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2 11:14:12| 人氣2,26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陀於《羯臘摩經》中所說的十個犯例如下:

  不因傳說而輕信,不因傳統而輕信,
  不因謠言而輕信,不因經典記載而輕信,
  不因邏輯推論而輕信,不因學說推論而輕信,
  不因符合常識判斷而輕信,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
  不因說者外表而輕信,不因師長所言而輕信。
  ──避免知識依賴;忽視自己的智慧與知識。

  《羯臘摩經》從不禁止去相信任何事情;
  它僅是希望我們用獨立的知識和智慧去相信。
  它從不禁止去聽聞任何事情;
  只是要求我們聽聞但不使知識和智慧成為奴隸。


  如果一個人要先有信仰,
  就讓此信仰由智慧而來,不要由無知而來。
  八正道亦同:先有了智慧與正見,
  讓信仰從中升起,那才是唯一的安全方法。

  以佛法的觀點而言,
  快樂意指完全沒有饑渴和欲望。
  渴求的本身即是變異的,
  因此永遠無法被滿足。
  渴求由一個時期發展到另一個時期,
  渴求永不止息。
  渴求是導致苦的原因,不論是哪一種程度的渴求,
  都將帶來某一類的苦。

  沒有「我」和「我所有」這種感覺的阻擾,那麼,
  就沒有任何帶有擾動形式的渴求,
  也沒有希求的苦惱,這是寂然,心靈的完全自在,
  這是佛教目標上的快樂,
  它是佛教最高層次的「解脫」。

  生理上的渴求,確實沒有什麼意義,
  因為它們不造成問題。然而,
  精神上的渴求,被無明和執取所束縛,
  破壞了心靈的寧靜──那是真正的快樂與平靜
  ──而帶來了苦。

  當生理上的渴求升起的時候,
  是其為「如」──如此,「就是那樣」的一個狀態。
  它不過如此而已,別把它執著成「我的渴求」或
  「我在渴求」以致引發了苦。
  當身體餓的時候,專注地和明覺地吃,
  生理的渴求將不會擾亂心靈。

  「自在」分成三個層次:
  身的自在是沒有事物會擾動生活上的生理層次,
  心的自在是沒有情緒擾動內心,
  當心不在被色欲、怨恨、恐懼、挫折、嫉妒、感傷、
  和愛情等擾動,他並不依于身的自在。
  精神的自在是沒有執著於「我」和「我所有」,
  「靈魂」或「自我」等想法而擾亂內心。
  如果你做「十六行觀」的實修,
  完整且正確地通過十六個步驟,
  你將會發現這三種的自在,
  那時你將獲得永不受渴求苦惱的快樂。

  佛法的正見必須具備二個條件:
  第一,學佛的目的是在解除痛苦;
  第二,學佛必須可以親身體驗,毋需盲目相信別人。

  確信沒有一個自我或屬於自我的東西,
  只有一種「我」和「我所有」的感覺,
  這種感覺來自愚疑,
  人就因此被感官經驗所迷惑了。

  佛法旨在告訴我們,
  沒有一個自我,也沒有任何屬於自我的東西,
  有的只是誤解妄心。人只有身和心,
  而身和心只不過是是自然的過程罷了。
  它們像一個能夠處理和轉化資料的機轉。
  如果它們以錯誤的方法來運作,
  就會產生愚疑和迷惑,使人誤以為有一個自我,
  也有屬於自我的東西。
  如果它們以正確的方法來運作,
  那些感覺就不會產生了。

  佛法的心到底是什麼?我的答案很簡單:
  「不執著」。

  「我」和「我所有」的感覺,
  是產生貪、鎮、疑的核心。所以,我們可以說,
  「我」和「我所有」的感覺是眾毒之首,
  也是苦和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

  利用緣起的方法,就是不讓他發生;
  在「觸」的時候即刻斬掉,讓「受」不要發展出來,
  也就是不讓滿意或不滿意的感覺發生。
  當沒有「受」的時候,自然不會產生
  「我」和「我所有」的「愛」和「取」。

  對普通人來說,
  想要阻止「觸」發展成「受」是相當困難的。
  在「受」已經發展成形的時候,
  在已經有滿意和不滿意的感覺時,就停止在那兒。
  讓感覺只是一種感覺,迅即通過。
  不要讓它繼續發展成「愛」,也就是不要因為
  滿意或不滿意而希求這個那個。
  如果「受」已經發展成「愛」,
  就沒有人可以幫上忙了。
  任何形式的欲望一發生,就必然會有苦。

  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必須如截十裏流,
  阻止「觸」發展成「受」。如果失敗的話,
  就必須阻止「受」發展成「愛」。
  此後就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我們要試著把佛法應用在眼根和色塵交會、
  耳根和聲塵交會、鼻根和香塵交會、
  舌根和味塵交會、身根和觸塵交會、
  意根和法塵交會的時刻,
  不斷訓練自己不可攀緣任何東西。

  如果我們想要實踐佛陀的教法,有一個簡單的原則,
  那就是佛陀對弟子婆希亞所說的:「婆希亞,
  每當你看到色塵的時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到就好了;
  每當你聞到氣味的時候,只聞到就好了;
  每當你經驗到觸覺的時候,只觸就好了;
  每當你有思想產生的時候,
  就把它當作心中所產生的自然現象(感覺)吧!
  如果能辦到這一點,就沒有『我』了。
  沒有『我』的時候,
  心也不會移到這裏或那裏,不會停留在任何地方。
  這就是苦的熄滅,又稱涅槃。」

  不讓六塵進入心中,
  只讓六塵像波浪在海岸拍打一般。
  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
  滿意和不滿意的覺受就產生了;
  就讓他停留在那兒吧!
  不要讓以這些感覺為基礎的欲望發展起來。

  每天一再產生的「我」和「我所有」的感覺,就像波浪。
  感覺經驗的水,被妄想或無明的風碰到之後,
  就日夜不斷地形成「我」和「我所有」的波浪。
  「我」和「我所有」的感覺出現一次,就稱為一「生」。

  如果你希望過著安全的生活,
  就必須透徹瞭解無常、苦、無我;如此,你就能夠
  抗拒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塵的迷惑,
  雖在十丈紅塵中而不迷失。

  對「樂」憎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就像沈溺于「樂」和變成它的奴隸一樣,
  都是百分之百的錯誤。
  對「樂」抱持正確的態度的人,才算是佛弟子。
  達成的方法,就是要觀想「樂」的虛幻性,
  觀想「樂」就像波浪一樣,「樂」的波浪
  就從那個「觸」產生,然後破滅、分解。
  如果我們能夠瞭解這一層道理,
  就不會變成「樂」的奴隸。
  只有熟於觀察「心」的人,才能夠真正瞭解佛法。

  禪定如果不是以放棄對五陰的執著為目標,就是邪定。

  如果有執著的話(即使是執著善),便是苦。

  佛法的主要原則──「任何法門都不可執著」,不外乎完全祛除執著有「我」或「我所有」。

  無我的教法,只能在佛教中發現,
  其他宗教教大家要執著自我。
  如果一個人所受的教育是有一個我必須予以執著,
  那麼他一定無法體悟自我是不存在的。

  請養成一種習慣,
  定期思考什麼東西值得擁有和經驗?
  什麼東西雖然被我們擁有和經驗,
  卻不會帶給我們痛苦?當我們發現
  絕對沒有哪樣東西值得我們去擁有和經驗時,
  我們就會以平等心對待一切。

  工作是做了,卻沒有作者。
  道路是走了,卻沒有走者。
  這首偈指的就是阿羅漢,他們是修習佛法的人,
  他們是走完了聖道、抵達涅槃的人,
  但卻沒有發現到走路的人或修行的人。
  「做而無做者」的原則,
  必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加以體會和應用。
  如果執著做一個好人,必然會有好人的苦,
  正如同做一個壞人,必然會有壞人的苦一樣。
  做好人,快樂嗎?做壞人,快樂嗎?

  即使快樂是從禪定中所產生的,
  如果起了「我快樂」的感覺,
  也必然會在快樂的肉體中形成「魚刺」,
  橫插在喉嚨裏。
  如果執著了
  我們有快樂(即使是從佛法所產生的快樂)的觀念,
  就會生出一個微細的「魚刺」,橫插在喉嚨裏,
  使得我們無法辨認真正的佛法。

  還沒有體證真理的人就在混亂之中,
  拼著老命追逐財富、權力和聲色犬馬,
  比較高層次的就貪婪地追逐覺醒、禪定和開悟,
  從這裏就顯示出執著攀緣快樂的危險性。

  讓它就像士兵熟睡在大炮旁邊一樣。
  雖然處在槍林彈雨之中,
  但他卻沒有受到驚嚇或干擾,
  只有炮彈的聲音接觸到耳朵,然後就停止了。
  我們想攀抵經驗的高峰,
  就必須訓練自己讓「觸」停留在「觸」的階段。
  但如果你辦不到,承認失敗了,
  你還可以停留在「受」的階段。
  只要有舒服或不舒服、滿意或不滿意的感覺發生,
  就立刻把它熄滅在那兒,
  不要再引起受到愛欲攀緣所驅使的各種欲望。
  這就是在與外塵接觸時的修行。

  在你臨終時一定要知道:
  一切都不值得擁有或經驗。
  自願做徹底的熄滅吧!
  讓那個自願做徹底的熄滅的感覺、
  那個隨時準備接受它的感覺,
  伴著你的心,一直到去世為止吧!

  我想告訴大家一件我親身經驗的事:
  人們怎樣以佛陀在世時的方式來準備死。
  當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病入膏肓,
  剩不到十天可以活時,就決定斷食。
  斷食的目的是為了讓心完全不受干擾。
  他們準備死亡的方式是斷食,只喝水和吃藥。
  越接近死亡時,甚至連水或藥都不吃,
  從而獲得正念和覺醒,
  以徹底的熄滅的方式去世。


  出入息觀十六階

  第一段  身觀念處

    調節呼吸即是調節身體,使心平靜,
    稱為「身行定止」而達到「三摩地」(禪定)。

  第一階:學習觀察長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詳情,
    如什麼是長呼吸?發生時有什麼感覺?
    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和長呼吸混熟。

  第二階:觀察(短)呼吸一切詳情,在運氣、感覺、及對身體的影響等方面,與長呼吸做一番比較。和短呼吸混熟。

  兩種呼吸反覆運行,相互比較,結果便會洞識呼吸,
  明瞭呼吸,知道呼吸的因,知道呼吸的果,
  知道呼吸的影響力,必須如此認識呼吸。

  第三階:觀察這兩呼吸對身體的關係,稱為「身行」。肉體稱為身,呼吸也稱為身,兩者不能分開,必須知道兩種身的一切,才可稱為「知道一切身」。

  第四階:所謂「身行定止」,便是調節呼吸使其逐漸的平息,身體也跟著逐漸靜定,心因此也達到禪定。──「跟走」其法(秘訣或善,也即現代之所謂「技術」)便是在運行長呼吸時,對它慎密監視,好像在跟隨著他走一樣,知覺一直緊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不離。假定兩個距(據)點,上方在於鼻端,下方在於肚臍,這只是假定而已。
  呼氣進(吸)時氣息從鼻端進入一直達到肚臍,以此為
終點別處不管。
  呼氣出(吐)時氣息又從肚臍開始走出鼻端,
  以氣息上下奔走碰擦所得的感覺作(追)蹤的目標。
  氣息走進時知覺也跟著從鼻端走到肚臍,
  氣息走出時知覺也跟著從肚臍走到鼻端。
  假定有一條空管從鼻端通到肚臍,氣息在這條空管裏來回奔走,知覺也緊跟著氣息來回走,這樣設想久不會感到困倦。
  如果知覺走失使用力呼吸,使容易覺察,必要時可以大力呼吸已至發聲,聲隨氣加強感覺,即耳聽到聲音而心觀住於氣息,這樣雙管齊下也是好的,好在容易觀察。
  如果能修到知覺堅跟著氣息不放,堅定不移,不會走失,便算是完成了「跟走」的一階。──「守觀」
  知覺不再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了,只堅守在一個適當的地點觀望。這個適當的地點就是鼻端或鼻門,知覺在鼻門守觀,氣息走進鼻門時便立刻知道,但並不跟著走,坐著觀望而已。不過沒有呼出之前,有一個停頓時間必須提高警覺,以防知覺走失,呼氣時也一樣。只在鼻門守觀,應如守門人嚴坐執行。氣息運行時,粗也知其粗,細也知其細,進也知其進,出也知其出,這便是守觀。──「取相」守觀的一階練習純熟了,便可繼續修持觀照相境。
  以內眼觀視鼻端,不故以前觀察的是氣息,現在心已堅定了,在鼻端逐漸浮現出相境,代替氣息的存在。但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有的如珠球,有的如日月,只要能夠(凝聚形相用來做)觀察,什麼相體都可以,而且這些相境隨人而異。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並不是實體,作用在於訓練心的定力。能夠一直寧觀著它不放,這叫「取相」。──「似相」
  運心變化所得相境,使它作種種需要的形體(變顏色、縮小放大、移動遠近) ,這叫作「似相」。──初禪:尋、伺、喜、樂、一心境性達到禪定的先決條件便是先要習熟「似相」,能變化相境操縱自如,然後攝念定觀在一個明晰的化相上,這就是說我們的心已經鍛練到十分精純,達到能夠控制自如的程度,可以開始提觀禪地五種感覺:

  尋:心觀住(系)於所緣的感覺。
  伺:心滲透於所緣。
  喜:發生歡喜的感覺,有如做事成功時覺得十分滿意的情境一樣,有的喜在心頭,有的喜露於形色。
  樂:因定靜而感到安樂,心曠神怡。
  一境性:心集中在一處,堅定不移,不動不搖。
  觀見「尋、伺、喜、樂、一境性」五種感覺,一齊而生,表示心已經定止,達到初禪的境界。如果達到這個初禪境界,便等於完成了「身行定止」階段,也即平息呼吸的最後目標。

  第二段:受觀念處這裏的「受」便是指禪定裏的喜、樂感受而言。

  第五階:在每一呼吸上觀察「喜」發生的情形,熟識其面目,有如上段洞視呼吸的一切一樣,知道什麼叫作「喜」?這狀態如何?為什麼會發生?有什麼威力?
  喜受性粗,樂受性柔。當我們做事成功時,會歡喜得肉跳,有時更會高呼踴躍,表現出各種激烈的舉動,這便是「喜」。

  第六階:喜極之後必生安樂。必須抹開喜念,以便露出樂念。樂念比較溫柔定靜,更加舒適,心曠神怡。這一階便是觀察這種樂受,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間詳細觀察,直至純熟洞識,知道什麼叫作樂?正如我們洞識長短呼吸一樣。

  第七階:觀受(受即是行,心的真正支配者;「心行」;也即「喜」與「樂」)支配心的情境,喜與樂對心的一切感受都要完全透視,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間修行觀察。

  第八階:抑制心行以達定止;消退心行的力量,不令其自行支配於心。如樂受發生時,引起煩惱與執著,我們便抑制其支配心的力量,思維樂乃屬無常,虛偽欺詐,不執著于它,樂念便會自然而退。蓋心的本性不喜歡虛偽欺詐,如果不思維觀察,便易受騙,但若明白那是煩惱與痛苦的禍源,不受其支配,心行力量便會消退。

  第三段:心觀念處直接修行禦心。

  第九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察心的現狀:眼前的心正處什麼情形?喜/樂?貪/不貪?紛亂/靜定?污穢清淨?我們都要完全觀透,是非善惡好壞完全知道。

  第十階:控制心使其生極喜,處在喜悅中。必須習到能控制自如,每一呼每一吸之間全心都沈浸極喜的感覺中。

  第十一階:控制心使靜定。心由極細(喜)轉為靜定,不在喜悅了。必須學到想喜即喜想定即定。

  第十二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解放心脫離染著。即令心清淨,了無一物,解放一切雜念。

  第四段:法觀念處乃觀察法的演變。

  第十三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察諸行(第一階到第十二階)無常,直至適澈了悟為止。這一階是全部最緊要一階,如果不見無常便得不到道果。

  第十四階:在每一呼吸之間顯明的觀見貪欲消退,觀見脫離貪著。觀見無常的程度如何,離貪的程度也跟著那樣。離即是漸次消滅,貪即欲念。

  第十五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見欲妄(煩惱與痛苦)盡滅。

  第十六階:在每一呼吸之間觀見捨棄的情形。

  合共四段,稱為「四念處」。如果「四念處」修持圓滿,便能得滅苦之果,同時「七覺支」也隨著圓滿。所以修持十六階出入息觀,等於修持「四念處」與「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中性)一樣,結果都能得到一切智與解脫。
  最簡單的修法:同樣以呼吸為基本,

  第一階:修心達到平定,用什麼方法都可以。

  第二階:一直觀無常。

  第三階:得離貪與熄滅等果道。

  如果有時間與耐力,便修十六階的一種。如果沒時間耐力,便只修三階的簡法。在不然連三階簡法也不能修,那只有修「覺知」兩字,時刻提醒警覺,在想、言、行之前必須先揭起知覺,比如要生氣時,要打人時,覺知在身便可平氣。有完全的知覺便不會衝動與疏忽。
  出入息觀修持法。自始至終一直在呼吸上修行,知覺與所緣及氣息連結在一起,故稱為出入息觀。如果以身為主觀,稱為身觀念處。
  以心為主觀,稱為心觀念處。
  以法為主觀,稱為法觀念處。

台長: 無遮,小光,一休
人氣(2,26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禪與法 |
此分類下一篇:什麼是無住?
此分類上一篇: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