深及我們這代到老都別奢望同志權益可以得到改變而有所平反了;真是得拜這些不爭氣的共和黨同志之賜~

另外如前所提,一個政黨輪替短短兩屆總統八年期間可以讓美國商業圈這樣的轉向,就可以看出一個政治在位領導者影響政策與社會風氣的影響力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另一篇文章說中國執政者自己的政策影響社會風氣要絕對比一個在不管是當時還是到現在信徒佔人口百分比都還非常低的宗教給重要的太多的緣故

不過回到那個點的話,美國是至少少數還給留學生所謂OPT的國家,歐洲可沒有這種東西
同時多數留學生不知道的,在美國唸書其實年年是需要報稅的,你只要報稅政府就退稅給你,只不過沒人知道沒人報自然就沒退稅了~
歐洲也沒聽過有國際學生退稅這種事,念個一兩年書如果博士念更久,消費繳個17%的VAT加上比本國學生貴兩倍的學費通通都拿去補貼國內經濟跟發國內學生零用金去了~
2007-03-05 15:36:35
Badgirl
外星人
如果還沒有看
建議你去看女主角的電影處女作
Real Women Have Curves
非常反映東洛杉磯區下層拉丁裔的情況

你說的留學生報稅是啥東東
我都沒報過
只有在OPT的時候的薪水有報稅退稅
難道我平白多繳了錢嗎?
晴天霹靂
2007-03-06 06:37:04
@
Dear Badgir,
謝謝你的推薦,有機會會去找來看看的。不知道有沒有因為Ugly Betty大紅而讓他的舊作比較容易在百事達找到~

不過我另外突然想到以前大力地給你鼓掌你寫過的下層拉丁美人的問題以及他們不要臉地抗議要有公民權等(就非法移民、打黑工、不願意學英文認為西班牙文可以征服美國、製造種種社會成本等等),基本上並不大適用在我這篇文章裡提到的平等的

對於那種人我的確覺得美國人是可以有權利把他們給碾出去的
就像假設越南新娘其實是以偷渡方式進來台灣賣淫打黑工或賣毒品,台灣當然有權利把他們直接遣返一樣,哪有讓他們生一群人在台灣不願意學講國語台灣話還要求台灣政府給予低收入補助的道理?

所以不知道Real Women Have Curves是哪一部份的寫實情況咧~還記得你說過有亞洲人還是拉丁人想去拍廣告還被說是不夠亞洲/拉丁被reject,只能說歧視的問題是怎樣說來都說不完的大標題哪!

不過原則上我對美國南方尤其邊境一帶的中南美與黑人問題我通常都沒有什麼同情心~跟勤奮工作繳稅的中國人或其他國移民比,那些製造問題還把成本轉嫁給社會的人只能說是又懶又可惡~


那個留學生報稅去問書書可能最清楚吧!不過我有朋友有報所以我非常確定美國留學生是可以報退稅的(至少退你的房租消費支出等有的沒的,因為你是老外阿,沒事付什麼消費稅幫人家增加社會福利津貼來源阿?!)

加拿大也是如此的,且在我申請移民後,還不只是當初的退稅而已,當初的學費可以重新算回來,直接折我畢業後的薪水
(就把你的學費tuition當作沒有收入外的支出,所以像是公司零收入下的loss carry forward,畢業後的薪水taxable income當場少了幾萬元呢!!)

隨手用google幫你找的:
http://bbs.ntu.edu.tw/cgi-bin/readbrd.cgi?board=Abroad&dir=A12TK32U&type=file

Badgirl你可以直接用英文搜尋啦! 只不過我猜你可能已經太晚了~
(就說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要報稅然後退稅咩~~)
2007-03-06 09:07:55
Badgirl
這部電影倒不是說到移民或公民權的問題
主要談到的是文化上的現象
很不錯的小品
2007-03-07 05:21:28
中西部可憐蟲
Dear @,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今天的 Ugly Betty
今晚看完之後蠻感動的
Marc 對他媽的 come out
Daniel 跟他&quot姊&quot 的情結
劇中想要強調的 family
感觸良多阿!!
又是被感動到的一集
2007-03-23 09:10:56
Dear 中西部,
上周的確又是一集非常值得表揚的一集.我有錄下來,我想到DVD發之前應該是不會把這集刪掉的

事實上最新一期的out才把Ugly Betty當封面.講為什麼Ugly Betty現在成為最受歡迎又最gay的影集
有機會再節錄上來

個人覺得至此原本南美的原作影集已經根本不用比了.美版的Ugly Betty有著多太多的議題跟精神
2007-03-30 19:23: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