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06 12:14:47| 人氣1,223|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與恐龍共舞-關於恐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具影響力的一類生物,支配陸地生態系大約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消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滅絕事件。恐龍至少有一支倖存發展至今,分類學家認為現代鳥類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最先發現恐龍的是曼特爾夫婦。

自從19世紀第一批恐龍化石被發掘,復原的恐龍骨架化石始終是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恐龍已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均對恐龍有很高的興緻。恐龍往往是熱門書籍電影的題材,如侏羅紀公園,有關恐龍的科學研究的進展也頻繁見諸於各類媒體。

恐龍(dinosaur)這個術語有時也被用來指向其他史前爬行類,如盤龍目,翼龍目,魚龍目,滄龍科等,從科學角度來看,這些都不是恐龍。
[編輯] 定義
英國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正式把恐龍總目(Dinosauria)定義為蜥形綱(Sauropsida)的一個獨特部族,或者亞綱。它由希腊詞彙deinos(意為「恐怖的」或「極其巨大的」)和sauros(意為「蜥蜴」)組成。恐龍一詞最早是日文漢字『恐竜(きょうりゅう)』的翻譯,後為中國引用。歐文用這樣的命名來表示對於這類生物巨大形體和令人顫栗的巨牙的敬畏。

恐龍家族極為龐大。截止到2006年的學術研究,已有探明的527個種,可能存在的種的總數為1844。有草食性,也有肉食性。有雙足行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龍(Ammosaurus)和禽龍(Iguanodon)可以在雙足和四足間自由轉換。無論體型大小,恐龍對陸地生活的適應性堪稱卓越。
大小
儘管目前證據不全,但是作為整體,恐龍的形體很大。即使以恐龍的標準來看,蜥腳亞目也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亞目也要比它的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曾經在地球上行走過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數量級。巨型史前哺乳動物如巨犀和猛獁在巨型蜥腳亞目動物前不值一提,僅有少數現代的海洋生物接近或超過它們的體型:最為人熟知的是藍鯨,大約可以達到190000公斤和33.5米長。

然而,大部分的恐龍要比這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侏羅紀早晚期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根據古生物學家比爾·埃里克森(Bill Erickson)的研究,恐龍的體重中間值預計在500公斤到5噸之間。一項對於63種恐龍的研究得出的平均值大於850公斤,大約是一隻灰熊的重量;而中間值將近2噸,約為一頭長頸鹿的體重。這些數據與現代哺乳動物形成強烈的對比,哺乳類的平均值僅為863克,相當於一隻大一點的齧齒動物。最小的恐龍也比現代2/3的哺乳類要大,恐龍中的絕大部分都大過98%的現存哺乳類。
[編輯] 最大和最小的恐龍
只有很小比例的動物最後會成為化石保存下來,況且絕大部分的化石都仍埋藏於地底。只有極少數的已被發現的樣本保留有完整的骨骼,而其中保存有皮膚和其他軟組織痕跡的則更為稀有。通過與相近的了解較多的物種比較骨骼的大小及形態來重建一副完整的骨架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而重塑肌肉和器官則更像是猜謎了。一句話就是,科學家可能永遠無法確定最大和最小的恐龍。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又稱長頸巨龍(Giraffatitan)。它的遺骸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尚尼亞。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中取出不同部位的骨骼最終拼湊出現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的骨架模型,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000到60000公斤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梁龍(Diplodocus),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展示於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

以上這些當然都是巨大的恐龍,但是對它們的所有的了解都是基於一丁點碎亂的化石而來。大部分的已被記錄的巨型草食性品種都是在1970年代後被發現的,包括沉重的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預測體重在80000到100000公斤之間;最長的是40米長的超龍(Supersaurus);最高的,18米的波塞東龍(Sauroposeidon),可以一直夠到6層樓的窗口。而易碎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gillimus)可能是它們中最長,僅稱「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它的全部了解都來自於1878年對於一片脊椎的神經弓化石的描述,該化石現已遺失。從當時對該化石的圖釋推斷,它有可能達到58米長和120000公斤重,在重量上僅次於罕為人知的巨體龍(Bruhathkayosaurus),後者的體重可能達到175000到220000公斤。其他的巨型食肉類有南方巨獸龍(Giganotosaurus),馬普龍(Mapusaurus),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和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

不計現代鳥類(如吸蜜蜂鳥)的話,最小的恐龍體型相當於烏鴉或者雞。獸腳亞目的小盜龍(Microraptor)和小馳龍(Parvicursor)體長都在60厘米以下。
恐龍的演化
恐龍與牠們的初龍類在三疊紀中到晚期分開演化,接近2億3000萬年前,大約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後約2000萬年,該次滅絕事件消滅了接近95%的地球生物。 [1][2] 對於早期恐龍始盜龍的放射線定年法檢驗,證實始盜龍生存於中三疊紀。古生物學家認為始盜龍的外表類似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 [3] 如果屬實,則顯示最早的恐龍應該是種小型、二足掠食者。 [4] 在阿根廷的中三疊紀地層所發現的原始、類似恐龍的鳥頸類初龍,例如Marasuchus與Lagerpeton,也支持這個說法;已出土的化石證據顯示這群動物都為小型、二足掠食者。

原始恐龍的第一次適應演化發生於三疊紀;各種恐龍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徵,並發展出不同的體型大小,佔據者不同的生態位。在恐龍佔優勢的侏儸紀與白堊紀期間,幾乎所有身長超過1公尺的陸地動物皆為恐龍。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發生於白堊紀末期,接近6500萬年前,造成所有恐龍的滅絕,以及鳥類的崛起。但仍有其他雙弓動物在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

科學分類
主條目:恐龍分類表
恐龍與現代鳥類、鱷魚都屬於初龍類。初龍類的頭顱骨擁有兩個窩孔,稱為顳顬孔,以提供顎部肌肉附著處。大部分爬行動物(真爬行動物),以及鳥類,都屬於雙弓動物;哺乳類與似哺乳爬行動物擁有一個顳顬孔,合稱單弓動物;烏龜與早期的副爬行動物,沒有顳顬孔,則屬於無弓動物。

恐龍與其他初龍類擁有許多生理構造上的特徵,例如:牙齒位於齒槽中,而非直接從顎部骨頭延伸。在初龍類中,恐龍的最顯著特徵是牠們的步態。恐龍的後肢直立於身體下方,而蜥蜴與鱷魚的四肢則是往兩側攤開。所有的恐龍皆為陸地動物。

有許多型態的爬行動物與恐龍生存在同一時期,包含:蛇頸龍目與翼龍目。牠們普遍被認為是恐龍,但並不正確。蛇頸龍目是恐龍的遠親;而翼龍目則是在三疊紀時期與恐龍分開演化。

恐龍常被認為是總目,或是未定位的演化支。恐龍總目以下分為兩大目:蜥臀目和鳥臀目,以其骨盆結構來區分。蜥臀目意為「蜥蜴的臀部」,骨盆型態比較接近早期的恐龍,包括:二足、肉食性的獸腳亞目;長頸部、草食性的蜥腳形亞目。鳥臀目意為「鳥類的臀部」,大部分為四足草食性動物。某些蜥臀目大約在侏儸紀時期演變成為鳥類的祖先(雖然鳥臀目也擁有類似鳥類的骨盆結構,但是這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以下為恐龍各科的簡易列表。附有(†)標記者代表已滅絕的分類。

[編輯] 蜥臀目

†艾雷拉龍下目 Herrerasauria
獸腳亞目 Theropoda
†腔骨龍超科 Coelophysoidea
†角鼻龍下目 Ceratosauria
角鼻龍科 Ceratosauridae
阿貝力龍科 Abelisauridae
堅尾龍類 Tetanurae
†棘龍超科 Spinosauroidea
斑龍科 Megalosauridae
棘龍科 Spinosauridae
†肉食龍下目 Carnosauria
虛骨龍類 Coelurosauria
†暴龍超科 Tyrannosauroidea
†似鳥龍下目 Ornithomimosauria
†鐮刀龍超科 Therizinosauroidea
†偷蛋龍下目 Oviraptorosauria
†恐爪龍下目 Deinonychosauria
馳龍科 Dromaeosauridae
傷齒龍科Troodontidae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原蜥腳下目 Prosauropoda
里奧哈龍科 Riojasauridae
板龍科 Plateosauridae
大椎龍科 Massospondylidae
蜥腳下目 Sauropoda
近蜥龍科 Anchisauridae
黑丘龍科 Melanorosauridae
貝里肯龍科 Blikanasauridae
火山齒龍科 Vulcanodontidae
鯨龍科 Cetiosauridae
峨嵋龍科 Omeisauridae
圖里亞龍類 Turiasauria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梁龍超科 Diplodocoidea
圓頂龍科 Camarasauridae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泰坦巨龍超科 Titanosauroidea

[編輯] †鳥臀目

裝甲亞目 Thyreophora
腿龍科 Scelidosauridae
劍龍下目 Stegosauria
甲龍下目 Ankylosauria
結節龍科 Nodosauridae
甲龍科 Ankylosauridae
角足亞目 Cerapoda
畸齒龍科 Heterodontosauridae
鳥腳下目 Ornithopoda
稜齒龍科 Hypsilophodontidae
禽龍科 Iguanodontidae
鴨嘴龍超科 Hadrosauroidea
頭飾龍類 Marginocephalia
厚頭龍下目 Pachycephalosauria
角龍下目 Ceratopsia
鸚鵡嘴龍科 Psittacosauridae
原角龍科 Protoceratopsidae
角龍科 Ceratopsidae


爭論焦點

[編輯] 溫血

[編輯] 新生代恐龍的證據

[編輯] 恐龍的重生

[編輯] 恐龍化石中的軟組織

[編輯] 恐龍滅絕理論
恐龍消失於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釋是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了滅絕(最早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阿爾巴列斯(Luis Alvarez)博士等四位科學家所提出)。但這一理論尚有爭議。

一般隕石的說法乃指隕石撞擊地球後,大量的灰塵暴淹沒大地及大氣,造成陽光無法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各地氣溫逐漸寒冷,恐龍因無法在冷酷的氣候中生存及覓食,而死亡變成化石。另有一說法,指當時地球兩極因氣溫的急劇變化,造成海面水位上升,造成大陸與大陸間有河流阻隔,造成恐龍覓食困難而死亡。


[編輯] 小行星(隕石)撞擊說
這是目前最讓每個人接受的說法。
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起滅種性的大破壞,地球上接近90%生物消失。除了剛撞擊時造成的強大爆炸性破壞以外,也使大量的粉塵覆蓋於整個地球大氣層上空,氣溫逐漸下降,陽光無法透進地球,使大部分植物因無法光合作用而消失,而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而死亡,肉食性恐龍因沒有草食性恐龍吃,也漸漸消失,最後恐龍便絕種。餘下的10%便是一些小型的動物和少量植物。


[編輯] 彗星撞擊說
本學說的基礎是奠定在古生物大滅絕幾乎都是每兩千六百萬年發生一次為開端,加上天文學中認為太陽系的周圍有一圈奧爾特雲,奧爾特雲裡的彗星等天體週期性地向太陽系中央的太陽前進(例如:哈雷彗星、海爾波普彗星)。恐龍滅絕便可能是其中一顆彗星撞上地球而導致的。


[編輯] 造山運動說
白堊紀末期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得地殼隆起,許多淺海與湖泊變成陸地,一些以水為家的恐龍與生物便漸漸消失;濕潤的沼澤也隆起、乾涸,許多生活在沼澤中的植物便因此而消失,而食用沼澤植物的草食性恐龍也因此滅亡,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


[編輯] 氣候變動說
根據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白堊紀當時的板塊分佈情形,已從最初連在一起的盤古大陸,形成接近現在五大洲的樣子。
板塊飄移本身就會引起氣候的改變,例如:南極洲本來是位於中緯度的地區,氣候溫暖。但是因為板塊飄移,南極洲進入了極圈,造成現今南極洲的嚴寒。
也因為板塊飄移,造成洋流改變、氣候變遷,許多地方變的寒冷、酷熱、乾燥,不適合恐龍與其他生物居住。恐龍便因此而慢慢滅絕了。


[編輯] 火山爆發說
火山大量且急劇地爆發,噴出了許多如二氧化碳與甲烷等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溫度升高,許多植物無法適應氣溫而死亡,草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


[編輯] 海洋潮退說
當地球發生瞭如冰河時期那樣的情況,海水減少,陸地與陸地間再也沒有海水的阻隔,形成陸橋,而生物們便會趁此時進行大遷移,促成生物交流與接觸。而根據達爾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理論,強者便會欺侮弱者,到最後弱者便會滅絕。
除此之外,還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交流傳染的問題。


[編輯] 溫血動物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有別於現生的爬蟲類,不是冷血動物而是溫血動物。但就算恐龍是溫血動物,體溫依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要維持這樣的體溫,只能生長在熱帶氣候區。再加上恐龍的呼吸系統不好,不能充分地補給氧氣;身體沒有厚毛,熱量容易從尾部、足部等地方散失;加上龐大的身軀,使得氣溫驟降時,沒辦法躲到洞裡禦寒。也因此恐龍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驟變的氣候,而慢慢地凍死。


[編輯] 自相殘殺說
有些人認為恐龍真正滅絕的原因是自相殘殺後的結果。
當肉食性恐龍越來越多、越來越興盛時,草食性恐龍被捕食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而當草食性恐龍越來越少,甚至消失滅絕後,肉食性恐龍們就會開始自相殘殺。而恐龍也因此全部滅絕。


[編輯] 壓迫學說
恐龍的數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況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龍的滅絕,接著靠食用草食性恐龍為生的肉食性恐龍也因為食物的不足而跟著死亡。 何以恐龍會在歷經了長達約兩億年的生態平衡之後突然增加,為此學說成立的重要關鍵,也直接地造成了許多學者對恐龍異常增產的原因檢討。


[編輯] 哺乳類犯人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根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牠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的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 真的是如此嗎?如果哺乳類戰勝了恐龍,那麼隨著哺乳類化石的增加,恐龍的化石應逐漸減少才對,但事實上並沒有出現這種化石交替的現象。 哺乳類化石真正的增加,是在恐龍的時代終了之後。而且,恐龍的化石是在突然之間消失。因此,恐龍被哺乳類消滅之說是不能成立的。


[編輯] 種的老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間長達一億數千萬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他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終於導致絕種。 恐龍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龍,體長二十五公尺,體重達三十噸,由於體型過於龐大,使動作遲鈍而喪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龍等則因不斷巨大化的三隻角以及保護頭部的骨骼等部位異常發達,反而走向自滅之途。 不過,並非所有的恐龍體型都如此龐大,也有體長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龍。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夠輕快奔跑的恐龍,但這類恐龍亦同時絕種了。而且,異常發達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動物體內,推測能夠吸收外界的溫度,也能放出體內的熱,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可知,恐龍曾生存於很長的期間內,因此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有不少人對於恐龍因種的老化而絕種的說法表示懷疑。


[編輯] 生物鹼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恐龍所生存的最後時期─亦即白堊紀,開始出現顯花植物,其中某些種類含有有毒的生物鹼,恐龍因大量攝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為,哺乳類能夠藉味覺和嗅覺來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龍卻沒有這種能力。 不過,含有生物鹼的植物並非突然出現於白堊紀後期,在恐龍絕種的五百萬年前已經可以見到。此學說未說明何以恐龍在這段期間內仍能生存。

大家對恐龍有所了解了嗎?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擺脫以往的誤解,讓大家更了解恐龍的真實生態環境,目前許多恐龍因為化石的不完整性而無法正確衡量其真實的樣貌,不過相信在不久的以後還會發現更完整的化石。

台長: 水月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223)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其他 |
此分類上一篇:與恐龍共舞- 暴龍

魚的微笑
怎麼會突然來研究這個?
2007-12-10 02:56:45
版主回應
興趣!呵呵~每個男孩子小時候因該都會喜歡恐龍吧!所以我也不例外啊~
2007-12-13 00:40:57
流跡天海
你最好附註出處唷!^^
2007-12-17 18:30:41
版主回應
是是是,死小孩!還要我寫出處啊=.=你可真會刁難我。
2007-12-19 23:02:18
流跡天海
今天自由時報有說,又有新品種的恐龍也,而且是吃腐肉的暴龍類唷!^^
2008-02-15 21:39:28
版主回應
是喔@@&quot可惜那一份報紙已經被丟了....我看不到了...
2008-02-18 10:11:49
我自己
好大的恐龍,也好多字,佩服!
2008-12-06 12:51:38
§號和無敵§
厲害
2008-12-06 12:53: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