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21 11:08:51| 人氣60| 回應0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職業教育的自信從何而來

說起職業教育的瓶頸,自信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學生說起自己讀的是職業教育就打蔫,生怕被人瞧不起,家長說起自己讀職業教育的孩子更是遮遮掩掩,感覺抬不起頭來。而事實上,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畢業生就業率高,薪酬也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崗位對他們的歡迎和需求甚至超過了本科畢業生。

如何打造職業教育的自信?在隨教育部山東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調研采訪中,當地的一些做法讓記者看到職業教育一線工作者為此做出的努力。

提供有價值的教育

“我們酒店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以在飯店端盤子,在酒店當門童。但如果三年後他們還在端盤子、當門童,女學生畢業三四年成家歇完產假後,發現自己只能去做家政,那我們職業教育就要反思,他們在我們這裏接受的職業教育究竟值不值得?”威海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吳永剛說。在他看來,一所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大學生,要在體現他們價值的崗位上工作,比如酒店專業的學生要成長為主管或者店長,進入管理層。相應的,學校要提供使他們具有這樣的價值的教育。

教育的價值在於賦能,賦予學生獨特的價值和能力,如此學生才會有自信。對職業教育而言,賦能學生不是教些書本上的知識、考考試,發一張文憑了事,而是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一條糅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突出實戰和應用,適應經濟社會需求的道路,如此,職業教育才稱得上給學生提供了有價值的教育。

在威海職業學院,記者參觀了一棟非常特別的大樓,一層是機艙操作實訓室,二層是電路實訓室,三層是船舶駕駛實訓室,整個大樓無論造型還是功能,完全按一艘真實的輪船建造,正在上課的學生中穿著船員服的在學習開船,穿著工裝服的在用工具維修電表箱,如果不是在船艙中擺著的一排排課桌和攤在課桌上的書本,簡直就讓人以為自己是在一艘輪船上。據老師介紹,威海發展海洋經濟,離不開高水平的船舶專業教育,這艘“輪船”可以為所有船舶專業的開船、維修、建造環節提供實習實訓,而且學校主張把學生教室和老師辦公室就放在實訓基地裏,打造出一體化教學場所,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進入這個“輪船”,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理論、鍛煉技能、感受職場氛圍。

這種真刀真槍的職業教育受到學生的喜歡。進入職業教育院校的學生都有愛動手的特點,他們告訴記者,他們覺得未來的自己不僅有一技之長,還有立足於社會的獨特價值,他們相信自己的人生會因此而出彩。

調研采訪中,記者看到職業教育正在告別“書本上種莊稼,黑板上開機器”:50多歲的女教師親自作為領班帶著學生在餐廳裏按星級賓館規范上菜;學校財務部門80%的人員是財務專業的在校學生,財務主管同時也是老師,帶著學生管理學校真實的財務事項;海歸回來的年輕女教師帶著學生經營自己學校的超市,從配貨、進貨、碼貨架、收銀都是學生自己做;設計學院的老師帶著學生深入農村,一村一戶地從布局、建築、裝飾上開展鄉村改造規劃設計……

這些教學場景的背後讓我們看到職業教育為了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教育而做出的努力,涉及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轉變,教育教學標准的完善,校企之間的深度融合,課程和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師資隊伍向“雙師型”的發展,評價體系的改革,體制機制的優化,高水平實訓基地的建設,經費投入機制的健全等,而每一項改革和發展都在為打造職業教育的自信而添磚加瓦。

從“小而全”變成“專而精”

“職業教育的不自信,不僅表現在學生和家長身上,還表現在與職業教育相關的很多人身上,比如職業院校的老師會不自覺地低人一等,就連我們教育局和職業教育有關的科室人員也說自己是弱勢科室的。”煙台市教育局副局長許箕展說。

這種來自職業教育領域集體性的不自信,受強大的社會觀念影響,解決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唯有把職業教育做強做優,做好“大職教”,才有可能破冰。現在,人們已經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是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關聯度極高的教育類型,辦好職業教育,不能只靠職業院校,地方政府統領一方經濟社會發展、更能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必須領銜做好“大職教”。

煙台市委、市政府在對職業教育進行系統調研後發現,煙台市區公辦職業院校歸屬不同部門和區政府管理,存在“多頭管理”“條塊分割”問題,不但專業無法實現統籌,教職工也無法實現合理交流,導致職業院校缺乏辦學活力,於是決定從體制入手,對職業院校進行管理體制改革。他們將原來由市其他部門代管、區代管、區屬的職業院校等全部劃歸到市教育局直屬,人財物實行統管,之後開始在專業建設上對各個院校進行統籌和整合。在這之前,學校為了生存而盲目設置專業進行招生,一個中職院校2000多名學生竟會開設20~30個專業,各個學校之間重複設置專業,彼此競爭,規模都做不大。統籌和整合要求每所中職設3~5個專業群、高職設5~8個專業群,圍繞地方的發展,圍繞學生的發展,由學校自己提出意見,再由企業家和職教專家組成的專業設置委員會進行評估。

經過5個多月的調整、磨合,這場改革的成效逐步釋放出來:各職業院校根據自身特點,科學制定專業建設三年發展規劃,重新定位辦學目標和方向;各學校開始進行專業結構調整,對重複設置的汽車維修、會計等專業進行了整合,對保留的專業進行“智能+”改造;高職院校主動與中職學校合作,在招生、學科建設、技能大賽等方面實行融合、共同發展,創造了高職帶中職的中高職一體化共同發展新模式。同時,院校可以進行教職工的交流和學校之間資產的調劑,為專業布局和資源流動打通了渠道。在煙台,區域職業教育的“一盤棋”和“大職教”格局初現。

這場改革在煙台城鄉建設學校校長薑代坤看來,是“我們終於有人管了”,“回歸市裏以後,學校的發展有人抓有人管了,專業建設的方向更明確了,以前師資年齡老化,現在一下新招進50多名教師,辦學經費也更充足。我們從過去的‘小而全’變成了‘專而精’,今後專心於以建築業為主的專業群,突出優勢特色。”薑代坤的興奮和信心讓記者體會到,“大職教”給職業教育領域帶來的自信,而在“大職教”的締造中地方政府發揮的作用非常關鍵。

“下一步我們要徹底解決職業教育不自信的問題。”許箕展說。除了做好“大職教”,打造職業教育的自信還有許多細活兒要做。

台長: makinkun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