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8 21:40:00| 人氣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察:BBC新聞報道變奏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BBC新闻报道变奏曲

刘辛


如果中国听众有选择的自由,面对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很可能选择从BBC获得信息的人会比选择中央台的人多。六四期间,中国人对短波收音机的需求猛增,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收听BBC和美国之音的广播。不是人们对西方电台的反共宣传突然发生了兴趣,而是因为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在这些电台得到较为客观的报道。经验使中国人认识到,听中国媒体的报道往往要打些折扣。相比之下,象BBC这样的外国媒体倒有可信度较高的好声誉。然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声誉,他们做起误导或欺骗中国听众的事就会比中国媒体更胜一筹。本人想就BBC中文网站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某些报道,对作者的用心及其起到的作用做一点探讨。

1.一篇报道,两个数字,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BBC的中文网站10月27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星期一(10月27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2001年,中国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总支出跃居世界第三位。 ……报告说,该年度中国用于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总额为6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2820亿美元和日本的1040亿美元。经合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类似调查。最新公布的这份报告说,过去几年间,中国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迅速增长,1996年时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到2001年已经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

国家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总支出(R&D),及其占国家经济总产值GDP的比例,以及R&D的人均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科研投入占GDP的比例是2.2%,欧盟是1.9%。一些欧洲国家的官员,例如挪威的工贸大臣、法国的政务部长和德国的科研部长,在不同场合都一再强调要加大科研投入。法国和挪威的目标是要在2010年将投入的比例提高到占GDP的3%。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行成功使中国继美苏之后将人送入太空的第三名的喜讯传来之后不久,我们又听到“中国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总支出跃居世界第三位”这样的好消息。这个好消息为神五计划做了一个关键性的注解:我们的载人飞行决不象某些人说的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通过数字说明问题虽然不很生动,却很有力,并透着一股科学的严谨。一般大众也就心服口服了。若有人想做深入一点的研究,就会发现这些数字后面可是大有学问。

2.不同的统计方法产生不同的统计数字
前面谈到两个关键的数字都是2001年的统计数字。一个是“中国用于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总额为600亿美元”,一个是“中国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00亿美元的数字是相当令人鼓舞的,而1.1%正好与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字1.0%差不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字“2001年全年全国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960亿元人民币,……”就是按1:8的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也只有120亿美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问题出在,这两个数字来自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

在计算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时,一般是先以本国货币进行计算,然后用汇率换算成美元,用于国家之间的经济比较,这是一种传统的统计方法,中国政府至今还在使用这种方法。由于按货币之间的汇率计算出的反映国家经济状况的数字,往往不能在不同国家经济状况的比较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国际社会采用了将本国的产品按实际购买力换算成“国际元”(International Dollar)再计算产值的统计方法。英文将这种统计方法叫做“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中文的翻译叫“购买力平价”,简称“PPP”。这种国际元具有和美元基于美国的GDP在美国市场上的同等购买力。简单来说,用本国的钱在国内能买多少东西而不是换成外汇到国际市场买同类的东西,这就是PPP的基本概念。这种PPP统计方法的出现,是国际经济学家为了找到能更准确地比较国家经济实力和业绩的方法所作出的又一努力。但是迄今为止,PPP的统计方法只是在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GDP估算时,才是基本准确的。

对发展中国家所估算出的GDP (PPP)是十分粗略的,仅可称做大概而以(CIA World Factbook)。中国2001年研究与发展的经费总额为600亿美元就是由此得出的数据。这个600亿美元中的美元就是前面提到的国际元,而非实际的美元,因此必须加上PPP代码以示区别。这种缀以PPP的统计数字在世界各不同经济组织,如世界银行, CIA等,有其特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经济学家而言。但是在列举这些数字时,无一例外地要用PPP加以标识。如不然,这些数字一定会给普通民众造成误解。例如:世界银行公布的2001年各国GDP比较统计(美元),其中美国96,127亿,中国50,194亿居世界第二,日本33,944亿居世界第三,德国、法国、英国分别是:20,622亿, 142,66亿和14,044亿。(World Bank. 2002.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 CD-ROM. Washington, DC) 中国的GDP接近日本的1.5倍,比德国、法国、英国加起来还多。不过这些数字都是有PPP标识的,与那种以本国货币计算产值,再按汇率折算成的美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计算产值时,得出的数据差之千里。如中国2002年的GDP是12,371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六;而用PPP统计方法得出的GDP(PPP)达到57,320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后者统计的数字是前者的4.6倍。相应的人均产值同样差得很远,日本2002年人均产值33,550美元,但用PPP计算的数字是26,070美元;中国正好相反,2002年人均产值940美元,但用PPP计算的数字是4,390美元(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World Bank, July 2003)。同时使用这两套统计数字,货币单位又都是美元,再不加以标识,不仅说明不了问题,还会造成误解和混乱。而这正是BBC中文网站的作法。

BBC的中文网站的报道中的后一段文字“1996年时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到2001年已经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这与以下统计数据有关:中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统计公报中,2001年全国科学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是960亿人民币,占当年GDP(95,933亿元)的1%。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等数据,由于是百分比,在与其他国家相应数据比较时不存在货币的兑换率的问题,因此一般是以本国货币计算的。如中国2002年的军费开支($559.6亿美元)占中国当年GDP的4.3%(CIA World Factbook),这里的$559.6亿美元就不是用PPP的统计方法得出的,而是通过汇率从人民币折算出来的。否则的话,同样是在与GDP比较,559亿就占了GDP的4.3%,而600亿怎么可能只占1.1%呢?(即便考虑到2002年8%的GDP增长率)将军费开支的$559.6亿美元,和科学研究与发展(R&D)经费600亿美元比较,哪个花钱多?答案是:如果将军费开支的$559.6亿美元折算成PPP的美元后,再和R&D比较,军费开支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的三倍以上。BBC的报道把用不同统计方法得出的数字,不加任何说明地列在一起,貌似客观,实际上有意混淆其中的差别。

3.对统计数字的使用反映作者的主观意向

不同的统计方法产生不同的统计数据。在讨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时,应该使用同一系统的相应统计数字。这些应该是写经济报道记者的常识。他们知道如何用数字向读者和听众介绍情况,说明问题。BBC的中文部记者把这些数字放在一起,并删除了前者的PPP代码,显然不是无意的。

无论其实际用意如何,这种作法起到的作用至少有两种:第一,煽动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往那些正在被神舟五号成功的火箭烧得浑身发烫的人身上再浇上一桶油。第二,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遭到反感和孤立。一些国家的民众、民间组织、政府官员由于对神舟五号这项与发展中国家身份不符的奢华工程的不满,开始呼吁要减少对中国的援助。正在我国可能会丢失数十亿美元援助资金的时候,BBC的记者向世人宣称中国这个600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其目的不就是在将此信息传递给那些给中国提供各种援助的组织和个人,告诉他们:中国有钱,不用再给中国援助吗?

BBC中文部的所作所为腐蚀了新闻的独立性、真实性和批判性,在误导、欺骗因而伤害中国人民方面做到了共产党政府媒体做不到的事情。BBC,至少是中文网的调已经变了。读者、听众对他们的报道也应该有所分析,有所警惕。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现居美国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11/4/2003 10:15)


本站网址:http://guancha.org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