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16 01:10:28| 人氣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好書推薦評比 金石堂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人氣文章

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常常來閱讀

商品網址
: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260019967&RID=C8743600-u2712080613-v251444&actid=WISE 進入金石堂kingstone 官網

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有一天,年輕人決定暫時放下這一切,不再汲汲營營地盲目追尋,他才赫然發現,那份『禮物』,原來一直就在他的身邊……買一本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常常來閱讀 你會發現好多 好多人原來有這麼多的思想不同的朋友將他們的想法 將它們的故事分享出來等你去發現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網路評比 書評推薦好書 開箱文的推書 排行榜推薦 進入金石堂kingstone 官網

當下 就是一份禮物介紹更多的書給你 這本如何 金石堂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有沒有發覺你你在追索的有沒有打開你內心的祕密花園來吧~挑一本好書 喝杯咖啡你要不要也來分享看完的感覺呢?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新書舊書都是好書極品好金石堂金石堂kingstone來通通有 網友評比高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介紹這本好書推薦金石堂超商取貨付款的推薦好閱讀一起讀 好書交換 交換好書更是一個好想法2015好書推薦 新年新氣象金石堂kingstone[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將這好書推薦心得也讓你周邊的好朋友分享如何?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260019967&RID=C8743600-u2712080613-v251444&actid=WISE

商品訊息描述:



























    • 《教改休兵,不要鬧了!》






      教改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的,一般說起來應該是民國83年。當時的四大訴求是:

      (1)落實小班小校

      (2)廣設高中大學

      (3)推動教育現代化

      (4)制定教育基本法

      對照如今,我們可以說,四一○教改的四大訴求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另外,教改的一大工程是廢除聯招。另一重大影響乃是將績優的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績優的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這個明顯地表示了政府對於專科學校是可有可無的。甚至教改還提出九年一貫、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就近入學、適性揚才等口號或變革。

      綜觀諸多改革,作者對教改做了總結的評論,認為教改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抓到目前教育上的問題所在。我們國家的教育的確有教育差距是很大的問題。所以作者認為我們要改善我們的教育制度,首要工作是應該要減少目前城鄉上的教育差距。

      但是教改從來不碰這一點,教改的全副精力都放在入學的方法上。所以,作者提出一個口號叫做「教改休兵,此期時矣,不要鬧了」,我們的教改的確使得家長 和孩子愈來愈困擾,補習班愈來愈多,而且看不出來有任何的好處。我們該注意的是,如何提升弱勢孩子的程度,所謂弱勢也不完全指窮困家庭的孩子,有很多家庭 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學習上的困難。我們不能放棄他們,總應該想出好的方法來使他們對學習有興趣。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至於入學的方法,最好不要再改來改 去,造成大家的困擾了。

















      • 作者介紹






        李家同

        民國28年生,臺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電機博士。歷任靜宜大學校長,暨南大學校長。97年退休後,擔任清華大學、暨南國際大學、靜宜大學的榮譽教授,以及總統府無給職資政。

        研究領域為符號邏輯、演算法設計分析、生物計算、生物資訊等。曾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包括國科會連續五屆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工科部學術獎,也是美國電機電子學會榮譽會員。

        李教授信仰天主教,在大學求學期間,就常去臺北監獄與新店軍人監獄當義工,目前仍為新竹德蘭中心的義工,教孩子數學與英文。由於他長期關懷弱勢團體,文章帶有人道主義色彩,並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著有《讓高牆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鐘聲又再響起》、《一切從基本做起》、《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等暢銷書籍。

        作者相關著作:《





        教改休兵,不要鬧了!-目錄導覽說明








        • 第一章九年一貫

          第二章九年一貫課程要求孩子們的十大基本能力

          第三章快樂學習?

          人氣文章第四章建構式數學

          第五章廣設大學

          第六章專科學校的沒落

          第七章廢止大學聯招

          第八章十二年國教的基本觀念

          第九章免試升學

          第十章特色招生

          第十一章結論

          後記



















        電腦零組件代序

        教改休兵,此期時矣

        教改到底從哪一年開始的,一般說起來應該花草盆栽 是民國83年。那一年,我們國家有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臺北街頭出現四一○教改大遊行,口號是相當吸引人的,我寫在下面:

        (1)為下一代而走

        (2)讓我們擁有童年

        當時的四大訴求是:

        (1)落實小班小校

        (2)廣設高中大學

        (3)推動教育現代化

        (4)制定教育基本法

        我們現在就稍微看一下這些訴求的意義:

        (1)落實小班小校

        四一○大遊行的時候,強調小班小校是我們應該走的方向。好像國家的學校都是大班大校,其實,即使在民國83年,我們的偏鄉就有很多的小學和國中是非常小 的,當然現在也一直都是小的。反過來,在城市裡,比方說,臺北市,很多小學奇大無比,於是我們來比較一下,到底哪一所學校的學生有競爭力,誰都知道,偏鄉 地區的小班小校,小到一個班上只有個位數的學生,他們的學生程度仍然比不上臺北市那些大班大校裡的學生。

        從這一個訴求可以看出,當年教改就沒有好好地做研究。如果教改人士真的知道我們國家的國情,絕對不會認為小班小校是那麼重要的。也不是說小班小校一定不好,可是顯然小班小校不一定是好的,甚至於我們可以說大班大校也不一定差。

        (2)廣設高中大學

        這個訴求在現在看來,就更加糟糕了。我知道有一所國立高中,它有一年招生的時候,只收到了一位學生。這並不是因為這個學校辦學不力,而是它地處偏鄉,而且那一個地區的人口流失得非常嚴重,所以招收不到學生。

        前些日子,我和一位教授通信,他說他最近一定會很忙,因為他要到高中去招攬學生來唸書。很多大學都面臨招生不足的現象,這當然與廣設大學的政策是有關的。

        大學本來就不該設立這麼多,因為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我們的高中生絕對不是普通程度都非常高的。教改人士對這件事是一字不提,他們都認為,只要高中生一旦 畢業,就應該可以進入大學,而不知道有相當多高中生對進大學的準備是相當不夠的。在過去,他們絕對無法唸大學,現在因為廣設大學的原因,他們變成了大學 生。其結果是,他們畢業以後,因為程度不夠好而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工作,也不是唯有大學生才能做的工作。這種情形造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很 多人埋怨政府,認為他們身為大學生,薪水仍然如此之低,乃是我們國家政府辦事不力。這都是當年廣設大學所造成的。

        這還不算嚴重, 嚴重的是,我們的少子化問題,使得很多大學面臨可能完全無法生存的現象。我們不能責怪這些大學辦學不力。民國73年,大學畢業生占同年全國整體人數的百分 比是8.4?到了民國102年,這個數字是70?可是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國家對於大學生的需求,有沒有增加得那麼多。民國73年的大學畢業生約 28,000人,到了民國102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高達23萬。從政府勞委會的統計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製造業或是服務業,對於大學生所需要的人 數,並沒有顯著增加。這種廣設高中、大學的政策,的確造成國家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3)推動教育現代化

        至於推動教育現代化,我找不到什麼文獻,可是我找到一些非正式的文件,教育現代化要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像我這種老頭子所接受的是舊 時代的教育,可是如果把我們這一代很多人的表現和現在接受現代化教育的年輕人相比,我實在看不出接受現代化教育的孩子有正面的影響。

        說實話,滿清末年的知識分子接受舊式的教育,可是我們國家出了兩位能夠擔任國際法庭大法官的法學人士,我們也培育了得諾貝爾獎的人。反過來,我們現在的 學生,很多人搞不清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不同之點在哪裡,至於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問題,他們也沒有興趣。科索夫戰爭結束了以後,我和幾位大學生聊天,他們一點 都不知道科索夫戰爭發生。硬要說我們現代化的教育使我們學生有國際觀,我是看不出來。

        (4)制定教育基本法

        我其實根本不知道國家有這麼一個法規,經過我去研究結果,這個法其實是一種宣誓性,並無法律的意義。我們不妨看第二條和第三條:

        第二條

        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 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為實現前項教育目的,國家、教育 機構、教師、父母應負協助之責任。

        第三條

        教育之實施,應本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之原則,以人文精神及科學方法,尊重人性價值,致力開發個人潛能,培養群性,協助個人追求自我實現。

        第二條寫出了教育的目的,這反正是呼呼口號,沒有人會反對這個目的。如果照這個目的來看,我們的國民都相當厲害。第三條比較有趣,文中說到教育要有教無 類、因材施教,我認為這一條實在非常有趣。我國的教育真的因材施教嗎?我國的小孩在小學畢業以後就進入國中就讀,不分智力高低,也不管小學畢業時的程度高 低,用同一教材,同一考試,同一進度。不夠聰明的小孩,絕對跟不上老師在課堂裡講的課。所以訂了這個法,也沒有照這個法來實行。

        我們可以說,四一○教改的四大訴求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教改的一大工程是廢除聯招,很多開明人士痛恨聯招,認為聯招罪大惡極,必除之為一快,其理由大概是洋鬼子沒有聯招,我們應該學洋鬼子,所以也不可以聯 招。但是大家也知道我國國情和外國不同,國人的想法也和洋鬼子的想法不一樣,因此先提出一個很奇怪的名詞,叫做考招分離。從前聯招由大學聯合辦理,每一年 必定有一所大學負責考題,可是考試的時候,每一所大學幾乎都要負責維持考場的秩序。考招分離者,乃是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來負責,考題由他們出。令我不解的 是,大學入學考試的時候,大學教授仍然要負責監考,因此我也看不出考招分離有何偉大之處。

        教改的確廢止了聯招,取而代之的是學力 測驗,然後是指定考試。當時報紙的頭條新聞說,聯招已走入歷史,看了以後令人熱血沸騰,可是你必須知道,不論學力測驗以及指定考試,兩者都是統一命題的。 學力測驗考試以後,學生可以經由申請入學以及繁星計劃進入大學,這兩個管道是根據學力測驗的結果,也是統一辦理,統一分發的。指定考試幾乎和原來的聯招沒 有什麼分別,當然更加是統一分發的。所以,我們有兩種聯招,三種分發。除了使家長眼花撩亂、忙做一團以外,我看不出有什麼好處。

        除此之外,我們要知道有些學校又在甄試的時候會考慮學生有沒有技藝,比方說,會不會拉小提琴,會不會畫畫等等。當然,你的學測成績也在考慮之列,入學以 後,唯一規定你要做的事乃是選幾門當年與入學技藝有關的課,比方說,你是靠小提琴入學的,你就必須修幾門音樂課。所以,的確有很多學生是靠音樂方面的修養 進入他所喜歡的大學。可是,就以小提琴來說,有幾個窮小孩子有錢買得起小提琴?所以我有的時候覺得這種多元入學真是「多圓」,對弱勢小孩是沒什麼好處的。

        教改的另一重大影響乃是將績優的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績優的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這個明顯地表示了政府對於專科學校是可有可無的。照這種政策的 話,仍然殘存的專科學校都是不好的學校,好的就不該存在了。最糟糕的是,政府最近又說,以後不好的技術學院將被降格為專科學校,升格也好,降格也好,都表 示他們對於專科學校的態度,他們擺明是不重視專科學校的。可是,誰都知道,一個國家不可能只有工程師,而沒有會動手做的技術人員。教改在這一方面實在是種 下了惡果。

        教改還提出一個口號叫做九年一貫,我實在搞不清楚這九年一貫是怎麼一回事。我從來沒有覺得我們過去的小學和中學有不一貫的現象,九年一貫以後,我也看不出新辦法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我注意到教改以後,政府就公布了學生應有的基本能力如下: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2)欣賞表現與創新

        (3)生涯規劃與終身綱要

        (4)表達、溝通與分享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6)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

        (7)規劃、組織與實踐

        (8)運用科技與資訊

        (9)主動探究與研究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我也搞不清楚我們的國中畢業生有沒有具備這些基本能力。如果大多數的國中生都有這些基本能力,那我們國家當然就偉大得不得了。我有一種感覺,就是我們的 教改人士很會呼口號,也很會提出一些偉大的理想。誰也不敢反對這些口號,但是大家心知肚明,都知道這些口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教 改一個偉大的口號叫做快樂學習,這又是沒有人敢反對的口號。可是如何使得學生可以快樂?到現在政府拿不出什麼辦法來。我們要知道,天下沒有人在學習的時候 是很快樂的,我們大概只能要求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太痛苦,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們要知道,很多的偏鄉地區的孩子們根本成天玩耍,程度差得無以復加,這 些孩子的確是在快樂學習,其實這是美其名而已,真相是他們根本快樂得不學習。

        提出快樂學習這個口號,顯示了教改的一個重大缺點, 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國家教育的真相。真相是我們國家在教育程度上有巨大的差異,可是教改對這個問題一字不提。不提的原因顯然是教改人士在臺北看天下,他們 看到很多要想進建中的同學,每天埋頭苦讀,而且是讀死書,因此教改的重點就是改進這個現象。這種現象雖然重要,但是很多的學生因為在小學的時候就沒有唸好 書,而之後的程度一路之差,這是教改忽略的現象。

        教改開始的時候,政府忽然下令要老師教建構式數學,學生不可再背九九乘法表,如 果要算9×7,不可立刻算出63,而是要將7加八次,很多小孩加到一半就錯掉了,可憐得不得了。奇怪的是,很少人敢發問,政府有權下這種命令嗎?如何教數 學,應該由老師決定。政府倒是有權說,幾年級的孩子,在正常情況之下,應該學會整數的乘法。政府也可以來測驗學生有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但是政府應該無權說 建構式數學是老師唯一可採用的教法。遺憾的是,我們國家的中小學老師習慣聽命於教育部,這種文化使得相當多的中小學老師敢怒而不敢言。如果教育部不肯改這 種傲慢想法,如果我們的中小學老師永遠聽命於教育部,這種事情一定會一直發生的。

        教改最轟轟烈烈的,莫過於目前的十二年國教,顧名思義,十二年國教就是國民教育,應該是免學費而且強迫入學的。也就是說,國中畢業生必須升學。但是,十二年國教既沒有全部免學費,也沒有強迫入學。

        我非常同情政府不能做到全部免學費,因為這個費用實在太龐大,可是我認為我們至少可以做到的是低收入戶免學費。更重要的是,強迫入學。我同意有些孩子在 國中就沒有唸好書,唸高中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可是這些當年在國中沒有唸好書的孩子,往往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這些孩子國中畢業以後,並無一技之長,教他如 何找工作?而且這種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可能是他一輩子的寫照。我們如果看現在社會上的低收入戶,有很多幾乎都是當年國中以後就輟學的,多數也就一輩子打零 工。所以國中畢業以後不再升學,乃是一件非常不恰當的事,我以為政府會改正這個現象,但是十二年國教並不強迫入學。

        很多中輟生由 於工作不好找而被黑道引誘,這當然是最可怕的,如果我們有強迫入學的制度,情況當然會好得多。因為學校發現一個孩子快被邊緣化的話,就可以採取保護措施。 在我們國家中,黑道其實不太敢堂而皇之地進入學校的,所以我一直以為政府應該瞭解這件事,可惜十二年國教沒有能夠做到強迫入學。

        十二年國教最吸引人的口號是免試升學,可是所謂免試升學,乃是所有的學生必須要參加會考。會考是統一考試,而且是統一分發,沒有人能夠瞭解為什麼這叫免 試。雖然我本人一再問教育部,為什麼這叫做免試,教育部從來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大肆宣傳民國某年全國80?學生都是免試升學。對於十 二年國教有所懷疑的人,很多人認為我們反對免試升學,他們根本不知道免試升學還要考試。

        我必須在此指出我們國家的國中生,在十二年國教實施以前,是可以免試升學的。這些學生完全依靠他們在國中時的成績還不錯,就可以申請入學,而且不需要參加當時的基本學力測驗。所以,過去是有免試的,現在反而沒有了,這是什麼典故呢?

        過去的免試制度有一點像保送,某一所高中會給某一所國中一些保送的名額,當然被保送的學生一定要在國中的時候表現得非常好。很多孩子就去嘗試這一種免 試,如果被接受了,就不必再參加基測。以去年為例,全國大約有70?學生是經由免試升學的,而且是真正的免試。以博幼基金會的例子來說,我們去年的畢業 生中,有80?經由免試進入高中職的。

        如果一個孩子在比較偏鄉的國中唸書,他雖然也許是校內的第一名,他有的時候也不太敢去城 裡的明星高中就讀,因為他怕自己的程度趕不上。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這些孩子往往很快樂的進入社區高中或者社區高職,用教育部官員所說的話,他們不必和 菁英份子一同玩。以博幼孩子為例,免試升學的孩子都進入社區高中職就讀。我自己去年輔導的一個學生,也是有先見之明的進入一所社區高中,其實他從來沒有任 何要進明星高中的想法。當然還有一種保送是和技藝有關的。

        教育部最近的口號叫做「就近入學」,對於那些免試的學生而言,幾乎相當多的學生都是就近入學的。

        教育部另外一個口號叫做「適性揚才」,意思是說在十二年國教實施以前,很多學生不能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唸書,這也令我感到非常訝異,因為很多學生根本就是 喜歡唸職業學校,可惜現在很多的專科學校都不見了。我有一個學生,他的基測成績相當不錯,絕對可以進入某一所國立高中,可是他卻選擇進入了一所高工的機械 科就讀,而且以此為榮。所以,過去其實就已經有適性揚才的機制,至於十二年國教所帶來的非常複雜的入學方法,究竟有沒有達成適性揚才,我是很懷疑的。

        所以,我必須要問,為什麼政府要廢止原來既有的免試升學,而強迫全體學生參加會考?如我前面所說,會考比從前的考試還要難,就以英聽而言,就使得偏鄉孩 子感到非常沮喪。教育部說,不要強迫弱勢孩子拚命和那些菁英份子一起玩,這句話是對的,可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正好相反,他們的考題比基測難得多,而且這不是 偶發事件,而是教育部的既定政策。試問,孩子如何能夠快樂學習?教育部又說,用ABC制度就可以使得學生不會分分計較,可是他們的制度多對一題就變成A, 這一題錯了就變成B,一個學生是B中的最高分,可是和B的最低分同學是同一級的。同樣情況,一個學生如果多答對一題就可以成為B,和B的最高分同學同一 級。現在變成了C,難道他不懊喪嗎?

        我最近常常想起過去常常看到的標語,叫做「還我河山」,我除了要問教育部為什麼要廢止免試以外,我也忍不住要提出一個新的口號,「還我免試」。

        會考的考題比過去的學測還要難,而且要考英聽,會考的成績只有三種,A(精熟)、B(基礎)、C(待加強)。A是六分,B是四分,C是二分。一共考五 科,所以最高分是三十分,最低分也有十分。也就是說,你一題也不會,也可以拿到十分。可以想像的是,同分者不計其數,所以會考在總分100中,只占三十 分,其他的分數就完全要靠比序了。比序中最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志願序,你的第一志願是30分,第二志願就只有29分,以此類推,所以你填錯了一個志願,有可 能全軍覆沒,你必須要選一個大家都不重視的而又好的學校。問題在於,很多學生都會發現有這種學校,也都會紛紛將這一個學校的志願填得很高,所以你又完了。

        十二年國教還有一個重要的想法,那就是要就近入學。當年喊出免試升學的人,都是認為高中職應該和國中一樣,同學只要在你家門口找一所高中進去就可以了。 我們很多偏遠地區根本沒有高中,有很多地區只有高農,教育部憑什麼要這些偏遠地區的學生一定要進高農?他們想進臺中一中,犯了大錯嗎?

        我曾經和一位教育部的高級官員聊天,他的說法是,只有少數人能夠進建中,但是我們的升學制度卻使得一大堆的同學要陪著這些少數人玩,所以政府要提出免試 升學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現在再問他,我們的孩子就沒有在陪那些少數菁英學生玩嗎?我們仍然有考試,我們的考試比從前還要難,我們的同學一不小心 就落入待加強,我實在看不出來十二年國教當年所提出的說法有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我們的孩子仍然要考會考。

        十二年國教的另一口號 叫做適性揚才,好像過去的做法沒有適性,這一點我也完全不懂。我們國家有高中和高職,同學可以選高中,也可以選高職,很多同學基測考得不錯,可是他要選高 職入學,很多高職的分數也相當之高。所以要說適性揚才,我們國家過去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令我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麼我們要用十二年國教來適性揚才?

        教政也顯示了我們社會的幾大問題:

        (1)我們認為教育部有權決定很多事的,比方說,教肓部可以一今日最大牌聲令下,全國小孩子必須學建構式數學,因此孩子們都不會九九乘法表。數肓部說要廢止基測,以免試取代之。甚實,免試也要考試。煩此種種,都令我覺得教育部權力實在太大了。

        好的政府,權力應該受到某種制衡的,可是這麼多年下來,我沒有看到任何對教育部的制衡力。

        (2)教育部對自己的施政太有信心。教改的對象是孩子,是我們的下一代。新的教育制度對他們影響甚大。如果一個藥廠推出某種新蔡,這種新蔡必須經過種種 測試,包含動物測驗,人體測驗等等。這些測驗也一定要經過主管機關同意才能進行的。很多新藥連動物測驗都沒有能得到批準。這些措施都在保護人民,使得新藥 的風險降到最低>

        但是教肓部的新制度,卻沒有做你任何的實驗。以十二年國教為洌,如果先小規模的試辦,一定會發現很多問題,甚至可能發現根本不可行而停辦。

        民國84年,政府曾經推出一個志願就學方案,國中生可以免試進入高中。說實話,只要有一些普通常識的人,就會知道這是行不通的,果真這個政策實行了不 久,就告壽終正寢。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個試行的政策,試驗的範圍極小,參加的人也極少,所以沒有帶來什麼負面的影響。

        師大附中有過所謂的實驗班,當時政府為人想推出一種新的高中教法,又怕這種想法不可行,因此在師大附中成立了實驗班。這種做法是正確的,不知何故,現在政府不採助這種小規模的試行了。

        (3)如果政府想推出一個新的政策,應該事先經過慎密的討論和測試,討論和測試都是為了要找出這個政策的缺點。要找出缺點,可以用兩種方法:

        (a)請一人專門看這個政策的缺陷,在宗教界,這是經常使用的策略。天主教會在宣布一位聖人以前,會請人專門去看他的歷史,看看這位聖人候選人有沒有什 麼不可告人之事,在英文裡,這種事被稱為「壁櫃裡的xx頭」。(skeletoninthecloset)。專門找別人缺點的人被稱為「魔鬼的見證人」, 因為他是代表魔鬼說話的。這種做法有其必要,因為如此做,可以事先找出政策的缺點。

        (b)做模擬。任何電機工程師要推出他的線路,必須通過各種的模擬試驗。但是以十二年國教為例,在會考以後,發生了家長要求公佈會考的各組距,教育部慌做一團。如果事先做過模擬,就不會發生要臨時開緊意會議商討的窘態。

        十二年國教,大家先想出「就近入學」,如果做一個簡單的模擬,也可以知道這是不可行的,因為偏鄉根本沒有高中,那些孩子如何入學,也有些孩子就想唸高職,但他家鄉並沒有他想進的高職。只要稍為做一點模擬,就會發現這是絕不可行的。

        廣設大學也是如此,當時還有聯招,從聯招的成績分佈可以看出,很多高中畢業生的學業程度是極有問題的,讓他們去唸大學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教育部看過聯招的成績分佈,就知道不能廣設大學了。

        (4)中小學老師太配合教育部的政策。無論過去的教改,或者現在的十二年國教,中小學老師也許私下並不讚同,但在公開場面,卻從不表示反對。教育部常常 舉辦講習會,老師們必須去聽訓,我不懂為何教育部官員有資格講那些大道理。他們並沒有在第一線教書的經驗,如何能教訓老師們,可是官大學問大,老師們多半 只能默默地聽,他們很少挑戰教育部的。

        舉例來說,教育部一再強調所謂的差異化教肓,意思是班上有不同天資,不同程度的學生,你老 師應該將他們都教好,這談何容易?就以英文為例,有些學生生字認得極少,有些卻己能看英文小說,試間,老師如何能教?如果差異化教學行得通,我們應該做一 個實驗,由臺大電機系領頭,一半學生程度奇差,英文教科書看不懂,高中數學不會,臺大教授可以將他們教成研究型電機工程師嗎?

        雖然老師們知道他們做不到,但他們不會反駁那些大官。當年教育部強力推銷建構式數學的時候,校長和老師們也都配合的。

        最後,我要對教改做一個總結的評論,教改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抓到目前教育上的問題所在。我們國家的教育不是什麼壞得不得了的,可是我們國家的確有教育 差距很大的問題。這種差距造成我們國家有很多的低收入戶,他們大多數在學業成就上是相當落後的,平時靠打零工為生。因為收入低,所以不需繳稅,但是又要從 國家那裡得到某些補助。低收入戶多,絕對對國家的經濟有負面的影響。麻煩的是,低收入戶的下一代,往往又是學業程度落後者。我相信政府絕對知道在收入上有 城鄉差距,在教育上也是有嚴重的城鄉差距。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改善我們的教育制度,首要工作是應該要減少目前城鄉上的教育差距。

        但是教改從來不碰這一點,教改的全副精力全部放在入學的方法上。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我們鄉下孩子在很多科目上都遠遠落後於城裡的孩子,也就是因為他們對於這種現象的無知,使他們熱衷於入學方法的改變,而不努力地將落後孩子教好。

        所以,我提出一個口號叫做「教改休兵,此期時矣,不要鬧了」,我們的教改的確使得我們的家長和孩子愈來愈困擾,補習班愈來愈多,而且看不出來有任何的好處。所有的輿論也極少讚揚教改的,教育部實在是應該好好地檢討,不要再鬧了,大家受不了了。

        我們該注意的是,如何提升弱勢孩子的程度,所謂弱勢也不完全指窮困家庭的孩子,有很多家庭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學習上的困難。我們不能放棄他們,總應該想出好的方法來使他們對學習有興趣。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至於入學的方法,最好不要再改來改去,造成大家的困擾了。

        後記

        這本書快出版的前夕,教育部又為了十二年國教明年該怎麼做,開了會。說實話,我實在搞不清楚到底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反正是相當複雜就是了。為什麼我說我 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呢?我記得教育部曾經說過,以後一張志願卡可以填兩種志願,當時我就非常好奇,有兩點使我感到困惑,(1)究竟這個志願卡是如何設計的? 學生可以將免試的志願和特招的志願混在一起填嗎?如果如此,處理這種志願卡的演算法是什麼樣子的?(2)學生該如何填志願?他該將免試的志願放在前面嗎? 舉例來說,他要是想進A學校,他該把A校免試填在前面,還是A校特招填在前面呢?沒有想到的是,教育部最後的公佈,未來免試會先放榜,特招會後放榜。所 以,我一開始的憂慮都沒有了。但是,這種做法會不會引起相當多的空額呢?我都不敢問了。問的話,好像有點表示我的愚笨。

        我又發現一件 是,那就是免試的確是有法律根據的,免試這個名詞出現在高級中學教育法裡,但是免試沒有提到會考,會考是根據教育部的另外一個行政命令提出的,而這個行政 命令,教育部聲稱是根據高級中學教育法而來。使我感到困擾的是,既然高級中學教育法中沒有提到會考,會考如何說是根據此法而來?

        最值 得大家知道的是,成功中學收了一個會考成績零分的學生,這是因為二免的原因。這一個消息引起了很多大陸網友的注意,也紛紛在問這是怎麼一回事。還好,國際 媒體沒有報導此事,成功中學是一所菁英份子才能進去的學校,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十二年國教的目的隱隱約約的是要打敗明星學校,看來他們是成功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年國教有一免、二免以及三免,三免的結果是,很多學生無校可進,這也是我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現在發生了。

        我忍不住要告訴大家,一位俄國的數學家Grigory Perelman最近得了數學界最高的榮譽,獎金一sony手機百萬美元,但他拒絕領獎,當然也拒絕領獎金。這位老兄可想而知是不會做班長的,也不會做風紀股長,更不 會參加任何的社團活動。如果他參加免試升學的考試,在比序上會大幅度的落後。在臺灣的很多地方,他進不了他想進的明星學校,只能進一個普通的學校。可是在 俄羅斯,他進的是一個特殊學校。

        所謂特殊的學校,並不是說他有一個特殊的科目可教,而是他的學生非常特殊,可以唸相當難的學問。這位數學家當年就有一位非常傑出的老師教他,否則他絕對不可能有如此好的學術成就。

        我們的教育當局認為特殊學校不能說就是學生特殊,我也搞不清楚他們的特殊學校的定義為何。以建中而言,建中一個典型的明星學校,它的確培養了相當多的傑 出校友。為什麼它能夠做到這一點,無非是它所收的學生都非常聰明,因此可以學相當艱難的學問。我們國家有一個法,叫做基本教育法,法中明文規定,我們的教 育必須因材施教。十二年國教提倡的是混材施教,要將程度不怎麼好的學生也送到建中去,將很多可以進建中的學生,因為比序的原因,而進不去建中。這種做法其 實並沒有能夠將很多社區高中變好,但是絕對可以將建中的學生程度拉下來。

        過去教改毀掉了我們良好的專科學校,現在大家又要專心一致地 毀掉明星學校。如果我們一定要大家不要有明星學校的迷思,那我們就要等教育部的下一個教改,毀掉明星大學,使得全國大學遍地開花。令人困惑的是,政府一方 面要打倒明星高中,另一方面又要使得我們的明星大學能夠進入世界百大之中,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想沒有人知道,因為我相信政府官員也搞不清楚這是怎麼一 回事。

        我是非常同情教育部的,部長、次長、處長成天在為了十二年國教開會、協調,在各個部會中,教育部應該是最單純的,教育部的任務 應該就是將我們全國學生的品質往上提升,不僅聰明的孩子會學得更好,不夠聰明的孩子也應該學得不錯。可惜教育部在這方面已經完全無力照顧,從早到晚都在研 究如何升學,但是又不肯用簡單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只好在枝節上東改西改,其結果是造成了零分也可以進明星高中的情況,已經開學了還有學生沒有學校可 進。

        辦教育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將聰明的小孩變得更有學問,要讓弱勢的小孩也有一定的學業程度,不能太差。現在我們的做法是硬要將聰明的 小孩拉下來,可是也沒有將弱勢的小孩拉上去。前些日子,有一所偏遠地區的國中,他們的老師發現十六位新生中,能夠從二十個英文單字中唸對十個以上的,只有 六位,這二十個單字無非就是father、mother、student、teacher、boy、girl等等。在聽寫的時候,會正確地寫出十個單字以 上的,只有一位。

        我感到非常傷心,因為我們現在的教育當局既沒有將程度好的小孩變得更加好,也沒有使得全國的孩子們都有一定的程度。難道教育當局對我們學生的程度問題沒有興趣,而只對如何升學有濃厚的興趣?

        12年國教有一個口號,叫做「適性揚才」,但是沒有12年國教就無法「適性揚才」嗎?許多高工高商原本就熱門,並不是因為12年國教才讓國中生多出的選擇。在培養餐飲人才的學校裡,很早就有「南高餐北開平」說法。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32


        出版地:臺灣


























      可以載我一程嗎?加拿大、阿拉斯加野地漫遊





      開始到加拿大打工度假





      開始在加拿大自助旅行(溫哥華、洛磯山脈)





      加拿大





      溫哥華.加拿大洛磯山脈





      在加拿大遇見小巴黎.蒙特婁





      在加,打工度假:愛與勇氣的小宇宙之旅





      美國國家公園終極探祕





      洛杉磯.舊金山Day by Day





      生活舊金山:21種男孩女孩都愛上的散步風景





      帶著畫箱去旅行





      CITIx60:紐約





      金石堂 金石堂網路書店 金石堂書局門市 金石堂網路書局 金石堂門市 金石堂書店 金石堂誠品網路書店金石堂書局 金石堂營業時間 金石堂網路書店歡迎您 買書 買書網 買書最便宜 金石堂 買書網博客來買書比價網 買書最便宜撿便宜57折 買書網站 買書 便宜 買書桌 買書比價 網路書局 網路書局博客來網路書局金石堂 網路書局比價 網路書局有哪些 網路書局買書 網路書局歡迎您特價65折愛書人區網路書局買書撿便宜57折 網路書局常用藥品手冊 網路書局 參考書 金石堂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局金石堂網路 金石堂網路書店歡迎您 金石堂網路書局買書 金石堂網路書城 金石堂網路書店 運費金石堂網路書店歡迎您首頁 金石堂網路書店缺點 金石堂網路書店買書 好書推薦 好書推薦部落格好書推薦2014 好書推薦海 金石堂排行榜 金石堂排行 金石堂排行暢銷書 金石堂排行榜暢銷書金石堂排行榜書 金石堂排行書 金石堂排行板 金石堂排行榜書籍 金石堂排行榜下載金石堂排行榜雜誌 金石堂推薦書目書展 金石堂推薦書單 金石堂推薦書籍 金石堂推薦好書 金石堂推薦新書金石堂推薦小說 金石堂推薦書目 金石堂買書 金石堂買書要運費嗎 金石堂買書有打折嗎 金石堂買書可以退嗎金石堂買書折扣 金石堂買書打幾折 金石堂買書運費 金石堂買書流程 金石堂買書退貨 金石堂買書 退書金石堂超商取貨 金石堂超商退貨 金石堂超級商城 金石堂超商取貨付款 金石堂超商未取貨 金石堂超越車訊金石堂超商取貨時間 金石堂超商取貨期限 金石堂超取



      台長: ma5g3d0l5b
      人氣(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