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2 09:06:55| 人氣38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寶寶日記4》加害與被害原是一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寶寶,關於你的來臨,我們無從得知你爺爺的反應,因為我們跟他是如此疏離,比陌生人還多了那麼一點抗拒。

  若你要我揣想說給你聽,我猜,爺爺總會有那一秒的欣喜吧,那是屬於自然的人性,面對一個新生命的來到,彷彿是神賜的恩典,當然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我們總會憶起那份生命所來之處的圓滿俱足,那是一份被廣嚴的大愛所包覆的孺慕呀。只是,被無明心識牽著鼻子走的他,最終還是想到自己的利益,以及耽溺的女色荒淫。

  其實,加害者與被害者原是一體,如同愛人與被愛的無有分別。當我們看請楚世間的愛與害的撕裂與對立,不過是一己分別的造作之後,我們或許會放棄名相的執持,而真正以同在、同理的品質去對待如己的所有眾生。

  我不知道你的父親是如何看待爺爺的,因為我們選擇集體性失憶,那彷彿是一個巨大的傷口,各自隱忍著,卻不願揭開。於我,卻是願意將這些傷痛視為意義的治療,向自己的朝聖路前進。

  關於你爺爺過去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痛苦,我已經不再將這些視為他個人的錯誤與造業,反而是真正深入他的無明裡去感受,那一份存在的荒謬。

  他,是不知有自己的存在,甚至知道了也不敢且不願成為自己。身而為人的可貴,正是在於我們知道自己是也自主選擇權的,而且願意透過覺察與省思,在諸多開放的選項裡,尋找一份最能與眾生連動的共感存在。

  寶寶,我想你比我更明晰那份直心本性的覺知,讓人可以富足、開闊地從心所欲,並享受那份天人合一的無限延伸。只是,成人的世界太過遮蔽,我們因著某種業力勾召,業力薰種子、種子起現行,將自己墮入一種路無可路、退無可退的絕境,於是我們對於外境的種種試鍊,只有狗急跳牆的求生本能,也將加諸在他人身上的暴行,合理化為必要的正當防衛。

  你的爺爺正是如此,數十年至今,他始終認為自己加諸在別人身上的身體暴力、侵犯與精神虐待,甚至種種刻薄寡恩的行為,都是在他絕路處境的唯一應對方式。他自認別無選擇,所做的種種不過是唯一可行,甚至怨懟、責難他人的苦苦相逼。

  這世間所有的暴力對待,不正是源自一種自設的恐懼與匱乏嗎?加害人總是自認別無選擇,自己才是最無辜的受害者。不管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侵略、民族間的屠殺,甚至是人群的暴力殘殺,皆是因為自認別無選擇的必要之惡呀!

  但是,這份恐懼與匱乏,究竟從何而來呢?

  行使暴力之人,必然曾被暴力所不正確對待,但是曾被暴力所傷之人,卻不必然再次無意識地複製著暴力的行為,並且連鎖效應地加諸在他人身上。

  寶寶,我想你可以很明白這其中的差異,那正是自我的清明覺知,也就是存在荒謬的反悖。

  真如本心始終存在,讓我們憶起自我的圓滿俱足,以及無有恐懼,因為悲歡喜樂都只是幻象,即便暴力承受下的絕望也是如此,我們能夠提著覺知穿越,才是我們生生世世投生為人的功課與精彩。

  存在的荒謬,那份不知有己,以及不敢也不願成為自己的困頓,也只有以覺知得解,甚至在穿越之後,感謝這荒謬的示現。

  你的爺爺來自一個缺乏愛的家庭,他總是厲聲批評自己嗜賭成命卻疏於照顧孩子的母親,也埋怨默不作聲、埋頭賺錢的溫吞父親,他對一切都不滿,包括自己貧窮的成長環境、重利輕義的周遭人際、世態炎涼的環境與惡妻孽子,彷彿自己才是這一連串悲慘事件裡的唯一受害者。

  因為受害者情結,他才會選擇唯一的暴力手段,進行毀天滅地的報復行動,以懲罰種種加諸在他身上的不義。雖然,他看似暴力的加害人,但自己卻是真正的被害者,他是被自己的無明心識與慣性所害,卻遺忘難得人身,其實有更開闊的生命探索。

  加害與被害者是一體的,只要我們繼續框架在存在的荒謬性,不願認證內在的富足,就永遠無法成為自己,那位與眾不同且能走上回歸原鄉之路的自己。

  寶寶,想與你分享這家族的某個鬱結,也許是因為姑姑還在思索,有無可能在深入爺爺的無明痛苦裡,以及再次承受的當下,將他依然未悟的暴力困境紓解呢?這意謂著,不再將爺爺界分為加害人,反而與他同在地於存在荒謬裡探索,是否能因同理心起的大悲,與他一起穿越那世間的表象遮蔽呢?

  寶寶,你是從彼岸來的,應該最清楚那無人、我分別,才是心之所歸的地方,我曾自所來之處離散太久了,現在慢慢地摸索上路之中,想跟你絮語,也是因為「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的一點點思鄉情切與打探吧!

台長: 京都子
人氣(38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寶寶日記 |
此分類下一篇:《寶寶日記5》生與死是宇宙大愛的兩只乳房
此分類上一篇:《寶寶日記3》我們選擇集體失憶

阿夏
寶寶幸福就好了,寶寶的爸爸不要學爺爺就好了!
2007-06-12 10:27:49
版主回應
其實,生命有更深邃的層次,所謂像與不像,不是嘴巴說說就算,或者用恐懼的壓抑來控制自己,我常常想,會成為一家人必定有共同的功課要修持,於是妄加予以界分,大言不慚地說我根本不會像誰,或者做出什麼事,也是一種逃避,不是嗎?

向生命裡探去,我們會發現,人我是沒有分別的,更其願一己的開悟能雨露均霑,共証菩提。
2007-06-12 11:18:02
陳建宇【石秀淨名】
有十二篇吧
妳真是多產啊
2007-06-13 01:26:57
版主回應
可人只有二十四小時
雙手只有十指
真是難為囉!

因為最近翻譯完一本書,開工之前得趕快在部落格裡寫些東西吧!
2007-06-13 06:47: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